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科学视域 浅析正确应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2015-01-08杨阳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12期
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杨阳

摘 要:从图书馆应用的科学视角,分析了《中图法》的体系结构、标记符号、组配技术和文献分类的方法与一般性原则。拟在深入实践和学习的原则,以科学的方法正确、合理、准确地使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提出建设性意见。并着重指出形成满足社会普遍需要的专业知识库群和体现知识之间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这正是光盘期刊得以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科学视域;《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标记符号;组配技术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1997年即已获准以电子刊号的方式正式出版,是数据源开发制作的大型集成化全文数据库类电子连续出版物。该光盘期刊自创办以来,已择优收录各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万种,建立光盘检索咨询站数千家,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普遍好评。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之一。

光盘版在国内主要采取在大中型图书情报单位设立中国学术期刊文献咨询检索站的方式发行,这些检索站以光盘版为核心资源,在当地面向社会提供上机检索以及定题服务、引文检索、项目背景分析、科研产业能力评价、学术期刊检索、项目查新等6大咨询服务。

为要实现以上6大咨询服务,制订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该规范对“A、B、C、D、E、F”6类文献的数据提出了选项要求,其中17个规范数据中只有“中国分类号”和“中文题名”是所有文献必选的项目,由此可见,“中图分类号”在检索中的作用和意义。但在实际应用中,“中图分类号”这个数据又是最难掌握和使用的。为了能够对文献进行正确分类,我们有必要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进行学习和实践,以使用科学的方法掌握这项专业技能。

1 对《中图法》的认识

图书分类是按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的特点,对概括文献情报内容特征及某些外表特征概念或术语,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而形成的类目一览表。分类法一般包括类目表和分类规则,它是类分文献、编制分类检索工具的工具。

分类体系是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依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从理论到应用的原则构建的逻辑系统。分类体系要充分考虑文献分类的特点和需要,文献聚类的方向和集中的程度要以提高分类检索效率为依据,类目设置既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又要有一定的发展,不断加以修订,以满足文献分类的需要。

2 《中图法》的体系结构

(1)基本序列。也称基本部类或部类,是对知识门类进行最概括、最本质的划分与排列。目前分为马列主义等5大部类系列。

(2)基本大类。也称分类大纲,是分类法中划分出的第1级类目。其中社会科学部类下展开为9大类,自然科学部类下展开为10大类。这样,在5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形成了22个大类。

(3)基本类目表。这是由基本大类进一步区分出来的二、三级类目所组成的,是分类法的类目体系框架。

(4)主表。主表的功能是最为丰富的,可以决定类目的位置,也可以表达类目的等级,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注释和参照。对类目的含义、分类方法及其他类目的关系近一步地解释说明。因此上,是文献标引的根据。

3 《中图法》的标记符号

(一)标记号也称分类号,是类目的代号。《中图法》采用拉丁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标记符号。以拉丁字母标记基本大类,并可根据大类的实际配号需要再展开1位字母,用以标记2级类目。在字母段之后,使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各级类目。

(二)辅助标记符号。作为标记符号,具有标志鲜明、使用特征明显的优势,在具体应用中,应区别其不同功用,增强表达能力。可以采用灵活组合的方式,使标记符号将辅助功能发挥至淋漓尽致。特别要注意的是,《中图法》还引入了一些特殊符号,这也需要科学地掌握,有效地应用,以使标记作用完成得更好。

(1)“·”是最常用的辅助标记号,读作“点”。该“点”置于字母段之后,自左至右每隔3位数字加1小圆点。

(2)“()”国家、地区区分号,读作“括号”。用在一般学科类目下需要进行国家地区复分时。但要用括号“()”将地区号括起。

(3)“a”推荐符号,读作“小a”。该号置于马列经典著作的互见类号之后。

(4)“/”起止符号,读作“起止符号”。该号表示类目的起止范围。

(5)“=”时代区分号,读作“等号”。用在一般学科类目下需要进行时代划分时。但需要在时代号前加“=”号。

此外,还有<>通用时间、地点区分号,“:”组配符号,“+”联合符号和“——”指标性类目提示符号等。

分类号组合时如涉及多种辅助符号的使用,应按—,( ),“”,=,<>的顺序组合。

4 《中图法》的组配技术

组配技术是正确、规范、合理地掌握和使用《中图法》的有效方法,可以表达上述分类方法中没有的更为复杂的概念,其原因主要是利用那些简单主题概念的类号,按规则进行重组和重新排列形成一个全新的复合类号。可以这样说,能否正确、合理、规范地使用《中图法》,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是否能熟练掌握组配技术。

