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XQ生防菌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2015-01-10伏林军

湖南农业科学 2015年11期
关键词:生防菌衡阳县青枯病

伏林军,张 幸

(衡阳县烟草专卖局,湖南 衡阳 421200)

不同浓度XQ生防菌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伏林军,张 幸

(衡阳县烟草专卖局,湖南 衡阳 421200)

为探索XQ生防菌不同施药浓度对烤烟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研究出防治成本最低、防效最佳的使用浓度,通过对生防菌施药浓度设置4个梯度来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生防菌原液300 mL/667 m2,600倍液稀释后防治烟草青枯病,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达87.18%,烟株的农艺性状最佳,经济效益最好,稀释倍数无论增加或降低防效均下降,同时烟株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效益也相应下降。

生防菌;青枯病;病害调查;防效;产量产值

烟草青枯病是由茄青枯假单胞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植株的微管组织。近年来,该病逐渐成为影响衡阳县烟叶生产规模、烟叶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害之一[1]。一旦植株染病,在自然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发病到完全死亡仅需3~5 d,若大规模爆发则可能导致整个烟田绝收。其最明显的症状是叶片枯萎,被感染的病株茎和叶脉的导管变成褐色或黑褐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菌侵入皮层和髓部,外表出现黑色条斑,有时黑色条斑一直延伸到烟株顶部,甚至枯萎的叶柄上都有黑色病斑[1-4]。

青枯病的流行,严重制约了衡阳县的烟叶生产。而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长期大量施用化学农药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并造成环境污染,同时还会增加烟叶中的农药残留[2]。自2013年衡阳县开始开展生防菌防治烟草青枯病研究以来,主要探索了生防菌与当地常规防治方法效果的差异,从2013和2014年的试验结果来看,生防菌防治法使全县青枯病病情得到了一定程度地控制,烟叶产、质量明显提高。为了验证不同浓度生防菌对烤烟青枯病防治效果及其对烟株农艺性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2015年,以云烟87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以期筛选出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最佳生防菌浓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自衡阳县库宗桥镇七亩村选取历年烟草青枯病发病较为严重的田块作为试验区,该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田块肥力中等、均匀,有机质含量一般;供试烟品种为当地主栽的云烟87;供试药剂为XQ生防菌(由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联合研制)。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5个处理,其中处理1(T1):对照区,不进行青枯病的防治(清水);处理2(T2):生防菌原液300 mL/667 m2,400倍液稀释防治区,分别在移栽当天和揭膜时各施药1次,施用方式为根部浇灌;处理3(T3):生防菌原液300 mL/667 m2,600倍液稀释防治区,分别在移栽当天和揭膜时各施药1次,施用方式为根部浇灌;处理4(T4):生防菌原液300 mL/667 m2,800倍液稀释防治区,分别在移栽当天和揭膜时各施药1次,施用方式为根部浇灌;处理5(T5):用生防菌原液300 mL/667 m2,1 000倍液稀释防治区,分别在移栽当天和揭膜时各施药1次,施用方式为根部浇灌。各处理均不再另外防治青枯病,其他病虫害的防治按常规方法进行。每处理重复3次,共15个小区。小区面积67 m2,四周设保护行。烟田其他农事操作和管理措施均相同。

1.3 病害调查方法

每小区采取五点取样法进行调查 ,每点调查10株 ,每小区调查50株。施药前调查发病基数,于每次施药前调查1次,采收第1房时调查1次,采收第4房烟时调查1次,采收最后一房烟时调查1次,共调查5次。

1.4 病情分级标准

0级:全株无病;1级:茎部偶有褪绿斑,或病侧1/2以下叶片凋萎;3级:茎部有黑色条斑,但不超过茎高的1/2,或病侧1/2至1/3叶片凋萎;5级:茎部黑色条斑超过茎高的1/2,但未达到茎顶部,或病侧2/3以上叶片凋萎;7级:茎部黑色条斑到达茎顶部,或病株叶片全部凋萎;9级:病株基本枯死。

1.5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3和DPS统计软件进行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病率、病情指数及相对防效计算公式如下:

发病率(%)=病株数/调查株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该病级代表值)]×100/(调查总株数×最高级代表值)

相对防效(%)=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看出,5个处理中,烤烟的株高、有效叶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均以T3处理较高,T4处理次之, T5处理最差,T5处理与对照烤烟的株高、有效叶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之间无明显差异。综合比较来看,用600倍液和800倍液稀释的生防菌来防治烟草青枯病,对烟株大田生长期间的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2.2 各处理的防治效果比较

