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
2015-01-11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文/倪 丽(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问题与对策
□文/倪 丽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是在所难免的。本文通过分析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对策措施。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对策;预警系统
收录日期:2014年11月26日
一、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现代企业制度下,股份公司在生产经营中所需的资金一般都来自发行股票和债务两个方面,其中,债务的利息负担是一定的,如果公司资金总量中债务比重大,或是公司的资金利润率低于利息率,就会使股东的可分配盈利减少,股息下降,使股票投资的财务风险增加。实际上,公司融资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犹如一把双刃剑,当融资产生的利润大于债息率时,给股东带来的是收益增长的效应;反之,就是收益减少的财务风险。而在当今社会中,国有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财务风险,充分地认识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类型
(一)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指由于负债筹资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还的可能性。筹资风险包括负债筹资、股票筹资、租赁筹资的风险,不同的筹资方式表现为偿债压力的大小并不相同。主权资本属于企业长期占用的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的压力,因而其偿债风险也不存在。而债务资金则需要还本付息,而且不同期限、不同金额、不同资金使用效益的资金,其偿债压力并不相同。因此,合理负债经营,可以缓解资金紧张的矛盾,提高资金的创利能力,但如负债过多就发生较大的财务风险,以至不能偿清到期债务而面临破产。
(二)投资风险。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存在的灵魂,企业的经营过程也就是资金的流动和形式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资金的流动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遇到的财务风险是在所难免的,而投资和筹资风险是国有企业面临的最大的财务风险。投资和筹资存在的问题,除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之外,更多的是国有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三)激励风险。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企业常用激励机制来强化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利润关联性。虽然激励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广泛使用对于减少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降低代理成本、提升企业价值、增强企业的总体实力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大多数激励机制只能使经营者与股东同享乐,却很少与股东共担损失,共担风险。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这些激励机制很可能增加了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而不是降低企业风险。对企业管理者业绩考核以利润为主要依据,很少将内部控制作为考核指标,这种激励机制也会产生风险隐患。
(四)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企业声誉会受到负面影响的风险,其产生的原因来自企业未能有效地控制其他类型的风险。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的财务报告制度落后,信息不透明,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调查显示,做过资信评级的企业仅占46.6%,未做过的占53.5%。另外,个别企业未获得原材料和其他经济资源,抽逃资金,拖欠账款,商业信誉降低,形成恶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总体信用形象。
(五)监督风险。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其外部监督明显乏力,一是各种监督的功能交叉、标准不一,加之分散管理、缺乏沟通,未能形成有效的合力;二是有的监督没有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监督弱化问题严重,对内部控制问题更是不报告、不追究;三是社会中介机构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使得监督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三、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造成管理无序。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但很多国有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活动无章可循,企业对人、财、物的管理失控,导致企业整个运营过程中面临重大风险。另外,有的国有企业管理与监督合二为一,缺乏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难以进行有效的约束,财务风险极易发生;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随着控制环境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内控制度建设严重滞后,造成管理混乱。
(二)投融资控制乏力,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企业进行投融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和规模扩张,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科学的战略规划,企业投融资本身也应该具有科学的战略规划。然而,不少国有企业缺乏对投融资的有效控制,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不善,资金流向失控;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经验决策和主观现象缺少科学性,由此导致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例如,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对外合资联营投资决策等过程中,由于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能力低下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企业一个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地建成和投产,不仅需要发挥投资和融资方面的协调作用,更需要科学的决策。
(三)财务管理思想滞后,自身经营不善。目前,国有企业普遍没有实现现代化管理,由于受历史和体制的影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思想滞后:观念陈旧、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资金使用效率低,占用不集中;企业的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落后,对现代投资管理方法和资本增值方法
了解甚少,使得企业资金浪费严重;由于企业受多个管理机构领导,投资权力的分散削弱了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以上诸因素给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从而使国有企业的自身经营缺乏有效的活力。
(四)财务人才配置不合理。企业的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有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企业“主人翁”意识不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力度不够;结构不完善,财务与会计不分,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的职能由会计人员或企业主管人员兼职等,这种配置不合理导致内部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确。
四、加强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证企业管理的规范和高效,能够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设计一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进行有效地管理财务风险的重要前提。
(二)加强投资风险管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任何企业的发展和扩张实质上是企业将积累的资金进行再投资的过程。比如,企业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往往会伴随着原有生产线的扩建或者重新建设一个生产车间,这实际上是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国有企业要想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加强投资的风险管理,制定投资的战略规划,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对企业的投资项目在科学规划和正确决策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管理。
(三)改革财务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要充分发挥企业财务机构的职能,不仅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还应适应WTO的有关规则。因此,当前的国有企业应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和特点,实行财务总监委派制,强化财务监督,维护出资者利益,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效防止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发生。其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经济活动中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的职能。
(四)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企业的财会工作是一项实务性很强的工作,仅仅具备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由于部分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偏低,高级财务人员缺乏,财务机构设置不合理,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落后,业务水平低,造成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因此,企业应加强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既可防止贪污,又可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的目的,使管理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提高抗风险能力。
五、结束语
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就是企业运用各种措施和方法对风险进行控制处理,减少企业收益的波动,保证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一种管理活动,其目的之一是提高国有企业的应变能力。但是,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隐患。因此,每个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研究,以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丁元纯.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健全财务风险防范机制[J].对外财会,2006.2.
[2]杜迎新.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7.4.
[3]陈念东.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6.8.
F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