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

2015-01-13刘国荣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办学大学服务

刘国荣

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社会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在当今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智慧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鉴于当今政产学研合作一体化的延伸,地方高校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融合程度愈来愈紧密,地方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也日益凸显,在以基地建设为突破、项目合作为依托的多种合作形式下,通过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融合,地方发展获得了强大的人才、科技支持,高校内涵式发展也找到了有力的突破点,呈现出一种战略共赢的发展走向。

一、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不同类型

纵观大学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19世纪以来,大学经历了两次办学模式转型:第一次是大学承担科研任务,第二次是大学开始服务社会。大学的发展遵循了一个从教学型大学到研究型大学的变革历程,面对当今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大学的变革不得不需要考虑大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也强化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从狭义上讲,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是就是指“在高校教学科研以外开展的一项生产服务活动,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的知识和科研优势,并通过这些优势像其他社会组织一样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在大学发展的漫长历程,大学与地方发展关于知识技术服务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大学与社会的相对封闭模式。此种模式是古典精英教育时期经历过的一种典型模式,欧美传统大学的职能主要是传播知识并为少数关键职业提供训练,如官员、律师、神父、医生等。这种模式下的大学、企业、政府各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但作用并不强,可以说各主体之间的界限明确,基本处于互不干涉状态。正如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所言:“追求科学和学术的工作属于大学,除此以外,还能有什么属于大学?”这也显示了古典大学的纯学术性。

第二种类型是大学与社会的直接管控模式。大学作为社会机构的一部分,隶属于国家管控,受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这种模式下的大学相对封闭与保守,大学服务的导向与方式都在政府掌控之下,缺乏知识技术创新的动力。显然,上述模式中大学缺乏相应的自主性,使得大学服务系统的创新活力受到抑制。因此,寻找一种新型的关系模式和协调机制,以促进知识技术的自由流动,提升大学服务系统的创新活力,便成了现代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履行知识创新使命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第三种类型是大学与社会的相互融合模式。受美国实用主义思想影响,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维兹提出了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企业和谐发展的三重螺旋模式。此种模式从社会学的视角阐述了大学服务创新活动的组织实现问题,试图让大学、企业、政府之间通过适当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以达到资源与信息的分享沟通,促进知识技术的有效运用。在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互动过程中,各方都可以是创新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无论以哪一方为主,最终都是要形成动态的三重螺旋,推动各种创新活动深入开展。同时,三方各自起着独特的作用,不能被替代,但能够协作创新,形成共同发展的目标,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现高校的发展。

二、校地融合的作用与特征

1.校地融合的作用

校地融合是地方高校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全面融合,不仅体现在办学理念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在科研项目上要结合地方发展技术瓶颈开展应用型创新研究。加强校地融合不仅是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探索,有助于深化学校实践环节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也是转变高校服务社会理念的重要举措,适应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对于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创新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校地融合的特征

校地融合是高校在保持自身追求学术的同时,主动承担为地方建设服务的社会职责,依靠社会共有资源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科学研究项目更加考虑实际生产应用,最终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以及地方社会的文化创新水平。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是否能为地方培养紧缺的高级应用人才,解决人才危机;是否能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应用性较强的科研项目,提升区域科研创新水平与文化力;是否能通过校地融合发展,最终提升地方高校综合竞争力。

(1)培养紧缺的高级应用人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结合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需要,地方发展对于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对落后导致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供需缺口已经制约了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社会、教育界的共同呼声,这就需要地方高校提高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专业性,强化技能训练。同时,广泛开设继续教育课程、社会开放大学等,通过为企业员工提供在职、再岗培训,解决社会对部分高级应用技能人才的需求。

