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物理实验 提高教学智慧
2015-01-12任春丽
任春丽
摘 要:介绍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活用物理实验,提高教学的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活用;物理实验;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7(S)-0056-3
新课程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就是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在做中发展”。无疑,物理实验是落实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物理教师更要活用实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
1 活用实验巧设疑
问题的提出: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充满了智慧,比如新课的引入环节。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巧用实验,明确探索的目的,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
巧用实验:在讲“电能的输送”问题时,教师可以用干电池、小灯泡、长导线、电流表及电键等器材实验连接电路。当导线足够长时,闭合开关,灯泡会由于电能在导线上的损失而不会发光。基于生活的经验,学生知道电能在传输过程中有损失,但是究竟能有多少损失,这个损失又会对电能的传输造成多大的影响没有理性的认识。另外,我们常见的实验室电路中是忽略导线电阻的,这些都将影响他们对“电能输送”问题的理解。通过实验,通过对灯泡不亮问题的排查来学习电路的分析、电能的输送,再联系到生活的实际,将使学习更生动和富有内涵。
2 活用实验巧建模
问题的提出:在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七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中有一个关于火车转弯的问题:已知火车转弯时内外轨道倾角为α,转弯半径为R,若恰好使内外轨道均不受挤压时,则火车转弯的速度有多大?
本题有两个解题的关键:一是圆周运动问题需要确定运动轨迹的圆心和半径,然后建立指向圆心方向的动力学关系方程。学生会受已有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习惯性建立如沿接触面向下方向的坐标系解题,导致解题错误(图1b)。二是火车转弯的情景离中学课堂太远,很多同学没有见过火车转弯更没有亲身体验,所以不能清晰建立物理模型。
巧用实验:实际上这个运动模型是很常见的。在该章第六节的课后练习第2题中,小球在光滑的倒圆锥形的玻璃漏斗中沿水平面做圆周运动,要求分析向心力的来源。这个圆锥面上的圆周运动模型实际上就可以看做是火车转弯的模型,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体验火车转弯的运动。为了让实验更形象更生动,我们可以制作更大的漏斗或在市场上买来特大号的面盆,摇动面盆,让小球或玩具小车在侧面上做圆周运动,再对比火车转弯的运动,相信这一定会引起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他们深刻的感受这个运动的模型特征。否则,单凭老师的视频或口头分析,把我们头脑中的模型强加于学生,是没有什么教学效果的。
3 活用实验巧论证
问题的提出:在学完力的合成和分解之后,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墙上用两根等长的细绳对称悬挂一幅画,则细绳以什么角度悬挂时细绳上的拉力最小?(图2)
问题的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分析如图1右所示:以不同夹角和相同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再比较边长关系,可见,当两绳夹角为零时绳上拉力最小。
本题有两个解题关键:一是要受力分析,并且要把两个张力和重力画成共点力,然后通过画平行四边形比较,二是知道不同角度时绳上拉力的合力不变,即平行四边形要受公共对角线限制。对初学者而言,这无疑是很大的障碍。
巧用实验:本题情境比较简单,实验的操作性比较强,所以教师可以先用“两个同学手提重物的实验”体验手臂用力的大小。有了体验,也就有了正确结果的引导,而且体验可以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用所学的物理理论证明体验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
4 活用实验巧探究
问题的提出:边长为6的正方形线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穿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穿出过程中ab两端的电势差是多少?(图3)
问题的分析:究其原因,学生是对“电势差”概念不够理解,也会和“电动势”的概念混淆不清。在选修3-4的第二章第七节中讲到,根据U=E-rI,当外电路断开时,I变为0,U=E,这就是说,断路是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而实际上,单纯的理论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很不容易接受,更何况在实际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约等于开路电压,理论上的开路是不存在的。
巧用实验:实验电路如图4,使用一节干电池做电源,同时设置下列的问题串,探究开路电压和电动势的关系。
1.闭合开关S1、S2时,电压表测量的是什么?
