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 “老渤海精神” 再创改革辉煌大业

2015-01-09李殿仁

军事历史 2015年1期
关键词:渤海

□ 李殿仁

作者:李殿仁,国防大学原副政治委员

2014年是渤海区成立70周年,重温渤海区的革命历程,追记渤海区军民的革命事迹,缅怀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对于传承和弘扬 “老渤海精神”,激励大家接续奋斗、改革创新,大力推进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渤海区为中国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渤海区地处连结华北和华东的战略要冲,其前身是清河区和冀鲁边区。1944年1月,根据对敌斗争形势需要,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决定将两区合并为渤海区。渤海区成立后,管辖范围东起胶莱河,西抵津浦线,南迄胶济路,北到天津南,东北濒临渤海,中心区域在现在的山东省滨州市。全区版图面积约5.4万平方公里,下辖6个地委、专署、军分区,计50多个县 (市、区),总人口1114万。区内平原广阔,盛产粮棉。1950年5月,因形势发展和革命任务的需要,渤海区奉命撤销,所辖县市分别划入滨州、德州、淄博、潍坊、济南、泰安等市和河北省沧州市。尽管渤海区成立到撤销共6年多的时间,它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所起的作用是重要的,所做的贡献是重大的。

平原地区抗日游击作战的典范。抗日战争爆发后,这里的乡农自卫队在流坡坞一带打响了山东省武装抗日斗争的第一枪。之后,清河区、冀鲁边区党政军民先后发动盐山、黑铁山、牛头镇等武装起义,组建了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5军,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7、第8、第9、第10支队,临淄青年学生军训团等武装力量,广泛开展平原游击战争。1938年9月,萧华率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抵达冀鲁边区,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部队建制归八路军第115师,地方建制归冀南党委;而清河区的部队建制归八路军山东纵队,地方建制归中共山东分局。这两块战略区控制着冀南和鲁北广大地区的南北海陆通道,直接威胁着日军占据的天津、沧州、德州、济南等重镇。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冀鲁边区、清河区境内各县城及较大村镇,均被日军占领,并频繁遭受日军 “扫荡” “蚕食”。在当时严峻的形势面前,广大军民坚持平原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群策群力,改造平原地形,大挖 “抗日沟”,利用青纱帐,广泛开展对敌斗争,创造了平原地区坚持抗日游击战争的经验。这些经验给其他平原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由于渤海区军民的不懈斗争,到1945年秋,共解放县城33座、人口600万余,歼敌3万余人,基本肃清渤海区境内的敌伪势力。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以接收失地为名,曾大举进犯渤海区,但几次都未能越过黄河,渤海区成为当时山东唯一一块未遭破坏、保存较为完整的解放区。

用之不竭的斗争力量。解放战争时期,渤海区充分发挥未遭破坏、保存较为完整解放区的优势,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多方面的历史性贡献。

渤海区人民积极参军,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大量兵员保障。据不完全统计,解放战争时期渤海区参军共17.2万人,占全省参军人数 (55万余)的31%以上,先后组建走出四支主力部队。第一支部队,1945年10月由杨国夫、龙书金、徐斌洲等率领山东野战军第7师和渤海军区独立师挺进东北,先后参加山海关保卫战、热河保卫战、解放长春和四平保卫战,后编为第四野战军第6纵队,整编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这支部队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了天涯海角。第二支部队,渤海军区主力部队大部挺进东北后,留下的部队又组建了第7师和第11师,于1947年2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五大主力部队”之一的新5军曾被第10纵队阻击五昼夜寸步未进,损失惨重。国民党军的战将邱清泉曾称:“排炮不动,必是十纵。”1949年3月,第10纵队整编为第三野战军第28军,转战鲁、豫、皖、苏、沪、浙、闽等九省一市,历经战役、战斗数百次,能攻能守,所向披靡。第三支部队,是1947年2月组建的渤海军区教导旅,后由华东军区转隶西北野战军,编为第2纵队独立第6旅。1949年1月改编为第一野战军第2军步兵第6师。同年9月,在完成解放新疆南部的任务后,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建设新疆的号召,屯垦戍边,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2师。这支部队是我军战史上唯一从祖国版图最东头打到最西头的部队。第四支部队,是1947年10月组建的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先后参加了解放博兴、青城、广饶、齐东、寿光县城战斗,1948年9月参加济南战役,11月参加淮海战役,后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参加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后,执行上海警备任务。1950年改编为淞沪警备司令部,所属部队改编为公安军。著名的“南京路上好八连”就是第33军的部队。

