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舞龙队员损伤情况调查研究与对策—以平顶山学院舞龙队为例

2015-01-11张克峰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平顶山舞龙负荷

张克峰

(平顶山学院体育系,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竞技舞龙队员损伤情况调查研究与对策—以平顶山学院舞龙队为例

张克峰

(平顶山学院体育系,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通过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对平顶山学院舞龙队2012-2013学年参训的37名队员年度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索这支国内高校高水平竞技舞龙队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出现的规律,为竞技舞龙运动队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参考,为运动员训练中的安全保护提供借鉴。结论表明:舞龙运动训练受伤的总发生率较高,主要是男性队员。头部、踝关节和脚是舞龙队员的主要受伤部位。螺旋跳、快腾进、躺身挂腰4人组合等高速动作导致运动员受伤情况较多。第3、6和9把运动员受伤概率较高。生理负荷大小、准备活动充分与否与运动损伤关系不密切。

竞技舞龙;运动损伤;舞龙队

舞龙作为一项团体性极强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深受群众喜爱,在国内各个行业和团体领域都有所开展,近年来舞龙运动的竞技性逐渐增强,各地都成立了竞赛队伍,观赏舞龙竞技也是当代时尚的休闲方式之一。

作为一项现代竞技运动,舞龙运动员的运动受伤是阻碍运动队日常训练和参赛准备的最大障碍之一。笔者针对舞龙运动员参赛和训练中的伤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合舞龙运动的特点,探析损伤的成因,为舞龙运动训练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选择平顶山学院舞龙队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该队伍是全国竞技舞龙的强队之一,多次获得全国赛冠军,平顶山学院舞龙队历年参加全国比赛成绩(见表1),国内领先,具有代表意义。

表1 平顶山学院舞龙队历年来全国比赛成绩一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2013学年参加舞龙队训练的2011级、2012级的37名舞龙运动员的伤情情况及解决对策。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有关舞龙运动的论文50余篇,有关舞龙运动受伤的学术论文15篇和其他舞龙运动为题目的文献资料、书籍5本,为调查研究作好理论奠基。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向舞龙教学、运动训练、学校体育理论等领域的7名专家学者征询意见并拟订自制问卷,采用以开放式问卷为主的方式。

问卷调查时间:2013年6月份(1个训练周期末段);内容包括: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把位等)、受伤次数、受伤部位、受伤情景回忆等。

本文问卷采用特尔斐调查法,发放“指标效度专家调查表”的形式,对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进行了指标内容效度3轮征询。经历多次修补、调整,具备较高的效度。本文的信度检验运用了再测法,抽取10名队员进行了2次测量,时间为在问卷调查的10天后,对2次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信度符合本研究的要求。共发放问卷37份,回收37份,回收率100%,无效问卷0份,有效率100%。受伤的界定:是否造成个人训练间断为判定依据。

1.2.3 访谈法 访问有从事多年教学和训练经验的王继强(平顶山学院体育系副教授)、周加斌(淮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国家级裁判)、常龙强老师(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国家级裁判)等,了解他们对舞龙运动员发生运动受伤存在的问题和预防方法。

1.2.4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将问卷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年度训练中运动员受伤总体情况统计 调查了平顶山学院体育系2010级、2011级总共37名舞龙运动员其中男运动员27名,女运动员10名,在2012年度舞龙训练的受伤情况(表2)。

表2 运动员受伤人数调查统计

通过对平顶山学院舞龙队运动员2012年运动受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上表所示:受伤概率高达154%,特别是男运动员,受伤人数比例达到92.5%,自伤占50.9%,造成队友受伤占49.1%,女队员受伤人数和比率则很低。

分析原因如下,对于平顶山学院舞龙队来说,男性运动员在舞龙运动过程中难度动作大,一般1套规定套路或者自选套路下来运动的时间超过7分钟以上,而且还有不少的C级别的难度动作,难度动作多,负荷较大,速度快。而女性运动员在舞龙训练表演中只要一些简单的游龙,扯旗,靠背舞龙等,一般动作都是A级别的舞龙动作,相对较简单,运动负荷较小。

所以,推断损伤情况的性别差异可能是运动技术的难度差异所致。从损伤成因类型来看,队员自身原因和队友原因几乎各占1/2,因此,舞龙训练时不仅强调个人技术训练水平,而且也重视全队队员的协同性,做到集体技术和个人技术的统一。

2.2 受伤部位调查 表3中数据可以得出,舞龙队员的受伤部位呈现出多样化,但相对集中于头部、膝关节和脚。头部受伤的原因主要有2个方面:队友之间配合不默契打伤队友;队员技术动作不规范被队友的把位或者自己的把位打伤。如,绕身舞龙技术动作,除龙头外,第3、第5、第7、第9把运动员,在舞“8”字的过程中还要从第2、第4、第6、第8把身前绕过,在这个舞“8”字的过程中单把的运动员有单手送把的动作,在“8”字快速舞动的情况下,单把运动员往往因为技术动作不默契而出现失误,使把位脱手,失去控制的把位是打伤同伴头部的最主要原因。同样在舞龙的快速“穿”、“腾”过程中队员头部也容易与快速行进的龙身擦伤。

