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评价方式多样化,实施学生数学素质多维评价

2015-01-12朱全明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素质评价数学

朱全明

学生的数学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学推理、信息交流、数学心理素质等,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方面。因此,《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课程总目标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而传统的评价过分关注结果,形式内容单一,很难全面地评定这些能力,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我们需要建立新的能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推行《小学生数学素质多维评价表》,努力实施对学生的数学素质进行多维评价。所谓 “多维评价”,就是要多角度地表现学生个性。美国教育学家桑德就多维评价指出:(1)从课程终结时的考试方式的评价改变为持续地合作展开的评价;(2)从局限于测定狭窄范围能力的评价,改变为广泛综合地测定认知性、情意性、运动技能性等种种能力的评价;(3)从单纯的教师评价改变为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评价。

我们在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多维评价的积极作用,尤其是注重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使我们对学生数学素质的评价变得更客观、公正和全面。下面结合实际操作中的一些做法,谈谈对多维评价的体会。

一、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传统的评价一般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等的评价,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评价的主体是唯一的,学生基本处于被评的地位,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可能在评价时被忽视,甚至会被挫伤,这与评价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多维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的扩展上有了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外,受评者(学生)及其同伴、家长等都成为了评价者。这一多元性的评价机制扭转了受评者(学生)被动消极的心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结合家长的评价,可以使评价更客观、公正,从而真正发挥评价应有的作用。

在《小学生数学素质多维评价表》上,我们将评价分为“自评”和“他评”两类,而其中的“他评”又分为“教师评”“同学评”“家长评”三种。具体操作时,教师会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大致的评价标准,先由学生对照标准逐项进行自评、打等第(最高5颗“★”),再交由同组的同学(通常是同桌)结合相互的了解进行互评,然后将评价表交给家长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全面的评价。教师评价时不仅要根据学生的现实表现,往往还会参考前三个评价的意见,尽量与前者保持一致,使各方都能认同评价结果。当然,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同时也要带有鼓励性。学生及家长也可以就教师的评价发表看法或进行申诉,与教师一起探讨更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这样,评价主体各方能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

二、多重化的评价内容和方法

与传统相比,多维评价的指标有了较多的改变,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期末一张试卷、一次评价的单一模式,而是呈现出多种内容和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

1.平时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

按传统方法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时,基本都是教师在期末根据考试成绩给学生打个等第,很少会考虑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所以教师一般对学生也不会有专门的平时评价,这就限制了评价的及时检查和促进功能的发挥。现在,我们要求教师加大对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练习的评价比重,做好相应的记录,并能及时与学生沟通,调整教学计划,使各项学习指标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现行教材中各单元后面的“评价与反思”这一内容,将阶段性评价融入平时的教学,使评价更有针对性,易于被学生接受,也为最后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譬如,我们都知道,一般期末考试时,学生做计算题都会特别细心,再加有时间进行检查,正确率就会较高,以此作为评定学生计算能力的做法就很不客观。现在有了阶段性反思与评价,让学生一起参与平时作业的分析与评定,使学生从中明确教学要求,自找差距,采取有效对策加以改进,发挥了及时评价的作用。

2.课堂观察与书面检测相结合

学生的有些数学素质,如情感体验、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等,是很难从书面检测中体现的,而是贯穿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因此,对这些素质的准确评价必须依赖于教师平时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观察,需要做个有心人,有选择地加以记录。

那么,教师平时在课堂上应该如何观察学生的相关数学素质呢?关键是要善于从学生的表情、动作、发言中揣摩他们的内心想法,把握他们的学习需要;善于从学生的回答、作业中发现他们的进步,看到他们的努力程度和不足,才能随时做恰当的指点和评价。而对于书面检测,也不仅仅看学生的得分,更要仔细研究学生的得失原因,尽可能找到情感态度方面的问题,再结合平时观察,基本就可以评定他的情感态度等第。这样,就不必等到期末才对此项目进行评价,同时可以及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3.注重思维与强调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评价很难涉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试卷上只能看到答案而无法发现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这在一些客观性的检测题(如选择题、判断题)上尤为明显。这样,学生的推理、判断、假设等思维能力的评价也就无从谈起。而多维评价不仅关注问题的结论,更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

为了能有一个准确把握学生思维的抓手,我们在进行多维评价时增设了面试项目,以达到上述目的。面试中要求学生说出解题时的思考过程,即不仅说出怎样做,还要说出为什么那样做,从而促使他对题目进行深入的理解并做出合理的分析与推断。同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路,可以反映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过程,反映出他们不同的思维能力与差别,这为教师对他们进行数学思考的评价提供了条件。

与此同时,我们特别注意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能力,在面试中会安排一些小型的数学实践活动,可操作性强,思维过程又能得以展现,也符合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课程目标要求。

三、多样化的评价结果

在多维评价中,我们对学生数学素质的评价结果也是多样化的,既有定量的等第和定性的评语,也有随机的口头评语和成长记录袋等,不同形式的结论都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发挥着不同的促进作用。

1.质性评定

在以往的评价中,评价的手段和结论一般都是单纯的量化评定,即使是一些结论性评语也大都建立在对一些量化性指标的参考之上。这种评定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简化或只评价简单的教育现象,使评价的客观性受到极大影响,往往会违背评价的本意。而多维评价的出现,由质性评定来统领整合,取代了单一的量化评定。这种统领整合并不是对量化评定的简单否定,而是一种更为全面合理的评价。当然,多维评价中也包含了一些量化研究,在适当的评价内容或场景中依然使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定,但评价的结果不再是以量化为主的数据,取而代之的是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鼓励性的语言来评定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2.随机评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结合教学进程,就学生的数学表现如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用简洁的语句进行及时的评价,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如有的学生发言声音较小,教师可鼓励他:“其实你讲得很好,但要让每个同学都能清晰地听到你的想法,就应该说得响亮些,再响亮些。”有的学生学习速度较慢,经过一段时间终于基本掌握某些知识,则可说:“××同学在学习上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老师恭喜你,今天终于成功了。”这些简短而带有赞赏性的评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评价的目的。在批改作业或测试卷时,也可以有选择性地给部分学生写上一两句有针对性的、带有鼓励性的评语,如“你最近特别认真,每次作业都做对了,继续努力!”“你进步很大,这个单元的难题都被你攻破了,但还要细心些。”等等。这些简短而及时的评语,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给了学生无限的动力和自信。

3.成长记录袋

我们将学生数学学习中能够展示他进步、成长的作品和记录等收集起来,放入为他们每个人单独建立的个人成长记录袋中。记录袋可以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学作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如《小学生数学素质多维评价表》),或学生完成某一项任务(如一次数学实践活动)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的完整过程及自己的反思等,内容定期进行更新。它能够反映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成长记录袋十分重视评价过程中的多主体性,特别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这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尤其是学习的内在动机。同时,成长记录袋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合每一学生特点与水平的教学与指导,促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使教、学与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成长记录袋的材料也由纸质的演变为电子文档形式的,更方便记录和使用。

实践告诉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是一根撬动学生发展的无形杠杆。多维评价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它同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

猜你喜欢

素质评价数学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