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舞蹈课程的育人价值

2015-01-09孙晓燕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舞蹈课程育人价值音乐学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人民的精神需求也逐渐增加,全国人口的文明素质需要提升。文章围绕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基础教育新课改需求的音乐教师标准,在全国高校积极关注并探索音乐学专业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详细的阐述了舞蹈课程在音乐学专业中的育人功能和价值,以引起同行们的研究兴趣。

[关键词] 高校;音乐学;舞蹈课程;功能;育人价值

一、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

1、教育部《指导方案》中的培养目标

教育部2004年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2004]12号,简称《方案》)。《方案》明确规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2006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6]12号,简称《纲要》),在教育部这两份文件精神的指导下,于2007年开始在全国高校开展试点工作。2010年9月13日,高师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改革专家领导小组组长、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耀华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试点工作做中期总结,总结中指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以教育方针为指导,贯彻‘两为,‘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尤其把美育写进教育方针,提倡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更是为从事美育工作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为宽阔的用武之地。”他在总结中还指出,“《方案》和《纲要》研制本身,就是由于面对自本世纪伊始以来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提出了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的目标,所以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紧扣这一目标。在满足‘音乐教育工作者、‘为基础音乐教育服务这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或精,或专,或全面多能,以适应综合型、创新型、宽口径、多面手的要求。”

2、九年制义务教育需要的音乐教师

九年制义务教育新《音乐课标准》规定,“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全过程。”音乐教师是学校美育的实施者,是美的传播者、开发者、诱导者,担负着发展国民音乐教育,提高国民音乐素质的重任。音乐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审美教育的成效。音乐教师应具备“心灵美、形态美、行为美、教学过程美等素养。

3、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舞蹈课教学改革现状

全国高师院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都在积极的研究和探索舞蹈课程改革的新路子,在修改培养方案,音乐舞蹈课程设置,舞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社会实践等方面,做了一些大胆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基本形成共识——舞蹈课程在培养音乐人才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和价值。

二、舞蹈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和价值

1、“爱心”教育功能

爱是一种情感,爱什么,怎样爱却体现出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社会公民爱党爱国爱人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必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一个教师,应有的基本品质是热爱教育这个职业,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懈的追求教育目标,才能孜孜不倦的努力学习,搞教学研究,才会感觉到教学是一种幸福的享受。这样的教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教师所付出的爱心,感受到教师美的心灵。舞蹈是一门艺术,舞蹈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享受美育的过程。舞蹈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热爱学生,表现出来的是亲切自然、落落大方的教学态度,娴熟流畅的知识讲解,深厚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底,准确到位的动作示范,自然得体的教学技巧,耐心细致的学习指导、点拨和引领,让学生学有所获;学生热爱教师尊敬教师,表现出来的是快乐、轻松、向上,进步,求知欲很强的学习精神。这样,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教学就会受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学生不喜欢这个教师,更不喜欢上这个教师的课,是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的。另外,教师热爱学生,还表现在一个“严”字上,常言说“严师出高徒”,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负责任的教师。学生也不喜欢这样的教师。教师“严”中有爱,“爱”中有和(和气、和谐),“和”中有乐,每一个教学细节的指导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爱心和关心的用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看似无声胜有声,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教师爱心的这种传递,将会在音乐学专业毕业生身上发挥作用。

2、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是人们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美的一种思维活动。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教育活动完成的。高校音乐学专业在培养艺术人才的过程中,舞蹈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不可忽视。