渤海区人民积极支前,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大量物资保障。解放战争一开始,保障前方作战部队的物资供应就成为渤海区的中心任务。渤海区军民积极为前线筹集运送粮草、副食,制作被服鞋袜,生产和运送武器弹药等。据统计,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渤海区支前民工达82万人次,出动大小车辆128万辆次,牲口97.8万头,运送支前军粮1.35亿公斤,占山东省这一时期全部支前用粮的38%。1947年8月21日,陈毅在转战渤海区时对区党委机关干部作报告中,对渤海区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山东战场上接连打胜仗的第一功,应记到支前民工的账上。我们的胜利是用小车推出来的,再加劲往前推,就推出一个新中国来。“革命胜利是用小车推出来的”的这个大家十分熟悉的说法,就是陈毅当年在渤海区党委机关的报告中首先提出来的,也是陈毅同志针对渤海区的贡献有感而发的。

渤海区人民主动作为,使所辖区域成为解放战争的后方基地。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约45万人的兵力孤注一掷,对山东实施 “重点进攻”。尽管形势严峻,但渤海区军民齐心协力,奋勇作战,保住了黄河以北这块未被国民党军侵占的地区。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部分部队渡过黄河,转战渤海区,指挥华野西线兵团配合刘邓大军转入外线作战。张云逸、邓子恢、舒同等率华东局、华东军区所属部分机关,分别转移至渤海区。同时,华东野战军兵站、医院、后勤机关、鲁南、鲁中区党委所属部分机关,还有大批伤病员、干部家属和随军民工,苏北、淮北地区部分人员,以及经渤海区转入鲁西南地区作战的华野第6纵队等部,共40余万人相继撤退到此,进行补充休整。渤海区成为这一时期整个华东区和华东战场的后方基地。

二、渤海区在伟大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孕育出了丰厚的 “老渤海精神”

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1000多万渤海军民矢志革命,艰苦奋斗,勇于创造,精诚创业,打造出了值得大书特书的 “老渤海精神”。对于 “老渤海精神”,此前曾经进行过总结和挖掘,将其归纳为 “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等等。今天,重温渤海区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斗争特点和历史贡献,我们更加感到 “老渤海精神”的丰厚博大。

一是顾全大局,勇于担当。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渤海区人民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爱家情怀,他们胸怀国家和民族命运大局,在重要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了中华儿女应有的责任担当。

渤海区所在的区域,是儒家思想的孕育地,这片土地曾养育出无数以民为先、以家国为主要担当的仁人志士。这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历久不衰,特别是在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之际,渤海区的优秀儿女更是积极投身于拯救中华民族的洪流中。早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就开展了党的早期活动。在这里,曾发现了最早的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在这里,曾培养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工人党员;在这里,曾建立了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这里,曾组建中国北方最早的农民武装;在这里,曾打响了山东省抗日武装斗争的第一枪。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极其艰难时期,渤海区军民更是高举爱家爱国旗帜,勇赴国难,创造出了占全区面积30%以上的根据地。在解放战争最艰难的时刻,渤海区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块未被敌人破坏的解放区,担负起了更加光荣的历史使命。纵观整个革命战争时期,渤海区党政军民始终以无坚不摧、舍我其谁的精神,屡次圆满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革命战争年代,由于渤海区地域广阔,保存了一片从未被敌人占领过的巩固的根据地。因此,急需的粮食、兵员、物资等需要短时间突击完成的支前任务,多由渤海区承担。而每当有急难险重任务时,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不管任务有多么紧急,渤海区军民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始终以大局为重,不计代价,不讲条件,作风顽强,无坚不摧,成为党信得过的排头兵和突击队。1945年9月20日,党中央为了实现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目标,要求山东分局集中部队和干部,先机抢占东北。受领任务后,渤海区迅速组织了第7师、独立师等多支精锐部队。随后,这些渤海子弟兵义无反顾地离开故乡热土,星夜进军东北。渤海区人民以对党忠诚、为国家负责、为民族分忧的博大胸怀,为华东战场的胜利和全国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是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回顾渤海区的革命斗争史,“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正是这片热土上英雄儿女的生动写照。渤海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革命战争时期更是敌我双方争夺异常激烈的地区,斗争极其残酷,可以说无日不听到枪声,无日不发生战斗。尤其是解放战争期间,在国民党军对山东发动 “重点进攻”以后,受敌三面包围的渤海区首当其冲,战斗频仍,敌情异常严重。同时,渤海区地处黄河入海口,水患历来十分严重。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阻挡日军侵略,国民党曾炸开花园口大堤,使下游的渤海区遭受了严重损害。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再次打起黄河改道的主意,蓄意水淹渤海解放区,使渤海区人民再次面临灭顶之灾。然而,面对严重的天灾人祸,渤海区人民始终没有丧失信心,更没有悲观消极,而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以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和勇气,与自然灾害和反动势力两大敌人展开坚决斗争,一边积极开展治黄工程,把一片水乡泽国改造成为盛产粮棉的万亩良田,一边大力开展支前与土改等各项工作,真正地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渤海区人民以藐视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最终使这片大地焕发新颜。

