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评王子舟《图书馆学是什么?》
2015-01-12王惠
[摘 要]对王子舟老师的《图书馆学是什么?》做了简要介绍,笔者对此书的核心内容将做一点简介及浅评,一得之见,期待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图书馆学理论著作。
[关键词]图书馆学是什么?;书评
《图书馆学是什么?》2008年3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王子舟老师继《图书馆学基础教程》之后的又一力作。全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中的一员,集结了王老师在图书馆学方面的研究心得。全书语言风格精练准确而又清新隽永,深入我心。关于这部书,笔者将做一点简介及浅评,一得之见,期待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图书馆学理论著作。
1、《图书馆学是什么?》构思标新立异
图书馆学是什么?怎样才能了解图书馆学?这需要从一些问题人手,因为知识的建构是由问题激发出来的。很多科学家认为,问题是科学认识的起点。美国哲学家杜威甚至说过,提出问题是影响后来思想的最有效的方式…。基本问题不仅能反映一门学科的核心思想,而且也能揭示其丰富的学科内涵与复杂的逻辑结构。在王子舟老师多年从事的图书馆实践工作情况和图书馆学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多,而本书的写作就是围绕频率较高的十个问题展开十个章节的探讨。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2011年初拾这本书,便爱不释手,通读一遍,耳目一新;虽说我不是专业图书馆学出身,但身为图书馆人,热爱图书馆,对图书馆知识的渴求非常,《图书馆学是什么?》给我指明了方向,点燃了希望。全书的框架已然基本包涵图书馆方方面面的知识,以既富有一定理论深度而又深人浅出的风格,让人沉醉其中。
2、《图书馆学是什么?》内容“丰富多彩”
全书围绕“图书馆学是什么”这一主题,分十个章节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章章出彩,节节经典,语言谨朴稳重,步步深入。以下是笔者阅读此书稍些心得体悟,共勉。
(一)图书馆学体系初现
图书馆学建立200多年,有关研究对象论述不胜枚举。书中王子舟老师从以往研究对象的认识轨迹“管理整理说”、“图书馆管理说”、“图书馆事业说”中寻求图书馆的本源。图书馆学受时代发展的影响正在发生变化。首先,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渗透,数字图书馆正在初具规模,不断扩张。其次,传统图书馆学向外合理延伸的新领域,如知识传播、知识产权、社会阅读等命题正在逐渐凸显出来。王子舟老师秉着合理继承、科学分类和成熟发展三个原则并以其为指导,提出了一个由两个门类六个分支组成的图书馆学内容体系,受益匪浅。
(二)图书馆学效用探析
自助者图书馆助,自助者决不会贫困,因为他们志存高远,并且他们已经打开了世界主要财富宝库的大门-储藏书籍的图书馆。图书馆最重要的好处在于,它不可能让你不劳而获。要想获得知识,必须自己努力,无一例外。安德鲁·卡内基学了图书馆学有什么用处?王子舟老师让我们更加了解学以致用的道理。1.读书治学的工具。怎样才能读书治学呢?从“目录学入手”与到“泡图书馆”,目录学?此书不是介绍图书馆学是什么,何以谈及目录学?慢慢阅读以后,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目录学历史源远流长,与图书馆学一脉相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古代图书馆图书整理工作中的图书目录,它讲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图书馆不发达的年代,人们读书治学依靠的便是目录学。到了近代,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普及,读书治学又增加了新的途径,就是泡图书馆。笔者有幸在高校图书馆工作,每天可谓天天泡在图书馆,受益颇深,学无止境,我深刻的体会到其中深意。翻阅南京大学报考图书馆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入学考试题目,在阅读过此书以后,豁然开朗,有种拨开云雾见明月的感觉,答起题目来便自会有一番心得。笔者故推荐给更多想升学、想在图书馆专业方面有所心得的读者可以阅读此书。2.图书馆业务的技能。这是高素质图书馆员的必备知识。比如参考咨询学,如今,大型图书馆的提供的参考咨询服务中不止是仅仅局限于书目指导、解答疑惑,现在还要主动承担情报研究工作、培训读者的职责。从传统的着眼于“帮助读者使用馆藏”,发展到今天的注重“提供适当的信息源”,实现“知识信息转移”,馆员如果缺乏相应的专业的知识素养、过硬的技术能力、发散的思维方式,一般情况下是很难完满完成图书馆的工作精髓的参考咨询服务。3.文化教育事业的参谋、助手。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公益事业,它本身就是文化与事业的混成体,它左膀肩负文化使命,右膀肩负教育使命。图书馆学既要为保存文化、弘扬文化做努力,也要为促进教育、发展教育做贡献[3-4]。
(三)图书馆学方法解析
