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词根与汉字部首的对比

2015-01-10

科技视界 2015年34期
关键词:部首构词词根

李 萌

(三亚学院外国语学院,海南 三亚 572000)

英语与汉语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英语是表音文字,其构词手段主要以词根为中心,添加前后缀,派生出大量的单词。词根是单词的核心,表达该词的主要意思。汉语是表意文字,汉字由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专注及假借六种方式构成。随着汉字的发展,形声的造字功能最强,形声字已占90%以上。形声字由表音的声旁和表意的形旁构成,表意的形旁通常是部首。

英语词根与汉字部首都是表意部件,本文对二者进行对比,揭示其在构词、变体以及意义变化方面的共性特点和差异性。

1 构词

英语词根与汉字部首都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根词,如词根port(港口)构成的单词有:portable,portage,portfolio,comport,deport,import,export,purport,support,transport 等。如词根duce(引导)构成的单词有:induce,reduce,produce,deduce,seduce,introduce,educate 等。英语以有限的词根创造出大量的单词。在汉语中,部首“木”构成了大量的汉字,如树,枫,根,枝,柳,椰,杈,桂,柜,椅,桌等。《新华字典》列出了共291 部的部首目录,体现了部首构成汉字的重要作用。

尽管英语词根与汉字部首都有极强的构词能力,但二者的构词方式大不相同。

1.1 结构形态不同

英语是字母拼音文字,构词成分是按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词根在单词中处于线性的结构。而“汉字属于笔画表意方块文字,尽管其笔画、部件的排列也是有序的,但在前中后、上中下各方位均有可能出现。汉字的笔画、部件排列不是线性的,这是由两种语言不同的形态特点决定的”[1]。

1.2 思维形式不同

在英语中,词根与不同的前缀后缀构成了同根词,这些同根词都含有某种相同的意义,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如:表示hold 之意的词根tain 构成了以下单词:obtain(获得),contain(包含),maintain(保持),detain(留住),sustain(支撑),pertain(属于)。这些单词通过“tain”表达出紧密的逻辑关联。而其对应的汉语“获得”、“包含”、“保持”、“留住”、“支撑”、“属于”却没有相同的部首,没有外在的相同之处,甚至逻辑上也无关联。这说明“英语词汇用同一词缀表示了他们的同义性,而相对的汉语词汇却无法用任何相同的形式来表示这种逻辑上的同义性”[2]。

汉语形象地用同一部首表示同类的字,这些字在外形上有一定的联系。如“蚁”、“蚊”、“蛾”、“蝉”、“蛙”、“蛆”等形象地用部首“虫”表示它们都属于昆虫的类别。然而其对应的英语单词ant,mosquito,moth,cicada,frog,maggot 在外形上无相同的词根词缀,在意义上也无任何联系。

据此,可以看出英语词缀和汉字偏旁在构词中的特点表现在下列方面:英语以逻辑思维的形式通过词根派生出同类词,而汉语则以形象思维的形式通过部首组合成同类词;同一词根派生的单词,没有同一部首的汉字相对应;同一部首组合的汉字,没有同一词缀派生的单词相对应。

2 变体

英语词根中,绝大多数的词根存在变体。如abandon 中的band,bundle 中的bund,abound 中的bound,都表示“绑,束缚”的词根。同样,汉字部首也存在着变体。如“水”作部首时,有“冫”、“氵”、“”等变体。二者处于不同的语言形式,其变体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英语词根的变化主要体现了以下规律:词根的元音互转和辅音互换,双元音的删减,以及双辅音的删减。

词根的元音互转是指元音字母a,e,i,o,u 的相互转化。如facile的词根是fac(做),其变体是fec 和fic,可构成fecund(多产的)和deficit(赤字)。其辅音互转是指发音相似的辅音字母互换,如清辅音和浊辅音的互换:词根tend(延伸)变成tent,分别构成单词extend(伸展)和content(满足);词根ac(动)变成ag,其分别构成的单词有action(行动)和agitate(煽动)。双元音的删减是指一个逐渐弱化的元音被删去,只保留一个主要的元音。如词根ceed(走)转变成ced。同样,双辅音的删减是删去一个弱化的辅音而保留另外一个辅音,如词根capt(拿)变成cap。

而汉字部首的变化与其所处汉字中的位置有关,每个部首有其自己独特的变化形式,整体上无规律可言。例如:手—扌 当“手”放在字左作偏旁时,应使用“扌”,如“打、拍、排、提、摸”等;放在字下面时应用“手”,如“拿、擎、掌、攀”等。又如:刀—刂、刀:当“刀”作偏旁放在字右时,应使用“刂”,如“刊、到、刺、剁、刹”等;放在字的上边时用“”,如“危、争、急、免、色”;通常情况下也使用“刀”,如“切、召、分”等。[3]

3 意义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在不断的发展。英语词根和汉字部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仅在外形的变体上,而且在内在的意义上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最主要地体现在由本意向引申义的发展。

英语词根man-来自于拉丁文“manus”,本义是“hand”。manual(手工的),manufacture(用手做,制造),manuscript(手稿),manacle(手铐)都是以词根本义而创造的单词。单词man(人)就来自于词根man,表明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特征就在于能制造工具的手。该词根的引申之义就是“人”,如woman,freshman,dustman 等。从“手”引申出来还可以表示“管理”,如manage(管理),manipulate(操纵)等。另外,从“管理”引申出来还可表示“吩咐,命令”的含义,词根man 的变体mand 构成了单词mandate(指令),command,demand 等。最后,“手”还可引申为“维护,修理”之意,其变体main 构成了单词:maintain,remain,attain。

汉字部首在构词中,意义也产生了变化。如“氵”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产生了汉字:江、河、湖、海,涸 等。而“冰、冻、冷、寒”由其变体“冫”构成,其意义发生了变化,引申为“温度低”。如“亻”通常表示人,如“你,他,们,佛”,也引申为人的动作,如“休,修,住,俸,传”。如“口”最初表示器官:喉,噣、喙;后引申为跟“口”有关的动作:含,嚼,吮,吸,啼;又引申为话语方面的动作:问,咨,听,叨,唠。

虽然词根和部首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引申义,但较词根而言,部首在很多情况下意义已经消失。例如“件”本指人面牛身的妖怪,也作人面动物的总称,它现在常用作量词,表示个体事物。其本意消失后,“亻”的意义也消失了。“淑”的本意是水清澈,它现在常表达“美好”的意思。“淑”字的本意消失后,其部首“氵”字旁的意义就没有了。“需”字本意是下得缓和而有节奏的雨,“零”的本意是零星小雨,其部首“雨”的 意义都消失了。而英语中词根的意义在词汇中消失的情况较少,远没有汉字那样明显。

综上所述,英语词根和部首在构词,变体和意义发展上都有共同特点,但又各具特征和规律,反映出两种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词汇认知是最重要的环节,而掌握了词根和部首的特征和规律将大大提高语言的学习成效。

[1]张丽兵.英语词干、词缀与汉字偏旁部首的对比[J].辽宁师专学报,2003(1):52-53.

[2]张吉生.从汉字的偏旁部首和英语的词根词缀看不同的思维形式[J].汉语学习,2000(2):33-37.

[3]王静.浅析汉字的偏旁与部首[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09-111.

猜你喜欢

部首构词词根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二十三)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二十二)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十八)
藏在英文里的希腊词根(九)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弄清偏旁与部首
认知视野下“好”、“坏”构词的对称性研究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
同部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