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及高校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2015-01-12卢迪
■ 卢迪
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及高校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卢迪
移动互联网催生了新的信息组织形态、新的传播模式、新的信息消费形态和新的产业生态。当前,移动互联网正在与各行各业加快融合,改变着传统行业,形成了一个个新型信息服务产业。随着行业融合不断深化,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随之迅速增长。在此背景下,知识的跨界使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成为业界发展创新的重要资源。本研究从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两方面着手,对社会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特征和高校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分别进行分析,对高校新媒体专业建设和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建议及思考。
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
一、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扩张的行业与社会背景
(一)移动互联网颠覆传统互联网,速度与规模全面领先
移动互联网催生了新的信息组织形态、新的传播模式、新的信息消费形态和新的产业生态。移动互联网与传统PC时代相比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其本质差异在于更加开放的终端操作系统和随时随地可接入的信息网络,其平台的开放性给当今社会的信息服务带来了蓬勃的发展生机。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最大的信息消费市场、最活跃的创新领域、最强的ICT产业驱动力量——2013年全球移动业务收入达到1.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2.28%;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近10亿部,达到PC的3倍;移动互联网重构了互联网服务的模式与生态,全球应用程序下载次数累计超过5000亿;网络流量的激增更驱动LTE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移动通信技术①。
(二)移动互联网与各行各业加快融合,人才需求增长迅猛
当前,移动互联网优化了第一产业、支撑着第二产业,更深层次地改变着第三产业。移动互联网已经改变了诸如交通、餐饮、服装、旅游、支付等领域,并将进一步拓宽其应用的范围与深度,通过向零售业、餐饮业、交通业、传媒业的不断渗透,改变小商品制造、汽车生产、内容生产等更多领域②。移动互联网与各行各业加快融合,进一步导致了社会对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据某猎头公司2013年4月针对30家较大无线互联网企业的不完全统计发现,2013年3—4月份,该猎头公司接到无线互联网行业职位委托量同比增长了28%。2013年纳入统计范围的30家较大无线互联网企业人才招聘需求整体同比上升了23%,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需求同比上升了25%。③然而,对于传统行业和传统领域而言,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全新的产业生态,其技术平台、产品与服务、运营思路、市场推广方式,以及商业模式都与传统产业大相径庭,专业的人才匮乏和传统的体制机制成为阻碍传统行业投身移动互联网的两个最大的障碍。
(三)移动互联网社会培训市场繁荣,向行业输送大量从业人员
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为社会培训市场创造了新的机遇,当前大量社会培训机构而非高等教育机构,在承担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人才培养和专业技能教育,向行业持续而大规模地输送着从业人员。特别是近年来以BAT为代表的超级互联网公司纷纷开展在线教育业务(如百度传课、淘宝大学、腾讯课堂等),为大量社会培训机构提供了能够直接面向大量用户和学习者的在线教育平台。本研究发现,2014年12月“百度传课”平台提供的“移动互联网”相关课程就有近三百余门,其中针对移动终端的技术开发类课程占据绝大多数,并且也提供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设计类、营销类课程(见表1)。此外,在线教育平台提供的“移动互联网”免费课程占绝大多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用户通过在线观看学习。例如,2014年12月,“腾讯课堂”平台上线的“微信营销”一课在线观看用户峰值甚至曾经一度超过了11万。④
二、行业融合、知识跨界,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特征凸显
本研究以互联网为调查对象,通过关键词搜索和数据统计分析工具,对社会普遍的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特征进行描述,并进一步专门针对大型互联网公司和传统媒体机构的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进行分析。
表1 百度传课(www.chuanke.com)“移动互联网”相关部分课程情况
(一)各行各业对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的普遍特征
为了以真实数据统计为基础,全面了解社会各行各业对移动互联网人才的需求状况,本研究2014年12月期间通过百度网站招聘搜索专区以“移动互联网”为关键词进行职位搜索,共计搜索到移动互联网相关职位241546个;进而通过对以上数据资料的进一步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当前社会各界对于移动互联网人才的需求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跨越互联网行业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人才需求不是互联网和高科技企业的“专利”,社会各行各业对移动互联网人才的需求已经有所表现,见表2。
表2 “移动互联网”相关职位需求所属行业情况
2.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区域性集聚特征明显
移动互联网人才的区域性集聚特征明显,北京是移动互联网人才聚集的第一阵营;上海、广东两地构成了吸纳移动互联网人才的第二阵营;除此以外,东部地区的浙江、江苏两省,西部的四川省,中部的湖北省以及南部的福建省对移动互联网的人才需求也相对较高,专业人才愈发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成为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人才聚集的几个快速发展区域,见图1。
3.用人单位对移动互联网相关职位的实践经验要求高
用人单位对移动互联网人才的行业实践经验要求愈发严苛,绝大多数的招聘岗位要求移动互联网相关人才需具备1—3年行业实践经验,而非应届大学毕业生。通过在百度网站招聘搜索专区以“移动互联网”为关键词进行职位搜索发现,要求拥有1—3年经验的“移动互联网”相关职位有82910个,而要求1年以下经验的职位则仅有3478个,良好的行业实践经验成为专业人才应聘移动互联网岗位的“敲门砖”。
