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北矿-580 m水平灰岩地下水质量现状及评价

2015-01-12欧阳卓智高良敏邱浩然陈晓晴雒建伟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氯化物溶解性灰岩

欧阳卓智,高良敏,邱浩然,陈晓晴,雒建伟

(安徽理工大学 地球与环境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0 引言

地下水是处于地表以下的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水质,稳定的供水条件使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1]。作为复杂生态环境系统中的一个敏感组成因子,其具有良好的调蓄作用,支撑生态系统、维持水系统良性循环[2]。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不断地开发与利用,地下水已成为城市和工农业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之一。与此同时,地下水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

地下水质量取决于地层岩性、地质地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3]。与其他水污染相比更具有隐蔽性、埋藏分布的复杂性和难以逆转性,其通常没有任何的征兆,而地下水呈现的状态也可能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即使人体或者动物喝了被污染的地下水,短期内可能也不会有很明显的症状,它可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4]。近年来,地下水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引发了地下水水质恶化、水位下降等一系列问题[5-6]。在众多地下水污染中,由于煤矿开采所造成的污染问题更为典型突出。前人研究集中于对矿井灰岩地下水突水机理以及防治等工作[7-8],而对水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潘北煤矿-580 m水平C3Ⅰ组灰岩放水试验,井下采集14个疏放水孔的灰岩地下水,了解地下水质量现状,并对其可能的污染进行评价。

1 井田水文地质概况

潘北煤矿地处淮南市西北部,位于淮河形成的冲积平原上,矿井在潘一、潘三矿以北;朱集矿以南;东南部与潘二矿相邻;西至十一勘探线。矿井东西走向长7.5 km,倾斜宽1.3-2.7 km,面积约15 km2。隶属淮南矿业集团,是其所辖的潘谢新区一座大型生产矿井。井田位于潘集背斜的北翼,西段南部属潘集背斜的倾伏转折端,井田内共发育煤层32层。井田内新生界松散层较厚,覆盖在古生界岩层之上,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及新生界第三、第四系等。其中石炭系、二叠系为含煤地层。井田主要发育有F1与F70等大断层;受褶曲和大断层影响,还发育了如DF13、DF9等多条中、小断层[9-10]。淮河为矿区附近的主要河流,南面有泥河,北面有黑河(系人工挖掘,用于农作物浇灌的季节性水渠),泥河和黑河两个支流最终流入淮河。矿区还有人工开挖的渠道,有排涝、防洪、灌溉等之用。

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样品采集于潘北煤矿-580 m水平C3Ⅰ组灰岩放水试验总放水阶段第一天,采样点均匀分布于580 m放水巷道,采样点即为井下疏放水孔,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本次采样容器是聚乙烯塑料瓶,在采样前,用所取水样多次润洗采样容器;采集井下疏放水孔瞬时水样,每次取2 L。在测重金属的采样瓶中,取完水样后立即往瓶中加入5 ml 的优级纯硝酸酸化,调节PH使其小于2。水样收集好后立即送到实验室进行低温密封保存待分析,用于检测重金属元素,同步进行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TDS)、硫酸盐、氯化物等水质参数监测。采样技术依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

图1 采样点平面布置图(1∶2000)

2.2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包括: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TDS)、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钼、钴、砷、硒、镉、铬、铅、铍、镍共17项。分析方法参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5750-2006)和《水质 65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HJ 700-2014)。重金属分析过程中所用聚四氟乙烯容器、玻璃容器均需在硝酸(1∶1)中浸泡24 h以上,清洗所用到的水为高纯水。在整个实验分析过程中每个水样均做平行样以及全程空白,保证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减少实验误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重金属元素中平行样品相对误差<5%,标准物的回收率在95~120%之间,说明分析质量是可靠的。

3 地下水质量现状与评价

3.1 评价标准与因子

灰岩地下水水质评价以《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作为评价标准。同时选取评价因子为总硬度、TDS、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铜、锌、钼、钴、砷、硒、镉、铬、铅、铍、镍等17项。

