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小班化教学模式初探
2015-01-13张意
张意
摘 要:英语小班化教学是具有时代意义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具有大班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小班化英语教学需要对课前教学设计、课堂内教学过程、课后研究性作业、各阶段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实施综合性的改革,才能有效地凸显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英语教学;小班化教学模式;探讨
小班化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式由师生共同设计教学,教师导学,小组活动、互动合作、探究学习,个性化作业策略以及小组评价几个部分组成。下面笔者将以高中英语第六模块第一单元ART为例做详细的介绍。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西方绘画历史。文章通过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印象主义和现代艺术四个时期绘画风格、流派和作家作品的介绍,让学生对西方绘画历史有所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语言目标要求学生可以对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和流派展开讨论,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一、师生共同设计教学
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师生一起出谋划策、查找资料、准备道具,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分别准备这四个时期的绘画风格代表画作及画家资料。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是要给小组明确任务,然后让小组按照自己成员的特点再去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以一组为例,他们准备的是中世纪绘画。小组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分别设有组长、信息收集员(图片收集员和文字编辑员)、报告员、生词讲解员、课文翻译员等。教师给他们彩色的卡片,卡片上需要填写组长报告员等成员的名字、中世纪绘画的起止时间、绘画特点、代表作家作品、生词、句型讲解等,然后让他们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搜集信息、分工协作、共同商讨,做出小组报告或课件。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准备活动中来,不但学会了自主学习,拓展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也给教师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二、教师导学
首先,展示几幅学生熟悉的绘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然后继续展示几种绘画风格及其英语表达方式,为之后的学生小组交流活动做铺垫。展示新课的话题、任务和学习目标并带领学生了解本课的基本构架,让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最后教师要说明新课教学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学习活动。
三、小组活动,互动合作,探究学习
首先,给每个小组三分钟的时间,再次对自己小组准备的资料进行整理,以及对自己小组负责的课文进行进一步的阅读翻译和理解,然后开始小组展示。以一组制作的课件为例。一组报告员先对中世纪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做出中英文介绍,方便大家理解,并展示代表画家乔托及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画作。然后课文的翻译员和单词解释员再带领大家进行文章和字词的学习。同时,笔者也给其他每个小组另外三张彩色卡片,让他们注意听展示小组报告,并从该组同学报告中寻找答案,完成卡片。当一组学生展示完毕后,给其他组两分钟讨论时间,填写卡片,并对一组学生讲得不明确或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讨论,并记录下来。接下来,可以就自己小组不明白的地方向一组学生提问。这就从小组内部的探究学习扩展到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探索和研究。最后,由教师对一组学生的展示和各组所提出的问题做出及时的点评和补充,对有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
四个小组分别完成四个部分的小组展示和学习后,教师做总结。然后各个小组用重点句型造句,看看哪个小组造的句子又多又准确。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这加强了小组成员的团结合作精神,也增强了竞争意识。通过对重点句型的反复练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此句型,更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达到完成本单元语言目标的要求。
四、个性化作业策略
针对本单元要求,让学生介绍一位自己喜欢的画家。这不仅可以巩固重点句型,也能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学生的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采取布置个性化作业的方式,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自由选择适合学生程度的作业。同时,将研究性学习纳入到作业中,提高作业的趣味性。
五、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主要采取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检查小组活动的结果时,各组要分别汇报或展示活动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方面会再次接受教学内容的信息,另一方面会了解到自己小组和其他组的长处和短处。教师要突出个体评价,努力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这是发现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培养个性的重要手段。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小班化模式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摸索的新课题,它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对每位教师的教育观念都是一大挑战。我们只有积极探索,不断改进,才能实现小班化教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赵旭.关于小班化教学改革的尝试[J].辽宁教育,2010(1).
[2]郭超.风格与模式:英语小班化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4).
[3]钟莉.英语小班化教学形式在新课程中的运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
[4]赵敏.学生为主体的英语小班化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