图1 “移动互联网”相关职位所属地区及其数量排序Top15
4.“产品经理”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纷纷渴求的移动互联网热门人才
2014年12月期间,本研究在百度网站招聘搜索专区以“产品经理”为关键词进行职位搜索,共有相关职位167456个。虽然“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对“产品经理”人才的需求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我们也看到医疗健康、金融保险、贸易制造等行业对产品经理的人才需求也正在迅速增长,见表3。对于传媒行业来说,传统媒体融入移动互联网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技术实现转型,因此移动互联网技术人才是传统媒体移动互联网化早期急需的专门人才;而当前,除了技术人才之外,传统媒体机构也开始重视互联网化的“产品”运营管理人才,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也成为传统媒体纷纷渴求的核心专业人才之一。通过表3中数据显示,传媒文化行业的“产品经理”岗位需求为3235个,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占比较低,仅占全部产品经理岗位需求的1.93%。
(二)互联网巨头对移动互联网人才的全面需求
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是吸纳移动互联网高质量人才的最大源头。几年来,互联网巨头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及产品,不仅对相关人才需求的专业方向多而全面,且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其自身体系的移动互联网人才团队得以迅速扩张。
表3 “产品经理”相关职位需求情况
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不仅局限于技术开发类的相关职位,产品和运营类相关职位的人才愈发重要,大型互联网公司对于产品和运营人才的需求甚至超越了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例如,本研究通过在腾讯公司内部招聘网站以“移动互联网”为关键词搜索相关职位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截止2012年12月,腾讯公司公布的移动互联网相关职位需求共计132个,详情见表4。
(三)传媒机构开始重视移动互联网人才引进
传统媒体机构开始重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关人才引进,在“互联网产品/运营管理”“软件开发/系统集成”“IT运维/技术支持”等方向有非常突出的人才需求。例如,本研究通过在智联招聘网站搜索主流传统媒体的招聘需求发现,以人民网、CCTV、央广视讯、《中国日报》为代表的主流传统媒体提供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相关岗位在其整体招聘需求中已占据主体地位,见表5。
表4 腾讯招聘网站“移动互联网”相关职位需求
表5 智联招聘网站主流传统媒体招聘职位需求情况
三、重视技能、引领不足,高校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方兴未艾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仅对应用开发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就达到200多万,但实际从业人员不到70万,差距悬殊⑤。当前,移动互联网人才缺口问题开始愈发凸显,尤其是行业对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高端人才的需求更为急迫。移动互联网人才供需出现缺口的原因,第一是由于移动互联网行业本身的两极化,导致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向以BAT为代表的巨头型公司聚集,中小型移动互联网公司很难吸引、留下高级专业人才;第二,更为主要的原因则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尚没有适合、适应移动互联网的专业,高等教育机构不能为移动互联网行业持续输送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呈现出分层化、社会化、重技能、重技术的特点。分层化的特点体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体系内,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其“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方向差异较大,大致分为四个阵营。首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主要构成部分的本科院校大多依托通信和软件工程专业开设“移动互联网”相关方向,培养重点在于技术开发;其次,少数一流高等学府专注于移动互联网高级管理人才和领导者的培养,通过培训班、研修班、特训营等形式面向行业高端管理人才开展短期集中培训;第三,高职院校普遍专注于移动应用开发的技能型教育,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都在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下开设了移动互联网应用方向或直接开设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如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第四,2010年起新兴的一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其培养单位大多依托文学和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方向重点在于媒介传播。
(一)本科院校重视培养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人才
移动互联网是继互联网之后的新兴行业,移动互联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阶段始于2009年左右,其发展速度、市场规模、产业结构以及创新水平都远远超越PC时代的互联网行业。“移动互联网”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一个专业方向,也是近两年才开始出现的。高等院校中“移动互联网”方向的出现,正是源于行业对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需求的迅猛增长。
目前,我国本科高校中开设“移动互联网”相关方向的院校数量并不多,但从“985”“211”到“一本”“二本”,以及独立学院都有涉及。然而,目前“移动互联网”仅是培养单位相关专业下设的一个方向,而没有形成独立的专业。此外,“移动互联网”方向设立所依托的学科多为软件工程、通信工程及计算机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的主流方向仅仅涉及技术开发和应用开发,而没有涉及移动互联网行业对于技术开发以外的其他相关岗位,见表6。
表6 部分本科院校相关专业下设的“移动互联网”方向