舞蹈是用肢体语言表现美的一门艺术,舞蹈动作具有形态美的特征,优秀舞蹈作品的情感,是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呈现的形态美表现出来的。优秀舞蹈作品中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是用在动或静的动作表现过程中形成的连续不断的画面塑造出来的,展示的是舞蹈动作造型美的特征。舞蹈动作还具有神韵美的特征,神韵是舞蹈表演者意向情趣的最高层次,每一个动作均与神相配合。“神”即眼神,从优秀舞蹈作品中,可以观赏到舞蹈动作与眼神协调配合的神奇之妙,使人们感受到舞蹈不仅美而且富有生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如何欣赏舞蹈,用心灵体会舞蹈美的妙处;教给学生如何学习舞蹈动作,用肢体、毅力、意志和智慧,表现舞蹈美的语汇。此外,舞蹈教师要非常注意自身的形象美,包括精神饱满,仪表端庄,讲课内容丰富,语言清晰、流畅、生动、形象,声音洪亮,示范动作优美等,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感到教师美。教学时,如果发现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动作不协调、不到位,教师要耐心的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并以不美的动作展示给大家,让学生在动作美与不美的对比中感悟美的重要性。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

3、增强乐感能力的功能

舞蹈和音乐的关系密不可分,“音乐是以优美的声音来创造听觉的形象,舞蹈是以优美的动作来创造视觉的形象,两者的结合,构成时空中流动的舞蹈艺术。音乐和舞蹈是一对相互配合的统一体,一部好的音乐能够使舞蹈语汇凝练、集中并富于情感,能够提示舞蹈动作及情感的内涵,使舞蹈的思想性和动作性更加丰富。舞蹈音乐不仅能给舞蹈以长度、节奏和速度,也能给舞蹈以情感提示,舞蹈与音乐的有机结合,才能塑造出完整的舞蹈形象。所以说在舞蹈作品中,舞蹈和音乐共同担负着表现思想内容、刻画人物形象的任务。”

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舞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具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基础、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在这种条件下学习舞蹈,有助于他们运用已经掌握的音乐知识来体会舞蹈音乐所表达的舞蹈情感,分析并理解与舞蹈音乐相呼应的舞蹈动作的内涵,感受舞蹈音乐的节拍节奏以及与之相应的舞蹈动作速度的快慢、动静的结合、力度的大小等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总之,学习音乐有助于学生学习舞蹈,学习舞蹈可以促进学生从中掌握和巩固音乐知识,提高乐感能力,促进学生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再现舞蹈的音乐旋律,让学生随着音乐鲜明的旋律体会学习舞蹈的快乐。

4、舞蹈文化的传承功能

音乐学专业的舞蹈课程,不论是舞蹈欣赏课,还是舞蹈训练课,都离不开舞蹈文化的讲授。舞蹈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特别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世界各民族的地域特点、风土人情、生活劳动方式、民族精神,都在本民族民间舞蹈中有所体现。作为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有义务有责任接受并传承舞蹈文化,为繁荣和发展艺术教育中的舞蹈文化做贡献。

5、强身健美功能

舞蹈是一种用肢体语言表现美的艺术,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形体训练、舞蹈训练,能逐步形成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的气质美。舞蹈训练能赋予他们优美的姿态和高雅的气质,并能进一步促进她们身体的生长发育,塑造完美的体型。从事或经常参加舞蹈活动的学生,大都具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即健美的身体,顽强的意志,饱满的热情,团结友爱、相互配合的集体主义观念。而这种气质表现在外在举止上,显现出的是姿态大方、气宇轩昂、衣着合宜的青春美。经过舞蹈训练的大学生,举手投足,一举一动,面部表情都含有韵味,有助于塑造音乐舞蹈教师职业“美”的形象。

6、社会交际功能

随着艺术教育全民普及化的发展趋势,高校音乐学专业设置舞蹈课程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中小学校离不开艺术教育,幼儿园、大学校园也离不开艺术教育。社区、社会老年活动中心、企事业单位、文化艺术团体也在逐渐发展艺术教育。群众自发的组织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地方行政部门、文化艺术部门组织不同类型的文艺演出、比赛活动,群众自觉参加艺术体验等等。这些艺术活动均离不开音乐和舞蹈节目,离不开音乐舞蹈艺术人才的参与。音乐学专业的大学生具备音乐舞蹈方面的艺术素养,具有表演、演唱、舞蹈的专业技能,有能力接受社会各界的邀请,参与文化艺术活动。这样,有利于和谐群众关系,与民众交流思想,既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增强了社交能力。同时为大学生学习、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7、提高综合能力的功能

