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前置性预学单,实现学习增值
2015-01-12孟雪飞
孟雪飞
当我们将目光从老师的“教”聚焦到学生的“学”时,当我们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时,我们一直在探索各种行动方式。预学单的出现为我们架设了一座连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桥梁。它以作业单的形式让学生预先学习,教师通过预学单把握一些课前难以预估的学情,基于学情起点再度调整教学内容。预学可在课前进行,也可在课中实施。本文仅涉及课前完成的预学单,即前置性预学单。
前置性预学与传统课前预习有着理念上的本质区别。传统的课前预习以完成课文知识学习为主,如了解字词,理解内容。很多预习都局限于千篇一律地画一画、抄一抄、读一读,缺少思维含量和方法引领。前置性预学不是简单地将课文字词教学和学习内容前置,而是教师通过方向性的预学设计,了解学生学情,根据学情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盲点,从而确定更有效的目标和内容。前置性预学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能力的任务。
所以预学单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工具,巧妙运用前置性预学单能让学生学得更多,学得更好,更会学,更想学,真正实现学习的增值。
一、确定学习起点,让学生学得更多
“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所以我们只有找准了学习起点,才能寻找到教学的起点,才能彰显教师的价值和课堂的价值。预学单最朴素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先学,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在反馈中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
本校一次赛课中两位老师在情况相似的两个班级分别执教《夏夜多美》一文,甲在学习生字时将全课13个生字平均施力,用歌谣识字,偏旁归类,熟字带生字,猜谜识字等一一讲解。乙则运用了前置性的预学单,让学生圈出自己认为难记的字,难理解的词,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了课堂结构,将重点放在“激”“莲”等字的学习上,并且把一些有趣的记字方法以学生的名字命名。课堂容量适当增加。
课堂观察员在课后这样呈现观察结果:甲的课堂上后15分钟学生走神人数为17人,约占全班的34%,课后认读情况较好;乙的课堂上整堂课学生情绪较高,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走神人数为5人,约占全班的10%,学生表示非常喜欢乙老师的课,课后认读情况很好。
很明显,乙运用预学单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起点,针对性地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解放了课堂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所以,在预学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一些简单的内容一带而过,对学生难懂的问题组织讨论、全班展示,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抓准重难点,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中提高认识,彻底改变原先仅凭个人经验和教学参考,一厢情愿地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状况。
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学得更好
每一篇课文都有单篇教学的目标,目标的定位应该与预学单的设计相融合。对每篇课文来说,预学单应该是个性化的。这样对学生来说可以提早知晓学习课文的目的,有准备地进入课堂。
在上《刷子李》一课时,我们会发现,它能传递给我们的东西很多,包括生动的细节描写,具有天津风味的特色语言,悬念的设置,一波三折的结构特点,等等。从单元的角度来说,编者有意让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感受人物形象。确实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重要,唯有细节描写,人物才能丰满。而文章语言也的确很有特色,例如“露馅儿”“愣说不信”等,很适合渗透传统文化教学。还有文章在结构上悬念迭起,跌宕起伏,对于体会文章的布局谋篇来说,是个很好的例子。但是面面俱到必将面面不到,三千弱水只能取一瓢。
最后,我将学习目标定位为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并设计了如下预学单:
有了预学单中相信指数和相关词语的填写,我们的目光马上就聚焦到了情节的起伏变化。我们围绕着预学单讨论、交流。从曹小三对刷子李半信半疑到确信无疑,再到形象轰然倒去,最后揭开真相后又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的心情跟着曹小三起起伏伏。预学单的填写为这样的交流作了很好的铺垫。在这样的互动中,文章典型的一波三折的表达形式清晰地呈现了出来,我们也明白了文章之所以这么扣人心弦,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波三折的结构。
当然,同样是《刷子李》,如果目标定位是欣赏描写精彩的句子或者体会文章的细节描写,又或是感受文章的天津味语言,那么预学单的设计也就不一样了。
总之,预学单的设计应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学习目标决定了预学单的个性化内容。
三、激发学习欲望,让学生更想学
传统课前预习缺少反馈,以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预学单的评价始终与整个教学过程平行展开。
我们通常会在课前花5~10分钟时间让学生完成前置性预学单,然后快速地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堂设计。《养花》一文我们设计的预学单上其中一题是:“读了文章之后,你还有哪些疑问想特别问问同学和老师的?”有10人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养花即使让作者腰酸腿疼,有忧、有泪,他还会觉得养花是一种乐趣呢?”课堂上把学生的问题在实物投影上呈现并展开讨论,把这一问作为本次教学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当课堂上老师提到“在预学单中,××这样说……”,并把预学单在投影仪上呈现出来的时候,学生们特别兴奋。因为他们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中得到检验和肯定,提出的问题得到老师的回应,成为了大家讨论的话题,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很受鼓舞的事情。
又如《祖父的园子》一文的预学单我这样设计:“你认为祖父的园子是个什么样的园子,请从课文中寻找依据来证明。”我们马上能从预学单中发现,有近1/3的学生看得比较浅,用课文的前半部分来证明这是个“五彩缤纷的园子”,近一半的同学从祖父和我一起在园子里种种愉快的事情感受到这是一个“快乐的园子”,极少学生想到了这还是个“自由自在的园子”。这三种典型的答案正好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层次,而我们要最后聚焦的是文章在描写“自由自在的园子”时特殊的言语表达形式。于是我根据预学单中的三种答案临时组成三个小组,依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展示各自的依据。整个课堂的讨论层层深入,最后在“想……就……”的句式朗读体悟中结束。
当带着学习的收获和疑问走进课堂时,学生的精神状态肯定是不一样的,他们怀着自己的学习愿望与兴趣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探究,学习成为自主、自觉、能动的行为。
四、引领学习方法,让学生更会学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预学的最终目的。预学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发展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预学过程中,学生努力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搜集相关的资料来理解和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预学能力的形成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的预学单中我设计了:“读了课文后我觉得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好奇特,我要来画一画。”这其实是告诉学生边读边想边画是一种读书的方法。
《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中有很多直接沿用于古代的字词,预学单中我要求学生“边看边查,遇到生字词随时查阅工具书解决”。其实这是对自主使用工具书的一种引领。
《半截蜡烛》一文中我又设计了如下阶梯式的预学单:
德国兵始终坚持点燃蜡烛,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敌人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杰奎琳拿起蜡烛在楼梯上消失时,故事在高潮中结束。所以阶梯式预学单填写的目的是引领学生体会剧本“用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一大特点,并学习根据情节发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预学让学生既有知识与方法的准备,也有学习方法的加深与创新,学生参与预学的时间久了,自学能力便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当这种学习方法和能力引申课堂之外后,学习便无处不在了。
前置性预学单突破了传统预习的概念,“预学”不仅仅是事先看一看,读一读,做一做,它还包括情感、态度与方法上的预备,教师事先对学习方法的设计和指导,学生在正式学习前做的全方位的准备。前置性预学单让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更主要的是它教会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从学会走向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