根据每次的调查结果来比较试验区与空白对照区域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从表2可看出:各处理从第1次施药时(3月15日)一直到采收第1房烟叶前(5月25日),烟株未发生青枯病或青枯病未出现明显的症状,从采收第4房开始,即6月20日起,烟草青枯病开始出现明显的症状。从各处理的防治效果上看,T3处理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能达到87.18%,T4次之,平均防效为84.23%,T5处理防治效果最差,平均防效仅为22.58%,而T2处理的稀释倍数最低,用药浓度最高,但防效并不高,平均防效为64.67%。

表1 各处理烤烟农艺性状比较

表2 各处理烤烟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2.3 各处理对烤烟经济效益的影响

从表3中可以看出,T3处理在产量、增产、上中等烟比例、均价、产值及增值等各方面均表现最优,其产量为154 kg/667m2、增产16.67%、上中等烟比例97.87%、均价26.64元/kg、产值4 102.56元/667m2,增值1 040.8元/667m2;T4处理次之,在增产和增值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分别为14.39%和882.36元/667m2;T5处理最差,其产量是140 kg/667m2、增产6.06%、上中等烟比例92.72%、均价23.91元/kg、产值3 347.4元/667m2、增值285.64元/667m2。而T2处理的增产增值并不明显,其产量为147 kg/667m2、增产11.36%、上中等烟比例93.99%、均价24.83元/kg、产值3 650.01元/667m2、增值588.25元/667m2。可见,以生防菌液300 mL/667m2,600倍液防治效益最好。

表3 各处理烤烟的产量、产值情况

3 结 论

(1)通过不同浓度XQ生防菌防治烟草青枯病的对比试验表明:用300 mL/667 m2的XQ生防菌原液稀释600倍和800倍后进行处理的烟田,大田烤烟的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经济性状均比其他处理具有更大的优势。之后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防效明显下降,农艺性状、产量产值也相应减小,而当稀释倍数减少到200倍时也并不能提高防效和经济效果,反而用药量增加,成本增大。

(2)病害调查显示:在第1次施药(3月15日)到第1房烟采收(5月25日)期间未发现试验区烟株表现出青枯病症状,这表明青枯病菌要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才能生存,有研究表明,青枯病菌需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才能发病,在35~37 ℃时繁殖最为旺盛[4]。

(3)烟草青枯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细菌性病害,而且蔓延速度很快,一但烟株染病,往往整株死亡,在烟株发病后才进行防治,则防治效果较低甚至没有效果。因此,在烟草青枯病的防治过程中,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办法,在移栽期、团颗期和零星发病时就应进行防治。同时,要将药剂防治与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相结,如合理进行轮作、合理施肥、保持田间卫生、适早移栽等[2-3]。

[1] 郭 维,彭金良,单雪华,等. 生防菌在烤烟青枯病和黑胫病防治中的应用[J]. 湖南农业科学,2013,(7):27-28.

[2] 陈志敏,彭业敏,张晓阳,等. 烟草青枯病田间防治药剂的筛选[J].湖南农业科学,2012,(4):79-81.

[3] 王晶晶,蒋士君,常淑娴,等. 两株生防菌对烟草黑胫病的抑制活性及其鉴定[J]. 中国烟草学报,2011,17(6):89-93.

[4] 王玉川,顾怀胜,邱 萍,等. 生物菌剂在烤烟生产上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86-15688.

(责任编辑:朱琼琼)

Study on Control Effect of Bio-control Bacteria XQ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Tobacco Bacterial Wilt

FU Lin-jun,ZHANG Xing
(Hengyang County Tobacco Monopoly Bureau, Hengyang 421200, PRC)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 uence of different application concentrations of XQ bio-control bacteria on the control effect of tobacco bacterial wilt and to develop the using concentration which had the lowest cost and the best control effect, the f eld control test was conducted by setting 4 application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of the bio-control bacter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sing 4 500 mL stock solution of the bio-control bacteria per hectare to control the tobacco bacterial wilt after diluting 600 times, the control effect reached the highest, and the average control eff ciency was 87.18%. Then,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tobacco and the economic benef t were both the best, while the control eff ciency wa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of the di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the agronomic traits and economic benef t also correspondingly reduced.

bio-control bacteria; bacterial wilt; disease investigation; control effect; yield and output value

S435.72

:A

:1006-060X(2015)11-0039-03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5.11.012

2015-09-09

伏林军(1982-),男,湖南岳阳市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烟草生产、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等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生防菌衡阳县青枯病
新型生防菌组合防治烟草青枯病田间药效评价
《(同治)衡阳县图志》作者考
衡阳县:禁毒宣传进校园
衡阳县生态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玉米茎腐病生防菌的筛选鉴定及最佳培养条件研究
生防菌XM—10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拮抗机理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全蚀病生防菌YB—81的发酵条件
浅谈茄子青枯病防治技术
三种堆肥对番茄生长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BiologGENⅢ微孔板在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生防细菌鉴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