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形成与长期的图书馆实践有密切关系。我国古代的文献整理方法和现代图书馆实践所孕育出来的科学方法共同组成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完整体系。1.知识的求原、求真法。其中知识的求原方法—版本鉴别法,在盗版盛行的今天,许多图书馆不慎采购带一些盗版书,不仅影响图书馆的馆藏质量,而且损害读者利益。识别盗版书,就需要掌握版本的鉴别问题,对于一位图书馆员而言,这是基本的专业能力的体现;知识的求真方法—文本校堪法。只要人们获取文献知识时十分看重知识记录的真实性,校勘的方法便凸显出来。2.知识的组织、检索法。知识的组织方法—文献分类法,就是以分类体系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属性特征,依分类规则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方法。文献分类法师科学、经验、艺术相互融合最为和谐和成果的一种方法,原理不仅被图书馆学所用,也可以为其他学科所借鉴;知识的检索方法—目录查件法,OPAC的发展正在使得读者的检索行为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今后的目录查检法正在从少数途径向多数途径拓展,从单一功能向多种功能延伸。3.知识的计量、分析法。知识的计量方法—文献计量法,就是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定量地研究文献信息流的特征以及规律的方法;文献分析方法—引文分析法,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定量地研究文献引用于被引用的现象,以求寻找某些有价值的知识规律的方法。4.知识的导读、咨询法。知识的导读方法—提要揭示法,中国传统传统的提要法讲求“知人论世”,这便是图书馆学要继承下来的优良传统;知识的咨询方法—参考咨询法,就是馆员解答读者各种问题的技巧和方法。[5-6]这都是从千百年来的中国藏书事业及其对历史文献的收集、保存、整理工作与著名学者的读书、治学传统中,也还是从世界各主要国家图书馆学观点嬗变、主要人物及其代表性的观点中,择其所需,让读者易于接受其观念。
(四)E-book较之纸质书籍
曾经我一度相信,电子书籍在不久的将来便会取代纸质书籍。人们常说,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毋庸置疑,
相比较传统图书,电子图书的确有它先天的长处:1.价格不高。网络出版,直接面对读者,节省了很多中间过程,同样也省去了在运输、管理、印刷上面的成本,故电子图书的价格更便宜,人们更愿意接受这样的价格。2.阅读的空间广泛。读者不拘泥于时间、空间,随时随地都可以到互联网上下载或者订阅,彻底杜绝绝版现象。3.有利于个性化管理方式。每一位读者可以依照自己的个人需要随心所欲的进行查询、统计、备份、复制图书资料,便于个性管理。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按照其个人的需要随时检索、复制、备份、统计图书资料;4.电子图书信息量巨大,同时还便于携带等有那么多的优势,貌似是电子图书将要取代纸质的图书不远了。5.电子图书节省资源。随着电子图书的普及,保全了大量的森林资源,能真实的绿色环保。有人断言:2030年出版业将成为电子图书的天下,届时电子图书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90%。难道用纸张、油墨印制的图书真的要进入博物馆了吗?
笔者在阅读过大师的著作以后便改变最初的想法认为,老师在书中介绍了书籍的功能与效用与社会效用,例如书籍的基本功能是保存社会记忆、传递人类知识、提升人类思考、创造生活方式等[7-8],由此觉得电子图书完全取代传统图书的提法未免过于武断。电子图书虽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仍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读者的阅读习惯是一个重要因素。午后一杯清茶,翻阅一本喜爱的图书,享受生活,慢慢融入到书中描述的境界。一个酷爱读书的人一般都较之喜欢藏书,会把喜爱的书放在书架里随时随地拿出来翻阅、圈点、批注,这种翻阅爱书的身心愉悦感是电子图书无法取代的。再次,由于阅读电子图书要长时间注视着电脑显示屏,长此以往,会造成眼睛疼痛干涩,对我们的健康不利。很难说清电子图书与传统图书孰优孰劣。因而,笔者认为两种图书形式将长期共存。聪明的读者应该学会取此之长,补彼之短,尽量发挥两者各自的优势,使它们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3、《图书馆学是什么?》版面设计“以人为本”
翻开书便会看到每章有些词语是黑体字,那是必须先弄清楚的重要概念。对这些关键词或概念的把握是读者完整理会一章内容的必要前提;每章节后均有空白页—阅读笔记。比如翻阅到“图书馆学五定律”,对像我这样不是专业图书馆学出身的人来说,这是个陌生的概念。但对于想在图书馆专业方面发展下去的人来说,这是必备的知识,我在阅读此黑体字出现的概念时候,会特别用心,会在阅读笔记上记下关键的词、句,认真体会其中涵义。书均配有书签,上面有大师给读者的赠言、亲笔签名并附有联系方式;同时,书后还附有读者推荐的书目,给像我一样想在图书馆方面专业知识方面继续深入学习的人提供建议帮助。
4、总结
“梅花香自古寒来”,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起源于历史悠久的图书馆文献整理活到,图书馆不仅培育出图书馆学,也滋养出不少类似王子舟这样大师的图书馆情契。王子舟老师的从不放弃的探索精神和使命感,感染着我们。集结老师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的《图书馆学是什么?》,从研究人类如何通过知识的集合方式来储存知识、掌握知识的科学定义出发,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目录学、文献编目学、图书管理学、参考咨询学、读者学、校勘学、版本学、文献分类学、知识计量学、知识服务理论等许多分支学科,都显示出《图书馆学是什么?》一书的丰富内容。透过这本书,我们能感受到老师那孜孜不倦、求真务实的专业素养,能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精神,阅读此书以后让自己更加明晰自己未来要走的路。
参考文献:
[1][2][3][4][5][6]王子舟.图书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7,68,74,75,248,250.
作者介绍:王惠(1984-),女,江苏淮安人,研究方向:信息管理工作单位:淮阴工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