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三则
2015-01-12陈湘涛
◆ 陈湘涛
1、腹中何物
肚子中有什么?当然是脏器和油脂。可是古人却不这么老实回答。
东汉有个文思敏捷、善于辩才的经学大师,名边韶,字孝先。有一次,他在讲授经书之后,不知不觉睡着了。学生们看着他那睡态以及那肥大的肚子,编了几句顺口溜来开玩笑:“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尽管声音不大,但还是惊醒了边孝先他略一思索,也随口唱出了一首歌谣来:“边为姓,孝为先。腹便便,五经笥(盛物的方形竹器)。但欲眠,思往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
边韶将自己的肚子说成是装五经的容器,自然是越大越好。从此以后,人们就爱把便便腹跟读书联系在一起,如清代张月楼诗云: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意思是白长了一个肥肚子,读书还欠些火候。
《世说新语》中也有个类似的故事:“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按照时俗,七月七要晾晒衣物。郝隆没有多余的衣物可晒,只好晒晒肚子这个故事后来衍化为“仰卧曝日”的成语。边韶只是自诩五经笥,说说而已;郝隆却仿佛腹中真有现货,要亮出来晒晒,以免受潮,可见他行事何其洒脱幽默。
倘若遇见更有学问的人,便便腹者就得另辟蹊径。东晋时,王导曾枕周伯仁膝,指其腹曰:卿此中何所有?答曰:“此中空洞无物,然容卿辈数百人”。问的人借开玩笑讥周腹中空无所有,回答的人就借“空洞无物”表明自己胸怀宽阔,大肚能容,这种回答就很有巧妙了。
唐代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是个奇胖之人。据史载,安禄山体重330斤,“腹垂过膝”走路时,需要侍从“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平素穿衣服,都有两个仆人抬起安禄山肥硕的大肚子,他的贴身侍者李猪儿用头顶起肚子上的一大坨肉,才能帮他系上腰带。玄宗见他这个样子,就好奇地问:“你腹中何物之有,怎么会这么大呢?”安禄山答:“没有什么,只有对陛下的一颗赤心!”一句话,赢得了玄宗的欢心。
苏轼也有个便便大腹,装的却是不合时宜。一日退朝,用过晚饭。苏轼手捧隆起的肚皮,环顾左右说:“你们说我的肚子里有何物?”一女婢忙说:“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又一人说:“老爷满腹都是见识!”苏轼亦不以为当。走至侍女朝云,朝云道:“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苏轼捧腹大笑说“知我者,唯有朝云也!”朝云逝后,苏轼将其葬于惠州孤山的松林中,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撰写的楹联是: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用得正是这个典故。
章惇(字子厚)也问过苏轼同样的问题。据宋代《道山清话》记载:章子厚与苏子瞻少为莫逆交;一日,子厚坦腹而卧,适子瞻自外来,摩其腹以问子瞻曰:“公道此中何所有?”子瞻曰:“都是谋反底家事。”子厚大笑。章惇曾经是苏轼最好的朋友,后来成了苏轼的死敌。章惇在哲宗朝曾权倾朝野,善于使坏整人,后来被贬睦州而死。从结果上看,苏轼的戏言并不准确(是唐玄宗对安禄山说倒还可以),要说是一肚子坏水,倒还属实。
有人问肚子里有什么,讥讽也好,玩笑也罢,以古人的智慧,总能支吾过去,还可以在文化史上留一段趣话。最怕的就是朱元璋这样的“检验派”,只相信眼睛看到的,不相信耳朵听到的。心里有疑问,却不给你解释的机会。户部尚书滕德懋被人举报为贪污,朱元璋见他肚子不小,没有细查就把他处死了。之后剖开肚子,想看看这个贪官肚子里都有些什么。孰料剖开之后,发现里面全都是粗粮草菜,只好悻悻地长叹一声:“原来是个大清官啊!”
