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蜀印锦书:二十世纪四川成都书法篆刻事略——人物篇

2015-01-08向黄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篆刻

周菊吾

金石余事传清名  著述初成做嫁衣

《李劼人晚年书信集》里,有一封1962年11月17日夜他写给蜀中篆刻家周菊吾的信。李劼人请周菊吾给自己刻一枚“一度藏于菱窠”的印章,说明用小方章或椭圆章镌出皆可,并询问他每周哪几天在寓所,自己让私人秘书去取。他在信中评价周菊吾的印章构思:“所拟印稿甚佳。”

周菊吾先生的篆刻,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被视为“西南第一”。他酷爱篆刻,对秦汉玺印及明清诸大家的作品,广泛搜罗,尽力博览,心摹手追,30年下来,他刻印以圆朱文成就最高。近现代篆刻大家方介堪夸赞其印作:“海内刻圆朱文者,蜀中竟有如此高手,精妙绝伦。”印学家王家葵品评周菊吾的篆刻:“今论菊吾篆刻,印愈小愈精致,拟玺之作尤见功力,圆朱文多字印,精整典雅。”(《近代印坛点将录》)

周菊吾去世后,存于世间的作品很少,笔者所见墨迹,也不过十数件而已,其中还是题跋、手抄善本书目居多。印章多散见于古籍图书上的收藏章。比较集中的,是他的学生徐无闻与儿子周同甫搜罗、归集他散见于世的作品,于1988年出版的《周菊吾印存》。刘君惠在该《印存》序中讲:“菊吾初喜吴氏印,若破荷亭者,诧谓可以惊风雨而泣鬼神。既而怵末流之披猖,乃务归于醇雅。夫艺术之事,与政教风会息息相通也。昔人谓审音知政者,于印学亦可以观焉。菊吾之倡导醇雅,盖欲以艺事树之风声,于以扶微,于以振敝也,雕彤篆刻云乎哉。菊吾择善固执,绰约自守,不肯为天下荡,执之时义大矣哉。”说周菊吾之于篆刻,最开始喜欢近代篆刻大家吴昌硕的风格,随着阅历增长、认识提高,觉得应当用篆刻这种艺术形式表达崇尚醇雅、坚守人格的理想,这是爱好篆刻的文人学者应当有的自觉行为。

孔子有一段话很有名:“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周菊吾之于篆刻印事,的确是这样。刘君惠讲:“菊吾之于印,亦执之终身,锲而不舍。俯仰一室之中,砉然向然,奏刀騞然,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者,技近乎道矣。”他用一生对美的追求来完成人生的完美。

周菊吾的儿子周同甫曾经在为父亲扫墓后作诗,表达对父亲的感情:“望山陵前子规啼,墓茔将近更唏嘘。诗家欲携李杜游,家国总被鬼魅欺。金石余事传清名,著述初成做嫁衣。哲人有后寄海国,应知家在锦城西。”周同甫在诗后还情犹未尽地写道:“先君周菊吾先生盛年早逝,迄今忽忽40年矣,先君少负文名,毕生研究唐宋文学,心气高傲,却终以家国之事罹难文字狱,先君以学术晚成、述而不著自况,‘文革前其主持编之《宋文选》巨制,‘文革后即为蝇营辈坐享,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先君工篆刻,为巴蜀大家蜚声海内。然父执刘君惠先生,为《周菊吾印存》作序称:‘菊吾而以印人传,斯菊吾之不幸也。痛哉斯言!”

四川名宿华阳林思进,对周菊吾的文采评价很高:“典丽风华,旬堪垂远,老夫欲焚笔砚矣。”说是周菊吾的文采斐然,令自己读后,很想把毛笔、砚台焚毁而不写了。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周菊吾求学于国立四川大学,受到教授林山腴、庞石帚、李培甫、赵少咸、向仙桥等大师的亲炙,这于篆刻,真是功夫在诗外了。

周菊吾执教川大,门生甚众,最为人称道的是徐无闻。后者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一是家学渊源,二是自己勤奋、沉迷。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周菊吾早年对他的扶持、栽培。徐无闻不仅耳聋,而且很早就严重偏科。徐父宦游川南,无暇顾及这个儿子的教育,委托朋友周菊吾协助管理。即使在民国时期,偏科也是很麻烦的事,好在那时从中学到大学都是自主招生。周菊吾兼职于中学、大学,便带着这位学生,一路过关斩将。尽管徐无闻的数理化、英语科科危险,但是凭着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终于摇摇晃晃进了川大。毕业后又执教大学,成为国中赫赫有名的学者、书法篆刻家。徐无闻后来对老师的尊敬,也是人所共知,使得古来人们就津津乐道的“视生如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经典再现。