(2)提升区域科研创新水平与文化力。“教育研究的作用不仅在于对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其存在意义”“理性解决现实问题。”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将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区域创新能力不仅包括一个地区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还包括如何将这些新知识转化成为新产品、新工业、新服务等现实生产力的能力。高校的科学研究在整个国家科研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其现实立足点,因此地方高校的科研活动要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双向互动合作,从地方发展的技术瓶颈实际出发,融入地方的科技创新系统及社会建设之中,寻找相互发展的结合点,搭建以基地建设、项目合作、咨询服务等为突破的立体化平台,把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行业应用研究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真正服务于地方社会建设。

(3)提高地方高校整体竞争力。在当今注重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提升高校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坚持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以办学特色为突破,逐步凝练学校办学文化,提升学校办学内涵。为此,在地校融合过程中,高校要构建有序的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主要包括:把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方向,适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结合地方社会发展水平,强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构筑科研合作平台,有效解决地方技术瓶颈;建立学校自评、社会反馈的动态质量监控体系,及时优化人才培养环节改革;将地方文化历史发展融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

三、高校融入地方发展的关键因素

1.学校要有新定位

为了更好地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高校要明确自身的办学目标定位,转变精英教育和单一模式的发展理念,通过政校合作,不断提升办学声誉、办学质量、办学实力和办学效益,逐渐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地方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其办学特色也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同。但高校还必须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结合地方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明确定位,认真分析地方的需求,坚定服务地方的大方向,充分利用高校与地方的“文化落差”,扬长避短、“错位”服务。当前,尤其要重视以“应用型”和“地方性”为总体思路,将学校发展与地方互动发展作为学校“错位”发展、快速发展的主要抓手。总之,大学是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授者,更是知识应用的催生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走出大学校园是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参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是大学得以生存的现实意义。

2.教师要有新作为

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保存、传承、创造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作为教育文化传播的实施主体,教师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学校的重要性到处都等于学校教师的重要性。”教师不仅在学校中要“为人师表”,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被期望成为“道德的象征”“行为的楷模”。为此,在当今高校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时期,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专业的道德信念和理想,注重其自身的专业发展,善于将自身的专业追求与学校办学理念紧密结合起来,拓展由现代教育教学专业知识,紧跟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趋势,在学校课堂和社会文化两个舞台上实现专业和道德的协同发展。同时,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者,更要注重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将“教师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并将校园文化扩展至地方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3.学生要有新形象

“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自然人,更在于使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大学得以发展的根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后备人才,可以说,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水平。为此,在新时期,学生要开阔视野,不仅能了解地方社会发展需要,还要掌握国内、国际最新发展动态;不仅能将自己所学用于地方建设,还要投入更广范围内的社会实践;在学技术、用技术的同时,通过创业活动,善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逐步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水平。在人生定位中,更应着眼未来、做好长期的职业规划,将自己的创新创业举动从学校扩大到地方,影响范围从地方到全国,推动社会实践的创造性发展。

4.科研要有新价值

在我国,科研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令人堪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8%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50%左右。另据国家科技部提供的资料表明,目前全国5100余家科研院所,每年完成的科研成果近三万项,其中能够转化并批量生产的仅有20%左右,形成产业规模的仅5%。为了更好地融入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高校的科研项目应着眼于社会实际的需要,应该有实际的应用目标和具体的使用对象,将已有的理论和技术直接物化,从而开发直接的和新的应用技术,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科研资源(包括人力、物力)的利用率,为大学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为大学开展更为广泛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帮助,而研究成果则可以成为政府决策地方发展的重要依据,实现大学与地方之间的和谐互助,产生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发展。

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在他的就职演说中提到:“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服务都应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现代社会环境下,高校通过产出社会资本、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加大了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机构,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更体现了一种大学——地方发展的新型融合关系,高校与地方发展的融合已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曹光荣.高校经营—管理视线新拓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罗生全,敬仕勇.教育研究,立足本土解决问题[N].光明日报,2012-04-11(16).

[4]徐连福,李波.美国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

[5]胡璋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德)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7]陈森.浅谈现阶段我国引导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途径[J].现代交际,2010(6):95.

猜你喜欢

办学大学服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至善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