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5-01-13颜磊阳周华超秦绪善

北方经贸 2014年12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供应链

颜磊阳+周华超+秦绪善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冷链物流应运而生。我国冷链物流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策与建议是:配备现代化的冷链物流设施;构建完备的冷链物流模式体系;健全第三方物流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成本控制。

关键词:冷链物流;供应链;第三方物流体系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2-0058-02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消费需求从单一转向多元。特别是近年来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更使得这种多元化的需求日益得到满足。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冷冻技术逐渐提高。基于这两点,使得冷链物流的发展成为可能。

冷链物流起源于国外。早在1894年美国阿尔贝特·巴尔里尔和英国人莱迪齐就提出冷藏链的概念。但冷链物流真正得到发展和重视是在20世纪40年代。

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是随着食品安全理论和供应链理论共同发展的。1943年致力于改善食品运输过程中的冷藏技术的世界食品物流组织成立;1959年形成了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1996年食品供应链概念提出;2003年,美国成立冷链协会;2004年,该协会发布《冷链质量指标》进一步规范冷链物流行业;2006年又有学者分析精益农产品供应链;2007年,Ruerd Ruben等认为蔬菜供应物流应从批发商采购和供应商直接采购两种方式;2008年S.Panda提出了易腐季节性产品库存模型;2009年H.J.P.Marvin讨论了食品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方法,2010年则有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基于冷链的生鲜食品配送模型。

对于国内,国内在冷链物流方面的线管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根据我国2006年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的相关描述,将冷链物流定义为“根据食品特性,为保持其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因此,冷链物流也成为低温物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物流形式。冷链物流保存的对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为鲜活的初级农产品,如平时生活中的肉,蛋,果蔬等;二为经过加工容易变质的产品,比较典型的例子为冰激凌这类冷冻食品;三为特殊商品,如医疗过程中使用的疫苗及某些药品等。

二、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发展历史较国外而言较短。因此,在面临现代社会对于冷链物流的需求之下,其发展迫在眉睫。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首先是冷链物流相关的硬件设备。冷藏车方面以往以部门使用为主,但近年来私营企业也开始购置冷藏车,目前我国冷藏车的数量在逐年上升。冷库方面,我国目前冷库难以满足食品总量的需求。但目前我国冷库建设发展迅速,冷库建设无论从数量还是类型方面都在逐渐完善。其次,冷链物流相关的软件水平方面,目前主要涉及冷冻技术,信息技术。而我国在冷冻技术方面缺乏自主研究和品牌,主要采用国外引进的技术和品牌。信息技术方面,车载的GPS定位系统是挂件。但这种技术进入中国时间相对较短,目前仍在发展中,有待完善。再次,关于冷链发展规模和区域分布上,相对于逐年攀升的市场需求而言,我国物流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同时,冷链物流的发展也不均衡。沿海和城市地区冷链物流相对发达,而农村和中西部冷链物流发展迫在眉睫。最后,关于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方面,实质就是第三方物流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仍以自营为主,第三方物流发展仍然比较落后。因此,市场化程度仍然不够高。

三、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特点

1.以低温技术为核心。由于冷链物流保存对象自身的特殊性,产品在常温或高温下容易腐败的特点决定了冷链物流必须全程保持产品的低温运输。因此,在这个运输过程中,低温冷冻技术既是基础,更是核心。

2.强调全程运输的高度协调性。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品交换摆脱了传统的地域限制,长距离运输的需求正在逐步增长。同样,冷链物流运输的货物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由于商品自身性质的特殊,更加要求运输时间的缩短和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人为破坏。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规范管理下的高度协调性为缩短运输时间,减少人为破坏提供了可能。

3.需要完备的物流体系支撑。同样基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品交换正日益分解,零碎化分散的交易为物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此时为了更好地支持电子商务和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完备的物流体系便成为了最迫切的现实需要。

4.强调规模效应。由于冷链物流的技术要求较高,投入较大,因此,分散的小规模的经营难以形成核心的竞争力。所以,冷链物流企业若想取得长久的发展和更大的收益,更加应该强调规模效应。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二)主要存在问题

