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艺实验的实践与思考
2015-01-09张丽丽
张丽丽,陈 超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江苏 苏州215021)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把实践知识同书本知识联系起来,以获得比较全面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独立探索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实验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对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服装工艺实验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实验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工艺实验要求通过基本技能的训练,加深对服装结构内涵的理解,掌握服装工艺流程设计的能力,最终能够进行具体款式的服装工艺制作。正因为技术性很强,服装工艺实验课程分为基础工艺、成衣工艺和毕业设计三个层次,整个工艺课程贯穿大学四年,课程设置是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教授服装基础工艺制作,一直到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完成服装工艺课程的系统学习与实践训练。整体课程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训练内容。作为实验教师,不仅在具体工艺操作上,而且要在课程实践要求与设计理念的认识上都不断要有新的体会与收获,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形成工艺设计的整体概念。
1 基础性实验—基础工艺
1.1 实验内容
服装基础工艺的实验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它主要由制图、裁剪、缝制、熨烫等工艺过程组成。课程内容相对比较多,包括常用的手缝针法、机缝缝型、熨烫知识、设备安全操作等,以及对袖克夫、袖衩、口袋、裙开衩、男裤前门襟、斜插袋、挖袋、装拉链、衬衫衣领等服装基础零部件制作内容。然而学生又是首次接触缝纫机和服装缝制工艺技术,实习时间又较短,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全面地完成实验教授任务是值得深思的。
首先,进行基础缝纫技术的学习和练习(手缝和机缝)。在机缝中,先让学生熟悉缝纫机的使用性能,做简单的直线、弧线、正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的的缝纫训练。然后是平缝、来去缝、内包缝、外包缝、坐缉缝等进一步的缝型制作学习[1]。当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缝纫机,对各种缝型比较熟悉之后,再教学生制作零部件。关于手缝针法,可以在课堂上详细讲解示范之后,学生课后完成,这样就能节约很多时间。
其次,这门课程要求掌握各种服装零部件的制作,需要车缝多个服装零部件,每个零部件难易程度不一样。教师可以针对不同难度穿插进行,缓解学生制作的困难和压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2]。
最后,在基础工艺实验中还要补充一些行业内最新工艺制作内容,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够深入企业,了解实际生产情况和实际操作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补充实验内容;同时还要根据学科发展随时更新实验内容,要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国际动态,了解行业内最先进的缝制设备和工艺技术,并且使学生掌握新型工艺的分析、设计和处理能力,引导学生建立市场意识,缩小学校实验与社会实用之间的差距。
1.2 实验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服装工艺实验教学采用现场示范的方式,即教师示范操作,学生围观领悟,然后学生进行现场实验,类似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而现在服装班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每次示范都必须分批进行,既浪费时间,又因为示范时学生所占方位、距离关系,只能了解大概的操作方法,造成理解偏差,至于一些细节部位的工艺技巧根本无法领略。这种方法会使得学生不能及时消化实验内容,进而实际操作时会遇到很多困难,重复询问、重复做错而导致学生兴趣减弱。因此,需要探索更加合理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
服装基础工艺课主要采用三种教学形式,即集中讲解、工艺制作要点演示、巡回指导。集中讲解,要求把服装工艺的基本原理与要点传授给学生;分组演示,要求教师亲自上机示范必须准确规范;巡回指导,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练习,在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在工艺课教学中,示范是主要方法,它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对于那些错综复杂,层次繁多的工艺难点,必须层层分解,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因此,可以借助一些能体现工艺特点和整个制作过程的坯布样品,把制作步骤尤其是难点、重点进行分解,体现整个制作过程,每个步骤按顺序用线串连起来,在样品上还可以写上工艺流程以及每个制作步骤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要点。在课堂上,教师可把样品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每个操作步骤一目了然,课后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难点。如图1是男衬衫衣领制作的分解步骤。
图1 男衬衫衣领制作分解步骤
