APP下载

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探究
——以教育部名栏“司马迁与《史记》研究”为例

2015-01-13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5期
关键词:渭南司马迁师范学院

朱 正 平

(渭南师范学院 期刊管理中心,陕西 渭南 714099)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

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探究
——以教育部名栏“司马迁与《史记》研究”为例

朱 正 平

(渭南师范学院 期刊管理中心,陕西 渭南 714099)

地方高校学报在名栏建设中,往往存在着非名校名刊导致期刊经费不足的问题,非核心期刊导致名栏的学术影响力不大,非系统性融合交叉导致学校科研团队精力分散,非名家主持导致期刊的品牌形象不高,非协会支持导致名栏的学术资源后劲乏力,非经济强市导致名栏的经济助推力不强等问题。探究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建设策略,需要从彰显名栏工程的地域文化优势,提升学报整体的学术影响指标,扩大学报名栏的宣传品牌形象,凝练学校学术团队的科研方向,打造全国学术科研的普及平台等方面推进,把教育部名栏建设成全国一流的品牌栏目。

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建设;发展策略

2004年10月,《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颁布,“为推进高校社科学报名栏建设,提高我国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水平,突出高校社科学报的品牌效应,带动高校社科学报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1],正式启动高校学报名栏建设工程。从2004—2014年共评选出3批62家期刊,2004年第一批共评选出16家期刊,2011年第二批共评选出21家期刊,2014年第三批共评选出25家期刊。

2014年2月,《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成功入选第三批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带动了期刊的良性发展,期刊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建设现状

教育部用10年时间评选出的62家名栏建设工程期刊,由于期刊的隶属管理、经费、学科性质、是否核心、学术影响、宣传形象等因素,在名栏建设中取得的进步与成绩程度不一。尤其是地方高校在名栏建设中面临一些相似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一)非名校名刊导致期刊经费不足

地方高校往往都是一些学科建设、科研专利、经费、人员结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处于较低位置的新建普通院校,办学历史一般都较短,很少有省部级重点学科、省部级研究基地,较少省级及以上学术骨干,没有或少有研究生教学点,重大科研成果少,办学经费主要依靠学费收入,当地财政拨款有限,综合办学实力较弱。[2]受制于这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往往把有限的经费资源投向能引起较大影响、变化的学校科研、教学、基建等领域,很难对学报进行经费倾斜。很多地方高校学报编辑部办公场所拥挤紧张,人员调配随意,设备稀缺,软件老旧,评职评优被边缘化,科研立项被挤压,造成地方高校学报整体被边缘化的地位。而且由于印制、发行等成本的不断增长,而学校依然按照学报陈年旧历的学报经费预算,导致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建设不能像那些名校的名栏能够获得较大的经费支持,从而使名栏的宣传报道、举办学术会议、提高名家稿酬、更新设备软件、参加学术交流等方面获得更大的经费保障。

(二)非核心期刊导致名栏学术影响力不大

地方高校学报一般不是核心期刊,也不是隶属上的“中央级”。在越来越进行量化考核的高校,严查细究着每一篇文章是否核心,而且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年终科研考评以及职称晋升等方面。顶着核心帽子的期刊,往往一稿难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期刊还需要作者缴纳价格不低的版面费。而地方高校学报主要刊发学术界尤其是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因此作者群被囿于比较狭窄的圈子里,再加上研究领域的限制、选题的专业性,因而他们在该领域的研究层次还不高,很难获得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些地方高校学报基本处于高校学报系统中的“第三世界”,既无法获得校外研究人员的关注,也不能吸引本校的研究人员。本校研究人员由于评职评奖、完成科研工作量等一些因素,他们撰写出的优质稿件会优先投寄核心期刊,而本校学报是迫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的最后选择。教育部评选的名栏期刊绝大多数部分为核心期刊,但也有些地方院校的学报虽然没有进入核心目录,但在创建名栏工程中脱颖而出,进入教育部名栏工程(见表1),但整体学术影响力不大。

表1 教育部三批名栏期刊的入选核心期刊的统计数据

(三)非系统性融合导致学校科研团队精力分散

地方高校的教研人员在科研方面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较少,没有较高级别的研究中心,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研究优势。他们大多为评职、完成科研工作量而自发搞科研,大多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战,没有缜密细致的研究规划,没有经费资助的鼓励吸引,没有做大做强的规模集约,没有全面系统的分步渗透,没有不断深入的持续推进,没有大气高端的专业品质,从而使学校的科研陷入缺乏规划、规模、系统、持续、专业的困境,导致学校科研力量分散,无法形成较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四)非名家主持导致期刊品牌形象不高

