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三性”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2015-01-12张宁
张宁
注重“三性”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张宁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征程上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其根本目标是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环境。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注重“三性”抓宣传教育,切实提升质量和效果。
一、注重法制宣传教育的创新性。多年来,我国在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以“灌输式”、“培训式”的老套方式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少。一是教材的内容不能适应不同对象、不同文化层次需要;二是教育手段不能更新,现代传播媒体没有在普法教育中得到充分运用;三是教育形式单一,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口味等等。因此,推进法制教育理念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意味着要通过法制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确立法治理念,树立法律信仰,掌握法律知识,自觉学法守法,严格依法办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由过去注重形式,营造氛围,旨在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转变为注重内容,追求实效,重在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在法制宣传教育中,要在培养全民内心自觉的、理性的法律观念上下功夫,采取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群体而异,分类指导的方法,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系统性。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等各种不同属性的公民特点和需求,分别设定不同的,系统的法律框架,确定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
二、注重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圈定教育对象重点非常关键。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宣传教育才有针对性,才能有的放矢,收到效果。要重点突出三个层面。一是领导干部、行政工作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对这一层面应有更高的要求。首先,学法内容要广。不仅要抓好履行职责所必需的专业法律知识、有关新颁法律法规的学习,而且要抓好依法治国理论和法学基础理论知识等内容的学习,使他们在思想上筑牢执政为民理念,在工作上能始终围绕依法行政这个核心。其次,学法方法要活。要不断完善学法用法制度,积极探索常规教育的长效机制;要适时根据工作和形势需要,开展集中宣传教育;要充分发挥各项媒体的作用,通过专题节目、栏目等多种形式,吸收广大领导干部和行政人员参与,提升学习效果。再次,学法考核要严。考核内容上,不仅要考核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学法、知法、懂法,更重要的是考核其是否守法、用法、依法办事。二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其法律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最为关键。要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要改变学校法制教育法制课与道德课混合、学习内容“零打碎敲”的状态,编写专门的法制教材并纳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全面系统抓法制教育。要把课堂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参观少年管教所听现身学法、征文、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受到形象、直观的法制教育。三是农民。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八亿在农村,他们法律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民的整体素质。针对农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要按照实用、实效、灵活的原则,内容上要找准不同层次农民的“兴奋点”,根据农村社会成员从业结构和法制宣传需求定内容,吸引农民受教育,使农民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方法上要把法律条文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宣传途径,变成通俗易懂、形象幽默、朗朗上口的群众性语言渗透到千家万户;时间安排上要注意结合农民的实际,尽量避开农忙季节或经营时间。
三、注重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要让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深入人心,必须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探索并推行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可听、可读、可视性强,容易接受宣传教育形式。具体讲,一是采取分类施教的方法增强效果。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形式实施普法。二是利用媒体扩大覆盖面,把普法的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充分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等现代传媒作用发挥其传递快、覆盖面广、形象直观、入耳入脑的优势把法律送到基层。三是充分利用送法下乡、法制宣传栏、以案说法、法律咨询等形式,通俗易懂地宣传法律。四是采取法律知识竞赛、有奖征文、有奖问答等形式增强群众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五是建立普法讲师团和编写法律通俗读物,利用专门的法律人才进行普法。六是紧密联系实际,利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案来现身说法,进行相关的法律知识宣传。
(作者单位:张家口市机构编制电子政务中心075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