古人把肥胖人士分为脂人、膏人和肉人三类。所谓脂人,也就是现代医学上说的“均一性肥胖”类型。人虽肥胖,但形体匀称,没有某一部位的比例过大;所谓膏人,即现代医学上说的“腹型肥胖”,也叫“苹果型肥胖”,身小腹大,脂膏集中于腹部,有“肉肥下垂”之态;所谓肉人,虽肥胖但并不是脂肪之肥,而是以肌肉之肥为主,属于壮实体格。
便便腹者,属于最不健康的“膏人”一类。所以不管古人把肚子美化成什么样,我们最好还是收着点。
2、漫话护短
护短,指为缺点或过失辩护。最早出自《孔子家语·致思》:孔子遇雨,学生建议去子夏(也是孔子的学生)家借伞。孔子不同意,说:“子夏比较吝惜财物,这是他的短处。我们去向他借东西,会暴露他的短处。” 后来嵇康评论这件事说:“仲尼不假盖(借伞)于子夏,护其短也!”“护其短也”经过缩略,就成了今天“护短”这个词。
古往今来,不乏护短之人。采用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掩盖或否认短处,二是打击报复揭短的人。
唐太宗之前,史官所记,皇帝也没有权力查阅。但唐太宗在位期间一再违例要求亲看国史和起居注,并为自己辩白道:“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事实上,唐太宗并没有像他声称的那样对照文字改正错误,而是修改了文字。在他的授意下,史官们把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动因写成“安社稷,利万民”的大义行为,历史从此开始面目不清了。
苏轼是宋代大书法家,他写的《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可是因为他握笔姿势不对(三指握笔),有些字写得不好,被时人讥讽。黄庭坚就为苏轼辩护说:“或云东坡作戈多成病笔,又腕著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此又见其管中窥豹,不识大体。殊不知西施捧心而颦,虽其病处自成妍。”其实黄庭坚知道苏轼握笔姿势不对,也曾当面讥讽苏轼写字像“石压蛤蟆”,可是面对外人时却将病处解释成风格和特点,就跟阿Q说自己头上的癞疮疤别人还没有一样牵强。
明代徐祯卿的《剪胜野闻》中记有这样一事:“太祖尝于上元夜微行京师。时俗好以隐语相猜为戏。乃画‘一妇人赤脚怀大西瓜’。帝就视,因喻之曰:‘是谓淮西妇人好大脚也’。盖马后,淮西人,故云。”,朱元璋因此而“大戮居民”。淮西地区妇女不缠足,当时看来是致命的缺陷,马皇后正好也是淮西人,也长有一双大脚,朱元璋既不能学唐太宗改历史记录,也不好学黄庭坚渲染大脚美丽,只好用他最擅长的方式——“杀人”来护短了。
即使没有杀人手段,也可以靠骂人来护短。有一次陈独秀造访章太炎,谈到清代汉学的发达,陈独秀列举戴、段、王诸人,多出于苏皖,颇为苏皖人自豪。话题又转到了湖北,说湖北没有出什么大学者。正在隔壁屋子里偷听的章太炎大弟子黄侃突然跳出来反诘道:“湖北固然没有学者,然而这不就是区区;安徽固然多有学者,然而这也未必就是足下。”让陈独秀很是难堪。其实陈独秀说的是一种现象,黄侃举例用特殊性来反驳普遍性,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古人云:“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可是现在有些教育专家竟然提倡护短,认为护短是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是一种无私的、理智的爱,是原谅他们的年幼和不成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学生成绩年年倒数第一,常与人打架。学校规定,写评语时要尽量多写学生的优点,少写或不写学生的缺点。于是老师就写了如下几个字:该学生成绩稳定,动手能力较强。如此护短,实在是误人子弟。
3.著书翻恨古人多
《随园诗话》里记了这样一则趣事:袁枚先生偶见一寒士,衣敝履穿,几上有诗稿云:“此事未知何日了,著书翻恨古人多。”袁枚先生惊问其姓名,回答说“丁珠,怀宁人,访亲不遇,流落于此。”袁枚先生小有馈赠,劝其攻诗。
这个丁珠真是诗痴,穷困落魄,仍不忘写诗。不恨食无肉、出无车,偏偏恨古人太多,挤压了自己的创作空间。
“著书翻恨古人多”,恐怕是所有文艺创作者的同愁共恨。
“长亭外”是我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了,在音乐鉴赏方面造诣颇深。他也曾尝试作曲,先后为沈苇等本地诗人的诗作谱曲,并亲自演唱。但有个很大的问题是他听得音乐太多了,创作的曲子难免会杂糅进其它歌曲的旋律。每次聚会,他演唱过新创作的歌曲,先请我们分辨其中有没有耳熟的曲调。我们倘若听出某一句像某首歌中的片段,他立即进行修改,直到改得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为止。
我认识的另外一个朋友,原先做过记者。她多次去新疆阿瓦提县,想写那里维吾尔族的刀郎文化。白天她去老乡家走访,晚上住招待所,收集了很多素材,有当地一种特产穆塞莱斯酒,有音乐刀郎木卡姆,有磕鸡蛋的游戏,有“下雪书”的习俗(下第一场雪时,到邻居家藏一封信,暗示主人后找借口迅速离开,如果主人及时找到,并追上藏雪书者,就可以用锅灰抹脏他的脸,并且可以要求他请客,否则晚上就要由主人请客),林林总总,足够出一本像样的书了。可是正当她整理这些素材时,作家陈漠写刀郎人的书《你把雪书下给了谁》面世了,她的书自然不能出了。
翻恨古人多的不光有今人,古人同样也有类似的烦恼。
王安石就曾说过一句话:“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世间俗语言,已被乐天道尽。” 王安石认为,世上典雅的好的诗句,优美的句子,都被杜甫写光了,而通俗一点的好句子,都被白居易写光了,写诗时一不小心就会撞见古人,迫使后人“眼前有景道不得”。
北宋诗人王禹偁曾被贬到陕西商州,做“团练副使”。有一天,大风把庭院中的桃树、杏树的树枝刮断了。王禹偁诗兴大发,写诗说:“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没想到他十几岁的儿子王嘉祐检举揭发:“这首诗好像是从杜甫的诗里偷来的!”王禹偁查阅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非常高兴,说:我的诗写得这么好了,都接近杜甫的水平了!构思创意跟古人重合,就好像明星出席晚宴时撞衫了一样,本是无比尴尬事,可以王禹偁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可见他对于古人跑马圈地、不留死角的现状早已无可奈何了。
几个月前,一家旅游热线有奖征集宣传语,一等奖是一万元现金,附带台湾数日游。我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个“旅游好向导”,觉得简单又实用,突显出了旅游热线的功能。我兴冲冲地去旅游网发帖,却发现有人已经捷足先登了。更悲催的是,后来正是这句“旅游好向导”拔得了头魁。只恨我思涩手僵,反应太迟,眼看到手的鸭子又飞到别人那里了。对于那位拔得头筹的高手,我不仅没有恨意,反而生出许多钦佩。
著书翻恨古人多,想表达的也许只是一种羡慕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