作为国家一流的名牌栏目,不仅要有较高的编辑水平、编校质量、印刷质量、发行质量,更要有较高的学术品位。而知名的学者专家往往在该研究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人格魅力,能够吸引更多的优质稿件,而且他精炼的评点荐语,对推介和解读该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方高校学报因为人际资源弱势、经费基金的短缺、刊物的品牌形象等因素,没有及时邀请名家巨擘担任名栏主持人,导致刊物缺乏与该领域专家有效沟通联系,更不要说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学术关系。

(五)非协会支持导致名栏学术资源后劲乏力

地方高校设置的名栏,往往体现着该校的学科优势或者该区域的文化特色,在弘扬地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方面作出了一定贡献。但该研究方向过于狭窄,作者局限于该校或该地域的研究人员,研究人员地域、专业限制较多,难以引起校外研究人员的关注、兴趣,该研究省部以及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较少,没有该研究领域的全国或者省级学术机构的支持、协助,导致学术资源的后劲乏力,优质稿件缺乏。

(六)非经济强市导致名栏经济助推力不强

地方高校大多在非省会城市,城市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急需名栏提供切实、高效、先进、科学的科研成果,为当地文化经济发展服务。当地政府在面临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发展问题时,学术期刊的这些前瞻性、科学性、公正性的专业研究成果,能为政府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一些名栏期刊虽然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与当地经济发展联系不够紧密,成果转化效益不高,对当地经济发展助推力不强。

教育部建设的名栏工程虽然是一个较大荣誉,但对非核心期刊的实际评价指标还缺乏质的改变,无法在评职评奖、量化科研等方面给予作者现实的收益,这些系列因素导致部分名栏期刊稿源不足,没有取得较快的成绩,还无法达到该领域的一流研究层次。

二、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建设策略

部分地方高校学报名栏期刊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非核心期刊的地方高校学报,以名栏为契机,抓住机遇,改变策略,使名栏高速、强势发展,在学报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一)彰显名栏工程地域文化优势

在地方高校的名栏创办实践中,这些期刊不断推动特色栏目的强力发展,实现内涵和外延的拓展及延伸,打造属于自己的精品栏目。例如教育部名栏安阳师范学院主办的《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栏目,就是利用商王朝建都安阳,殷墟甲骨的发掘,使该栏目成为甲骨文和殷商文化的研究中心。教育部名栏《湖北工程学院学报》的“中华孝文化研究”,在弘扬中华孝文化文化传统,提高大众伦理道德素养,推进现代和谐社会建构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3]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立足于“华夏之根、文化之源、河山圣地、人文渭南”丰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积淀,铭记司马故里的历史荣耀,把“司马迁与《史记》研究”作为期刊的地域特色及职业使命。该期刊从创刊号就发表了《史记》研究方面的文章,正式设置栏目从1989年第1期开始,截至2015年6月设栏119期,发表文章380篇,2011年以来发文数占全部发文数的53%。2014年该栏目进入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名列,2014年该栏目还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和“陕西省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二)提升学报整体学术影响指标

地方高校在获批教育部名栏后,要以名栏为契机,进行细致缜密的发展规划,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名栏建设,要把该栏目做大做强,在全国该研究领域产生较大的学术影响。教育部名栏《许昌学院学报》的“魏晋史研究”,担负起了推进魏晋南北朝学术史的神圣使命。中国魏晋史学会长李凭在《光明日报》撰文赞扬该栏目成为魏晋南北朝研究的重要阵地。[4]原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学报》原主编龙协涛教授曾指出:“闽江学院学报抓住这个课题(闽文化研究)作为栏目,做出了一篇精彩的大文章。”[5]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入选教育部名栏后,学院随即成立了“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学术平台以及名栏编辑部,确立了10类支撑子平台以及9个子栏目,并制定了详细建设方案,在人员组织、运行经费、建设思路、效果评估等方面做了保障性规划,力争3年内把该栏目建成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核心阵地,要求把学报当学科办,把学报当专业办,发挥名栏效应,实行“以栏带刊”,确保在“十二五”期间使“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带动整个学报发展。[6]

学报严格复制率检测、匿名审稿、五校、刊前审读等编辑环节,建设作者和审稿人科学、系统、动态的资料库,不断解决栏目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借鉴其他名栏发展中比较好的经验,探索栏目稳定、高效发展途径,确保栏目的社会影响力、文章转载率、影响因子逐年提升。2013年第5期刊发的著名中国思想史专家张岂之先生的《做好〈史记〉选本研究与整理工作》一文被《新华文摘》2013年第15期转摘,2013年第10期刊发的胡宁博士的《司马迁并非下狱死》一文被《新华文摘》2014年第2期转摘,2014年第14期5篇、2015年第3期6篇文章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设专栏整体推介。2013年第10期《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刊发岳慧、尚园园的文章《〈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述评(2001—2012年)——纪念“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开办100期》,对该栏目的作者群情况、研究内容及视角进行了归类分析。[7]

