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南油田彩521气井进原油集输系统探讨

2015-01-12孙仁龙唐红梅郑德旺严文强孙士平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年10期
关键词:集输分离器井口

孙仁龙 唐红梅 郑德旺 严文强 孙士平

新疆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

彩南油田彩521气井进原油集输系统探讨

孙仁龙 唐红梅 郑德旺 严文强 孙士平

新疆石油勘察设计研究院

针对彩521井井口压力低导致原料气无法进入天然气集输系统的难题,提出井口→计量站→原油集中处理站→伴生气处理站气液混输的集输工艺。通过利用PIPEPHASE建立彩南作业区集输系统数学模型,经模拟计算确定彩521井出站压力为0.647 MPa,满足井口回压要求。对已有计量分离器和加热炉进行核算,设备均满足要求,气液混输集输工艺可行。

气田;开发后期;井口压力;气液混输;原油集输系统;PIPEPHASE;回压

1 项目背景

彩31天然气处理站位于彩南油田西部,承担着彩31气田产能建设,设计规模为40×104m3/a,采用注乙二醇防冻,J-T浅冷脱水、脱烃工艺。彩31集气站所辖各单井采用注醇节流工艺油气混输至集气站,经计量分离器轮井分离计量后,通过加热炉集中加热后油气混输至彩31处理站,集气站来气液压力为8.18 MPa、温度为26℃,进入生产分离器分离,分出的天然气注入乙二醇后与外输天然气换热到3℃,经节流阀节流降压到4.2 MPa、-18℃,然后进入低温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天然气复热后外输,处理站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处理站工艺流程

目前,彩31气田已进入气田开发后期,日产气量递减至10×104m3,井口压力从2005年的17 MPa下降至5~6 MPa,井口油压与井口节流后压差逐年减小,气田稳产形势非常严峻[1]。

2 彩521井概况

2.1 井流物性

2012年2月15日彩521井开钻,5月21日完钻,完钻层位二叠系平地泉组,完钻井深3 168 m。该井共试油三层,其中二叠系梧桐沟组3 131.5~3 136.5 m、侏罗系八道湾组2 504.0~2 507.0 m。试油结论为气、水同层,彩521井天然气组分见表1。

表1 彩521井天然气组分%

2.2 水合物温度计算

根据井口物流的组成,测算在集输条件下天然气的水合物形成温度。不同压力条件下水合物形成温度计算结果见表2,天然气包络曲线见图2。

表2 不同压力条件下水合物形成温度

图2 彩521井天然气气相包络曲线

2.3 产量和压力预测

新增井产量和压力预测见表3。

表3 新增井产量和压力预测

3 集输方案

3.1 集输方案简述

彩521井开发井段为气水同层,地质资料确定配产为日产气量0.5×104m3,日产水量0.5 m3,井口压力4.6~12.35 MPa。沿用已建二级布站加热密闭集输工艺流程,即井口→集气站→天然气处理站的布站工艺。井口和计量站均采用加热集输工艺,来提高介质输送温度,以降低黏度、融蜡,防止生成水合物。加热后的井流经分离器分离后,液相部分输送至彩南原油集中处理站处理,原料气进彩31集气干线输送至彩31井区40×104m3/d天然气处理站处理后外输。根据压力预测,彩521井油压为5 MPa,无法满足现有彩31集气干线输送压力(约8.2~8.7 MPa)要求,该井原料气无法进系统,将处于关井状态,因此彩521井油气分输工艺不能满足集输要求。

彩南原油集输系统设计处理规模150×104t/a,目前处理量仅为40×104t/a,在油田产能减少的情况下,原油集输系统余量充足,考虑井口加热节流后油气混输至18#计量站,计量后输送至彩南原油集中处理站,分离出来的伴生气进10×104m3/d天然气处理站处理,增压后外输。

3.2 油区管网校核

3.2.118#计量站进站压力核算

根据目前各计量站生产现状并考虑管线起伏状况,利用PIPEPHASE建立彩南作业区集输系统数学模型。以进彩南集中处理站压力0.30 MPa为例,管汇至处理站集输管网计算节点示意模型见图3,水力和热力计算结果见表4。

