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兵山市生态敏感性分析

2015-01-13陈素艳

现代农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敏感区基本农田水源地

陈素艳

铁岭市环境信息中心

生态敏感性分析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的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外界干扰适应的能力。生态敏感性分析主要是从自然生态资源的角度来分析区域内各系统对人类活动的反应,它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分析, 是生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格局规划、自然生态系统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生态保护区规划的基础,并且对城市的性质功能定位、城市空间形态具有指导作用。 经生态敏感性分析找出区域内自然生态的敏感区,通过保护规划来对该区进行保护、保育、修复,以保障城市的自然生态和景观骨架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本文根据调兵山市的特点进行的生态敏感性分析,是在综合自然地域类型的基础上, 分析评价城市建设可能导致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自然文化景观破坏及农业用地不合理利用等环境问题和调兵山市生态系统失衡的程度。

一、城市概况

调兵山市地处辽宁省北部, 铁岭市西北区域,东与铁岭县为邻,北与昌图县相连,西与法库市接壤。地理位置在东经123°27'31″至123°41'52″之间, 北纬42°20'31″至42°33'19″之间。东西宽20.4 公里,南北长23.7 公里, 幅员面积262.9 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13.5 公里。

市域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整体呈西南向东北倾斜之势。 西部有绵延起伏的喇嘛山脉贯穿南北,南部有孤山子等山地和丘陵,形成了西高东低的低山-丘陵-平原的地貌类型。 地质特征大致分为西部石质低山丘陵区和东部土质洪积、冲积平原区。 调兵山市境内主要有王河,长沟河和新开河3 条河流,其中王河、长沟河为辽河一级支流,调兵山市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可采储量达22.59 亿吨,占辽宁总储存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原煤年产量可达1800 万吨,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煤炭基地。

二、调兵山市生态敏感性分析

1.采煤沉陷区敏感性分析

调兵山市是煤炭资源丰富地区, 矿井建设集中,采空区连片,已形成的采空区下存在待开采煤层。 调兵山市范围内铁法矿区现已形成大明沉陷区、南部沉陷区两个沉陷区,截止到2010 年,调兵山市因采煤而塌陷的土地已达到541.6 公顷,其中非稳定沉陷区面积占沉陷区总面积的88.50%。 现有雨季积水沉陷坑120 个,最大积水深度达2.5 米。 铁法煤田未来10 年地表沉陷范围基本不变,但沉陷深度和变形情况略微增加。 新增加沉陷面积主要以旱地和草地为主,分别占49.0%和43.0%;地表沉陷会导致农用地、草地的减少和不同程度的损失,但由于矿区新增沉陷面积占矿区总面积较小,矿区土地利用类型仍以农用地和林草地为主,沉陷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轻微。

2.水土流失敏感性分析

根据2005 年省里遥感统计结果, 调兵山市有水土流失面积30.89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13.02%,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 土壤侵蚀背景值 (500~2500 吨/平方公里·年), 其轻度侵蚀面积20.15 平方公里, 中度侵蚀面积7.17 平方公里, 强度侵蚀面积2.61 平方公里,极强度侵蚀面积0.95 平方公里。 微度侵蚀(土壤侵蚀背景值<500 吨/平方公里·年)206.4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6.98%。调兵山市属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地区,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水力侵蚀在调兵山市普遍存在,局部地区存在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 调兵山市属东北重要的煤炭产区,由于地下开采煤炭,导致该区存在大量的煤炭塌陷区,改变原有地貌,加剧流域水土流失。因此对于煤炭开采区的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风力侵蚀主要分布在调兵山市的西北部与沈阳法库市接壤地带。 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的局部地区。