2.保持开关闭合,断开,观察电压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这时电压表测量的又是什么?
3.在不改变电源的情况下,你能让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吗?
4.电压表的示数能等于电动势吗?
5.什么是开路?什么是开路电压?
6.开路电压和电动势有什么关系?
经过这样的探究过程,相信学生对电压表测什么、电势差和电动势的关系会有很深刻了解。
5 活用实验巧感悟
问题的提出:当系统做受迫振动时,如果驱动力的频率f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f0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共振是高中物理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物理学中用实验来说明是最好不过方法。那么,用什么实验,怎样操作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呢?
巧用实验:选修3-4教材中,用架子上面的电动机向弹簧—小球系统施加周期性驱动力,使小球做受迫振动的实验是值得推荐的。但是,笔者认为用手摇的办法替代电动机更好,会有亲身的体验,更会对共振有深刻的感悟。由于我们不知道这个系统的固有频率,用怎样的频率摇动手柄是要慢慢琢磨体会的。所以,既然是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这个实验一定要让同学们去做。给他们提出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怎样转动手柄能使小球振动的最厉害呢?”
下面是一个教学的片段,让我们来感受同学们的实验魅力:
同学甲:快速的转动手柄;
同学乙:很慢的转动手柄;
同学丙: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转动手柄;
同学丁:先顺时针转半圈,再逆时针的转半圈;
……
同学戊:随便转动手柄,同时观察小球的振动,然后调整转动节奏,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控制手的位置也在最低点;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控制手的位置也在最高点。这样,我们发现小球的幅度慢慢的变大了,最后甚至撞到了装置的下端,教室里也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
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要产生共振现象,就要有一种很和谐、有节奏的驱动,不是快的,也不一定是慢的。实际上,这就是教材中所说的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的道理。概念的形成和知识的理解犹如水到渠成,不用老师们再多说什么。
物理学是实验的科学,无论是小实验还是复杂实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总是比理论分析更能让人理解和接受,达到理论分析所达不到的效果。而且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学生,相信他们可以挖掘的无限的潜能,每个实验他们都可以做的很好,老师们千万不能做“保姆”,否则就“事倍功半”了。实验的教学功能是其它方法无可替代的,经常是老师,一道题讲了又讲、学生却错了又错,所以,只有当学生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上升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少些无畏的重复,让课堂更有效率,这也就是“慢即是快”的辩证关系所在。相信学生是智慧的学生,老师也应该是智慧的老师,一切都可以从容不迫。
(栏目编辑 王柏庐)
摘 要:介绍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活用物理实验,提高教学的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活用;物理实验;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7(S)-0056-3
新课程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就是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在做中发展”。无疑,物理实验是落实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物理教师更要活用实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
1 活用实验巧设疑
问题的提出: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充满了智慧,比如新课的引入环节。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巧用实验,明确探索的目的,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
巧用实验:在讲“电能的输送”问题时,教师可以用干电池、小灯泡、长导线、电流表及电键等器材实验连接电路。当导线足够长时,闭合开关,灯泡会由于电能在导线上的损失而不会发光。基于生活的经验,学生知道电能在传输过程中有损失,但是究竟能有多少损失,这个损失又会对电能的传输造成多大的影响没有理性的认识。另外,我们常见的实验室电路中是忽略导线电阻的,这些都将影响他们对“电能输送”问题的理解。通过实验,通过对灯泡不亮问题的排查来学习电路的分析、电能的输送,再联系到生活的实际,将使学习更生动和富有内涵。
2 活用实验巧建模
问题的提出:在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七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中有一个关于火车转弯的问题:已知火车转弯时内外轨道倾角为α,转弯半径为R,若恰好使内外轨道均不受挤压时,则火车转弯的速度有多大?
