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探讨
2015-01-11张雨楠白雪梅
□文/张雨楠 白雪梅
(大连财经学院 辽宁·大连)
一、应收账款的概念及特征
(一)应收账款的概念。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尚未收回的被购货单位、接受劳务单位所占用的本企业的资金款项,包括出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
(二)应收账款的特征
1、风险性。应收账款是否能够及时、足额回收与客户的信用、财务状况等紧密相关。如果客户的信用评级很低、经营风险很大、财务状况恶化,企业则可能无法收回欠款或无法足额,形成坏账损失,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2、期限性。应收账款在签订的交易合同中一般有约定的还款期限、还款数额等。若因某种原因引起客户不能及时付款或恶意拖欠,这就可能会使企业应收账款超出还款期限仍不能回收或形成坏账。
二、应收账款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一)应收账款对生产经营的有利影响
1、扩大销售,增加企业市场份额。企业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不断扩大销售,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采用赊销方式是扩大销售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市场萧条的情况下,赊销更是一种抢占市场的主要手段。此外,企业在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时,采用赊销方式也是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的一种手段。
2、减少存货积压。企业存货数量的多少与企业相关费用支出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存货积压过多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仓储费、保险费等费用的相应增加。因此,当存货数量过多时,企业一般会采用较为优惠的条件进行赊销,将存货转为应收账款。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企业的偿债水平,增加资产的流动性,而且也能减少费用支出和损失的发生。
(二)应收账款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1、增大了坏账损失率。赊销过程中,有些企业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不健全,对客户的信用了解不够,这就容易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直接成为坏账。
2、夸大企业经营成果。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引发财务危机。我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的,发生的当期赊销额全部计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能表示其实际的现金流入,从而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使很多企业在具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下,因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当而面临财务危机。
3、增加了资金的使用成本
(1)增加上交的税费。销售过程中,购货方一旦收取货物或劳务,均要开具发票,发票一经开出即为实现销售,就应按期以现金的方式向税务部门缴纳流转税;应收账款使企业利润增加,企业实现盈利后需以现金缴纳企业所得税。
(2)增加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将资金投放于应收账款之上而丧失的其他投资收入。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余额×资本成本率,应收账款余额=每日信用销售额×收款平均间隔时间。
(3)增加其他支出。企业的销售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能产生企业以流动资金垫付股东年度分红。应收账款被客户无偿占用的情况下,企业要增加新贷款投入再生产,一方面要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另一方面又损失了应收账款如数收回所产生的存款利息。
三、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管理意识薄弱。很多企业的“一把手”不懂财务,财务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方法落后,基本上没有健全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不及时核对账目,使核算与销售相脱节的问题不能及时暴露并得以解决,造成了企业的应收账款始终居高不下,账龄老化,企业没有进行监控或失去控制。
(二)应收账款账龄没有及时分析,导致企业风险增大。从主观方面讲,我国企业管理者普遍只重销售而忽视包括应收账款管理在内的内部管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长期不对账或者对账不清。大量陈账、呆账常年挂账,同时对挂账时间很长的应收账款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有的即便对了账,但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致使形成坏账。这样既增加了管理成本,也直接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有些企业为了鼓励销售人员完成销售任务,往往将销售完成情况与工资报酬挂钩,而收账政策与销售人员的薪酬不挂钩。一些销售人员为了超额完成销售指标,往往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提高销售量,过分关心销售任务完成和销售返利,完全不考虑后期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并沉积,给企业经营背上沉重包袱,影响了企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此外,一般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没有实时沟通,核算与销售脱节。
(四)缺少独立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目前许多国有企业,应收账款分别由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管理,在职责方面既有重叠也有空挡,在管理上也难以协调。应收账款作为企业信用管理的一部分,应由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管理,全面负责整个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以便更好地与其他部门沟通,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五)缺乏科学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应收账款收款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最长时间。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顾客,会使销售额下降;信用期过长,对销售额增加固然有利,但销售所得的收益有时会被相应增长的应收账款费用所抵消,甚至造成销售利润负增长。因此,企业必须研究确定恰当的信用期。然而,我国多数国有企业对信用政策的制定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没有一套符合自己企业特点的信用政策。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一)明确各部门职责。应收账款管理需要的是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需要销售部、财务部等部门共同参与协作。企业可以设置各有关部门的职能:
1、设置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汇集、整理销售、财务等部门提供的客户信息情况、设定客户信用评价指标、依据客户信用状况对客户进行分级,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企业在销售时就要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及结算方式。
2、规范销售部门体系。销售部门是最了解客户情况的人员,要量体裁衣。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销售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销售计划管理,其主要内容是销售目标的合理分解;业务员行动管理,其核心内容是围绕销售工作的主要工作,管理和监控业务员的行动;客户管理,其核心任务是热情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要充分调动客户热情和积极性,以此保证企业利润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3、重视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作用。财务部财务人员应定期作财务汇报,报告中作专题的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和不能回款原因的汇报,这个信息再汇总到风险分析与控制中心,并及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信用部门。
(二)建立有效的风险预防机制。应收账款风险预警机制,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指标体系,设定应收账款持有水平最高控制线,当应收账款实际持有水平接近或达到最高控制线时,及时发出赊销预警,提醒销售部门控制赊销业务,及时催收账款,控制应收账款持有数额。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控制应收账款的金额及促进应收账款的回收。
(三)加强合同管理。企业应完善合同管理,特别是销售合同管理。销售合同的要素必须齐全而且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特别是付款形式、账期和延期付款的具体违约责任都应清楚、准确。销售部门应在合同签订后交由专人对合同进行统一管理,并制作合同台账,财务部门予以配合,随时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最终起到监督和预防作用。
(四)完善应收账款催收制度。明确职责、分清责任是应收账款催收工作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谁经办、谁负责”的原则,信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应该履行协助、监督和“书面告知”的责任,销售部门及相关销售人员应该承担催收货款的责任。在催收时,应采用发对账单、电话、电子邮件、面访等方式,根据账龄的不同,采用一种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催收。加强与债务人的联系,及时发现问题。
(五)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内部审计应检查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玩忽职守、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
五、结论
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销售和利润,因此企业必须加以重视,并采取各种手段,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企业经营者应采取一切积极可行的策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从而规避应收账款风险,逐步减少企业的应收账款,加速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加现金流量,减少坏账损失,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1]冯秋玲,王棣华.中小企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会月刊,2010.7.
[2]白雪燕.浅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时代金融,2014.2.
[3]潘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财会通讯,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