(二)高职院校大力开展移动互联网技能型教育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4年7月9日,全国高等学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542所,其中包括755所普通本科院校。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高等教育将发生革命性调整,预计600多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职业技术学院,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⑥。移动互联网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旺盛,并且也是极其注重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行业之一。当前,我国已有一大批高职院校专门针对移动互联网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大举开展与移动互联网岗位对口的技能型职业教育。
并且,从专业期刊论文发表的情况也能看出,目前高职院校对于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问题的关注程度较高。例如,本研究通过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高校、高职、移动互联网等关键词为文献主题进行检索发现,移动互联网相关文献在“高职”相关文献中所占比例高于在“高校”中的占比,见表7。
表7 CNKI检索“高校移动互联网”与“高职移动互联网”相关文献对比
(三)新兴“网络新媒体”专业较少涉及“移动互联网”
20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兴交叉融合型专业“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已有5年时间。迄今为止,已有58所各类高等院校先后开办了“网络新媒体”专业,其中包括7所985、211高校、37所一般本科院校,以及14所独立学院。近年来,我国开办新媒体专业发展速度快,培养单位数量持续增长且类型多样。目前,一般本科院校(尤以第二批本科院校为主)仍是主流类型。据本研究统计,在已开办新媒体专业的高校中,一般本科院校比例最高将近63.8%,独立学院占比24.1%,985、211院校比例则仅有12%左右,见表8。
表8 2010-2013年度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院校数量及比例
由于新媒体本身的独特属性及其与传统新闻传播和传媒行业的差异,进而带来“网络新媒体”专业与新闻传播学科的其他传统专业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然而,目前所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位授予门类都是“文学”,并且基本都开设在新闻传播相关专业或院系下,绝大部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师资力量都是文学或新闻传播学背景,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等理工学科和数字媒体艺术方面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此外,“移动互联网”在目前已开设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中尚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方向,甚至相关课程也极少涉及。
在当前科技、社会、信息传播不断发展革新的背景下,国家“媒体融合”的战略方向以及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生态环境,都给我国新媒体专业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值得深入思考的一系列重要课题。
(四)移动互联网高端管理人才培训集中于一流高校
近年来,以“985”“211”院校为主体构成的我国一流高校纷纷开始涉足“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然而其培养模式并非采用全日制本科、研究生教学,而是通过研修课程和培训班的形式开展“移动互联网”高端人才培养。一流高校开展的“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对象定位高端、教学周期短,所涉及的专业方向多元,涵盖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营销、管理、创新等多个领域;其培养机构主体也表现出多元化特征,不局限于工科院系,而是涵盖经济、管理、商学院、信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多种类型,见表9。
表9 部分“985”高校开展的“移动互联网”高端培训
四、对高校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
(一)移动互联网是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移动互联网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重点之一。移动互联网不仅是新型媒体、新兴信息传播生态,也是新型经济业态和新兴信息消费形态,对当前更好地促进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以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发展意义重大。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10月29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要求重点推进6大领域的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其中,居于第一位的就是要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
从新媒体专业构建的角度而言,移动互联网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全面而系统,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不是一门课程所能承担和完成的。移动互联网应作为新媒体专业的一个重要方向,需要用一系列相关课程及多种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共同构成其相对独立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高等教育对移动互联网行业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移动互联网产业成长迅速、行业融合度高、边界不断扩张的特征明显。当前,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行业实践和产业发展领先于新知识、新理论体系的构建,大量的信息、专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均来源于行业,学术界也没有形成完整而科学的移动互联网相关理论体系,传统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并不能适应和引领移动互联网快速创新、不断变革的前进方向。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作为技术驱动、创新驱动的现代化新型信息产业,人才和知识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其他传统行业。高等教育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应在知识生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几个层面,积极发挥高等教育对促进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能力和作用。
