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年底井喷
2015-01-09刘正
刘正
11月“地王”相继涌现,一线城市更是出现“地王”成交高热,月初,中海以59亿元击败天恒永同昌联合体,经42轮竞拍获得石景山老古城综合改造项目,溢价率为28%,折合楼面价2.27万元/平方米;18日以3.5万元/平方米楼面地价成功被中民投收入囊中的董家渡“地王”,不仅以248亿元成为全国总价“地王”,更以1.3亿元大幅刷新了每亩土地的出让价格纪录;广州今年的总价“地王”,在11月24日由越秀地产旗下的栢盈国际以64亿元摘得;11月26日阳光城以21.08亿元竞得杨浦内环宅地,楼面地价破4万元/平方米,也刷新了区域楼面地价纪录。就此来看,目前开发商的信心已得到了显著提振。
趁着市场的“东风”,可以看到政府挂牌速度也明显加快,并且优质土地数量明显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年底前,上海将有20余幅宅地出让,其中前滩的5幅土地更早已成为行业焦点,而这是前滩自公布规划以来,首次启动的宅地出让;北京今年推出的楼面单价最贵的地块——海淀区太平庄村2号地,也在12月4日开始竞价。二线城市中,11月南京市国土局也是接连三次发布土地出让公告,月内推地17宗,总量破百万平方米;合肥市12月首批拍卖土地计划也已出炉,四宗地总面积近300亩将率先拍卖。
四个一线城市11月土地市场显著放量,成交金额达到641亿元,其中上海突破300亿元,广州也超过了200亿元。10月份市场成交虽有回暖,不过土地成交金额仅有296.7亿元。对比百城总量来看,11月一线城市成交总额达到百城总额的近六成,创今年以来新高。截至11月,一线城市今年土地出让金额已经达到4506亿元,达到2013年成交总额的九成,较去年火热的土地市场也不遑多让。因此可以说,11月实际上是一线城市最夺人眼球的一个月。
笔者以为,11月土地市场出现回暖趋势,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9·30”以来楼市政策面持续出现利好消息,降息在短期来看也为楼市注入强心针。二是地方政府希望完成年内土地出让目标,加快了在年底推地的速度。三是企业因为上半年市场不好而拿地不多,如果手上有钱,并且土地的价格、时机都较为合适,为了维持一定的货值总量水平,保证今后的良好持续发展,考虑拿地自然成了房企最关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