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契机,拉好家校合作之手

2015-01-10谢丽嫦

师道(人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小西家校办法

谢丽嫦

把握契机,拉好家校合作之手

谢丽嫦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 “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现实中,由于彼此之间很多差异的存在,比如对责任的认知、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了解等都存在程度上的差异,导致家长和老师要达到 “志同道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能抓住一些稍纵即逝的契机,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思考,给家长多一分鼓励,就能很好地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两年前,学校分配了一个特殊任务给我:负责一位被老师们认为是 “刺头” “问题孩子” “害群之马”的学生的转化工作。由于这个孩子不是我任教班级的学生,他的具体情况我得通过跟他有过直接接触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了解。我信奉“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格外珍惜我们之间的第一次谈话或者说“交锋”。

一、从旁了解,静待好时机

通过老师和学生,我了解到这位叫小西的学生的主要表现和一些背景原因。总的来说小西好斗、敏感、爱说谎、爱欺负弱小、成绩差;很爱制造事端,几乎天天有,且 “品种”繁多,屡教不改。老师、同学和家长不胜其烦。很多老师一提他就觉得头疼,有班主任因为他不断滋事、其家长又不配合,班级管理 “失控”,导致严重失眠和当众落泪;同班学生的家长曾经联名写信给校长,请求学校开除这个 “害群之马”……

究其原因,很多老师认为他的行为表现应该 “归功”于其家长错误的家庭教育思想:对儿子特别溺爱,不会让孩子受丁点委屈和吃亏。小西欺负了其他孩子或做错了事情,其家长会觉得是 “孩子活泼好动,很正常的”。摩擦中发生了受伤事件,如果是别的孩子受伤,父子俩一条心,绝不会认错或 “埋单”;如果自己的儿子受伤,哪怕是被轻轻撞了一下,其家长也坚决追究到底,要对方家长和老师给他一个说法。

到了四、五年级,孩子逐渐长大了,他的骄横行为变本加厉,在家的表现也很不好,此时,家长逐渐觉得孩子确实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有点醒悟了。心急着要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于是在处理孩子的问题时,经常采用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溺爱、暴力。家长反映,有不止一次地把孩子捆绑起来用皮带抽打的经历。可惜,两种教育方式都没有改变什么,反而有了恶性循环的趋势。每次在家挨打后,小西就回到学校找一些弱小的同学出气,无缘无故地欺负、打骂同学。

我收集了信息后,并没有一下子找小西谈话或是给一个 “下马威”什么的。我在静待一个介入的好时机。

一天,小西的班主任怒气冲冲地找我投诉小西这几天的不良表现。说今天又无理取闹,早上自己不交数学作业,还打了负责收作业的女同学。女同学的家长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气愤,在电话里很不客气地说要出面 “警告”他。班主任说已经忍无可忍,无法可施,就要崩溃了。她说刚才已经打了电话给小西的爸爸,约请他过来一起处理,老师请求我能跟她一起面对家长。我认为这一 “事件”是我自然介入的好时机,于是就欣然答应了请求。

二、深入分析,加强心与心沟通

小西的爸爸先到了我的办公室,由于对孩子失望,态度有点消极。跟他爸爸沟通的时候,我主要问小西在家的表现,他说都差不多,总是跟两个妹妹打闹。我问,有没有分析过小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他说孩子小时候很可爱、很单纯,但现在看不透小西内心想些什么,只知道他一肚子坏水,专门想一些坏事出来。自己作为家长也很严格管教过,给过很多 “教训”,甚至往死里打,可他就是不改。从小西爸爸的回答中,我感觉这个做父亲的确实有点 “大老粗”,与儿子缺乏心与心的沟通。因为他漏掉了最重要的一点:不知道儿子内心深处在想些什么,虽然他是个很爱孩子的爸爸,但他不懂得如何去爱。

下课后,小西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我请来数学老师并当面问小西:为什么不跟老师说?他说老师在问他之前已经发短信跟爸爸 “告状”了,所以就干脆不交,也不解释了。从他的话中,我了解到他敏感、不善于用正面的思维方式处理事情;同时老师也有些急躁和疏忽。