首先,移动互联网高等教育不只是培养从业者,也不应仅限于职业技能和行业经验的传授,而应对人才的思维模式构建,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投入更多精力,高等教育应积极探索引领和平衡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能力。其次,移动互联网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同样重要,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不能与科研工作割裂开来,前沿而扎实的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的成效相辅相成。因此,高等教育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专业人才和科研成果的双输出,以及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相互支撑、共同发展。
(三)社会需求与高校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对接
应当看到,移动互联网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信息消费的承载和依托,是全社会全行业的信息基础设施,当前社会各行各业对移动互联网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势必将拥有更大发展空间。
移动互联网专门人才岗位需求的区域性集聚特征明显,不同地区对人才的需求程度差异较大,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发展和创新扩散的基本规律,不仅重视为当前移动互联网发达的地区输送人才,也要考虑到专门人才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相对优势和未来发展空间,学生本身的先天条件、专业水平和个人发展方向应与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人才需求相互协调,北上广、BAT不应该成为所有新媒体人才的唯一选择。
是否拥有实践经验是当前用人单位考核移动互联网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作为培养单位,应当进一步重视在校期间的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移动互联网项目实践的机会,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此外,针对某些行业需求的热门岗位,如“产品经理”,人才培养单位可以考虑开设与这些特定岗位职能密切相关的、理论实践充分结合的、以提高行业应用能力为目标的相关专门课程。
(四)高校新媒体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分层次定位
从本科、研究生、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三个层面来看,目前我国在本科教育体系内,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仅存在于软件工程、通信工程及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工科专业下的一个方向;相对而言,以文学和新闻传播学科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近几年增长势头较快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则极少涉及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培养内容,造成本科教育体系内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严重倾向技术开发的不均衡状态。而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内,一大批院校纷纷开办移动互联网专业或方向,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从业技能型的人才培养工作,与当前本科体系的人才培养形成了并存的两个移动互联网技术人才供给来源。
然而,移动互联网并非仅涉及技术开发,其人才需求的种类和要求也是多元而复杂的,超过了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能力范围所及。一般而言,高等教育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研究为导向、科研引领型的人才培养;其次是应用为导向、能力素质型的人才培养;第三是就业为导向、职业技能型的人才培养。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已经初步呈现分层化发展特征。新媒体教育应注重社会科学的基础⑦。职业技能训练、研究及应用能力,以及思维创新能力,三个层次的教育同样重要。然而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内,研究型的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尚待发展,在科研引领教育教学方面尚显不足。
对于致力于新媒体及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机构而言,应首先深入思考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基础优势,尽快明确移动互联网在新媒体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其次,要进一步在我国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体系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认识不足,在人才全面发展与促进实际就业两方面达到均衡。
注释:
①②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移动互联网白皮书(2014年)》,http://www.caict.com/kxyj/qwfb/bps/201405/P020140512339464414386.pdf,2014年5月。
③ 百度文库:《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分析》,http://wenku.baidu.com/link?url=Or81HRm-ammC-s-y7HyoGBi7IzQTXapn3M0 R513EzOazQCuaDhKI0zcJQCnWZ-7SjSIBlfJ1RvcFeiAdIPLRN-HfuQ4InXe0n8PS-XVnIYS。
④ 资料来源:本研究2014年12月于腾讯课堂(ke.qq.com)网站以“移动互联网”为关键词搜索到的部分相关课程情况,进而整理统计得出。
⑤ 新华网:《我国移动互联网人才缺口大》,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4-09/23/c_1112597616.htm,2014年9月23日。
⑥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上的讲话》,《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
⑦ 刘德寰:《在第二届高校新媒体教育与人才培养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2015年1月15日。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新媒体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