本题有两个解题的关键:一是圆周运动问题需要确定运动轨迹的圆心和半径,然后建立指向圆心方向的动力学关系方程。学生会受已有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习惯性建立如沿接触面向下方向的坐标系解题,导致解题错误(图1b)。二是火车转弯的情景离中学课堂太远,很多同学没有见过火车转弯更没有亲身体验,所以不能清晰建立物理模型。
巧用实验:实际上这个运动模型是很常见的。在该章第六节的课后练习第2题中,小球在光滑的倒圆锥形的玻璃漏斗中沿水平面做圆周运动,要求分析向心力的来源。这个圆锥面上的圆周运动模型实际上就可以看做是火车转弯的模型,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体验火车转弯的运动。为了让实验更形象更生动,我们可以制作更大的漏斗或在市场上买来特大号的面盆,摇动面盆,让小球或玩具小车在侧面上做圆周运动,再对比火车转弯的运动,相信这一定会引起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他们深刻的感受这个运动的模型特征。否则,单凭老师的视频或口头分析,把我们头脑中的模型强加于学生,是没有什么教学效果的。
3 活用实验巧论证
问题的提出:在学完力的合成和分解之后,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墙上用两根等长的细绳对称悬挂一幅画,则细绳以什么角度悬挂时细绳上的拉力最小?(图2)
问题的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分析如图1右所示:以不同夹角和相同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再比较边长关系,可见,当两绳夹角为零时绳上拉力最小。
本题有两个解题关键:一是要受力分析,并且要把两个张力和重力画成共点力,然后通过画平行四边形比较,二是知道不同角度时绳上拉力的合力不变,即平行四边形要受公共对角线限制。对初学者而言,这无疑是很大的障碍。
巧用实验:本题情境比较简单,实验的操作性比较强,所以教师可以先用“两个同学手提重物的实验”体验手臂用力的大小。有了体验,也就有了正确结果的引导,而且体验可以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用所学的物理理论证明体验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
4 活用实验巧探究
问题的提出:边长为6的正方形线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穿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穿出过程中ab两端的电势差是多少?(图3)
问题的分析:究其原因,学生是对“电势差”概念不够理解,也会和“电动势”的概念混淆不清。在选修3-4的第二章第七节中讲到,根据U=E-rI,当外电路断开时,I变为0,U=E,这就是说,断路是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而实际上,单纯的理论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很不容易接受,更何况在实际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约等于开路电压,理论上的开路是不存在的。
巧用实验:实验电路如图4,使用一节干电池做电源,同时设置下列的问题串,探究开路电压和电动势的关系。
1.闭合开关S1、S2时,电压表测量的是什么?
2.保持开关闭合,断开,观察电压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这时电压表测量的又是什么?
3.在不改变电源的情况下,你能让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吗?
4.电压表的示数能等于电动势吗?
5.什么是开路?什么是开路电压?
6.开路电压和电动势有什么关系?
经过这样的探究过程,相信学生对电压表测什么、电势差和电动势的关系会有很深刻了解。
5 活用实验巧感悟
问题的提出:当系统做受迫振动时,如果驱动力的频率f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f0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共振是高中物理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物理学中用实验来说明是最好不过方法。那么,用什么实验,怎样操作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呢?
巧用实验:选修3-4教材中,用架子上面的电动机向弹簧—小球系统施加周期性驱动力,使小球做受迫振动的实验是值得推荐的。但是,笔者认为用手摇的办法替代电动机更好,会有亲身的体验,更会对共振有深刻的感悟。由于我们不知道这个系统的固有频率,用怎样的频率摇动手柄是要慢慢琢磨体会的。所以,既然是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这个实验一定要让同学们去做。给他们提出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怎样转动手柄能使小球振动的最厉害呢?”