由于我第一次找他谈话,他的态度和表现都不错。可是过了没多久,我发现进办公室后一直表现得老老实实的小西的表情出现了异样,脚开始有节奏地抖动,脸部有了一种不认输的表情,眼神飘忽不定,不自觉地往外看。突然他对我说: “校长您看,那些人又在骂我了。” 我莫明其妙,哪些人在骂他呢?我从办公室朝课室的方向看去,原来十几个小西同年级的同学正站在对面楼层的走廊上朝我们这边看着,并交谈着。我问他,你怎么知道他们在骂你?他说就是在骂他。我问为什么他们会骂?他说不知道,反正现在应该是在骂他。这是一个很好的发现。由于经常惹事,他长期以来处在一个与很多同学敌对的状态,看到对面的同学看着这边,就认定同学在说他的坏话。所以他要先发制人,让自己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很强大,以此来“保护”自己。所以当看到或想到别人似乎对他有敌意的时候,他就先主动发起进攻。

我跟他说,这些只是你自己的猜测而已,不成定论。退一万步说,他们真的在骂你,你也可以告诉老师,老师会教育他们的。但如果仅凭自己的猜测就去打骂同学,那就是你不对了。听了我的话他似乎明白了:不要胡乱猜测。接着,他很快恢复了刚进办公室时的老实样子。

我对他说: “今天就谈到这里。第一次见面,了解到你爸爸很重视你,听到老师的电话立刻放下手上的工作,请假赶来;还有,今天我觉得你是一个明白事理的孩子,很聪明,能马上理解我的话并知道怎么做了。我对你很有信心,相信以后处理事情你会懂得分析,找办法解决问题。”此时,他把一直插在衣兜里的手伸了出来。送他们父子走出办公室时,小西还主动跟我说: “老师,谢谢您。再见!”

三、趁热打铁,拉好家校合作之手

晚上7:00接到小西爸爸的电话。他首先感谢我以及所有老师对他小孩的帮助和关心,说孩子今天回家后表现很好,没那么浮躁了。又说听了我的话感觉很有道理,对于他的小孩,没有一种办法是一劳永逸的,作为家长,他会继续想办法与学校一起管教好孩子,请求我多抽时间找小西谈心、进行教育。他还说他有了一个新办法想试一试,征询我的建议:今晚他将和自己的三个孩子 (小西和两个妹妹)在家里制订一个教育方案,三人中谁先动手打人,就被罚到阳台去站一个小时,不能动。我说你真会思考,也很有办法,确实是很爱孩子的,我觉得这办法值得尝试,不过想提个小建议:能否将 “罚站”改为做家务,让他们多做点事情,以培养爱家的情感,一忙起来,犯错者也就不会胡思乱想、多手多脚了,一举两得。另外,对表现好的孩子可以适当奖励。小西爸爸听后非常高兴,说这样好、很有道理。我说:“我了解您的心情,您很爱孩子,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您的苦心和爱,您也要相信孩子一定会改好,会进步,千万不要放弃,如果您放弃了,孩子也会放弃自己的。让我们一起想办法,一起加油!”

当时,家长激动得一塌糊涂,声音哽咽,说在百般无奈中又看到了希望……

四、融合力量,巩固合作效果

第一次见面的结果是一个好的开始,然而我清醒地意识到,很多办法效果只是暂时的,不能一劳永逸。其实,我不会只寄希望于我今天做了这一两件事情孩子就会完全改变过来,正如他今天这个状态也并非 “一日之寒”造成的。我会与大家一起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育的策略,不断巩固和加强效果。

我一直跟踪小西到毕业,其中有很多精彩感人的小故事和与家长、孩子斗智斗勇的 “交锋”小插曲。在最后六年级阶段,我和其他老师一起合力策划了一场有意义的篮球赛 (为了期末的比赛,整个学期鼓励孩子们下课后到操场练习篮球),为进入青少年精力旺盛期的孩子们 (包括小西)找到了一个精神和力量的健康支点和出口。孩子们健康、愉快地度过了小学校园生活。

小西系列事件后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小西的行为背后是怎样的一种状态?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又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不断发起进攻、惹事生非? “思想指挥行动”,所以我猜想和估计应该是他在思想上出现了困扰、困顿,但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所以他从自身经历中提取了一些以为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来进行思想压力的自我释放。老师们也归纳为 “他在家受了爸爸的打骂,回来就找同学出气”, “他把他爸爸用在他身上的办法用于对付同学”。基于这种思考,我觉得今后的教育引导工作会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才能精心配制出开启心门的钥匙。拿着这把钥匙,我们还要耐心地等待花开,用爱心和真心徐徐开启孩子的心门,让他好好释放压力,重新找到合理的处事方式,尽情地绽放童真和生命的光彩。

【本文为广州市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课题 《小学生生命教育有效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11C073】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小西家校办法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最好的办法
好朋友
是我抢了你的体重,你抢了我的智商吗
是我抢了你的体重,你抢了我的智商吗
我们有办法
想办法抓住水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