徐无闻

手倦犹难纠字拙  身闲岂可望诗工

新得先师徐无闻先生照片影本一帧,原大寸照,摄于1975年10月,摄影地点在忠县鸣玉溪。背后有无闻师题跋:“仙姿已渺洞难寻,唯有飞湍响玉琴。我与白公心事别,雨中留影寄幽情。自忠县城溯鸣玉溪十五里有瀑布,高可六七丈,广四五丈,即木莲洞也。唐元和十四年,白乐天于此得木莲花,有诗纪之。今木莲不可见,洞亦不存,唯瀑布奔泻、乱石嶙峋。其上有石拱桥,桥边古榕一株,道旁摩崖石刻多已漫患。独宋绍定庚寅钱子山题诗可读,诗云:‘鸣玉溪边堪寓目,木莲洞下更关情。忠州好处无人说,祗得孤城小市名。余客忠州三年,屡游其间,癸丑岁将西徒渝州,恐永无重游之缘,遂于十月十七日冒雨至瀑布下摄此,以志鸿爪。上距乐天之游已一千一百六十四年矣。”这张照片是谁拍的,恐亦无可考,照片背面题跋却留下了当年无闻师自忠县回到西南师范大学之前的心理历程。《汉语大字典》记载,是年:“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在广州召开全国词典编写出版规划会议上提出编纂《汉语大字典》的计划,经周恩来、邓小平同志批准立项,确定由湖北、四川两省出版部门组织有关专业工作者协作编写。”次年,无闻师应编辑委员会邀请参加了字典编委会,任字形组组长,负责字典字形搜罗、考证、编辑。

自四清运动伊始,无闻师即遭批判,《吴宓日记》所记甚详,其中1964年“12月9日,星期三。下午1:30中文系在方池小操场集合,排队,入大礼堂。坐临大道窗下之前排。……徐永年、李淑清夫妇坐宓右,众皆视为罪人,不与交言。”到文革的时候更是被抄家,《吴宓日记》记载:“1966年八九月之交,红卫兵抄去郑思愚、徐永年及宓等之书稿文物,均锁置于3121室中。”整个社会秩序被打乱。到了1970年,“西南师范大学从重庆北碚迁至梁平和忠县。一家人在忠县师范的半间教室居住了三年。从此以后他手抄《甲骨文字编》约二十万字,校勘《说文解字》七遍,以及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临摹、研习了大量的碑版字帖。”(向黄《徐无闻年表》)无闻师一头钻进一生热爱的书法篆刻艺术。到1975年,无闻师五年流寓忠州,虽然这个地方的条件颇为艰苦,生活却实在而平静,他在埋头钻研中得到了无限的乐趣,正如他在《赤壁之游乐乎》一文中,描述流放黄州的苏轼所见的那样,“黄州的山川和人民也给了东坡莫大的慰藉,激发他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文。”在这里,无闻师钞旧刻,写眉批,做笔记,题跋语,刻印章,为后来进入《汉语大字典》的字形编辑以及书法篆刻艺术的创作,成为二十世纪四川书法的殿军,国中赫赫有名的,在众多领域都取得很高成就的学者、诗人、书法家、篆刻家奠定了牢实的基础。endprint

徐无闻(1931—1993),成都人。他七岁时到成都市实验小学学习,父亲徐寿益先生公开始教授书法,到十二岁时教授篆刻,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毕业于四川大学。一生转益多师,少年时,先后随蜀中名师周虚白、李璠、周菊吾、王利器等学习文学、书法、篆刻等,尤其是在印学大家易均室门下学习,在印学方面获得极其扎实的系统知识;青年时,工作于西南师范大学,在吴则虞门下作古典文学研究,与吴宓先生以书画论交;中年时,到上海做郭绍虞的古代文论的研究生,先后拜师书法大家沈尹默、潘伯鹰,篆刻大家方介堪。之后,结交江浙、粤、京等地的艺文众贤,论交于沙孟海、启功等当代鸿儒,得到诸贤共同称赞、高度评价。

无闻师是一位于诗、文、书、画、印、古琴、鉴考等众多领域多有研究,创作且取得令人属目成就的通才。无闻师做事,正如他的业师周虚白所讲:“你的老师啊,拼命三郎!”无闻师曾讲:“别人一生打一口井,我打几口井。现在我的井就要冒水了。”的确,在当代的文学艺术创作与研究中,无闻师以其实实在在的作品与研究赢得了世人的认可。启功先生在《徐无闻先生著作集·序》评价道:“教授于西南师范大学,著述甚富。于古文字之考辨,造诣尤邃。暇则挥毫作书,古、篆、楷、行,罔不精工。其篆法深稳,独得渊穆之度。”韩天衡在《徐无闻印存·序》中评价无闻师对当代印坛的贡献说:“试想,被誉为印坛出新骁将的赵之谦,其出新特征正是敏颖地将彼时过目的某些特别的新出土文字,成功地引进到印坛中来。因此,无闻兄在这方面成功的引进,其作为当与悲盦异曲同工,是足以名人入印史功臣榜的。”

