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酿得百花成蜜后

2015-01-12王燕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拼音课外阅读读书

王燕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起始年级的语文教学。现在,就来谈谈对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的一些思考。

一、对课外阅读的认识

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中说的一句话一定会引起很多普通人的共鸣:“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看课外书。” 因为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具备了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当新的学习内容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就会比别的学生学得好、学得快。由于学生把广泛阅读中积累的大量词汇和写作方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就容易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此外,课外经常阅读书报的学生还具有较新的知识和观念。

然而,社会和家长、教师的一些落后观念(如认为读课外书浪费时间)或急功近利的思想在程度上抑制着学生的阅读空间;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更决定了其容易为市场上的动画快餐所诱引,这就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泡影。

二、小学起始年级课外阅读现状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面前,可谓是困难重重,坎坷不断。

首先是识字关。刚进入小学,开始时连拼音都不认识、不熟悉,怎么进行课外阅读呀?后来拼音学完能够简单慢速拼读的情况下,想要阅读丰富多彩的课外书籍还是跌跌碰碰,难以理解文字蕴涵的意义。

其次是书源关。根据对多个任教班级的调查了解,大部分学生没有一本像样的儿童读物。有的学生拥有一两本劣质的小摊上一元一本的小画书也不错了。近年来情况有所好转,但也只是少数有先见之明的家长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发动家长为学生购买合适的童书也是开展课外阅读的当务之急。

最后是家长的意识关。在我们农村小学还有不少家长对课外阅读、亲子阅读是一点概念也没有。对孩子的学习仅限于对成绩的要求,认为课外阅读是多余之举,无用之举,对老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不支持甚至是反对的。于是,争取家长的支持也是取得功效的必要之举。

三、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实施策略

1.发动家长。学生爱不爱读书,与老师和家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我觉得发动家长共同读书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在开展活动之初就要开家长会,向家长说明读书的重要性和对语文甚至各科学习的作用。大部分家长是支持和感兴趣的,只是时间上需要安排调节好。

2.老师大声读给学生听。作为语文老师,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要从我做起。第一学期,我坚持每周至少读一篇童话故事,利用晨会,班会或者中午休息时间进行。第二学期读长篇童话,每次一部分,读到精彩之处戛然而止,这样可以吸引学生自己去购买书来阅读。

3.利用拼音阅读。在学完拼音以后,引导学生购买一些有拼音的童话书籍来自己读。既可以巩固拼音的拼读熟练程度,也促进学生认识大量的新字,为以后学习生字减缓坡度。

4.儿歌诵读活动。在读故事的同时,还可以在教室前或后黑板开辟一块园地,一周板书一到两首儿歌开展诵读游戏。因为儿歌一般短小、有趣、生动,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再加以动作表演的话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一段时间之后,开展诵读比赛活动,向同年级学生和家长展示。

5.猜谜活动。猜谜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种脑力游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班经常利用课前几分钟和学生共同猜谜。课间学生主动互相出谜,还有学生买来谜语书和同学共同研究。六一前夕我班开展了一次猜谜会,准备了一些小奖品,奖励一年以来猜谜出色的学生。

6.阅读活动展示。对读书效果进行评比,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竞赛等活动。如定期评选“读书大王”“诵读大王”“读书小明星”“小小藏书家”等。

7.班级设立图书柜。建立学生个人图书交流中心,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图书带来放在班级的图书柜中,与同学分享。

8.教师的参与和投入是课外阅读活动成功的关键。从开始的读给学生听,到后来的学生读给老师听,讲故事给老师听,儿歌诵读,猜谜活动等,都有我的参与,而且我投入的不仅是时间和感情,还自费购买了大量适合学生阅读的图画书,制作成课件用投影仪播放给学生看。

另外,还可以发动家长和学生共同书写阅读日记,为孩子的成长留下痕迹。老师也可以写班级读书故事笔记,建立班级阅读档案,还可以与语文课本衔接进行阅读,延伸和拓展学生的阅读领域。

站在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从低年级开始抓起,必将裨益无穷!

猜你喜欢

拼音课外阅读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们一起读书吧
快乐拼音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
快乐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