此外,在整个基础工艺实验过程中,还可以穿插采用多媒体方法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服装零部件制作内容,演示操作步骤与工艺过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服装零部件制作要点,不但可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强化记忆,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可把不同款式的服装部件制作工艺相比较,分辨出他们的异同点,由一种工艺延伸出另一些与之相连的多种工艺,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在讲述袋的工艺时,就可以把西装的直插袋与茄克衫、中山装的斜插袋、明贴袋相比较讲述分辨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制作过程中通过反复比较,使学生既掌握了多种工艺方法,又进一步理解了各种工艺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区别,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技能水平。
在实验过程中,也应注意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启发式教学可以就某一现象或问题让学生先考虑分析原因,如线迹不良、上下两片衣片缝制不同步的原因、缝口皱缩原因,以及影响缝口强度因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答案,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启发和总结。对于工艺实践能力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引导,例如,对于服装的零部件制作,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工艺方法表现,对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要给予鼓励与发扬。通过对一些现象和问题的分析研究,学生能够更快学到相关工艺知识以及设备部件作用[4]。
1.3 实验特点分析
服装基础工艺是服装品质的保证,是服装成衣制作的基础。在服装基础工艺实验中,教师需要传授最基本的工艺知识、操作技能和一些服装部件的制作,熟练掌握主要设备的使用、保养与常见故障的维修。基础工艺在整个服装工艺实验中是基础性实验,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要求学生熟悉操作过程,掌握操作要领,养成规范操作和保证质量的职业习惯,深入理解相关基本理论。并且,由于零部件小、用料省、造价低、操作灵活,学生可以反复练习,达到“精”、“准”的工艺要求之后,再进行成衣缝制。这样不但增强了授课的针对性,同时也集中有效地将教学难点逐个突破。服装基础工艺实验在整个服装工艺实验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之后的成衣工艺制作和毕业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6]。
2 综合性实验—成衣工艺
2.1 实验内容及教学方法
服装款式千变万化,制作工艺更是多种多样,但他们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存在共性的。教师不可能把每一种工艺方法都传授给学生,但教师可以利用学习中的正迁移现象,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在成衣工艺实验中,以男衬衫、男西裤、女西服、女西裙等日常生活用装的缝制工艺训练为主,培养学生具有精良的服装工艺技术。在此基础上,可以出示样品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比较,研究其工艺方法或者是让学生设计制作与样品有着一定联系的另一种样式的作品,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能在课外的服装设计制作中加以运用,提高学生对服装制作的兴趣。在服装工艺中像这样相互联系的内容是比较多的,比如:男衬衫工艺做一次,只能对基本工艺、操作顺序有所了解,只有通过几次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即熟能生巧。但如果围绕同一个款式进行反复练习便会压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由此及彼,对其领、门襟、下摆、衣长、袖长等部位自行设计并制作。教师通过合理组织,精心安排实验内容,不仅提高了练习效果,加速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这种创造性联系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8]。
除此之外,通过走访服装企业,利用网络资源等方式获知服装行业发展特点,收集国内外服装企业和服装设计公司的先进的成衣设计、成衣工艺、成衣板型和排料方式等资料。将成衣工艺实验内容分成两大模块:成衣技术基础技能模块和专项技能模块,前者包括男衬衫等常用成衣,后者包括收集来的最新成衣工艺,每个模块的学习内容通过不同的实验内容来完成,由浅入深,培养全面型人才。
2.2 实验特点分析
服装成衣工艺是服装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的最终体现,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服装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够举一反三的加以应用。服装成衣工艺实验内容较多,知识点贯穿整个服装专业课程体系,涉及多个工作岗位内容。服装成衣工艺是综合性实验,要建立在基础性实验—基础工艺之上,综合性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综合性实验比基础性实验重要,更不能以综合性实验替代基础性实验[9]。然而,综合性实验—服装成衣工艺制作又是关键环节,既是基础工艺的延伸和发展,又是服装毕业设计的准备和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故而十分重要,必须扎实地完成其实验教学。
3 设计性实验—毕业设计
3.1 毕业设计内容及教学方法
