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01-11戚玲QILing

医院管理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脑病新生儿护理人员

□戚玲QI Ling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科十分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新生儿窒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般情况下,HIE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围产期窒息、羊水污染等多种因素,导致患儿脑血流减少甚至暂停,引起的胎儿及新生儿脑损伤,从而产生一系列相应的临床症状,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1]。研究表明[2-3],风险管理措施有利于HIE患儿的治疗,促进患儿预后的改善。本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40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40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HIE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记为对照组,男78例,女42例,日龄2-16天,平均日龄(14.4±3.7)天,体重4-8kg,平均体重(5.8±1.6) kg;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对其间住院的120例HIE患儿采取风险管理护理,记为观察组,男72例,女48例,日龄3-17天,平均日龄(14.1±3.5)天,体重4-7kg,平均体重(5.4±1.5) kg。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日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基本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护理基础上予以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2.1 风险评估。根据护理风险管理程序,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进行风险鉴别,找出患儿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科学性的护理标准,有效避免风险,并提高护理人员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护理质量[4]。

2.2 呼吸道风险管理。严重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容易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要根据窒息情况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清理时动作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如出现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要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氧气吸入,在吸氧过程中要注意氧流量、流速和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5-6]。

2.3 低体温风险管理。小儿在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之后,体温也会随着病情有所变化,同时也包括未擦干新生儿体表的羊水、血迹以及病室内的温度控制不当,所以患儿在入院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处理措施: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对于采用热水袋保暖的患儿应注意防止烫伤,对于置于暖箱中的患儿一定要注意箱内温湿度,避免患儿出现胃出血、机体脱水及皮肤干燥[7-8]。

2.4 留置针的风险管理。由于患儿哭闹等不配合会导致留置针的脱落、阻塞等,同时也包括护理人员封管的方法不当导致穿刺处感染等风险发生。处理措施:(1) 严格无菌操作;(2)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经常观察局部情况,有无渗漏,红肿;(3)保持穿刺点无菌,覆盖透明敷贴,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固定牢固,但不宜过紧,以免引起患儿不适;(4) 每次输液前及输液后检查穿刺部位及静脉走行有无红、肿、热、痛及静脉硬化;(5) 留置时间不应超过5天,易导致静脉炎。

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儿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血清丙二醛(MDA)水平进行比较。

3. 疗效判定。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指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指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无效指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

4. 统计学处理。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n,%)

2. 两组患儿的SOD和MDA水平变化情况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SOD和MDA水平均较对照组患儿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SOD和MDA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讨论

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对相关的不安全性因素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和及时的措施进行预防,是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十分重要的指标之一[9]。护理风险不但具有一般风险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多个特点,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多个环节,若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重视,则极易导致不同程度的后果[10]。因此,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提高护理质量和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儿的SOD和MDA水平也较对照组患儿出现了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和相关学者的报道结果较为接近[11],表明了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病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而且还有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患儿治疗的风险,促进患儿的预后恢复。

本研究中,护理人员对观察组患儿采取的风险护理管理措施,护理人员针对HIE疾病相应的风险情况,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对患儿护理风险进行了科学和有针对性地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高压氧舱的风险管理、呼吸道风险管理、低体温风险管理以及留置针的风险管理等,对每个步骤和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相应的干预,不但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加强了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的进一步认识,而且有利于HIE患儿治疗的成功率,对HIE患儿的预后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2]。

综上所述,采用风险管理措施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而且还有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患儿治疗的风险,促进患儿的预后恢复。

1 李小春.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23)∶126-127

2 Hill IE, Rasquinha I. Mechanisms of delayed cell death following hypoxic ischemic injury in the immature rally∶ evidence for apoptosis dung selective neuronal loss[J]. Brain Res, 2008,676(13)∶398-403

3 孟平英.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综合干预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1)∶2036-2037

4 卢春燕.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刺激性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16-18

5 黄临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进展[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6)∶832-833

6 刘梅,刘桂莲,蔺鲁,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4,37(2)∶107-109

7 唐秀纯,肖玉媚,刘湘玉,等.风险管理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2)∶86-88

8 安久云.高压氧舱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4,(10)∶42,44

9 宋哲,匡继红,景文贵.综合护理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13)∶2053-2055

10 黄小英,陈舒飞,黄小梅,等.浅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3)∶46-47

11 徐伟,卢亚亚.高压氧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5)∶48-49

12 况静波,李红霞,胡安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2)∶119-120

猜你喜欢

脑病新生儿护理人员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