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对策
2015-01-11孙淑玲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
□文/孙淑玲(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青岛)
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对策
□文/孙淑玲
(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青岛)
近年来,会计行业里的造假行为层出不穷,从虚构收入到存货操纵、从费用虚增到偷税漏税,会计诚信缺失给企业自身、投资者及市场秩序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如何重塑会计诚信是目前会计界及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几个公司的诚信缺失案例,论述诚信缺失引发的后果,继而分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会计;诚信建设;诚信缺失;诚信监督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一、会计诚信缺失现状及后果
(一)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由于会计造假,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失真,影响了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干扰了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从而造成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偏离,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二)危害投资者。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使投资者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国家作为最大的投资者,损失将更为惨重。
(三)会计诚信道德水准下降,为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打开方便之门。从我国目前公布的信息看,一大批被查处的特大案例,无一不与会计人员做假账相关。大量腐败现象最终被曝光,往往也是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中找到凭据。因此,会计信用丧失现象已成为制约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阻碍了反腐败“政治工程”的进程。
二、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因素
(一)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我国自从实行市场经济制度以来,经济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创建初期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计划经济时期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已不再适用,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尚未健全,这就让不讲诚信的人有空可钻。我国目前市场机制尚未完善,没有形成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开、公正和有效传递,这就使得市场交易主体及投资者所了解的信息不对称,不诚信和欺诈得以滋生。
(二)法律惩罚力度不够。尽管《会计法》强化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受到一定的抑制,但在实际执行中惩罚力度不够大,突出地体现在对会计造假者打击和制裁不力,往往用行政处分代替承担刑事责任,以缴纳少量罚款代替没收全部非法所得等致使会计造假风险很低。
(三)个别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一些会计人员迫于企业高层的压力或者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职业操守不坚定,虚构或更改公司的各项收支费用,制作错误的报表,而且对会计从业者的继续教育流于形式,导致会计人员的知识缺陷,对会计核算的原则、方法认识不够,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三、关于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在会计机构中增设专门的财务分析部门或岗位,对已做出的职业判断进行验证分析,评估并修正职业判断,同时会计岗位也能相互制约,防止滥用会计职业判断。使会计人员熟悉企业组织的不同部门和业务流程,真正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对企业具体业务做到用心服务,对企业整个决策和事后监督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
(二)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建立并完善会计诚信教育机制,提高会计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教育发展的根本。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培养会计人员公正、客观的职业道德和端正、谨慎的职业行为,以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人格。针对会计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弱化的现状,要把会计诚信教育作为会计教育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第一重要内容,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会计诚信教育不仅要传授必需的技巧和知识,而且要注重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树立会计职业的尊严感,使会计人员把会计诚信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准则和最基本的工作要求。
(三)加强会计法律建设。建立和保持会计诚信体系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是政府的责任,是法律的责任,要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加强法制宣传和执法力度,努力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要加大对失信企业的处罚力度,构建有效的退出机制,对那些不遵守行业操守、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程度严重的要驱逐出相关行业,通过大幅度提高失信成本,使造假者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同时,要完善会计制度,减少制度空白,会计、审计制度的完整严密是会计实务正确操作的基本保证,环环相扣、节节相连的会计体系才能使会计造假无处下手。
(四)发挥社会力量,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会计工作是否遵守了道德标准,要靠社会舆论和公众的评价,没有舆论支持的道德标准,只是纸面上的道德标准。目前,对于造假账的舆论谴责已经给企业、会计师和审计师造成一定的压力,但这种谴责大多是针对整体而非具体企业,多数是学术性、政策性的而非实用性的。我们还缺乏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环境、社会力量和动力机制。因此,要在法律上明确,根据公开的财务报表对上市公司所做的分析,属于言论自由,不构成名誉侵权。
应当建立和培植揭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市场力量,以改变目前造假力量大于抑制力量的失衡状态。
四、结语
诚信能否被会计实务界广泛接受,关键在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符合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市场经济需要会计诚信,所以对未来我们应持乐观态度。同时,我们应当借鉴外国成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和规章,改善会计工作的外部环境,加大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远远大于其造假的效益,使造假者无利可图,并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追究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切实从根本上防止造假信息行为,从而使会计人员保持良好的会计职业操守,真正做到以“诚信”为安身立命之本,以“不做假账”为道德准绳。
主要参考文献:
[1]梁广丽.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若干思考[J].财税金融,2013.
[2]杨昆.会计诚信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09.5.
[3]刘风华.会计诚信问题浅析[J].商业经济,2009.1.
[4]田从芝.会计诚信有关问题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
F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