3.2 评价方法

表1 水质综合评价分级

4 结果与分析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计算各项目指数,结果见表2。从表可知,地下水体中的氯化物、铁、溶解性总固体、铬等评价因子对地下水质量影响较大,这4项因子占总污染分担率的83%。14个采样点的污染分担率依次为氯化物26%、铁24%、TDS20%、铬13%,说明矿井灰岩地下水质量主要受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和部分重金属影响,其中氯化物含量过高,多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溶解性总固体取决于水中常量组分K+、Na+、Ca2+、Mg2+、HCO3-、CO32-等。根据综合污染指数法数据,除去分担率较高的4项因子,用F值法对其他13项评价因子进行评价。井下14个疏放水孔E15-6、E14-3、E13-3、E27-5、E26-5、E24-5、E10-1、E9-2、E8-2、ES2C33上-4、E6-3、ES1C33下-2、E2-1、E0-1的F值分别为2.19,2.16,4.28,2.16,2.18,2.19,2.19,2.24,7.16,4.33,4.46,4.38,7.23,2.34。由表1水质综合评价分

表2 地下水水质综合污染指数

续表

级,8个疏放水孔水质良好,4个疏放水孔水质较差,2个疏放水孔水质极差,-580 m放水巷东翼灰岩地下水水质好于西翼,部分钻孔水质差异化原因包括两个方面:-580 mC3Ⅰ组灰岩含水层具有局部连通性;放水巷附近存在DF13等大小断层以及多条岩溶裂隙通道。

5 结论与建议

潘北矿-580 m水平灰岩地下水井下14个疏放水孔按《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中的Ⅲ类评价标准,部分监测项目不在标准值范围之内;影响地下水质量的主要是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和铁、铬等部分重金属污染,放水巷东翼水质整体好于西翼,部分疏放水孔地下水水质较差,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分析污染可能的来源,第一:矿井特殊环境中地下水溶解、淋滤、冲刷岩石,使地下水本身含有一定量的所测物质,包括氯化物和溶解性总固体等含量增多;第二:煤炭开采过程中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由此可能引发重金属铁和铬等元素超标。第三:矿井开采,煤层之上的含水层遭到破坏,排水降压打破了地下水原有的平衡,使补给条件发生改变,-580 m水平的地下水很可能已经受到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应重视矿井灰岩地下水水水质污染的问题,及时治理矿区生活和工业废水污染。同时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注意地下水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1] Zhang B, Song X, Zhang Y, et al.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of surface water and groundwater in Songnen plain, Northeast China.[J]. Water Research, 2012, 46(8):2737-2748.

[2] 黄锡荃,李惠明,金伯欣.水文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Wang W, Duan L, Yang X, et al. Shallow groundwater hydro-chemical evolution and simulation with special focus on Guanzhong basin, China [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Management Journal, 2013,12(7):1447-1455.

[4] 董雾红.矿区充填复垦土壤重金属分布规律及主要农作物污染评价[D].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8.

[5] Rafti C,Sdaof M A.Pollution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Hydrogen Logical Data and Management of Solid Waste Landfills[J].Engineer-ing Geology,2006,85(1):122-131.

[6] 盛海洋,孟秋立,朱殿华,等.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水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 水土保持研究,2006,2(1):51-53.

[7] 桑向阳,马素侠.平顶山矿区灰岩水防治技术应用[J]. 煤炭工程,2013,45:80-83.

[8] 宋永东,朱术云, 宋淑光,等.深部底板灰岩水岩作用与微观机理的相关探讨[J]. 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6):94-97.

[9] 徐守明.浅析潘北井田走向断层对采掘影响[J]. 矿业科学技术,2010,38(3).

[10] 朱代双,许光泉等.潘北矿灰岩地下水流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下水,2013,35(5):21-23.

[11] 林洪瑛,韩舞鹰.珠江口伶仃洋枯水期十年前后的水质状况与评价[J]. 海洋环境科学,2001,20(2):28-31.

[12] 沈春燕,冯波卢,伙胜.茂名放鸡岛海域水体重金属的分布与污染评价[J]. 海洋通报,2008,27(5):116-120.

[13] 杨萍,黄卓尔等.原广州氮肥厂地块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3):35-37.

[14] 谷朝君,潘颖,潘明杰.内梅罗指数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 环境保护科学,2002,28(1):45-47.

[15] 金光炎.地下水文学初步与地下水资源评价[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6] 张瑞.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氯化物溶解性灰岩
共沉淀引发的溶解性有机质在水铁矿/水界面的分子分馏特性*
灰岩矿矿石分级利用的应用实践
垃圾渗滤液中溶解性有机质与重金属络合机制研究现状及展望
垃圾渗滤液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指纹特征
煤矿地面水害区域治理工程钻进层位控制
稀土氯化物(镧、钇)在镀镍溶液中的应用
欧盟重新评估氯化物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溶解性有机质对水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甲烷氯化物热氯化反应器防爆膜起爆及安全生产分析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宁组灰岩段混积储层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