在国人的印象中,无闻师的作品以战国中山王书法创作被诸家评为第一。人们在介绍到战国金文中山王书法时,总会这样讲,“中山王铭文的迷人魅力倾倒了无数爱好者,众多书法家和篆刻家纷纷效仿,其中最著名的首推徐无闻先生,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专家和书法家。徐氏书写的中山王体书法作品,结构严谨,字形优美,线条挺劲,变化随意,小大由之,得心应手,潇洒自如。”

壬辰六月初八,写于雍婴堂灯下

郑伯英

名家名手绘诗笺  幻化寥落遗锦城

楔子

去年,本来应《成都日报》之邀开《蜀印锦书》专栏,介绍上世纪四川书法篆刻家的时候,并未涉及到诗婢家二代传人郑伯英先生的故事。因为在写太老师徐寿先生及其先师徐无闻先生的时候,心中一直有两个疑问,一是鸿冥翁徐寿做隐士做得这么彻底,起因好像没有落到实处,总觉得有点悬空;二是,徐无闻先生是聋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他却花很大的力气,不远千里从西南一隅,跑到海上、杭州,去作了一个有关既是古籍版本的、也是古琴音乐的研究专题《鲍廷博手校张奕枢本〈白石道人歌曲〉》,并刊印流布于世间,成为了既是词谱也是琴谱的成果,受到业内人士的一致赞赏。这个动因又是什么?

当然,徐无闻先生留下的一部整理业师沈尹默先生入蜀后所留下的由他供稿并小楷释文的《沈尹默先生入蜀词墨迹》,就直接与诗婢家接上了因缘。记得二十余年前,我在城北问学守墨居时,专门询问这整理后,原稿下落,他说:“这书出版后,书社的人告诉我,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我也没有追究,当时就觉得化成千百身就可以了。”老师说这话的时候很是简淡,拿到今天来,那真是会那个弄成一桩大事来。这词稿是沈尹默应抗战时期时任民国四川教育厅厅长的郭有守之请书写的。书写的材料,徐先生在跋语中讲得很清楚:“这本墨迹的用纸,是成都诗婢家所制诗笺谱,笺画的作者,大半是全国知名的画家。”

过了年关,从京城回到西蜀,因为某种因缘,利用业余时间,就追寻起来,搜罗了一批文字资料,也寻访了一些相关人物,前前后后整了三个月,居然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某日,与成都诗婢家画院的刘院长吃饭就坐一起,闲谈此事,他很是感兴趣,说:“既然扯到诗婢家郑伯英的旧事,何不写出来,给诗婢家的历史帮补一点资料,这样吧,我叫诗婢家的人来找你,如何?”我想,反正都是副产物,就顺口答应了。果然,不几日,诗婢家来电话,就这样,一件事还未扯清楚,另一件事情又开始了。

那就码字吧!

郑伯英之聪慧手巧善经营

话头是从寻觅城北歌商颂室父子隐逸、著书的因缘开始,此处按下不表。且说,从这话头引出来的诗婢家二代传人郑伯英的轶事。这轶事的来龙去脉,一半是听来的,一半是翻书找来的。

那轶事里面讲,郑伯英聪慧手巧,并且善经营。

郑伯英从小聪慧手巧。

这聪慧是指郑伯英摹仿字画惟妙惟肖,字画一经他手,但凡欢喜的,都能摹仿得如真迹一般无二。据讲,他曾摹仿时贤蜀中书画大家端秀的作品,竟然连老于世道的父亲都看不出来。

这手巧是说郑伯英会女红。为了取得心仪女子的欢心,除了手绘扇子相赠,居然能够用自制荷包表达钦慕爱怜。当然,这么用心,自然是心如所愿,抱得美人归了。

郑伯英一家那是真正的、资格的老成都了。他的母亲是清朝满族久居少城的八旗弟子的后裔,家中殷实那是小日子过得巴巴适适的。但是,宣统逊清,国号换代,母亲一时忧愤,弃世而去。这夫人一走,他父亲郑次清先生的那种提著鸟笼、翘起二郎腿坐茶馆的悠闲生活就成了过去式,少城是住不成了,搬出去,大房子换成小房子,凭着对字画的熟悉,在羊市街开了一间装裱铺,干起了装裱的营生。

