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英初中生物教材的异同

2015-01-12刘宗伟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生物理念科学

刘宗伟

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推进以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生物学作为科学课程的一部分,其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生物学观点,更重要的是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即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智能,而且要具有较高的生命科学素养。

传统的理科教育基本上是以客观主义的教学理念为基础,它的课程、教学、管理、评价都体现着客观主义的意识形态,在教学实践中更加注重对科学事实、科学规律和理论的描述和呈现。生物教学模型的有效性并不是体现在它们描述现实的精确性,而是体现在根据这些模型进行预测的精确性上。理科教育范式的变化意味着理科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活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种前提下,本文以“人的生殖”一章为例,从基本理念和教学内容两方面对中英生物初中教材的侧重点加以比较,以期对教材编写者和一线生物教师有所帮助。

一、基本理念一致

理念是指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所比较的中英生物教材在教学的基本理念上具有以下的共同点。

1.体现了大众化科学教育的观念。

根据基础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初中阶段的科学教育是面向大众、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面对少数学生的教育。所以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首先必须考虑普通大众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都会遇到的疑惑与问题、解决的方法及相关的技术与知识,共同体现上述大众化教育的观念。中英初中生物教材“生殖”一章都对人的生殖系统做了系统全面的介绍,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受精、妊娠以及分娩的过程,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介绍了青少年在青春期的一些生理、心理上的变化,以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引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以“探究”为学习的中心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探究”和“发现”两种方法分清。“发现”是一种现实的、实证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它体现了本体论的思想,以认识世界“是什么”为目的。“探究”则是一种开放的、强调过程的方法。中英生物教材都将“探究”作为主线,并且不仅仅局限于生物课程内的探究,更强调学科间的联系贯通。例如,在中国生物教材的“计划生育”一节就突破了以往单纯地依靠实验进行探究的方法,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数字化情境,这无疑对学生的要求又上了一个台阶。英国生物教材在这方面更为突出,它不像中国初中生物教材那样将探究活动从教材与教学过程的其余部分割裂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部分,而是将探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介绍了每一个知识点之后都有一个“Lets go to Practical”,提出一些问题、提供一些信息,让学生在随后的实验、实践或分析思考过程中,进行独立的探索,使探究成为一种普遍而经常的思维方法与实验手段,且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在这方面,中国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3.用整合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内容。

生物学在“整合”要求上相对而言是比较高的。中英生物教材在这方面都有体现,中国生物教材在讲完“计划生育”一节时要求学生设计数字化情境探究“晚育的意义”,体现了生物与数学的结合。英国生物教材也有这方面的体现,如在讲“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作用”时提到: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sex hormones?(性激素的作用是什么)这个功能是由在旁栏中的一项“Do you remember”实现的,它专门用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新授的课程知识联系起来,体现了前后知识的连贯性,体现出生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具体内容各有侧重

虽然中英两国生物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但中英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国情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结构也不同,因此在教材具体内容的处理上显然各有侧重。

1.知识点的难度要求不同。

中国生物教材“生殖”一章安排在七年级下册,考虑到学生年龄较小,对知识点的难度要求不高,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英国生物教材的“生殖”一章安排在九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知识结构已初具规模,所以在生殖系统这一内容上,知识点难度要求较高,各器官的功能介绍得比较全面,而且要求对照识别小鼠的生殖系统结构。此外,中国生物教材中对于胎儿发育以及分娩过程都只做简略介绍,而英国生物教材却做了详细而全面的介绍,包括在这一生理变化过程中其他组织和器官的变化。总的来说,英国教材内容更为翔实,学生从书本获取的信息更多,更加强调了生命的整体性和生命活动的协同性。

2.具有国情特色的知识差异。

在中国生物教材中有一项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内容——计划生育。这是由中国的现状所决定的一项基本国策,作为中国学生,有义务了解并自觉遵守这项政策。中国生物教材在这一内容上还设计了“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项政策的意义。英国生物教材则用一定的篇幅介绍了几种避孕方法(contraceptive methods)。当然这与课程安排的时间也有一定关系(英国为九年级)。笔者认为,鉴于我国青少年性成熟年龄越来越早,性教育相对滞后的现状,我国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比如九年级甚至更早,普及这方面的知识。

三、小结

通过上述对中英生物教材中“人的生殖”一章在教学理念和内容侧重点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我国教材与科技发达国家教材之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参与教材编写的老师们,一方面吸取国外在生物教学上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竭力根据中国的国情,全面认识我国的传统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体现出中国人含蓄、严谨、注重系统化等特色。另外,中国教材开始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逐步改变呆板的组织方式,开始引导学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反思,开始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在教材中开始加入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开始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STS)之间的关系。

第二,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新的挑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应当以学生的探究为主线组织教学,强调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信息化高度膨胀的今天,一个中学生物教师能否将“毕生所学”教给学生已不再重要,帮助学生成为比较有效的、成功的问题解决者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

(2)在新教材中已经开始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相联系(STS)的观点。实施STS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应该学会应用案例研究法、问题调查法、多观点教学法等现代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综合课程常常采用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新教材的教学理念与组织编排,已初步达到教育部于2001年7月制定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中国教材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量的知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课外收集获得,而英国教材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学生通过课本能获得的信息量更多,整合性更强,我国不妨学习英国善用旁栏,以解决以往在知识结构连贯性上的困难,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策略。

(责任编辑 黄春香)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理念科学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科学拔牙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