3.2.2 彩521井出站压力核算

根据彩521井实际情况,采取521井搭接于2057单井线后进18#计量站。选用PIPEPHASE软件对管网进行水力和热力计算,计算节点示意图见图4。

由表4可知,18#计量站进站压力为0.595 MPa,距彩521井约0.5 km,经模拟计算确定彩521井出站压力为0.647 MPa。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集输半径为0.5 km,当集输温度为25℃时,彩521井回压在设计要求范围内[2](《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50350—2005)》)。

图3 管汇至处理站集输管网计算节点示意模型图

表4 水力和热力计算结果

图4 单井至18#计量站水力计算节点示意图

3.3 工艺流程及设备核算

3.3.1 集输工艺流程

彩521井井口压力为4.6~12.3 MPa、温度为18~22℃,经一级加热至45~50℃,节流至0.6~0.7 MPa,温度为32.6℃,气、液混输至18#计量站。经计量后输送至彩南原油集中处理站处理,伴生气输送至10×104m3/d天然气处理站处理。彩521井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5。同时18#计量站站内已无剩余空头,彩521井搭接于C2057单井线后进站。

图5 彩521井工艺流程示意图

3.3.2 核算计量分离器

18#计量站计量分离器直径DN0.8 m,高度为2.4 m,根据试油、试气地质资料可知,油密度为850 kg/m3,气密度为0.8 kg/m3,天然气以甲烷为主,则取天然气相对分子质量为20,依据《分离器规范(SY/T 0515—2007)》计算得最大气体处理量为1.1×105m3/d,液体处理能力为500 m3/d。现有分离器可以满足521单井来气液计量分离要求,现场气体流量计压力为1.6 MPa时量程范围为3.5~60 m3/h,可以满足气体计量要求[3]。

3.3.3 核算水套炉

根据18#计量站目前实际的运行情况,产液量200 t/d,含水量按40%考虑,天然气量16 000 m3/d。计算参数:Qm=200 t/d;t1=20℃;t2=35℃;C水=4.187×103J/(kg·℃);C油=2.219×103J/(kg·℃);C气=3.5 J/(kg·℃)。

式中Q为被加热介质所需热负荷(kW);Gm为被加热介质质量流量(t/h);Cp为被加热介质定压比热容(kJ/(kg·℃));t1为被加热介质入炉温度(℃);t2为被加热介质出炉温度(℃)。

经计算热负荷为111 kW,考虑水套炉效率92%,则实际所需热负荷为120.65 kW,原有150 kW水套炉能够满足加热要求。

通过利用PIPEPHASE模拟管网计算及相关设备核算,彩521井采用气液混输接入原油集输系统工艺是可行的。

4 结论

(1)通过PIPEPHASE模拟管网计算井口回压,核算计量分离器处理能力和加热炉负荷,证明彩521井流采用井口→计量站→原油集中处理站→天然气处理站的混输集输工艺是可行的。

(2)对于在气田开发中后期,部分老井已无法维持所要求的井口压力,原料气无法进入天然气集输系统,可以考虑进入原油集输处理系统。

[1]王寿喜,喻平仁,李长俊.气田开发后期管网改造方案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5,17(1):89-95.

[2]李杰训,娄玉华,杨春明,等.油气集输设计规范:GB 50350—2005[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10-11.

[3]张荣兰,靳国辉,罗星环,等.分离器规范:SY/T 0515-2007[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12-13.

(栏目主持 张秀丽)

10.3969/j.issn.1006-6896.2015.10.022

孙仁龙:2012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从事炼油化工、油气田地面工程设计工作。

2015-03-31

(0990)6846920、243432159@qq.com

猜你喜欢

集输分离器井口
简述油气集输系统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基于FLUENT天然气集输管道直角弯管磨损分析
差异旋风分离器并联的气相流场研究
双轴向粗粉分离器流动特征研究
旋风分离器切向进料接管焊缝修理与改进建议
水下分离器设计的影响因素
锦州25-1井隔水导管承载力及井口稳定性分析
一体化井口地面安全控制系统在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地面工程中的应用
井口之蛙
煤层气田集输工艺优化建议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