下面是一个教学的片段,让我们来感受同学们的实验魅力:
同学甲:快速的转动手柄;
同学乙:很慢的转动手柄;
同学丙: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转动手柄;
同学丁:先顺时针转半圈,再逆时针的转半圈;
……
同学戊:随便转动手柄,同时观察小球的振动,然后调整转动节奏,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控制手的位置也在最低点;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控制手的位置也在最高点。这样,我们发现小球的幅度慢慢的变大了,最后甚至撞到了装置的下端,教室里也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
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要产生共振现象,就要有一种很和谐、有节奏的驱动,不是快的,也不一定是慢的。实际上,这就是教材中所说的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的道理。概念的形成和知识的理解犹如水到渠成,不用老师们再多说什么。
物理学是实验的科学,无论是小实验还是复杂实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总是比理论分析更能让人理解和接受,达到理论分析所达不到的效果。而且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学生,相信他们可以挖掘的无限的潜能,每个实验他们都可以做的很好,老师们千万不能做“保姆”,否则就“事倍功半”了。实验的教学功能是其它方法无可替代的,经常是老师,一道题讲了又讲、学生却错了又错,所以,只有当学生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上升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少些无畏的重复,让课堂更有效率,这也就是“慢即是快”的辩证关系所在。相信学生是智慧的学生,老师也应该是智慧的老师,一切都可以从容不迫。
(栏目编辑 王柏庐)
摘 要:介绍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做到活用物理实验,提高教学的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活用;物理实验;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7(S)-0056-3
新课程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就是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考、在做中发展”。无疑,物理实验是落实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物理教师更要活用实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
1 活用实验巧设疑
问题的提出: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充满了智慧,比如新课的引入环节。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巧用实验,明确探索的目的,同时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
巧用实验:在讲“电能的输送”问题时,教师可以用干电池、小灯泡、长导线、电流表及电键等器材实验连接电路。当导线足够长时,闭合开关,灯泡会由于电能在导线上的损失而不会发光。基于生活的经验,学生知道电能在传输过程中有损失,但是究竟能有多少损失,这个损失又会对电能的传输造成多大的影响没有理性的认识。另外,我们常见的实验室电路中是忽略导线电阻的,这些都将影响他们对“电能输送”问题的理解。通过实验,通过对灯泡不亮问题的排查来学习电路的分析、电能的输送,再联系到生活的实际,将使学习更生动和富有内涵。
2 活用实验巧建模
问题的提出:在人教版必修2第五章第七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中有一个关于火车转弯的问题:已知火车转弯时内外轨道倾角为α,转弯半径为R,若恰好使内外轨道均不受挤压时,则火车转弯的速度有多大?
本题有两个解题的关键:一是圆周运动问题需要确定运动轨迹的圆心和半径,然后建立指向圆心方向的动力学关系方程。学生会受已有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习惯性建立如沿接触面向下方向的坐标系解题,导致解题错误(图1b)。二是火车转弯的情景离中学课堂太远,很多同学没有见过火车转弯更没有亲身体验,所以不能清晰建立物理模型。
巧用实验:实际上这个运动模型是很常见的。在该章第六节的课后练习第2题中,小球在光滑的倒圆锥形的玻璃漏斗中沿水平面做圆周运动,要求分析向心力的来源。这个圆锥面上的圆周运动模型实际上就可以看做是火车转弯的模型,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体验火车转弯的运动。为了让实验更形象更生动,我们可以制作更大的漏斗或在市场上买来特大号的面盆,摇动面盆,让小球或玩具小车在侧面上做圆周运动,再对比火车转弯的运动,相信这一定会引起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他们深刻的感受这个运动的模型特征。否则,单凭老师的视频或口头分析,把我们头脑中的模型强加于学生,是没有什么教学效果的。
3 活用实验巧论证
问题的提出:在学完力的合成和分解之后,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墙上用两根等长的细绳对称悬挂一幅画,则细绳以什么角度悬挂时细绳上的拉力最小?(图2)
