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师教育U—S共生性合作的生成机制研究

2015-01-12李茹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大学老师师范生中学

李茹

关于U-S共生性合作,在国外出现的较早。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在中小学试行;20世纪70年以后,组建团队的做法在美国已基本成熟,各种形式的研究和教学团队相继发展。 而我国在90年代后期,一些高等学校才开始组建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团队实践。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教师团队建设方面也在不断的探索,大学与中学究竟如何合作,怎么样才能解决合作中的诸多困境,关键就是寻找合作的发生机制。

目前,我国国家教育改革,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落实的三维目标、开发乡土地理教材,培养具有科研能力的创新性人才。改革需要中学地理教师落实教学内容,完成科研成果,实现教学质量和个人专业素质提升,做到有能力调整和架构新的教学理论和知识体系。面对这一严峻的考验中学地理老师急切需要大学老师的帮助来提升自己寻求新的专业发展机会;同时随着教师教育一体化、大学化的不断发展,大学老师也需要走进中学了解实际情况充实、突破自己的理论研究;而在校师范大学生、研究生更需要进入中学教学现场,观摩、实践提升教学能力。这诸多方面的需求紧密互扣促使U-S共生性合作的发生。

一、需求产生动机

(一)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驱动是需求产生的直接前提

为推动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发展,2007年1号,国家出行《关于大力加强教师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师范生实习基地;建立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和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实验区等要求,旨在以实习支教的形式促进大学与中学合作共赢从而推动教育教育的发展。2011年1号《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2011年47号《关于实施全区高校师范专业办学能力提升计划通知》要求,搭建“大学教师下得去,中小学教师上的来”的合作平台,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基地。《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学科发展,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新课程。”同时要求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探索乡土地理案例,教学落实的三维目标。政策循序渐进,逐步的以新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学校优化等多种形式,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材理解使用能力与课程研修与伙伴合作能力,转变陈旧的课堂理念促进良好校园文化建设,培育优质教学资源。各种政策直接的促使中学地理教师急切的需求引导帮助。

(二)三方各自处境及成长需求是三方合作产生的根本原由

1.中学地理教师需要合作

教育改革和教学工作需要落实的压力,迫使中学老师急切的需要与大学老师合作,希望能够在大学老师引导、培训中不断地学习,促进专业发展,提升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从地理科学这门学科角度来说,地理学科本身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涵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等众多分支的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科学,其内容多元复杂,研究方法众多,难度较大等特点中学地理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素养和落实新课改要求时更加的困难。例如:乡土地理教材的开发,初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相应的乡土地理的知识的教学,把地理知识的学习与身边实际生活相应联系,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实践能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增强爱家乡的情感,但是,乡土地理教材开发对开发内容的选取、难易程度知识结构,与教育大纲结合等方面的把握对中学地理教师都是严峻考验。

2.大学老师需要合作

我国教育体制中,高校与中学联系胜少,高校老师在办公室埋头于理论知识的研究,中学老师循规蹈矩周而复始的苦教,师范生培养模式也是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离的问题。高校教师想在科研有所突破,必须走下去,建立地理教育实验基地,参与中学教研,了解实际情况。U- S合作中大学老师需要主动地深度投入到中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使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双向主动对接,紧密联系,形成共生关系不断地相互促进,同时也提高了师范类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知名度。

3.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渴求

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依旧遵循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师范生只要获得理论知识,就会将知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而实际上师范生在校期间虽然获得了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仍然很难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而且目前高师的培训条件也是相当的有限,教育实习也从在严重的为题,极大地限制了对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的来说,我国师范生教育存在教育方式老化、实践机会少时间少、实践基地短缺,实践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等问题。因此,构建一个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育环境,使师范生把理论知识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并能及时得到指导提升是在校师范生的渴求。

学科教学类型的硕士生,也是只有自己导师在中学有实验基地和项目的才有可能有部分参与机遇,导师没有实验基地或对中学研究项目较少,就很少有有效参与中学生实际研究的机会,做的研究也只局限于局部的理论部分。所以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中学,进行有效观摩,深入研究,也是每个学科教学类专业硕士生的诉求。多方的需求使大学与中学的合作有必要产生。

二、双方“合作共生”为合作提供了可能行

U-S共生性合作可以搭建平台,在团队合作中资源共享,科研竞赛促使教师互助、互补,地理乡土教材的开发使地理教师专业特点日渐凸显;教师教育日渐开放、多样、完善。大学老师团队带领大学生、研究生进入中学现场观摩、对话、交流,使师范生教育与教育实践、国家教育理念相接轨,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快速融入教师角色,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和教师教育职前与职后有效贯通,这样多方如愿索偿,最终促进了国家教育事业的提升。例如:优质中学在修建学校天文台、地理科研展览室、地理科技园等过程中就需要征求大学老师有关相应项目的专家意见得到科学的数据和指导,中学提出自己学校的目地和想法并且双方在讨论中完成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大学老师将自己无处施展的理论研究得意落实并得到相应的经费,中学也是将设想恰当科学的付诸于实践,大学生研究生参与其中辅助工作、开阔眼界,实现多方共赢各得其利,也推动了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中学生收益其中。

因此,多方需求产生合作的必要性,合作利益共生提供了合作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和必要性最终促使了大学与中学合作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伍红林.国外合作教育研究的研究综述[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学老师师范生中学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一名大学老师的“扶贫时间”
在多解中学创新
我的大学老师羊春秋
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的区别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