“我……叫殷明,毕业于,毕业于清江理工学院,所学专业是广告设计。湖北竹山人,大学期间和同学设计过一些……简单的平面广告。我性格随和腼腆,老……老……老实。”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在栏目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史记研究专家张大可、韩兆琦、杨燕起、可永雪、徐兴海、俞樟华等学术顾问的支持帮助,他们纷纷惠赐佳作。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先生盛赞“渭南师范学院是全国史记研究重镇”。渭南师范学院加大了与中国史记研究会的交流合作,《渭南师范学院学报》进一步探索与中国史记研究会合作办刊的思路,把《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作为中国史记研究会的主阵地,最大程度依托中国史记研究会、北京史记研究会以及陕西省史记研究会的研究力量。开放式办刊,邀请史记研究专家做主持人,依靠专家学者的人格魅力以及精彩的点评荐语,进一步扩大刊物名栏的知名度。组织专家评价会,听取编辑专家、史学专家的建议与意见,为栏目的专业化、规模化、高端化奠定基础。2014年5月,渭南师范学院举办“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名栏建设与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进言献策,对学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指导。栏目的发展带动了期刊的发展,2013年在关于开展报刊出版单位健全阅评制度的专项检查中,《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在参评的全省高校学报中名列第1名,受到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的表彰。2014年11月,《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教育学扩展期刊。2015年3月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三)扩大学报名栏宣传品牌形象

“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虽然获批教育部名栏,但在更为宽广的领域还并不为人熟知,这就需要期刊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计划,加大期刊和名栏的宣传力度,注重期刊的自我推广、包装策划、形象设计,进一步扩大名栏的品牌知名度。

学报要建设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对期刊和名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介绍,包括期刊的新闻公告、学术动态、期刊概况、荣誉称号、特色栏目、投稿指南、征订启事等,要悉心维护,及时更新。让读者能通过网页对期刊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能指导作者与编辑部联系或者投寄稿件。同时还要在其他公开的新闻媒体以及学术媒体进行计划性的宣传报道,把期刊最新的获奖信息及时发布出去,并在《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学术媒体上定期刊载知名主持人的点评预报以及目录精华。2013年10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网以《秦东沃土显特色 司马故里写华章》为题报道了《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办刊成绩。

多组织学报编辑参加各种层次的史记研究学术讨论会,和史记专家交朋友,多沟通多交流,了解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动态,宣传名栏,使名栏成为作者与编辑中间的桥梁。2015年10月,渭南师范学院将举办“纪念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期刊要高度重视,谋求名栏的进一步发展。

名栏要主动积极与史记研究专家学者联系沟通,在子栏目“史记学人”对当今有名的史记研究专家进行专文评介,而且还可在封二封三对他们进行文字与图片介绍。对名栏刊发的研究文章每年进行汇编,通过结集出版的图书形式再一次给读者创造学习研究的机会。同时邀请研究权威对每年刊发的文章进行评奖,并颁发一定奖金,鼓励作者,扩大期刊影响。2015年,《渭南师范学院学报》从“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创立至今的300多篇文章中精选了100篇编辑出版了《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名栏论文粹编》。适当提高名栏稿件的稿酬,并对重大史记研究成果以及知名专家的稿件,引导他们向名栏投稿,特稿优酬,从而凝聚不同层次的史记研究人员。以司马迁与史记为核心,参与省地有关方面的社会活动,把史记研究、普及推广与文化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推动当地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

学报名栏只有依托学校学科优势才能保证栏目高品质、高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人员只有紧密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色,研究成果才会接地气,见效益。

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新升格的地方师范本科学校,学科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10个门类。而司马迁的《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与文学的巨著,而且也是涵盖社会各领域的一本百科全书式、综合性的巨著。由于史记研究是学院的科研特色之一,从1989年第1期开始设立“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至2013年第10期,设栏100期,共发表文章265篇,作者总共102名,渭南师范学院的教授专家就有19人,他们每个人发表的文章大多都超过了3篇。[7]学校以“司马迁与《史记》研究”为核心,发挥师范类综合性学院学科综合的优势,选拔高精尖的《史记》研究者,凝练学校分散的研究方向,贯通各个学科,鼓励《史记》研究方面的科研立项,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多方法研究《史记》,形成对“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全方位研究格局。分支研究方向主要有:司马迁与《史记》史学研究、司马迁与《史记》文学研究、司马迁与《史记》社会学研究、司马迁与《史记》经济学研究、司马迁与《史记》语言民俗学研究、文献学研究等。

