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反思: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2015-01-12高国民
高国民
【摘要】基于反思对个人成长的巨大促进作用,在教师专业化成长道路上我也一直提醒自己不断反思,让实践在理性中升华,让理念在反思中通透。本文截取了我的两则反思随笔,通过对一个环节、一张图片、一种现象的聚焦分析,展示了自身在新课改中为提升理论实践水平所进行的探索与付出的努力。
【关键词】反思;教学资源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孔子云:吾一日三省吾身。常反思才能有大成,圣贤的至理名言与躬身实践对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也有极大的启发。作为一名身处一线的普通教师,我也时常提醒自己: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还应时刻谨记“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反思是跟随在实践后面的反复回溯、反复思索。在教学实践中,我也不断地进行反思,虽屡经思想的战栗与阵痛,但身置其中我也享受到了精神的欢愉。每次反思都促使自己有了一些新的收获与提升,现摘录两则反思随笔。
一、反思随笔之一:对教学资源呈现时机的反思引发的二次备课
随着多媒体手段使用的日渐频繁,语文课堂亦丰富多彩起来。在溧阳市别桥中学听完《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公开课,结合我平时的教学,我感到自己在这一问题上仍有很大的疑惑。
【案例描述】
师:请你描述一下“魔鬼的海”这一现象。
一位学生找到文中相关语句并朗读。
师:能否用简要的语言说说其成因?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结合文本并联系物理知识明白了是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形成的。
师:出示三幅图片。(一为“魔鬼的海”,其余为“海市蜃楼”)
学生情不自禁发出“噢,海市蜃楼”的惊讶之声。
师:请你描述一下“鸣沙”的现象并说说其成因。
一位学生找到文中相关语句并阐述。
师:播放“鸣沙”视频。
学生聚精会神地观看。
师组织总结:作者对沙漠里奇怪现象的成因的剖析是为了告诉我们读者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
师组织全体学生齐声朗读以上两者的成因和结论。
【案例解读】
以上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实施的也非常的顺畅,给人感觉很圆满。但我所思考的是这些图片和视频在这里面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呢?它们是否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呢?难道它们仅仅是为了对文本既有结论的一种印证吗?再反观学生学习的情绪体验,当学生看到三幅图片时都情不自禁地发出“噢,海市蜃楼”的惊讶之声;当观看视频时一个个更是津津有味,全神贯注,可见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确实对天性好奇的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这与这一环节之前学习文本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此处应该是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兴趣点和兴奋点,教师可以围绕这方面做点文章。
我觉得这些教学资源挖掘的非常好,但在呈现环节或时机上还可以做些调整。如:可以先一一展示图片和视频,激发起兴趣,再让学生采用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探究其成因,当他们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无法作出合理解释时,教师不妨点拨一下告诉他们答案就在文中,从而通过学生主动地寻找完成对文本的学习,明确其产生的原因,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这是第一。第二,让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图片,要求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描述你所看到的画面,然后再画出本文中描述这一画面的语句,两者加以比较,这样既感知了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又进行了口头表达训练。第三,当激发起的兴趣可能因口头表达训练后逐渐减弱下去时,下面再尝试给予新的刺激,让学生补充其他“画面”:你在生活中看到了哪些奇怪现象?又有谁能为它作番科学的解释?最后归结出结论。这结论是学生自己得出来的,也是文本所要阐述的观点: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虽然世界上有许多未解之谜,我们也坚信科学终能一一解答。仅仅调整了呈现的先后顺序,但它却能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产生了迫切阅读的需要和动机,这样就把阅读文本内化为一种内在的需要,也能完全落实并达成了预设的学习目标中的情感态度这一纬度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并非是为教师教的顺畅,而应是让学生学的有味,我们相信学生“乐学”才可能学好。只有学生精彩了,我们的课堂才精彩。
二、反思随笔之二:借我一双慧眼吧——也说教学资源的开发
结束了在武进东安中学的公开课教学《木兰诗》,自感不甚满意。在评课时,常州市初中语文教育岳亚军名教师工作室成员的点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特别是朱淑兰老师对我漠视了多媒体教学中图片资源的利用给予了很大的提醒。回校后,我在自己对教学资源的开发方面进行了反思,并为此进行了实践。
公开课教学:美国动画片《花木兰》的电影宣传海报仅仅作为我上课伊始的背景图片,在制作课件时并没有细加审视这张海报,更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当学生走进多媒体教室时总不能在投影幕布上是白茫茫的一片吧,我投影这张海报仅想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将学习《木兰诗》,请同学们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反思后的实践:为了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我也把这张电影宣传海报展示了出来。由于是自己带的学生,学生们一看到海报,就兴奋地说起了影片里的故事情节和自己的观看感受,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一些学生甚至没等我发问就急着把手举了起来,嘴里还嘟囔着:“老师,叫我,叫我回答,我看过的。”
“别急,别急。”我卖着关子故意说,“老师知道很多同学看过这部电影,可是谁知道这张电影海报的设计用意吗?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张海报。”原本热闹的课堂开始安静下来,面对电影海报夸张的描绘,有些人在沉思,有些人在翻看书本,寻找创意的根据。过了不久,学生们又充满了自信,高高地举起了手。
“海报中的人物手握宝剑,表示这个故事和军事战争有关。”海报中的木兰手持宝剑,这和诗歌中表现的战争情节的确符合。
通过对电影海报设计用意的分析,学生基本抓住了木兰的形象和诗歌的内容,于是我再要求他们速读课文,找出关键语句,筛选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故事的内容。由此,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文中最关键的信息,并轻松地归纳了本文的主要情节。
希望自己能怀揣教育的信仰,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让自己练就一双慧眼。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