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80例临床观察
2015-01-12张建峰
戴 群,张建峰
·经验交流·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80例临床观察
戴 群,张建峰
目的 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门诊治疗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16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消渴方加减联合格列齐特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用格列齐特治疗。治疗4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两年,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消渴方;格列齐特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中尤以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最为多见。长期的高血糖可导致患者体内各脏器受累,进而引起各种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使其保持在理想范围之内,进而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成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难题[2]。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门诊治疗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108例,女52例;年龄18岁~81岁(41.2岁±10.9岁);病程6个月至40年(25.3年±3.5年)。所有患者入组前均排除肾脏、心血管、肝脏等脏器疾病。
1.2 分组方法 按照随机原则将16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给予格列齐特片(天津华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9H0110053),每天剂量为80 mg~160 mg,分2次或3次服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以中药方剂消渴方加减治疗,方药:生石膏20 g,沙参20 g,花粉15 g,葛根15 g,生地15 g,麦冬15 g,生山药15 g,黄芩10 g,丹皮10 g,知母10 g,黄连6 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 mL。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嘱其合理控制饮食、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治疗4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糖尿病)专业委员会颁布的《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3]。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空腹血糖<6.6 mmol/L,空腹尿糖或饭后尿糖均为阴性;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降至7.2 mmol/L,餐后2 h血糖<8.3 mmol/L,24 h尿糖定量<10 g或24 h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空腹血糖降至8.4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24 h尿糖定量在10 g~25 g或24 h尿糖定量较治疗前下降10%~29%;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未有所改善,血糖和尿糖下降<10%。
1.4 统计学处理 将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18.8%,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率为10.0%,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有7例出现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无肝肾损害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而对照组患者中有13例出现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且出现2例肝肾损害的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随访两年,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还有1例出现了视网膜病变,并发症发生率为3.8%;而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了周围神经病变,2例出现了视网膜病变,且还出现了糖尿病肾病和反复感染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观察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3 讨 论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复杂,并发症较多,胰岛素、磺脲类及双胍类药物治疗,有不少糖尿病患者,不是本身胰岛素分泌量的不足而是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足,而出现抵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又称2型糖尿病,其临床特征为长期的高血糖,主要的病理学特点为胰岛B细胞的功能衰竭和胰岛素抵抗。西医常常采取口服单一的降糖药物治疗,很难达到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还有一部分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4]。因此,找到一个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的联合用药组合,长期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降低服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与临床医师共同的目标[5]。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其主要病机为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生,化燥伤阴,消谷耗液,发为消渴。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可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其中尤以阴虚热盛型最为常见,证见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小便频数、大便干结等[6]。
消渴方来源于《丹溪心法》,原方由黄连末、天花粉末、人乳汁(或牛乳)、藕汁、生地汁、姜汁、蜂蜜组成。本研究遵其方义,在原方基础上去人乳汁(或牛乳)、藕汁、生地汁、姜汁、蜂蜜,辨证加入生地、熟地、玉竹、麦冬、知母、石膏、太子参、黄芪等品。其中生地、熟地、玉竹、麦冬养阴润燥;天花粉生津止渴;知母、石膏、黄连滋阴清热;太子参、黄芪益气生津。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清热、益气养阴生津之功,治疗阴虚热盛型的消渴当有良效。
格列齐特片为第2代磺脲类降血糖药,拥有较强的降糖作用,临床上常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并能提高进食葡萄糖后的胰岛素释放,使肝糖生成和输出受到抑制。同时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使用证明,格列齐特片还能能有效地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力,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本研究发现,运用消渴方加减联合格列齐特片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格列齐特片治疗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1] 朱真灵,金智生,魏玉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2):87-90.
[2] 周凤华.基于循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3] 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糖尿病)专业委员会.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与疗效评定参考标准[S].1992:1-5.
[4] 徐美灵,邓奕辉,葛金文.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Meta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7):785-787.
[5] 李晓玲,邱有波,杨拯.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Meta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122-125.
[6] 杨双.益气活血通络法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0级疗效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
(本文编辑 郭怀印)
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医院(南京 210003),E-mail:dou0825@163.com
R587.1 R255.4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5.16.035
1672-1349(2015)16-1909-02
201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