这种大张旗鼓的倡导与推动,同时也影响了校内大学生对《史记》研究的关注与兴趣,有部分大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史记》研究项目工作中,积极申请大学生创业创新计划项目,并取得了《史记》研究的可喜成果。2015年第3期名栏刊发了我校人文与发展学院学生王豪和指导教师的文章。

(五)打造全国学术科研及史记文化传承平台

地方高校要把研究方向打造成优势学科,必须整合学校的研究资源,建立高层次的研究基地,才能在国内外产生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的“蒙古学研究”栏目,建成了教育部重点学科研究基地“蒙古学研究中心”,使该栏目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都有极大影响的栏目。《河北大学学报》1987年开设“宋史研究”栏目,依托教育部重点学科研究基地“宋史研究中心”和一批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将栏目办得有声有色。[8]

开展“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是渭南师范学院的优秀传统,该学校教师一直参加“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学术会议。1994年1月,渭南师范专科学校成立“史记研究室”,2005年1月,更名为“渭南师范学院史记研究所”,2014年7月,学校决定将研究所提升为全国乃至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机构,升格扩容为“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聘请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先生为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2014年年底成为“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9]建设名栏是系统工程,学校要统筹规划,集聚整个学校最强的科研力量,多点开花,多出成果。截至2014年,渭南师范学院史记研究团队编辑出版《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鉴》9卷,在全国史记研究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2013年学校史记研究团队与商务印书馆合作,校勘整理了《〈史记〉选本丛书》系列著作,包括:明代凌稚隆《史记纂》(马雅琴整理)、茅坤《史记抄》(王晓红整理)、清代王又朴《史记七篇读法》(凌朝栋整理)、汤谐《史记半解》(韦爱萍整理)、储欣《史记选》(凌朝栋整理)、民国时期王有宗《分段详注评点史记菁华录》(高军强与凌朝栋整理)、中华书局1933年版《史记精华》(王麦巧整理)、周宇澄《广注史记精华》(梁建邦、张晶整理)等8本著作。与中国史记研究会、商务印书馆合作,重大项目《史记通解》《史记论著集成》正在进行中。2015年,《渭南师范学院学报》计划从第1期到24期连载张大可、丁德科的《史记观止》,致力于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普及工作。

学校在继续抓好教育部名栏“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同时,成立“中国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院”,继续编撰《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年鉴》,建设中国司马迁与史记展览馆、中国史记研究网、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特色电子文库等,以“一栏”“一院”“一鉴”“一馆”等一系列组合拳,建设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重地,打造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全国性的基础性、引领性、服务性平台。[9]

三、结语

地方高校要办好名栏,既不能沾沾自喜,也不能妄自菲薄,必须看到名栏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更要有全局整体观念。地方高校要根据各自期刊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对策,把名栏建设纳入学校整体的统筹规划中,整体布局,系统推进,把名栏当学科办,重点发展,充分发挥该栏目的优势,做大做强名栏,进一步提升栏目的学术质量,不断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把名栏打造成为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一流的品牌栏目和该领域重要的学术阵地。

[1]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Z].教社政[2004]11号.

[2] 李文玉.试论高校刊物影响力的提升[J].理论月刊,2009,(1):97-99.

[3] 陶爱新,郝素贞.高校社科学报创设名栏例析[J].科技与出版,2008,(5):22-24.

[4] 李凭.魏晋南北朝学术研究的阵地[N].光明日报,2004-12-25.

[5] 闽江学院学报“闽文化研究”获评教育部“名栏”[N].福建日报,2012-07-04(12).

[6] 关于成立渭南师范学院教育部名栏“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学术平台的决定[Z].渭师院发[2014]93号.

[7] 岳慧,尚园园.《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述评(2001—2012年)——纪念“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开办100期[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10):55-59.

[8] 于默颖,田雪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的路径探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21-124.

[9] 丁德科,王炳社.努力建设司马迁与史记研究重地[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5-14.

【责任编辑 詹歆睿】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the Famous Columns of Local Colleges’ Journals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Sima Qian and Historical Records, the Famous Colum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ZHU Zheng-ping

(Editorial Management Center,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The famous columns of the journals of the local colleges exist many problems now, such as money insufficiency, lack of academic influence, shortage of research personnel, and poor brand images and academic resources because these local colleges are not famous nationwide. The strategies to construct the famous columns of the journals of the local colleges focus on the regional cultures, the index of academic influence, the best brand images and the excellent academic research teams, in order to forge the platform for the academic research and to build the famous colum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to the first-class column.

journal of local college; famous column construction; present condi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G237

A

1009-5128(2015)15-0074-05

2015-03-27

朱正平(1969—),男,陕西富平人,渭南师范学院期刊管理中心编辑,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编辑学研究。

猜你喜欢

渭南司马迁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通化师范学院报》 征稿启事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洛阳师范学院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三国渭南之战
新常态下的渭南文物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