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护理干预改善肺癌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的临床观察

2015-01-09任玉峰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肺癌饮食

任玉峰

(江苏省南通市第五人民医院南院23病区 226006)

目前化疗是肺癌常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化疗药物的严重毒副作用,常使患者感到十分痛苦,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甚至影响治疗[1]。本研究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于改善肺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以改善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共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46.6 ±11.8)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并均实施化疗。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护理。按照 NCCN指南化疗方案进行化学治疗,体力状况卡氏(ZPS)评分<3分,预计生存期 >6个月。两组性别、年龄、营养状况、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1.2 方法 化疗前1 d实施干预直至四个周期化疗结束。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饮食指导,包括饮食摄入营养的重要性、饮食类型、化疗中清淡、多进蛋白质原则等知识指导。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参照《肠内外营养指南》制订饮食干预计划,分别在化疗前、中、后予以饮食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1)化疗期饮食相关不良反应: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炎等。(2)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情况,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认为粒细胞下降需要临床干预。(3)患者对饮食护理的满意度,患者出院时进行调查,包括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及非常满意计为满意。(4)生化检查: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体质指数(BMI)、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炎、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3.1 目前肿瘤患者饮食比较盲目,对营养教育需求很高,肿瘤患者从医护人员处得到营养知识是获得饮食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2]。据有关报道[3],我国饮食指导需求率高达90% 以上,但对目前健康教育满意率只有72%。因此加强肿瘤化疗患者饮食护理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化疗过程中常见消化系统反应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溃疡,便秘,腹泻等,其影响患者的营养状态和机体的耐受力,不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阻碍了治疗进程。减少或减轻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是肿瘤化疗患者护理的关键,给患者合理的化疗饮食护理可以提高食欲,增加营养,改善生活质量,而且能保障化疗顺利进行。

3.2 本研究的饮食护理分三阶段:(1)化疗前增加营养储备,补充体力,乐观面对化疗;(2)化疗中克服化疗反应,保证体力,顺利完成化疗;(3)化疗后加强营养补充,恢复体力,准备下次化疗。结果表明给予化疗饮食护理后患者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8.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临床上对肺癌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护理指导时,一定要结合病人目前的营养状况及本身消化吸收的情况与医生、家属一起帮助病人制定饮食或者营养补充计划,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1]郭苗苗,袁玲,俞玲.饮食干预对改善胃肠癌化疗病人营养状况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2,26(20):1862-1864.

[2]胡敏.癌症化疗患者的消化系统症状及饮食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5):29 -30.

[3]曲慧,曲颖,刘丽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饮食护理[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5):623-625.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肺癌饮食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春节饮食有“三要”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