(1)学习能力

学习舞蹈,不同于学习其他文化类课程,多读、多背、多理解、多做题就行了;在教室里或找个安静的地方学习就可以了。学习舞蹈不但要心领神会,还要用肢体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感染观众。舞蹈学习者必需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战胜困难的斗志和勇气,向上进取的学习态度,具有艺术实践活动的学习体验和不断向实践索取舞蹈能力的拼搏精神。此外,还要掌握学习技巧,认真领会舞蹈动作要领,学会舞蹈动作组合,掌握舞蹈动作规律,在习舞实践体验中感受认知过程,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及时记录学习知识要点和学习方法,详细记录学习收获和认知体验,积蓄知识,充实自己,做一个会学习,善学习,会指导学生学习的人。

(2)创新能力

由于舞蹈课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舞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上要打破“满堂灌”和“教师示范,学生机械模仿”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通过欣赏、讲解、领会、模仿、纠错、实践、完善等环节,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习惯。比如,学习舞蹈编导创作时,教给学生重新认识舞蹈这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创作舞蹈作品时,首先是选材、确定主题、塑造形象。其次,运用已掌握的舞蹈基础知识、舞蹈基本技能和舞蹈动作组合进行排练。再次,选择与舞蹈主题、风格相适应的舞蹈音乐,反复排练、修正,直至完成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最后,选择服装、场地、灯光,进行试演。学习舞蹈编导创作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锻炼实践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创新的过程。

(3)教学能力

音乐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教学的示范性特点。培养的学生不但会欣赏、会表演、会唱、会跳,还要会教学。传统的教学观念理解为“教学”仅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模仿,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今天新课程标准中赋予“教学”新的含义,即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生活,实现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的教育目标。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会学习是人们生存的条件,不会学习的人,永远不会进步,生存中缺乏竞争力。教学生学会做人,是教师必备的思想素质和育人观念,常说“做事先做人”,不会做人的人,什么事都做不好。教学生学会生活,是教师必备的道德修养,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不会爱父母、爱孩子、尊敬领导、关心同事,热爱学生,更谈不上爱国爱民,热爱大自然。舞蹈课程教学的过程,正是向大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教学能力的过程,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

总之,舞蹈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它的功能,也就体现了它的育人价值。

三、提高舞蹈课程教学质量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1、学校应增加舞蹈课程课时的设置

音乐学专业要提高舞蹈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上需要改革创新,逐步完善,更重要的是需要足够的课时做保障。如果坚持音乐学专业舞蹈课开设一学年,每周两节,共七十二学时的话,教师无法完成培养综合型、创新型、高素质音乐舞蹈艺术人才的艰巨任务。学校领导及教学管理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

2、学校应加强舞蹈教师素质的培养

舞蹈教师的素养决定着舞蹈课程教学的质量。学校需要爱好学习,善于学习,并善于高效率的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师。一个自己不喜欢学习的教师,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自己不善于学习的教师,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给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教师开阔眼界,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和水平。还可以鼓励教师在自己学习实践的过程体验学生的认知过程,以指导学生高效率的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舞蹈课程在音乐学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起着不可否认的作用,它的功能和价值将会在幼儿园、中小学,大学乃至全社会艺术教育中发挥作用,将会在提高全民素质中有所体现。

参考文献:

赵蓉.浅谈舞蹈音乐与舞蹈结构.《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第12期.

作者简介:孙晓燕(1981—),女,讲师,目前主要从事舞蹈教学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舞蹈课程育人价值音乐学
音乐学人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必要性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改革渗透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学生实用性能力的提升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广西独立学院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本土化教学初探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