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视角下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模式”分析
2015-01-09王警杨昊
王警 杨昊
[摘 要] “爱丽丝梦游仙境模式”下的 “同质——异质——同质”这一过程包含了时间展开、空间原素及内在矛盾等内容。在“成长”的视角下对其进行观照,一方面可以剖析出多种文本内涵,另一方面可以观察到人物的多维角度。而探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揭示出该模式中所隐含的人文关怀,借此关照成长主题下的影像蕴含的终极价值。
[关键词] 爱丽丝梦游仙境;成长;电影;超越
发表于1865年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蕴涵着一种叙事模式:主人公由其所处的同质环境进入到某一异质环境再回到原来的同质环境。我们姑且可以把“同质——异质——同质”这种叙事模式称之为“爱丽丝梦游仙境模式”(下文简称“爱模”), 该模式下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成长,其较为完整地叙述是:
1、“爱模”的外部表现形式为“同质——异质——同质”;
2、经历“同质——异质——同质”这一过程的必须是“爱模”中的主人公;
3、“爱模”中的主人公在“异质”中必须有“改变”;
4、“爱模”的主题是“成长”。
一、叙事模式的类型化
“爱模”作品有一些固定的叙事策略,大致可以划分出三种:跳跃方式、循环方式和线性方式。
迪士尼发行的3D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展现了“爱模”原初的形态,即“现实——异世界——现实”。爱丽丝回到现实后做了两项决定,一是拒绝了哈米什的求婚,二是要与中国做生意。这表明爱丽丝与旧的生活决裂并迈向了新的生活,同时说明爱丽丝在“异世界”中“改变”了,并完成了一次“成长”。 我们将这种成长命名为“符合主流价值观式成长”。
线性方式呈现为“个体——互动——分开”的形式。“个体”即二者以自由方式进行运动;二者的“互动”形成了一种关系环境;“分开”意味着关系环境的解除。在电影《杀手里昂》中,里昂与小女孩的相遇改变了他们之前的生活,两人进入到了由互动所产生的新环境。所有的一切都因里昂的死而结束,由互动所产生的关系也环境消失了。主人公的成长属于情感积累的量变过程,这种“量变”与刘勰提出的“蓄愤”的说法相似,“ ‘蓄是一个过程,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混浊到澄净,由杂乱到富于美感。”(2)我们将这种成长方式称为“情感积累式成长”。
二、人物类型的本性回归
接下来我们深入“爱模”这一文本,讨论至关重要的人物类型问题。
奋斗型人物以千寻和朱孝廉为例,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以面对的姿态,本着自身坚持的信念,付出某种程度的努力来解决或尝试解决他们遭遇的难题。
我们不能仅以“奋斗型”三字来概括所有人物,而要回归人物本体,具体分析人物的内在个性,深入划分。我们可以把千寻归入“强奋斗型”,而把朱孝廉归入“弱奋斗型”。千寻的奋斗历程包含了“求职——工作——情感”三个步骤。“求职”部分由四个小部分组成:找锅炉爷爷,搬煤块儿,找汤婆婆,面对恐吓,力求工作。“工作”部分主要是负责大浴池,为被误以为是腐烂神的河川主人洗浴。“情感”部分则是为救小白找汤婆婆还印章。千寻的奋斗是让人完全信服的奋斗。像千寻这样的“强奋斗型”人物,我们可以将其命名为“自主自生式人物”。
朱孝廉在大类划分上是属于“奋斗型”的,但其“弱”就在于问题的最终解决与他无关,一切的改变完全取决于姑姑的意志。我们将朱孝廉这样的“弱奋斗型”人物称为“被动受制式人物”。不管是“弱奋斗型”,还是“强奋斗型”,最终的目的还是通过影像展示不同的人物的个性风格,回归对人物终极本性的关怀。
三、模式的价值传达
从终极人文关怀层面来看,“爱模”反映了人类对于自我存在的高度认同。人类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如果没有对自我存在的认同,那么所谓的“成长”也就成了伪命题。
从人类生存困境层面来看,“爱模”反映了人类对于改造现实世界的强烈愿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于改造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愿望。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可以失望,但不能看破红尘。”(3)
从“超越”层面来看,“爱模”反映了人类意识的指向性意义。对照“爱模”的规定,我们不能把姜文的《让子弹飞》归入到“爱模”作品中去,因为它不符合规定中的第三点和第四点内容。可就是这样一部非“爱模”作品却揭示出了“爱模”的超越价值。《让子弹飞》中张麻子发动群众“解放”了鹅城的百姓,但群众从此以后真的敢毫不妥协地反抗强权吗?由此揭示出了成长的艰难——即便付出了血的代价,我们依然在原地踏步。那些童话般的“爱模”作品实际上将“成长”简化成了“付出就会有回报”,而《让子弹飞》让我们看到了真相。可事情到此为止了吗?当然没有,人类的发展历史向我们证明“嘲弄进步的希望是最大的愚蠢,是精神贫困和思想平庸的最终表现”。
参考文献:
[1]刘再复著,性格组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童庆炳著,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徐岱著,基础诗学:后形而上学艺术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绥化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作者简介:王警,辽宁抚顺,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读。
杨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