依据冷链物流的特点,结合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同发达国家相对比,不难得出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冷链设备匮乏致使运输效率不高。冷链物流的硬件系统包括冷库,冷藏车,物流设备等。完善的硬件体系,有利于提高冷链物流的运输效率。然而目前在我国,仅以冷冻车为例,对于需要低温保存的初级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却是依靠普通大卡车来进行运输的。往往在产品运达时候产品已经变质不再新鲜。由此可见,冷链物流设备的匮乏导致产品损耗增加,运输效率下降。基于此,切实提高冷链物流方面基础硬件设备的配备,有利于提高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是目前冷链物流行业进一步发展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2.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合和衔接。冷链物流由于运输对象自身的特殊性,特别强调运输过程中的时间观念。即在运输中争分夺秒,早一秒将货物送到,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失。然而目前与国外相比,国内的冷链物流相对分散。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每次只能被某一个运输部门运输一段路程,上下游节点没有有效衔接,缺乏整体的运输体系。这种情况,不利于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货物损失。甚至目前还存在着运输过程中“冰块加棉被”的现象。因此,目前在国内建立完备的冷链物流供应链是必要的。国内冷链物流缺乏完整系统体系的情况严重限制了冷链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3.第三方物流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众多,然而其所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尚不能满足总体需求的百分之五,其中专业的冷链物流配送公司更是少之又少。国内大部门的冷链物流配送业务主要由经销商和生产商进行,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严重落后。这种滞后严重影响了货物流通在途的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造成了较高的成品和货物损耗。至今,我国尚没有一家冷链物流公司的业务范围可以覆盖全国。由于冷链物流自身具有较高的投资、技术等方面的要求,一般的非实力雄厚的公司很难开展冷链物流业务。也正是如此致使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难以满足现实的需求,从而建立在第三方物流之上的各种冷链物流形式也难以形成规模。

4.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缺乏。目前,我国冷链物流方面尚未建立相关明确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各家在相关业务方面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因此行业发展比较混乱。同时法律法规的缺失也给冷链物流方面的监管带来了困难。

5.成本居高不下。制冷能力是与冷链物流密切相关的一个方面。同时,这也是一个耗能巨大的行业。目前国内制冷设备具有安全可靠,成本低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制冷效率低,能耗巨大的劣势。巨大的耗能大大增加了冷链物流的运营成本。制冷设备也是冷链物流中必不可少的因素。这些设备后期运营的维护费用昂贵,也导致了冷链物流运营成本的上升。基于以上两个基本方面,冷链物流的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也相对削弱了冷链物流的经济效益。

四、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冷链物流作为系统工程中的一类,其发展应该着眼于长远,稳步推进。因此,针对冷链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配备现代化的冷链物流设施

冷链物流的发展是建立在技术支持之上的。完备的硬件设施是冷链物流继续发展的物质保证。一方面我们需要加紧冷藏车和冷库的数量建设,同时也应运用现代化设备对冷藏车和冷库进行武装。诸如可以在冷藏车上配备较好的制冷系统,GPS导航等。我国目前应重视增加冷藏车的种类,发展各种类型各种容量的冷藏车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冷库,应注重对冷库数量的增加和定期的更新改造,以适应需求。此外,对于有较大技术需求的冷链物流行业,应在学习其他国家经验的同时,注重相关科技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以此推进我国冷链物流设施的现代化。

(二)构建完备的冷链物流模式体系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分散经营,上下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的局面亟待改善。构建完备的冷链物流体系,需要各方的紧密配合。冷链物流由于投资较大,整个流程较为复杂,因此完备的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相关冷链物流企业方面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各冷链物流企业方面首先应相互配合。其次更应注重发挥政府在这方面的引导性作用,以及物流企业自身的支撑作用。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完备物流模式体系。

(三)健全第三方物流体系

整合冷链物流方面的相关行业,形成规模经济,逐步壮大第三方物流的队伍。突破单个冷链物流企业或者生产者,供应商在冷链物流市场中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局面。通过进行相关产业的整合,形成能够覆盖全国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达到对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以此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

政府在冷链物流方面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规范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同时,冷链物流行业内部也应根据行业现状,形成相应联盟,制定行业的标准。一方面,冷链物流企业自身严于律己;另一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监管与服务的作用,引导冷链物流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五)进行成本控制,降低冷链物流成本

加紧进行节能建设,减少制冷方面的能耗。首先,通过鼓励技术创新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制冷能源方面的成本控制,以降低制冷方面的能耗和昂贵花费。其次,应该对现有冷库,冷藏车等进行充分运用,防止资源浪费。同时日常使用方面应注重操作规范,爱惜设备,定期维护检修,以降低运营成本。从源头的各个环节把控,进行成本控制,以降低冷链物流成本,谋求更大利润。

参考文献:

[1] 姚丽红.胡永举我国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4)

[2] 王玉侠.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

[3] 毋庆刚.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2).

[4] 陈镜羽.陈久梅.唐星星.第三方冷链物流大背景下自营物流企业的决策[J].物流科技,2013(10).

[5] 王想想,王相海.关于食品供应链—冷链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2).

[6] 周兴建,金 涛.基于AHP的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水平综合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6).

[7] 王宣请.加快商贸物流发展,促进流通业转型升级[J].中国流通经济,2012(12).

[8] 王志刚,王启魁.钟倩琳.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展望[J].农业展望,2012(4).

[9] 汪晓光.我国冷链装备产业链构建的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3(5).

[责任编辑:高 瑞]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浅谈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供应链平台更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