表3 舞龙运动员受伤部位统计

膝关节由股骨、胫骨和髌骨构成,上下杠杆长,应力力矩大,是膝关节损伤的生理学因素;在舞龙过程中,运动员经常做一些大强度的跑跳动作(如,螺旋跳、快腾进等),使运动员的膝关节承受负荷大,变化多,难度高,还包括一些挂腰、躺腿、站肩等一些高难度动作,这是膝关节损伤的训练学因素。

踝关节是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车构成,其上面的鞍形关节面前宽后窄,踝关节面进入宽大的关节窝内,因距鞍形窄,所以踝关节松动易受伤。扭伤是许多运动项目的共性问题,舞龙运动的自身特点决定了运动员踝关节扭伤的风险更大。踩在龙身上和踩到同伴脚上是造成损伤的两大主因。

总之,舞龙运动的复杂性和训练学特点决定了其运动损伤风险比偏大,但是应当注重关键部位,上述结论说明头部、膝关节和踝关节应当重点保护。

2.3 准备活动因素与运动损伤 运动训练学认为:充分准备活动,使肌肉与全身温度增高,肌肉粘滞性降低,减少肌肉与韧带的粘滞性,增强弹性,并促使关节囊分泌更多滑液,以减少关节的摩擦力,加大关节的灵活性,从而避免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对运动训练的持续开展意义重大。另外,对准备活动主观感受与受伤次数、舞龙训练中精神状态主观感受与受伤次数进行了调查统计,充足的准备活动和精神状态主观感受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能使运动员安全进入较合理的训练准备状态。

但调查结果显示,平顶山学院舞龙队员受伤原因与准备活动充分与否关系不大(表4、表5),难以证明运动训练学上的推断,而且精神状态也和运动员受伤的原因没有相关特征。分析其原因,可能机制有如下几种:1)舞龙运动属于渐进负荷的大强度运动,在运动开始渐进负荷具有准备活动效果,导致准备活动部分特点不明显;2)舞龙运动中自身受伤的原因比例较小,同伴导致的损伤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在舞龙训练中应该注意整个队伍的系统性和齐同性。

表4 准备活动主观感受与受伤次数调查统计

表5 舞龙训练中精神状态主观感受与受伤次数统计

2.4 技术类型差异与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类型具有分类特征,将技术类型归纳为跳跃类、原地类、跑动类,结果表明在平顶山学院舞龙运动员在比赛或者训练过程中跳跃类技术受伤概率最大,明显高于跑动类和原地类技术(表6)。

表6 舞龙运动员运动技术类型与受伤情况对照统计

从表6统计数据显示,跳跃类技术受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技术。原因可能与跳跃类技术的复合性有关,该类技术涉及弹跳能力、时间感、空间感,以及腾空时人体与龙体的作用。

舞龙的运动技术不同,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也不相同,从表7统计数据显示:螺旋跳舞龙动作造成运动员受伤最多为16例,占总受伤人数的28%。快腾进,造成运动员受伤为8例,占总受伤人数的14%。这个动作在造成舞龙运动员身体受伤中还是占比较大的比重。

螺旋跳看似没有多大危险性,却造成受伤率最高,可能与这个技术的复杂性有关。这个动作对舞龙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要求很高,使得人体向上腾起时,要把握好时机,使龙体刚好从脚下扫过。同时,在向上腾起的过程中,舞龙者手上需要完成滑把的动作,使把位上提,避免龙体从脚下扫过时擦地。龙体从脚下经过后,又要立刻滑把,送把扩大龙体的运动半径,使动作展现出更大的螺旋,亦给后面队员留下更多的动作空间。这一切需要运动员的手、脚、重心各个身体部位的高度协调,可以说是迫使运动员一心多用。

表7 舞龙运动中舞龙动作与出现损伤情况对应统计

在调查表中发现大部分舞龙运动员螺旋跳受伤是因为跳起时,龙身从脚下经过是由于没有把握好时机和跳跃的高度,造成在空中使龙身与下肢碰住,造成运动员在空中失去平衡而摔伤。或者由于队员之间配合不好,被前把或者后把队员的或者龙体擦伤。

快腾进,也属于跳跃类动作,是在舞龙技术中,属于C级难度动作,由龙珠引龙体举龙行进,龙珠穿越第4节龙身,龙头穿越第5节龙身,紧随龙珠行进,第6、第7、第8、第9把队员依次腾跃第1、第2、第3、第4节龙身,连续反复,龙体必须环环相扣,保持半球形。这个动作要求舞龙队员之间要有足够的默契,在腾进的过程中要求龙体饱满、速度均匀、动作流畅、干净利落、穿越时龙体不触底、腾进时人脚不触龙。在调查表中,这8例因为快腾进受伤的队员,一部分是因为在快腾进的过程中与队员之间默契不够,造成在穿越的过程中腾跃跳龙的队员与前几把龙身队员相撞,如,龙头也在快腾进的过程中,与5把队员默契不够而撞到5把队员的腿上,造成受伤,还有一部分是由于自身技术动作不过关造成的受伤,如,第九把龙尾队员在腾跃过程中由于跳起高度不够而撞到第4节龙身,造成肩膀摔伤。

