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源探索
——书法教学中的不二法门

2015-01-10詹桂林

师道(人文) 2015年4期
关键词:造字繁体字声部

詹桂林

字源探索
——书法教学中的不二法门

詹桂林

提起书法,多数人想着笔走龙蛇,满纸烟云。写出来的字个个活灵活现,如有神助。那么这些书家们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有何诀窍?作为书法老师该如何教育孩子掌握书法中窍门呢?

我常对学生们说:书法是要写字,但不是所有的字写出来就是书法。写书法的人应该把每一个字当作一个鲜活的、有个性的生命体来对待,才能把字写好、写活。有时就像演戏,要想演得出彩,在演之前就应该去研究这个角色,演的时候要完全进入这个角色,才能更好地把握分寸、拿捏到位,然后精彩呈现。要想把字写活,是有法可依的。其中有一方法就是:寻根溯源。

首先,写字先探 “源”。就是弄清楚要书写的这个字的来龙去脉,基本了解这个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和字义内容,知道这个字的本义和引申义分别是什么。中国汉字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一脉相承,从未间断过。从远古时代石壁之象形图至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自此在中华大地上完成了从蛮荒到文明的大跨越。再经过篆、隶、楷、行、草五体的演变,从而使得每一个汉字不仅印证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而且都有着一个个传奇的故事。如今,我们可以从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中找到汉字背后的故事。以前找这些资料相对麻烦,现在容易多了。只要有上网工具,90%以上的字都可以查得到。剩下的少量的字就得去图书中查找了,比如像 《尔雅》、《方言》、《释名》、《说文解字》等词典;《玉篇》、《字汇》、《康熙字典》等字典。

在书法教学过程中,老师讲字的故事应先从造字法入手来讲字的本源。古人造字法在汉朝的时候归纳为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现如今的观点是前四种为造字法,后两种为用字法。象形为造字法之首,但这类的字相对较少。比如山、石、田、井、木之类,这些字学生较为容易理解和掌握。而讲到有关指事法的字,比如上、中、刃、玉、本……就要费些口舌。比如讲 “玉”字的时候,我是这样说的: “玉”,王字加一点,什么意思呢?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王者身上佩戴的玉石,那一点就代表玉;另一种为了区别于 “王”字,因为金文中的王字和玉字的区别就是中间一横靠上为王,居中为玉。后来汉字发展到了隶书,很难区分,加上一点表示是玉。为什么现在的字典中的王字旁又叫斜玉旁呢,因为大多数王字旁的字其实都跟玉有关,比如:瑞、环、珍、珠、玛、瑙等。会意字较多,比如:明、家、看、好、男等等,这类字学生很容易学会。形声字所占的比例最大,大部分带有偏旁的字是形声字。在上课时候教会学生认识字的形部和声部就可以了。比如:河的形部是三点水,声部是可;纸的形部是绞丝旁,声部是氏;空的形部是穴,声部是工……

说到这里,还不得不提一提繁体字。繁体字是任何一个书法老师都绕不过去的领域。现在通用的字都是简体字,有些字从造字六法很难解释得通顺。比如:风、历、归、书、区等字。就拿 “风”来说:一个几字框内加一个交叉,很难解释。如果用繁体字就迎刃而解了。 “风”的繁体字是 “風”。一个 “凡”下面加一个 “虫”,它属于形声字。 “凡”可以解释为“多”,是风的声部,虫就是虫子。“风”字,我们可以理解为很多虫子。风的本义是风动虫生。那么很多虫子跟风有什么关系?学生肯定不明白。古人是这样想的:因为刮风的时候,很多虫子就飞出来,因此,虫子突然增多,肯定是刮风了。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本源可能会花掉很多上课时间,但这很有必要。老师的课堂有声有色,更有利于学生学好汉语,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其次,书有源,字能活。对于书法而言,笔法、结构、字形、章法都要有章可循。书法是一种视觉艺术,是给人看的。一般书写者写出来的字的主要功能是认读,符号意义占主流。书法家写出的字要体现三大功能:认读、形美、表意。认读这一关是比较容易过,把基本笔画写出来,排列基本正确就可以了。这个是目前语文老师主要工作,书法老师也重复这一过程。形美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进行专业训练才可以达到,从双姿训练开始,到运笔中的起笔、行笔、收笔,再到结构训练,最后章法训练。这么一步步地走,几年功夫下来,写出来的字是有模有样的。最难是表意,这个要靠书写者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来完成。书法家和书匠的区别在于:书法家不仅能把字写美,还能把字写活。清朝刘熙载 《艺概·书概》中说: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家能将自己的心境用技法透过书写很自然地表现出来,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举个例子,写一个简单的“一”字,就一横,怎么完成三大功能而把字写活?我对学生这样讲:用技法同时解决认读与形美,那怎么做到表意呢? “一”是个数量单位,可以说最小,也可以说是最大。就要看它所放的位置在哪里,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如果它代表数量小,在书法作品当中,则不应该写得太大,否则喧宾夺主,在视觉上和感觉上与义不符。在写的“一”的时候,笔画长短、粗细应该相对其它字收敛一点。反之则舒展一些。这种方法就是 “形”跟“意”走。简单的字如此,复杂的字也是一样。比如说 “家”字。宝盖头下面一个豕,宝盖头表示房屋, “豕”是猪。在写的时候,宝盖的宽度就应该比 “豕”要宽一些。因为房屋就应该比猪宽一些。以上均为书法的普遍性法则,普遍性与特殊性总是共存的,我们不能因为特殊性的存在而否定事物的一般规律。比如说 “安”字,在书写楷体的时候,女就会写得比宝盖宽一些。但篆书可不是这样写的,这是从隶书开始为了求美观而改动过的。或许有人会说:有这个必要吗?所有的字都这么考究,是不是太累了?其实不然,书法是源于写字,高于写字。至于今天我们见到的有些书法作品,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 “书”。