三是无私奉献,勇于创造。齐鲁大地历来不乏奉献精神和创新思想。渤海区的儿女更将这种无私和创新的品质,充分运用到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中。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陆续侵占冀鲁边区、清河区境内各县城及较大的村镇,开始频繁进行“扫荡”“蚕食”,推行所谓 “治安强化”运动。国民党顽固派也在其 “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政策指导下不断挑起磨擦,抗战形势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渤海区儿女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群策群力、千方百计地破解难题。清河区抗日军民针对当时地处平原的特点,坚持平原抗日游击战争,大挖 “抗日沟”,改造平原地形,利用青纱帐,开展 “小部队” (如敌后武工队)活动,以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敌进我进、灵活多样的斗争策略,给敌人以很大打击,使当时的抗日形势不断好转。

解放战争时期,渤海区军民曾采取各种办法积极为前线筹集运送粮草、副食,制作被服鞋袜,生产和运送武器弹药等。“一串小车一条龙,吱悠吱悠向前游,一天走不断,一眼望不到头。”“碾磨一起转,米面送前线,打倒蒋介石,粮食是子弹。”当年这些流行的歌谣,不仅生动地反映了渤海区 “车轮滚滚”支援前线的情景,也诠释着渤海儿女对于奉献的理解。1947年国民党军对山东发动重点进攻后,华东军区、华东局以及鲁南党政军机关40多万人,被迫撤到渤海区休整。当时正值寒冬季节,为了保证这40多万人衣食住行,渤海区从上到下紧急动员起来,宁肯自己、自家挨饿受冻,迅速筹集了足够的粮食、被服、柴草。淮海战役最艰难阶段时,渤海区奉命紧急筹运1亿斤粮食至前线,并且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渤海区党政军民立即紧急动员,昼夜工作,仅用16个昼夜就完成了任务。渤海区党委曾经致电陈毅:“正因为鲁南大会战是对全中国民主和平革命事业具有伟大光荣责任,我渤海区党政军民愿以十二万分的热忱支援这次会战”①中共山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莱芜战役》,245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并表示,将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随时听候命令,立即投入前线。

可以说,渤海区在党领导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所取得的成就、所具有的地位作用,都源于这种无私和创造。

三、大力弘扬 “老渤海精神”,汇集全面深化改革正能量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 “老渤海精神”,把 “老渤海精神”旗帜鲜明地作为推动当前各项工作的思想动力,为全面深化改革聚集正能量。

弘扬 “老渤海精神”,深化各项改革,必须强化使命担当。在革命战争年代,渤海区人民之所以能够勇于牺牲一切,慷慨赴命,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他们走出灾难深重的深渊,奔向光明的未来。并由此在党的领导下,明确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进而在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中,把这种责任和担当化作具体的力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当年,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各种支前行动中,都是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比如,在支前民工团、营、连、排、班职务中,基本上都由党员干部担任。在支前任务中,党员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和民工一样抬担架,带病坚持工作,和民工同吃同住。许多文献资料都有这样的记载:由于工作需要,当时我们党的组织还没有公开,但是群众的心里很清楚,凡是工作积极的、带头吃苦的,多半是党员。今天,在深化改革、推进事业的发展中,同样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我们不仅要使广大人民群众坚信:只有深化改革才是事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要做到胸有全局、心有人民,勇于担当重任,积极主动自觉地投身改革。