问题的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分析如图1右所示:以不同夹角和相同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再比较边长关系,可见,当两绳夹角为零时绳上拉力最小。
本题有两个解题关键:一是要受力分析,并且要把两个张力和重力画成共点力,然后通过画平行四边形比较,二是知道不同角度时绳上拉力的合力不变,即平行四边形要受公共对角线限制。对初学者而言,这无疑是很大的障碍。
巧用实验:本题情境比较简单,实验的操作性比较强,所以教师可以先用“两个同学手提重物的实验”体验手臂用力的大小。有了体验,也就有了正确结果的引导,而且体验可以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用所学的物理理论证明体验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
4 活用实验巧探究
问题的提出:边长为6的正方形线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穿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穿出过程中ab两端的电势差是多少?(图3)
问题的分析:究其原因,学生是对“电势差”概念不够理解,也会和“电动势”的概念混淆不清。在选修3-4的第二章第七节中讲到,根据U=E-rI,当外电路断开时,I变为0,U=E,这就是说,断路是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而实际上,单纯的理论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很不容易接受,更何况在实际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约等于开路电压,理论上的开路是不存在的。
巧用实验:实验电路如图4,使用一节干电池做电源,同时设置下列的问题串,探究开路电压和电动势的关系。
1.闭合开关S1、S2时,电压表测量的是什么?
2.保持开关闭合,断开,观察电压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这时电压表测量的又是什么?
3.在不改变电源的情况下,你能让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吗?
4.电压表的示数能等于电动势吗?
5.什么是开路?什么是开路电压?
6.开路电压和电动势有什么关系?
经过这样的探究过程,相信学生对电压表测什么、电势差和电动势的关系会有很深刻了解。
5 活用实验巧感悟
问题的提出:当系统做受迫振动时,如果驱动力的频率f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f0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这种现象叫共振。共振是高中物理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物理学中用实验来说明是最好不过方法。那么,用什么实验,怎样操作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呢?
巧用实验:选修3-4教材中,用架子上面的电动机向弹簧—小球系统施加周期性驱动力,使小球做受迫振动的实验是值得推荐的。但是,笔者认为用手摇的办法替代电动机更好,会有亲身的体验,更会对共振有深刻的感悟。由于我们不知道这个系统的固有频率,用怎样的频率摇动手柄是要慢慢琢磨体会的。所以,既然是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这个实验一定要让同学们去做。给他们提出的唯一的问题就是“怎样转动手柄能使小球振动的最厉害呢?”
下面是一个教学的片段,让我们来感受同学们的实验魅力:
同学甲:快速的转动手柄;
同学乙:很慢的转动手柄;
同学丙:一会儿快一会儿慢的转动手柄;
同学丁:先顺时针转半圈,再逆时针的转半圈;
……
同学戊:随便转动手柄,同时观察小球的振动,然后调整转动节奏,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控制手的位置也在最低点;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控制手的位置也在最高点。这样,我们发现小球的幅度慢慢的变大了,最后甚至撞到了装置的下端,教室里也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
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要产生共振现象,就要有一种很和谐、有节奏的驱动,不是快的,也不一定是慢的。实际上,这就是教材中所说的驱动力的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的道理。概念的形成和知识的理解犹如水到渠成,不用老师们再多说什么。
物理学是实验的科学,无论是小实验还是复杂实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总是比理论分析更能让人理解和接受,达到理论分析所达不到的效果。而且一定要相信我们的学生,相信他们可以挖掘的无限的潜能,每个实验他们都可以做的很好,老师们千万不能做“保姆”,否则就“事倍功半”了。实验的教学功能是其它方法无可替代的,经常是老师,一道题讲了又讲、学生却错了又错,所以,只有当学生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上升到一定层次后,才可以少些无畏的重复,让课堂更有效率,这也就是“慢即是快”的辩证关系所在。相信学生是智慧的学生,老师也应该是智慧的老师,一切都可以从容不迫。
(栏目编辑 王柏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