因此,书法家在书写的时候,非常注重字的表意功能。我们作为后继者,更应传承与发扬,在书写的时候多注意汉字的表意功能,特别是正书。正书一般指篆书、隶书和楷书这类的官方字体。至于行书和草书要求较低,因为行、草书更多讲求神韵,特别是草书,多数字已经符号化,表义的功能相对弱化,这就另当别论了。

当然我们不能机械地去理解表意,在书法中的表意还包括书写者的情感在里面,这也是书法最迷人也是最让人难以言表的。这样讲可能有点玄,其实书法是客观与主观共存的共同体,是从技术上升到艺术的一门学科,没有人的主观因素去谈艺术,不科学。

第三,寻根溯源,锲而不舍。养成 “刨根问底”的习惯,脚踏实地做学问。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一些 “小事”:发现学生不小心写错字;学生会提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等等。如:字体不同而导致结构不同,一种字体和另一种字体在写法上区别很大之类。虽然是小事,但作为老师要有做学问的精神,要踏实进取,深钻细研。因为老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明”师出高徒。

有一次出黑板报,一位学生写“拼搏进取”四个大字于黑板之上。我发现 “拼搏”二字中的 “搏”的少了右上角的一点。我问全班学生: “搏字少一点是个什么字啊?”学生没答出来。调皮的学生大专地说: “错字。”我冷静地说: “古代真有这个字,它读tuán,表示盘旋飞行的意思。书法上可以这么写,标准写法是提手旁加一个专的繁体写法。”想说这个事情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我不去钻这个牛角尖,我和我的学生可能一辈子跟很多人一样,把 “搏”字少一点当个错字对待了。有一次上课,我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 “不”字。刚写完,一个大胆的学生喊着说我写错了。我问他错在哪里,他说我的“不”字竖笔画出头了,书上没有出头,语文老师教的也没出头。我停了一下,对全班同学说: “同学们,我们一起查一下吧,看一看书上有没有竖笔画出头的 ‘不’字,最先查到的同学奖励一支钢笔。”不到三分钟,有学生就站起来拿着书走到我面前准备领赏,我也没有食言。我把他找到的 “不”字投影到屏幕上,很多同学都瞪大眼睛要看个究竟。很多同学表示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写法。我利用这个机会给学生讲了为何“不”字出头的原因。我先把 “不”字的篆书和隶书写在黑板上,再把竖出头的 “不”字写在黑板了,学生恍然大悟。顺势给学生略讲了一下汉字的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的演变过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像上面那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还有一样要引起特别注意,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谬误:比如:简体字前后的 “后”的本义是个方位名词吗?必须的 “必”能理解成为心字加一撇吗? “章”是 “立早章”吗? “凤”是 “凡鸟”吗?……诸如此类的不起眼的字,我们不去质疑和考究,直接后果就是误人子弟,说得大一点,就是充当了文化的刽子手。虽然老师的本意并非如此,但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

读书写字,看似平凡,如果多留心一下我们笔下的字,就会发现这些看似很平凡的字的背后都隐藏着独特的美丽,稍不留神,它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远。字的美一直都在那里等着我们,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去研究,我们将会收获良多。带领孩子们探索更多有意思的知识,增添文化学习的快乐。中国的汉字,绵延几千年,几经沧桑,生生不息,我们有责任让它继续勃发苍劲挺秀之貌。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纪中三鑫双语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 李 淳

猜你喜欢

造字繁体字声部
哈哈镜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汉字繁简再引热议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隋文帝造字
台网友鼓动“繁体字申遗”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不孕不育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