服装毕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服装专业实验,它集服装设计理念,服装结构处理技巧以及服装缝制操作技能于一体,要求学生设计思维广阔,操作技能熟练并具有较强的纸样处理能力,能独立完成服装设计,裁剪与制作的全过程[10]。
在进行服装毕业设计教学时,可以将前几届学生的优秀作品示范展示,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有优秀的范例遵循,首先先要树立信心。再者,学生在完成各自学习任务过程中,由于实践经验欠缺,往往表现出对服装结构的处理不够完善,对缝制工艺流程的制定不够妥当,操作方法、技能和技巧的运用不够到位,未能很好地实现最初的设计想法,制作的成品达不到理想状态的情况。此时,教师则要深入到学生中,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的制作情况,对学生的困难予以指导与帮助,鼓励学生积极查阅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利用白色坯布反复操作实践,不断调整板型,并利用多种缝制工艺进行试制,从而总结经验,使成品达到最佳状态。必要时教师甚至可以和学生一起研究、讨论与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激励者、帮助者和合作者,以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毕业设计作品制作完成后,老师们要组织毕业设计答辩,对学生的成果要进行合理的评价,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获得进一步的提高。之后,组织专场服装走秀,让学生按系列分组表演,请部分毕业生家长、教师、低年级的同学及服装界的有关人士一起参与评比,以集体评价的方式,评出设计创意奖,工艺制作奖,面料应用奖等各种奖项。这种激励性评价方式充分肯定了毕业班的服装设计成果,有助于调动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提高我校服装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学生就业及招生工作也很有益处。
3.2 毕业设计特点分析
通过服装基础工艺和成衣工艺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较扎实的工艺基础,这时可以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实验。设计性实验是实验教学的最高层次,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11]。由于设计性实验的主体是学生,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独立设计和操作,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并设法解决,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手段,模特的音乐素养为时装表演与观赏者提供了国乡村音乐;了解包罗万象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流
4 结语
无论是从实验教学的规律还是从现阶段的实验教学条件或状况来看,采用这种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模式是培养现代创新人才的有力途径。基础工艺是基础,必须牢牢掌握基础知识;成衣工艺是关键环节,既是对基础工艺知识的巩固,也是进行毕业设计的前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服装毕业设计是最终环节,最能全面培养服装专业学生的工艺能力。每个工艺实验环节都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充实并更新实验内容,在全面掌握基础性实验的前提下,需要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并在此基础上以服装行业为背景支撑,实验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加快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创新实践意识,培养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较强知识应用能力、较强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创新能力的实践型应用人才,推动教育模式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创造更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环境。
[1] 朱秀丽,鲍卫君.服装制作工艺 基础篇(第二版)[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1-19.
[2] 姚冰.服装缝纫工艺教学中的调控策略[J].大众科技,2011(8):218-219.
[3] 温丽琴.《服装缝制工艺基础》课程的授课重点与技巧[J].纺织教育,2009,24(3):42-43.
[4] 姚桂珍,孙磊.服装缝制工艺基础课程教学的优化设计[J].纺织教育,2009,12(6):42-44.
[5] 练勇,刘杰慧,郭海华等.优化基础性实验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科学,2014,17(6):105-107.
[6] 李进.实验教学重在过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1-4.
[7] 鲍卫君.服装制作工艺 成衣篇(第二版)[M].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95-107.
[8] 徐强,赵静秒,甘应进等.“服装成衣工艺”课程的教学分析与优化 [J].山东纺织经济,2011(2):63-64.
[9] 孙纯学,高若宇.高校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开发.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128-130.
[10] 奚燕锋,吴敬.服装毕业设计团队创作模式过程及经验初探[J].山东纺织经济,2012(12):91-95.
[11] 陈怀侠,蔡火操,黄建林等.设计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