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一个月:迈出第一步

2015-01-13胡晓芳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4年11期
关键词:陶陶奶嘴安抚

胡晓芳

蹒跚学步

从3个多月的时候开始,陶陶就特别喜欢站立,两只小腿也因此直而有力。在9~10个月时,或是通过学步车,或是扶着大人的双手,她已经能够蹒跚地走上几步了。进入春暖花开的第十一个月,她的活动量继续增大,行走的愿望也更加强烈,这时候我们就开始培养她独立行走的意识。

第一步就是拿掉学步车,消除她的依赖心理,同时也是消除我们自己的依赖心理。紧接着,教会她扶着床沿和沙发边沿慢慢移动。一开始她非常小心翼翼。为了鼓励她,我们蹲在沙发的两头,拿水果和玩具逗引她慢慢地走上几步。当她顺利完成一次“冒险”时,我们立即拥抱她、表扬她,而她自己也貌似很有成就感。很快,她从一次只敢走上四五步,变成一次可以走上七八步,到后来,扶着床和沙发走上整整一圈也很轻松了。

于是我们继续升级游戏方式:爸爸妈妈相对而坐,虽然距离只有短短的三四步而已,但因为爸爸妈妈都是笑呵呵地张着手迎接,小家伙很有安全感,果真甩开手,自己摇摇摆摆地走了过来。

王医生来帮忙:

陶陶进步很快,妈妈也做得非常好,另外,家长不要担心宝宝不会走路,让她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快乐是最重要的。

一日三餐

陶陶原本一天要喝四顿奶,其中有一顿是在夜里2:00左右。但是到了这个月,这顿夜奶却被她自己不知不觉戒掉了。夜里不再闹奶喝,除了偶尔哼哼几句,基本上可以一夜安睡到天亮。仔细想想,她之所以比以前更“耐饿”,还是跟辅食的摄入量增多有关。每天17:00前后,她午睡2小时醒来,是一天中胃口最好的时候,这时候我们端来满满一碗营养饭,她一般都会照单全收。这种营养饭是用草鱼、瘦肉或者鸡蛋,配合时新的蔬菜叶子做的,软硬适中,极好下口,是她最喜欢的食物。

眼看陶陶的胃容量不断增大,我开始考虑把她的用餐时间往正常的一日三餐上引导。早上6:00喝完第一顿奶,8:00左右正好和我们大人一起吃早饭,面条、米粉、饺子皮、鸡蛋黄、小米粥,也可吃下大半碗。中午12:00,盛出两勺最软的米饭,用鱼汤肉汤调好,明明很美味,可惜她总是兴趣缺缺,每每吃了不到十口就会把饭推开,低头玩她的玩具去了。13:00前后,我们再给她冲调好第二顿奶液,这时她倒是一把抢过奶瓶,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完……此情此景,让我很是幽怨。长此以往,午餐的那一顿辅食会不会变成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王医生来帮忙:

断夜奶的程序和方法:

1.逐渐减少夜奶的次数

原则上讲,宝宝晚上吃奶的次数会随着月龄的增加而减少,如果睡前吃得饱,宝宝6个月左右就可以睡整觉了。所以妈妈们可以在6个月后循序渐进地减少夜奶次数。从宝宝4个月开始,就慢慢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从3次到2次再到1次,直到宝宝适应整晚不吃奶为止。

2.睡前增加辅食

宝宝断夜奶时在晚上睡前1~2小时加辅食,宝宝晚上没有饥饿感自然就不会醒来想吃夜奶。

3.学会用别的方式安抚宝宝

如果决定了要给宝宝断夜奶,即使宝宝半夜醒来哭闹,也不要给他喂奶。妈妈要明白只要睡前吃饱了,宝宝基本不会饿的,并且大多数时候宝宝半夜醒来是习惯使然,并非真的饿了。妈妈不如放松一些,在宝宝哭闹时哄哄他但不要喂他,试着用其他方法让他入睡,如轻拍、唱歌、摇晃等。

总之,给宝宝断夜奶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关键是要坚持,宝宝慢慢地就会养成睡整觉的习惯,也就会忘掉夜奶了。妈妈们也可以创造适合自己宝宝的方法,只要能达到效果就行。

这个阶段宝宝的饮食安排:

首先此阶段宝宝每天仍需500~600毫升的奶量,同时一日三餐荤素搭配合理。

饮食原则:

1.训练宝宝多咀嚼食物;

2.食物不要剁碎或研磨,要有一定的硬度;

3.两餐中间可加点心或零食,但不要影响正餐;

4.保证充足的奶类。

11个月的宝宝一日膳食安排举例(“三餐三点”模式)

早餐:奶、馒头或面包;

早点:鸡蛋;

中餐:软饭、碎肉烧豆腐、炒碎菜、蔬菜汤;

午点:奶、饼干或其它糕点加水果;

晚餐:面条加鱼肉、蔬菜;

睡前:奶、点心。

认识狗狗

与很多宝宝不同的是,我家陶陶竟然不是一个“小小电视迷”。无论电视里播放的是新闻、电视剧,还是歌舞节目、动画片,她都不屑一顾。唯独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动物世界》。只有当电视画面上出现了威武的雄狮、奔跑的骏马、伶俐的长尾猴等等生机勃勃的动物时,她才会把视线投向电视,连续好几分钟看得目不转睛。

拜周围的环境所赐,陶陶很早就认识了小狗、小鸭、小鸡、小羊。她不仅近距离地观察过这些小动物,而且多看了几次之后,十一个月大的她已经能模拟它们各自的叫声:嗷嗷、嘎嘎、咯咯、咩咩。那软软的童音,听起来特别可爱,并且极少出错。显然,在她小小的脑瓜里,已经成功建立了小动物的形象、声音、名称三者之间的联系。

后来,每次在大街上看到偶然经过的陌生小狗,她都会伸出小小的手指,兴奋地指着说“gou-gou,gou-gou”,并且一直盯着小狗,仔细观察它的一举一动。那种专注入迷的神情,与她看《动物世界》的时候如出一辙。我由此想,这姑娘长大了以后,肯定会是个热心动物保护事业的家伙!