《中图法》的组配技术,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科学地理解。一是通用复分表,要用各种类型的编制方法去实现;二是基于类目组要细分的内在要求,就要利用相关类的编制方法进行分类复分,这是组配技术的重要依据之一;三是仿照组配技术的分类方法,进行细分,即类目仿分;四是合成新的类目,借用特殊标记符号,用冒号,直接连接主类号进行组配。

(1)通用复分表

通用复分表不能独立使用,必须要依附于主表的功能。《中图法》的通用复分表由八个表组成,这八个表以“总论复分表”为首,是主表复分的依据。

(2)专类复分表

专类复分表,顾名思义是专供于特定类目细分使用的复分表。专类复分表同样依附于主表存在,且编列于通用复分表之中。专类复分表同样不能单独使用,标记符号为阿拉伯数字,N/Y类别的前面必

须标“0”,否则视为错误。表侧以竖线标注以达到醒目的目的。

(3)类目之间的仿分

用相邻或相关类目的标记,作为复分法的依据,进行重新再组,被称为仿分。类目仿分的目的,也是为了使主类号进一步科学化地细分,达到更为精准的目的。类目之间合理利用仿分,灵活地掌控和组合,也会使主类号细分的层次有所丰富和增加。

(4)冒号组配技术的应用

有时遇到比较复杂的检索项,一个概念很难完全析出,有相关的两到三个类目,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冒号组配技术。通过主类号,把相关的两到三个类目用冒号连接在一起,表达更加完整的主题检索。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资料的分类时,冒号组配法的使用范围可以自动扩大,使用最专指类目的类号完成组配。而在主题表中已经明确形成的主题,不得再用冒号组配技术表达。

5 文献分类的原则和一般方法

文献分类最基本的原则必然是科学原则,要以文献内容的科学性和专业属性为依据,可利用各种组配技术,进行精确表达。文献分类的第二原则是遵守《中图法》的操作规定,执行其逻辑性、系统性和准确性。文献分类的第三原则遵守专指原则,把文献准确地分入相关类目,不能范围过大或偏于实际内容。文献分类的第四原则是一致性原则,在符号应用性要求的前提下,文献的各个要目要保持一致,不能偏离主目,不能偏离主题。

必须对文献进行正确的分类,这是使用《中图法》的基础,可以这样认为,文献分类同前述的组配技术是掌握《中图法》的两大要害题;不掌握这两个问题就不可能使用《中图法》。

对文献进行分类时要准确了解文献的中心内容,准确地理解题目、刊名的内涵,仔细阅读文献的摘要、关键词和前言,以掌握其撰写的科学背景和研究目的,快速阅览全文,不偏离主题,也可借助各种查阅工具或遇到复杂主题时,向相关专家请教。要科学地对文献进行分类,还要进一步地进行主题提炼及选择,根据实际需要将这些被提炼出的主题进行归纳、分组,最后集中标引,且明辨哪些主题不予标引。合理、正确运用组配技术,如通用复分表、专类复分表、类目之间的仿分、冒号组配技术等,以达到科学、准确的目的。

面临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挑战,那种简单的数字化信息处理,已经不能满足以知识为核心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需要,因而必须由专门的机构来对各行专业、各学科各专业的知识进行专业化的分析、筛选、整理和编辑加工,以形成满足社会普遍需要的专业知识库群和体现知识之间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这正是光盘期刊得以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 徐卫.以人为本 提升图书馆服务[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1) .

[2] 崔春莎.21世纪女性图书馆员的自我提高[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1) .

[3] 蔡年生.图书馆读者的权利[J]. 中国西部科技,2005(22) .

[4] 王爱杰,姚颖莉.数字环境下图书馆员的变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24) .

猜你喜欢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医学专业英语的分类评析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修订与主题词对应分析
关于对《中图法》“中国地区表”修订的构想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J2绘画类目的设置探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