躺身挂腰4人组合舞龙是原地类技术动作,在舞龙技术中,属于原地组合动作,龙头舞“8”字,然后第3把和第7把舞龙队员脚分别放在第2把与第6把队员肩上,龙头分别放在第4把和第8把肩上,全身绷直成躺身状态在空中舞“8”字,第4把和第8把队员在其转身的同时还要舞“8”字,第5把和第9把双腿倒挂在第4把和第8把的腰上同时舞“8”字。这个技术本身难度高,风险大,损伤率高是可以预见的。

表8 舞龙运动员其中受伤把位差异统计

表9 舞龙运动员各把位与受伤频数对照统计

总之,运动损伤根据技术分类具有聚类特征,主要集中在螺旋跳、快腾进、躺身挂腰4名队员组合舞龙。因此在这几个技术进行训练时,应安排在注意力比较集中时进行训练。

2.5 把位差异与运动损伤 从表8、表9可以看出,受伤的把位分为3个层次—受伤概率最高的是第3、第6、第9把;第2个层次—受伤率较高的是第2、第5、第7把;第3个层次—受伤率较低的是龙珠、第1、第4、第8把。其主要原因是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对第3、第6、第9把配备灵活性强的队员。

2.6 运动负荷与运动损伤 通常为训练提供依据的运动负荷主要指人体在运动的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它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2个方面。量是指完成练习的数量、次数、组数、时间、距离和重量等;强度是指完成练习所用力量的大小和机体的输出功率。

舞龙训练研究的传统观点认为,运动负荷(生理负荷)的增加会增大运动损伤的风险[1]。

结果表明:舞龙运动中生理负荷偏大不是造成运动员受伤的主要原因。舞龙运动属于技术密集项目,技术变换相衔接是舞龙运动的典型特征,因此舞龙运动的负荷强度主要集中在技术密度为代表的心理负荷上,心理负荷过大导致的系统错乱是导致受伤的主要原因,而心率指标代表的生理负荷与运动损伤的关系反而不密切(表10)。运动训练学认为:难美项群运动员心理稳定性与体能水平、基本技术和心理能力有关,因此,在舞龙训练中,应注重加强运动员体能训练、技术基本功训练和心理稳定性训练。

表10 舞龙运动负荷与运动损伤对应统计

3 结 论

1)舞龙运动训练受伤的总发生率较高,主要是男性队员。

2)头部、踝关节和脚是舞龙队员的主要受伤部位。

3)螺旋跳、快腾进、躺身挂腰4人组合等高速动作导致运动员受伤情况较多。第3、第6和第9把运动员受伤概率较高。

4)生理负荷大小、准备活动充分与否与运动损伤关系不密切。

[1] 张智,易芳.舞龙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6):25-26.

[2] 高鹏春,杨文杰.舞龙运动的社会文化价值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7): 25-27.

[3] 刘军.舞狮运动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38-41.

[4] 刘期努,谢云辉.普通高校龙狮运动损伤的特点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25.

[5] 李中辉,徐运君.龙狮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分析[J].湖南科技中学学报,2007(12):87-88.

[6] 归予恒,王玮.龙岩师专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初步调查与分析[J].龙岩师专学报,1989(8):66-69.

[7] 何建东.舞龙舞狮在高校开展的价值和展望[J].湖州师范学院院报,2007(2):77-79.

[8]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 [9] 李世昌.运动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10] 史绍蓉,尹国臣,余汉桥,等.舞龙运动的生理特征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6(3):36-37.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Competitive Dragon Dancer Injury—Taking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Dragon Dance Team as an Example

ZHANG Ke-fe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 467000, Henan China)

Adopt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s,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injury situation of 37 dancers of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dragon dance team in yearly training from 2012 to 2013, analyses law of injury in training process of this high level domestic dragon dance team,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sports injury prevention to competitive dragon dance team and to safety guarantee of dancer in training. Conclusion shows: incidence of dragon dance training injury is quite high, and mainly for male dancer. Head, ankle and foot are main parts of injury. High speed movement like spiral jump, fast run and four combination lead to the most injuries. The 3, 6 and 9 dancer injury probability is relatively high.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among sports injury, physiological load intensity, full preparation or not.

competitive dragon dance; sports injury; dragon dance team

G852.9

A

1004 - 7662(2015 )04 - 0068- 05

2015-02-09

张克峰,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平顶山舞龙负荷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昆钢六高炉高Zn负荷操作实践
平顶山诗群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中秋舞龙
舞龙舞狮进校园
平顶山暴雨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