王医生来帮忙:

虽然陶陶妈妈讲得比较开心,但对于陶陶看电视的情况,我还是要提醒妈妈注意,美国儿科学会认为:“不要让孩子看电视,特别是2岁以下的孩子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看电视会减少宝宝和妈妈相处的时间,电视画面更新速度快,不断刺激孩子视觉神经,不利于孩子的情绪发育。所以家长要注意以身作则,不看电视,即使是宝宝大了,要看儿童节目的话,也是要家长和宝宝一起看,一起结束,不要把宝宝交给电视。陶陶很喜欢看《动物世界》,妈妈可以给宝宝看书、动物图卡。带宝宝出去,接触真实的动物也是非常好,能让宝宝学到很多东西,这是值得鼓励的。

告别奶嘴

与学步车一样,安抚奶嘴也是一个能帮年轻父母节省力气、却又频频遭到吐槽的神物。陶陶是在4个月的时候,因为喝奶不知餍足、导致吐奶,不得已才用上安抚奶嘴的。可是,惭愧的是,自从发现安抚奶嘴对于安抚情绪、制止哭闹十分有效之后,我们便有滥用之嫌。久而久之,陶陶养成了依赖。比如每次吃完奶,喝完清水漱口,她都要含着奶嘴吮吸几分钟。白天和夜里入睡之前,夜里哼哼唧唧半迷糊地醒来时,也要含着奶嘴才不会闹脾气。总之,小家伙的情绪,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一只小小的安抚奶嘴所掌控。

可是,长期用力的吸吮,毕竟会影响牙床的发育,导致出牙不齐。随着陶陶萌出第七、第八颗乳牙,我也必须狠下心来,帮她彻底戒掉奶嘴!

一开始,我们走的是温和路线,在奶嘴上涂上苦瓜汁、涂上风油精,试图让陶陶心生排斥,可惜这家伙苦过、辣过之后,还是照吃不误。

终于,我破釜沉舟地,把安抚奶嘴一刀切成了两截!小家伙当然是大哭大闹的,可是当我把两截奶嘴摆到她面前,演示着无法复原的状态时,她诧异地睁着眼,慢慢地似乎懂了、接受了。好吧,先前的确是我低估了她的理解能力……

不过,陶陶还是哭闹了好几夜,才彻底摆脱了这个依恋了大半年的物事,进入了正常吃奶睡觉的节奏。本月末,身高76厘米,体重9.3公斤。

王医生来帮忙:

长期使用安抚奶嘴容易导致牙齿变形,所以,在宝宝2岁之前一定要让他们戒掉。

1.逐渐减少奶嘴的使用时间。多提供他感兴趣的事物,慢慢减少吸奶嘴的时间。

2.解决睡觉难题。有的宝宝在睡觉时必须要吸吮奶嘴才行,这样的话,家长可以在宝宝入睡后把奶嘴取走。

3.多利用学习杯。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宝宝在视觉和触觉上的刺激,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引发他想要自己使用杯子的兴趣。

4.孩子吃饭尽量有规律,不要让孩子吃饭没规律,老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这样他会有总是要“吮吸”点什么的需求。

5.用赞美取代责骂。宝宝不吃奶嘴时,要夸奖宝宝的行为。千万不要用负面的言语或责骂宝宝,例如对宝宝说“羞羞,这么大还吃奶嘴”。因为对于较缺乏安全感及自信心的宝宝而言,责骂或负面言语只会让宝宝更退缩,对奶嘴更加依赖,反而更不容易戒掉。

戒奶嘴,别这么做:

1.强制停用奶嘴。这样一下子无法满足宝宝的口腔欲,反而会阻碍宝宝的身心发展。

2.操之过急。婴幼儿已经有揣摩家长行为的能力,如果家长操之过急,宝宝会因为感受到家长的焦虑而紧张害怕,有可能更加不愿意脱离奶嘴,出现紧咬奶嘴不放的情况。

3.使用所谓的偏方,比如在奶嘴头上涂抹辛辣物品等,这是不可取的,而且也没有效果,陶陶妈妈不是也有这样失败的经历吗。

第11个月的宝宝是这样的

一、 宝宝体格生长发育

二、 宝宝神经心理发育

a) 大动作:独站,开步走,玩滑梯;

b) 精细动作:随意涂鸦,插锁眼,套圈圈;

c) 情绪社会行为:主动发音,有意识喊“爸爸”“妈妈”;

认知能力:学认红、黄色,能将语言中的概念与实物联系起来。

猜你喜欢

陶陶奶嘴安抚
陶陶居“寻味西关”AR包装设计
安抚情绪类玩具成为家庭新需求
我和“奶嘴”的断舍离
奶嘴如何清洁消毒
睡眠安抚物需要戒除吗?
宝宝可以用安抚奶嘴吗
小赛和奶嘴
娃又情绪失控了?试试这一招,瞬间安抚暴走的娃
针对孤独症儿童安抚干预的理论与方法
左手孤单,右手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