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强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具体方法
2015-01-10张茗榛
张茗榛
(甘肃省白银公路路政执法管理处,甘肃 白银 730900)
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发展的产物,是开展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载体。随着高速公路行业的不断兴趣,在给我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定影响的同时,其管理问题也日益明显,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下占据一席位置,因此在开展高速公路路政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并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开展工作,从而提高高速公路管理质量,延长公路使用时间[1]。
1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现状分析
1.1 缺乏足够的管理经费
当前,部分高速管理部门在进行路政管理过程中还是使用传统的经费标准,该标准存在不健全、配置低等缺陷[2]。经实践证明,在相关编排制度还未下达之前,部门经费还能承担支出,但如果工作人员全部上岗到位后,那么经费就呈现出不足的现象,尤其是在进行超限运输管理中其属于重点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人力支持以及物力支持,但是缺乏资金支持的现象较为明显,将会成为限制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发展的一个首要因素。
1.2 沿线非公路标牌管理难度较大
高速公路建设的位置都具有地理位置优越以及人流量大的特征,这些特征给广告宣传、广告企业带来了契机,但是在沿线非公路标牌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规划,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管理。例如,部分高速公路两旁红线区域都是建立超市、宾馆、市场、餐馆等,对于城乡地区的高速公路主要以违章建筑为主。
1.3 管理模式较为传统
多数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部门都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工作,而不同省份的路政管理部门属于不同市区的公路局,都是以单纯型、传统型的管理模式为主。在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工作方法方面都有带有传统理念,这样不但降低了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还扼制了员工的责任心与自信心。
2 加强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具体方法分析
2.1 构建整体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模式
高速公路的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其建设发展主要实现了全国高速化。但是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中并未体现这个特征,因此需要在管理过程中以整体性管理模式为主,实现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将整个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路政管理工作才刚刚发展起来,到当前为止还未形成整体性的管理模式,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大胆尝试,以建立完整的路政管理模式为主,利于后期实现统一管理,并为路政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良好契机。高速公路属于常见的设备设施,具备比较强的公用性特征,对于一个城市、县镇来说,它是对外连接的重要工具,所以在管理时不应出现多种管理模式[3]。而构建一个整体性路政管理模式应以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主,如不然会降低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使管理工作出现混乱,还会降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影响管理人员工作热性,给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出行带来严重影响。
2.2 加强员工岗前培训,提高内在素质
全面开展员工岗前培训工作,对员工存在的不足之处给予弥补,达到提高内在素质的目的。新上任的工作人员在上岗前期需严格遵循岗前培训体系,将专业操作技能、路政管理理念、制度作为首要培训内容[4]。考核导师需要严格对岗前培训员工进行评价,查看是否可以胜任部门交给的任务,通过岗前培训工作的开展,利于培养工作人员的严谨态度,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在工作过程遇到难题鼓励员工拓展思维去解决,并构建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便于后期遇到相同问题得以尽快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
2.3 推广路政管理立法,加强执行力度
在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中需要有一套有效的法律法规支持管理工作。当前社会主要以法治为代表,同时国家各项法律法规逐渐趋向于多元化发展,但是还有部分人为了个人权利、利益,利用律法钻空子,从而降低了法律之间的连接性,产生互相排斥的现象,并为相关执法部门制造麻烦,导致意见分散、不团结,给路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国家的相关部门以及政府需要在建立路政管理法律法规时,将存在的问题全部在结合起来,部门与部门之间共同合作,建立、推广属于路政管理的法律;使路政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实现立法有效、执法一致的目的。
2.4 遵循“以人为本”,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
高速公路具备全封闭、严密性的特征,因此行驶车辆在高速公路上时会受到空间的限制,有可能出现行驶事故以及意外[5]。服务作为高速公路管理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特性,路政管理工作人员要以专业的操作技术和创新的管理理念提供全面的服务,这样才能提高路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高速公路主要是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作为主要载体,以执政为民作为管理工作的作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如高速公路中出现安全事故、车辆故障时,路政工作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出抢救方案,并配合医疗人员将伤亡事故降至最低。一个方面:在公路路面周边位置提供安全行驶信息,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施工、暴雨、雾霾、堵车情况时,那么应该在高速公路路口、收费站等显眼位置出示告示牌,说明前方公路存在的现象,这样可以提高高速公路行驶质量。
2.5 扩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保护公路的意识
高速公路对人类出行、社会经济具备重要作用,但是部分高速公路在施工完成后因管理制度落后、宣传力度低等影响,导致公路中的设施设备遭到破坏,行驶人员未按照相关交通规则履行行驶义务。除此之外,还存在靠路建房、补胎、修车的情况,这种情况降低了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了公路的通畅性。因此需要就高速公路的使用、道德素质、制度方面、法律法规进行宣传,将执法工作相互结合起来。通过宣传使人们认识到如何正确使用高速公路,并加强人们的法律法规意识,例如:以宣传画册的方式进行宣传,通过广播扩音装置巡查不断播放路政管理法规达到宣传效果;如出现违规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惩罚。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在路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渐明显,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遵循“以人为本”、推广路政管理立法、扩大宣传力度、加强员工岗前培训、构建整体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模式等,从而达到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加强执行力度、提高员工内在素质的目的。将我国人财损失降至最低,使社会经济可以实现最大化。
[1]张明,梁新社,陈李虎.优化路域环境保障公路畅通——记高平路政管理大队[J].政府法制.2013(29):120-134.
[2]孙士红.加强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12(20):78-90.
[3]熊文明.关于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1(04):178-256.
[4]王连义.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问题与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13(11):781-780.
[5]陈久新,李国忠,孙文全.对如何做好县乡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12(25):9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