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1-12孙晓华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常量外界物质

孙晓华

初中物理,是世界各国的基本课程;学习物理课程,是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搞好物理教学,对学生积累基本知识、养成基本技能、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学习物理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生认识世界的物质性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世界是运动的。物理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的物质性。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知道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也可能呈现出不同的属性。比如这些物质的抗压性能、熔点、沸点、延展性……;所有这些,均在不知不觉中向学生表明客观世界的物质性。物态变化,最典型地向学生表明,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结合化学知识)学生还会逐步认识到:在同一种外界条件下,物质的属性也会呈现出多个不同的方面。

2.有利于学生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许多习惯性的(错误)认识,其实是因为没有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初学物理或者没学过物理的人常常会说:(1)棉花比石头轻;(2)木材比金属软;(3)水只有在摄氏100度时才会“沸腾”;(4)某段公路,装载10吨货物的卡车没有压坏路面,那么装载9吨货物的卡车一定不会压坏路面;等等。学生学习了密度、沸点、压强等概念后,模糊认识会逐渐澄清。从辩证法意义上讲,这是搞清了事物的本质属性。

3.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许多物理实验,不仅可以给学生以示范,引导他们养成一定的操作技能,帮助他们发现客观规律,我们还应该看到其特别的教育意义: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实验教学中,有些细节,很不起眼,但是意义重大。比如,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为什么不可以用手拿砝码?在实验室里,用真空管演示:铁球与鸡毛下降速度会不会相同?假如使用的“真空管”,有了很小的一丁点缺漏(事实上无法抽成真空状态),情况将会怎样?

所有这些极小的误差,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需要计较,但是要寻找、发现规律,或者运用规律时,就不能忽略不计。这正是在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二、对物理教学的一些思考

结合学习物理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对学生进行最基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细心分析,初中物理教材中,体现辩证观点的素材极为丰富。比如:(一)运动与静止。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绝对的静止是没有的。如:就某学生在教室内的某个位置而言,若以教室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而他每分每秒都在随地球自转做永恒的运动;讲解物质的三态变化时,以酒精的挥发、水的汽化为例;表面上,我们凭肉眼看不到这些物质的变化和运动,但事实上,它们时时刻刻都是在运动的。教学实践表明,有效利用这些生动的素材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二)常量与变量。常量与变量,是人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就量的特性的一种认识与假定。同运动与静止一样,体现常量与变量的素材,也处处可见。比如:就某一时段测量某同学在一天、两天、一周内的身高,同学们肯定会说:是常量;而相对于初中三年时间而言,该同学的身高是变量。正常情况下,风和日丽的晴天,同学们常常觉得外界的温度没有什么变化。一段较短的时间内,温度是常量,而以一天的二十四小时为背景,温度是变量;至少,一天中有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分,这其间的连续变化是永恒的事实。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我们选材适当,表达准确,学生很容易领会常量与变量的存在及其辩证关系。(三)形式与内容。世界的万事万物,总是以一定的外在形式表达其内容,由众多的现象,表达其特定本质。比如,在一定的温度下,“坚硬无比”的钢铁,也会变得像水一样“柔软”(高温熔化),可以任意改变其形状、大小铸造成指定形状、大小的器具。外界条件变化,外在形式变化,但其内在本质和内容,却没有变化;其外界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是其固有的基本属性。

由于初中学生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认识能力的限制,我们显然不能把物理课上成抽象的哲学课。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当的素材,采用分散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反复强化,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特约编辑 安 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常量外界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科学照亮世界
——卡文迪什测定万有引力常量
外界诱惑大 让你转钱必有诈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设计的外界包容性分析
低氧低分压环境下泡塑吸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常量金
论常量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
解决常量与变量问题的四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