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2015-01-12王昌龄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暗了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在黄沙漫漫的战场上身经百战,虽然盔甲都被磨穿),
不破楼兰终不还(但是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作者]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以宫怨、闺怨、边塞、送别这类成就最高,最擅(shàn)长的是七言绝句。他的边塞诗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乡思和送别等诗,节奏明快,而抒情风格更以诚挚深厚见长。
[品诗]
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借雪山孤城作背景,有力地显示出战士们誓扫楼兰的决心。情景交融,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扣人心弦。
[故事]
王昌龄有一首诗没有收入其诗集,也不见于文字记载,只是以口头形式在民间代代相传。话说王昌龄曾被贬至湖南去当县尉,当地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还处于茹毛饮血的落后状态。王昌龄想为这些人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所以他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唐朝的教育,并且教给他们种植莊稼的技术。几年以后,这个县让他治理得非常富足。
当地人都十分爱戴王昌龄这个被“贬(biǎn)”来的县令。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王昌龄是有名的大诗人,终于有一次机会让他们见识了王昌龄的诗学。
有一回,一位苗族女将领率兵前往黔(qián)阳,她声称要索取一件无价之宝,如果朝廷不能给,他们就要攻打黔阳。王昌龄接到命令后前去处理,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女将军谈判,争取和平解决。女将军不愧见多识广,她听说来人是王昌龄,心里突发了一个念头。此时正值盛夏,虽然气温湿热,但是池塘里的荷花开得正艳,蛙鸣阵阵。
女将军伸手指了指周围的景物,轻蔑地说:“如果你能在我拉开弦的刹那完成一首诗,我便罢兵回去,不然的话,我就杀光你们。”可是她的话还没说完,王昌龄已经微笑着成诗一首:“雨过芙池暑气凉,红莲花共白莲香。四围碧叶三分水,几个沙鸥破斜阳。”女将军听了先是一惊,然后连称佩服。既然王昌龄已经作出了诗,她就不得不拔营而去。王昌龄只用一首诗就平息了干戈,虽然这不是王昌龄最好的诗作,但却在当地广为流传,这件事情也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