弘扬 “老渤海精神”,深化各项改革,必须坚持以民为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靠什么来赢得人民?不是靠嘴巴上的说教和几块大洋,而是靠扎扎实实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实际行动。这种实际行动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是历来任何一个政党所不能做到的。正因为如此,人民群众才会跟着党走。退据台湾的国民党在分析其失败原因时也曾深刻地提出:没有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导致了失败。在解放战争中,渤海区支前工作之所以做得有声有色,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关心照顾民工利益,妥善解决支前与生产的矛盾。每次支前任务告一段落,立即抓紧组织生产。民工出发后,其家庭的生产采取专人代耕、亲邻互助等方法,予以妥善解决。越是任务紧急、繁重,越要尽力照顾群众利益,在人力和财力方面实现合理负担。甚至还规定了按劳取酬的具体措施。当前,我们深化各项改革,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把制定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上,放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上。

弘扬 “老渤海精神”,深化各项改革,必须大胆探索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回顾渤海区的革命斗争实践,深为渤海区儿女那种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所折服。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曾创造出许多针对平原地区作战的战术和战法,为抗战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在解放战争的支前运动中,他们更是创造出许多好的经验做法。比如在运粮中,曾经规定每个民工日工资粮4斤,每运百里百斤提成8%,水路提成10%;骡马车定额为每车载1200斤,日行60里;铁轮牛驴车,载量800斤,日行50里,超额完成任务部分,提成5%。①参见中共山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山东人民支援解放战争》,441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这些创造性的举措,既调动了群众的支前积极性,又促进了生产,同时支前民工既得到政治上的荣誉,在经济上也得到了相应的照顾,从而使支前、生产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今天,我们深化改革,同样需要这种创新精神和勇气。要像当年创造抗日战法、支前做法那样,真正把我们自己的情况和底数摸清楚,找到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广泛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办法。

弘扬 “老渤海精神”,深化各项改革,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当年,渤海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取得的诸多成就,首先要归功于渤海区的广大儿女。特别是在组织群众参军参战所做的工作中,充分体现了紧紧依靠群众的强大力量。在解放战争的艰难时刻,为了调动广大军民的革命积极性,渤海区进行了系统的整党、整财、整军工作。比如在支前工作中,通过诉苦、回忆、对比等形式,进行了 “为谁支前,为谁打仗”“革命到底”等思想教育,从而使 “支前光荣、人人有责”形成风气。谁要是 “逃亡” “开小差”,或躲避战勤任务,就人人责备,在群众中抬不起头。这一经验做法,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他在华东局工委 《渤海整党、整财、整军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在一切官兵关系恶劣、纪律不好、战斗力薄弱之部队,应采取渤海整军经验,组织士兵委员会,放手发动士兵群众的民主运动,只有益处,没有坏处。”②《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378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今天,在深化改革、推进事业发展的道路上,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哪里有良方?还是在群众那里。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人民群众那里讨推进我们伟大事业发展的良方,讨实现中国梦的良方。对此,必须有深刻的认识,必须扑下身子,同人民群众在一起,紧紧地依靠人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这样,我们才会有胜利的把握。

习近平同志指出:“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渤海区人民爱国爱家、与党同心同德、勇挑重担、勇于创新、顾全大局、牺牲奉献精神,渤海区党政干部执行政策、关心群众、以身作则的率先垂范精神,是我们推进改革全面深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应当永远继承的优良传统。

猜你喜欢

渤海
渤海大学作品精选
渤海海洋环境治理的演化博弈分析
渤海油田某FPSO污水舱沉积物的分散处理
渤海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学生作品
渤海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渤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作品选登
渤海竞渡帆高举——记渤海轮渡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于新建
渤海大学剪纸作品选登
The Evaluation of Navigate Coursebook (Advanced→C1)
A Survey on Teachers’ Strategies of Lead—in in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