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心理电影进行心理健康科普

2015-01-10薛喜红

科技视界 2015年34期
关键词:科普疗法公众

薛喜红

(沂水县科技馆,山东 沂水 276400)

1 何为心理电影

所有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现象为题材和内容的电影都可以称之为心理电影,其中以反映心理问题的心理电影对公众尤具科普价值。

2 利用心理电影进行心理健康科普的理论与实践根据

早在2000 年,就有人介绍过国外的电影疗法。有心理问题的人,心理医生会提供一些电影,来访者看完后,心理医生会与来访者开始一次令人兴奋的谈话,这使来访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显著改善。[1]

2003 年,由英国医生弗德尔创立的电影疗法得到英国心理及精神病领域最具权威机构——英国皇家精神病学院的正式认可,并建议将他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全国推广,这应该标志着电影疗法作为一项心理干预技术被正式认可和接受。[2]

如今,心理疗法已作为一种心理咨询的重要辅助手段,得到主流心理学界的认可和主流社会的接受。

从国内研究看,近年来,我国的心理电影研究已有一定的积累,如利用心理电影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用电影疗法治疗心理疾病、电影疗法对未成年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心理电影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电影疗法本身的研究等。

这些理论与实践的积累,说明利用心理电影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和有效的,进而,利用心理电影对公众进行心理学、心理健康科普也是可行的。

3 我国心理健康科普的紧迫性

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公布的《2007 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我国城市居民有近两成被调查者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专家提醒政府各部门亟需采取措施,积极面对这一问题。[3]

而据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发布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 年)》披露,“我国目前精神疾病患者约有1600 万人,还有约600 万癫痫患者。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此外,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17 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约3000 万,妇女、老年人、受灾群体等人群特有的各类精神和行为问题,也都不容忽视。国内外研究都提示,心理与行为问题增长的趋势还将继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 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四分之一。”[4]

笔者认为,我国严峻的国民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除了依赖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四条主途径外,心理健康科普也是一条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重要途径。通过向国民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技能、技巧、方法等,帮助国民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长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相关技能技巧和方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4 心理电影的心理健康科普价值

4.1 通过心理电影可以向公众科普心理学知识

心理电影以心理现象、心理问题为题材和内容,必然涉及展示和讨论人的种种心理现象、规律和问题,如人的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意志、行为、道德、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等。

心理电影通过有艺术魅力的、或是紧张或是曲折的剧情,将观众引入人类神秘的心理王国,通过对他人心理现象的观摩、替代性体验,产生解惑内驱力,不由自主地思考其中的因果关系,从而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对心理学的强烈兴趣。如《沉默的羔羊》、《本能》等电影,其离奇、惊悚、曲折的情节让观众欲罢不能,对其试图揭开的人类心理暗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这种强烈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正是成功科普的重要表现之一。

通过心理电影向公众科普心理学知识,为向公众进行心理健康科普创造了条件。

4.2 通过心理电影可以启发公众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是个体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起点。观看反应心理问题的心理电影,使观众对心理问题的诸多表现、给患者造成的严重后果和人生影响等有一个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认识,由此可启发公众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如在《第一滴血》中,主角因战争创伤后遗症(创伤后应激障碍)一时无法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导致后来的惨剧;在《超人特攻队》中,反角的惊天阴谋和罪恶的根源竟然是因为幼年时心理受打击,虽然夸张些,但符合人类心理发展规律,这能够提醒观众:拥有健康的人格有多重要;《禁闭岛》则将精神分裂症患者极端痛苦的内心世界和患病经过展露得淋漓尽致。这些电影,都能起到启发公众树立心理健康意识的作用。

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意味着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有时它甚至比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方法还重要,个体掌握了心理健康的众多的知识、方法而不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是没有用的。

4.3 通过心理电影可以向公众科普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电影一般都涉及一些主角由疾患到康复的情节,它不仅大声疾呼人们要重视个体的心理健康,还为观众提供一些具体的、可供操作使用的心理健康知识,这也是一个向公众科普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

如在《拉尔斯与真实女孩》中,影片不仅表现了拉斯的病症和病因,更大量展现了拉尔斯的亲人带他去见心理医生、亲人想方设法帮助兄弟、友人配合地将角色扮演疗法进行下去等情节,这些生动、丰富的情节,让观众明白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对心理疾患者的康复有多重要的道理。

4.4 通过心理电影可以向公众科普心理健康方法

知识的获取毕竟是有限的,普及方法却可以举一反三。心理电影往往直接涉及一些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技术和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对观众尤有启发性和意义。观众通过这些经典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技术、方法的观摩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习得一些心理健康的方法,自己实践和指导他人,让心理健康科普取得实效。

《爱德华大夫》就展示了一些经典的心理分析与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如梦的解析、无条件关怀来访者。观众未必看完电影就认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析梦技术,但观众完全可以据此对梦境做些解读的尝试,并由此兴趣去阅读精神分析类书籍,从而掌握一定的方法。

4.5 通过心理电影可以直接影响公众的心理健康

心理电影可以向观众普及心理学、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健康方法,也可以直接影响观众的心理健康。除了观摩与学习,在观看心理电影的过程中,观众的心理受到触动,通过同理心、共情、移情、宣泄、释放等作用机制,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实现了一定的心灵成长。

如《心灵捕手》是一部优秀的反映问题青年通过心理辅导浪子回头的经典影片,该片极具启发意义,该片通过对主角从一个不信任他人的反社会者到开始信任他人的心理健康、勇于追求幸福的人的转变,大量展示了主角的反社会行为,深刻揭示了造成主角不信任并攻击他人和社会的心理根源,诉说了亲情、爱情、友情、社会关爱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有类似遭遇的问题青少年,通过这样一部电影的观摩,必然会被理解、被触动、被感动,心灵得到释放和感化,主角的转变与成长,也必会启发、影响观众的转变与成长。

5 总结

总之,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现象为题材和内容、尤以反映心理问题的心理电影,利用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公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科普是可行的。鉴于我国严峻的国民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科普可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四条主途径之外的另一条重要的途径。心理电影有其心理健康科普的价值,通过心理电影可以向公众科普心理学知识、启发公众树立心理健康意识、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直接影响公众的心理健康。

[1]李国明.看电影能治心理疾病[J].科学养生,2000(10):36-37.

[2]宋艳峰,薛秀平.欣赏心理电影 促进心理健康[J].电影文学,2008(22):161-162.

[3]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中科院公布2007 年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EB/OL].http://www.gov.cn/gzdt/2008-04/15/content_945123.htm,2008-04-15.

[4]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 年)[EB/OL].http://www.chinacdc.cn/n272442/n272530/n273736/n273796/n1600556/n1601039/8711.html,2004-04-10.

猜你喜欢

科普疗法公众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科普达人养成记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