3.水环境敏感性分析

调兵山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有5 个,即调兵山市沙后所水源地、调兵山小明水源地、调兵山宋荒地水源地、调兵山大青水源地、调兵山小青水源地。 这5 个地下水水源地,地貌形态属于辽河冲积平原及辽河支流长沟河和王河漫滩阶地中,补给水以降水补给和辽河侧向补给为主,水量不丰富。 井群周围区域地势平坦,井群区域单井涌水量为100~1000 吨/天,含水层岩性以砂砾石、中细砂和粉砂为主,厚度10~32 米,属潜水型含水层类型。包气带为粉质粘土,地质防护性能较好, 区域地质构造为孔隙型潜水类型。对这几个水源地要严格按相关规定对相应级别保护区采取环境保护工程措施,一级保护区应建设隔离围栏、布设标识和警告设施,坚决整治清理非保护水源的一切违法违章建筑。 此外,每个水源保护区管理部门应制定水源保护应急预案,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加大力度进行监测能力建设。

4.景区环境敏感性分析

调兵山市自然景观主要集中在调兵山市市区的西部山丘区,属国家AAA 级旅游风景区。该区域植被覆盖良好,是调兵山地区林地集中区,对调节调兵山区域小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保护区域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以及提供丰富林副产品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区域属于调兵山市自然景观高度敏感区,对本区域自然景观影响最为严重的是风力发电项目建设及采矿业, 要加大荒山造林绿化工程,对重要景观区应给予重点保护,严禁破坏。 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区主要有兀术古城、 辽北佛教圣地明月禅寺、怪坡、兀术阁、铁法矿区纪念碑、新湖公园、月亮湖游览区、蒸汽机车博物馆和矿山工业旅游区等。

5.农业用地敏感区分析

调兵山市农业用地主要包括耕地、草场、林业用地等,占调兵山市土地面积的89.7%。 调兵山市耕地主要集中在大明镇、 晓明镇以及晓南镇的中东部地区,该区地势平坦,土壤条件相对较好,以基本农田和园地为主;坡耕地主要分布在晓南镇西部及调兵山市区西部的山丘区的缓坡地带,坡耕地坡度主要在5°~35°之间。 草地和林业用地主要集中在调兵山市西部山丘区。 1994 年,国务院颁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调兵山市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分布在大明镇、晓明镇、晓南镇三个镇,该区面积为9675.6 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6.91%。 农业用地适宜区的敏感性分析见下表:

保护级别 生态利用敏感性评价 生态利用限制 建设利用敏感性评价 工业开发限制 基本农田 中度敏感 限制利用 高度敏感 禁止开发 一般农田 低度敏感 不限制利用 中度敏感 限制开发

6.生态敏感综合性分区

通过对水土流失和水环境影响、自然文化景观和农业用地等敏感性分析,综合调兵山市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 将调兵山市生态敏感分区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态高敏感区、生态中敏感区、生态弱敏感区。

高敏感区: 主要包括的用地有一级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及重要城市公园、坡度大于25度的山地与海拔超过80m 的高地、 维护生态及城市结构完整的生态廊道和绿地等。这一区域要禁止开发利用,重点保护。

中敏感区: 主要为山地与平原的生态过渡地区,以及水陆生态过渡带,如河漫滩、湿地等。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尚处在过渡阶段,尚未成熟和稳定。 这一区域属于限制开发区或者叫优化开发区,要有长期的建设规划,保护性的开发利用。

弱敏感区:主要为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低平,土壤条件好,水土流失和水环境影响敏感性低,生态系统成熟稳定。 这一区域生态良好,可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开发利用。

三、结语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要充分考虑全市的生态敏感区,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分区,保护生态环境,使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1]国家环保总局《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2 年.

[2] 董厚德.《关于辽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几点意见》[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9,6.

[3] 周莹.《铁岭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的研究》[J].2003,6.

[4]《铁岭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9-2020).

猜你喜欢

敏感区基本农田水源地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淮河流域新时期突出水生态问题探讨
浅议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基于GIS的赣南地区城镇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以赣州市龙南县为例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在某个敏感区如何协调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探究
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数据库建设及应用
ILS临界区与敏感区浅析
河南省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