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安全生产方针流变研究
2015-01-12马尚权吴姗姗
赵 星,马尚权,吴姗姗
(1.华北科技学院 研究生院 北京 东燕郊 101601;2.华北科技学院 教务处 北京 东燕郊 101601)
0 前言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生产是党和人民对企业的最根本要求,而安全生产方针则是每个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安全工作必须是一项常抓不懈的主题,是保证生产和员工利益的最大体现。
在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逐渐演变,且在不同的时期对安全生产的指导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则与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时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安全生产方针由此可以大体归纳为三次变化,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对应的安全理念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建立阶段、迅猛发展阶段和新的发展阶段。
1 安全理念初步发展
1.1 安全理念的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历史任务的完成。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我国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长期战争遗留下来的种种问题,并努力加强经济建设。
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把劳动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实施,政府指导劳动的基本原则是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原则。这是新民主主义时期经济政策的原则,也是该时期劳动政策的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共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由“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达到“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目的;其二,使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更加促进“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这一目标[2]。安全的理念作为保护劳动的一部分而得以初步发展。
原劳动部部长李立三在第一次全国劳动局长会议上提出:当下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保护劳动,如果不采取措施,就不能实现‘兼顾’和‘两利’。同时还在会议上指出,要改变重视机器、轻视人的这种观点,要学会重视人,要懂得人是最重要的资本。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建国初期的安全思想主要是在保护生产,同时出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雏形。在这一阶段,为了满足我国工业发展的需要,国家成立了劳动部劳动保护研究所、卫生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煤炭部煤炭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安全技术专业研究机构,同时还开展了矿山安全技术、工业防尘技术、机电安全技术、安全检测技术、毒物危险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1.2 安全方针的雏形
建国初期由于发展生产的需要,全国上下迫切的需要党中央指导安全的思想。1952年,李立三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员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如果只是注重前一方面,忽视甚至忘记后一方面,那是错误的”这一指导精神,提出了“安全生产方针”这六个字。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安全方针。后来,时任国家纪委主任的贾拓夫又把安全生产方针丰富为“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安全指导思想的变化。
表1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安全指导思想的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安全意识在人们的心中逐渐生根发芽。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安全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开始逐步走向完善。通过建国初期我国煤炭生产中的一些特别重大事故可以看出,我们虽然在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安全的地位却在生产之下[3]。这样的结果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在当时的时代和国际环境下,生产力的提高就是第一要务!
安全生产在当时也许只是一种口号。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在1960年这一年里发生了4起特别重大事故[4],死亡人数达到1120人;1968年和1969年,在同一个矿务局发生了两次特别重大事故,死亡人数达223人。安全生产方针只是写在纸上的一种形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表2 改革开放前我国煤矿特别重大事故
2 安全理念迅猛发展
2.1 安全理念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浪潮给新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我国的安全生产理念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形成了基本完整的安全科学体系及教育体系,安全科学技术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之中。
国家把安全科学发展的重点放在产业安全上,特别是我国实施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产业成套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安全技术并加以消化,使得我国的安全生产技术得以提升[5]。
此时,综合性的安全科技理念研究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一方面劳动保护服务的职务安全卫生工程技术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更高层次的安全科学理论已初步形成。
2.2 安全生产的法制化过程
1984年安全主管部门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写进报告,并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1987年,劳动人事部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劳动保护工作方针写进我国第一部《劳动法(草案)》。从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便作为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确定了下来。表3为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法制化进程。
表3 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化进程
2004年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指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落实科技兴安战略。2005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新安全生产方针。2006年1月23日—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安全生产会议上指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安全管理。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要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几十年来,尽管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一直都很高,但是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尤其是在煤矿企业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从1981年到2009年,共发生14起特别重大事故[6],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害,与我国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并不相符。下面以1990年到2000年的煤炭每年的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作为分析的基础数据[7-8],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煤炭企业历年的百万吨死亡率基本上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1990年到1997年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但是这不能说明煤矿企业的安全状况提高。从表中的数据看出煤炭的年产量同样是上升趋势的,尤其在1996和1997年这两个年份中,我们可以看出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百万吨死亡率明显降低。因此,百万吨死亡率的下降并不能完全证明安全状况好转,而是由于每年产量的提高才导致了它的下降。
表4 1990—2000年煤炭历年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
图1 从1981到2009煤矿特别重大事故饼形图和雷达图分析
3 安全生产方针新的发展
3.1 安全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安全事业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安全理念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都已基本确定。企业的安全管理虽然不够完善,但是在全民的共同努力下企业的安全管理正在逐步完善。今后,安全的研究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发展,向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方面发展,以便更好的适应当下经济的发展趋势[9]。
3.2 适应安全生产新常态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步入正常水平,2015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扎实做好公共安全工作。
当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时,为适安全生产新常态,全党、全社会要求全系统必须牢牢守住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作为最高职责,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树立忧患意识,对非法违法行为和重大隐患“零容忍”,推动更多的企业实现“零伤亡”。
4 结论
(1) 建国初期我国的安全事业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一边生产一边发现安全隐患,并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出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方针。这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需要,给我国安全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经济水平、社会结构都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让人们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而此时重特大事故的频繁发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一次次的事故用血和泪来教会了我们要重视安全,而不只是提出口号这么简单。
从哲学的对立统一的观点中得出在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一种必然。经济的发展和安全事业的发展本来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只有在这样的辩证观点下安全和经济的发展才能够相互适应。
不可否定的是,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安全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仅是在安全的上层建筑上,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壮大。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从原先的“要我安全”转变成“我要安全”。
(3) 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面对当下的经济新常态,我们党和国家要求严厉杜绝企业“唯利是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严把安全关。把“人的生命高于一切”“责任事故猛于虎”的观念深入到企业、到个人。要求我们要认识、适应和引领安全生产新常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
[1] 范成光.对国家安全生产方针的再认识[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6,2:99-101.
[2] 本刊编辑部.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演变[J].劳动保护,2009,10:12-15.
[3] 刘 星.解析安全生产方针新内涵,推进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进程[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2:113-117.
[4] 杨 光,张小兵.论煤炭企业安全理念[J].中国煤炭,2005,8:64-65.
[5] 张平铭.论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理论的第二次飞跃[J].现代职业安全,2008,4:80-82.
[6] 张津嘉,许开立,等.瓦斯爆炸事故演化机理的综合论事故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5,4:53-57.
[7] 范京道.煤炭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J].煤矿安全,2007,9:84-86.
[8]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http://www.chinasafety.gov.cn/事故调查.
[9] 林伯泉.安全学原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