依著旧习,开铺子要有堂号。这郑次清先生从郑氏祖宗的里面找,就找到东汉大儒郑玄家中奴婢典故,是讲郑先生才高识远,受到耳濡目染,奴婢们在生活中都能以诗书对话,表达心曲:这故事见于《世说新语·文学篇》:“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诉,逢彼之怒。”婢女对答都是引用《诗经》里面的句子,表达对主人处置自己的不满。

名不正,言不顺,堂号取号了,“诗婢家”就在仁厚街开门做生意,这是1920年的事情。谁料想,在兵荒马乱的时代,生意真不好做。为了生意,1933年迁移到字库街,但是还是惨淡经营。就这样,慢慢地拖著,又转到羊市街。到了1936年,郑伯英正式接手生意。endprint

郑伯英很是用心,除了装裱生意以外,他广开经营与字画相关联的项目,增加了木刻水印、书画简册、文房四宝、彩色名笺等。更重要的是他广泛联系蜀中文人墨客,比如民国初活跃于四川社会的“五老七贤”,因战乱、战争而流寓蜀中的书画家们都被他延请至“诗婢家”,吟诗作赋、泼墨敷彩。

1941年日机轰炸成都,“诗婢家”被毁。不久重新开业,清末民国初大诗人、大书法家赵熙老人亲为“诗婢家”题写了招牌。据说,赵熙生平第一次为人题写招牌,这块招牌尝被人质疑。于是,赵熙在回郑伯英的信中讲:“古人云,火灾之后,乃是吉徴。”除专写慰问信外,还作一幅山水画,题《浣溪沙》一首,词中讲明书写“诗婢家”的过程,以示勖勉和誉扬。

流传至今,对四川文化最有影响的就是郑伯英制作“成都诗婢家诗笺”。

据郑伯英自己回忆:“我年青的时候,曾从我父亲手里看过一些古代诗笺,以后又看过明代十竹斋和晚近北方制版的古雅笺纸。同时,早在千多年前,唐代女诗人薛涛,就在成都用锦江水自己设计笺纸(后世称为薛涛笺),广为流传。这些都使我对笺纸产生极大的兴趣,就动了自制笺纸的念头。1940年前后,我先后设法征集到时贤书画一百幅。经过自己设计、描绘、装版、制图、印制成了‘成都诗婢家诗笺。”郑伯英对自己设计的这套笺纸很是满意:“木刻套色、线条清楚,称得上是精工镂刻。”

“成都诗婢家诗笺”,吸收古往今来木刻雕版与套色水印的精华,在形式上大方开阔、在内容上与时俱进,在色彩上典雅清丽,在纸张上选择精良,所选择的书画家都是一时名流,深得内行与大众的欢喜。“诗婢家诗笺”成为与荣宝斋《北平荣宝斋诗笺谱》等为齐名的民国名笺。

经过郑伯英的苦心经营,成都“诗婢家”与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天津“杨柳青”并称为中国文化老字号的“四大家”了。

郑伯英之古道热肠助君璧

抗战期间,大量的北方、江南人士流寓巴蜀,遍布西南。连国民政府本身都从首都南京迁移到了重庆,整个中华儿女都做好了与日寇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一大批文化精英也到了成都。郑伯英轶事中间,就还有一个就与流寓成都的黄君璧先生有关。

黄君璧是二十世纪最优秀的中国山水画家之一。据《黄君璧年表》记载,1937年,黄先生到成都来举办过画展两次,那年他四十岁。这轶事里面讲,成都虽然是一消费城市,但是,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文化人,找饭吃就成了当务之急。黄君璧先生也不例外,他手持画作来到诗婢家求售。

这时的诗婢家已经经营得风车斗转。某日,郑伯英正在铺子上,看见一落魄的中年人手持画卷向伙计说什么。凭着职业的感觉,郑先生就请这中年人打开画卷一看,画得真好。一问,原来是他本人画的。再一问姓名,喔,黄君璧。那时的黄先生,也还是有点名气,但是,在当时的成都肯定就没有自己的圈圈。郑先生与黄先生交谈下来,立马做了一个决定:给黄君璧办一个画展。于是,从旅馆把黄君璧接到他家,安心作画。

在商言商,按照规矩,与黄先生签订了展览合同。于是,郑伯英就开始了“黄君璧山水画展”的筹备工作。首先,在业内宣传这位黄先生的画作;然后,联系诸方买家;最后,还恭请成都文化名流、篆刻家曾默躬先生作后援,出资在成都报纸大力宣传。

这次画展,作了两个以前成都画界没有过的事情。一是,举办个人画展;二是,直接在画作下方根据尺寸、标签价码。画展结束后,各大报纸纷纷以此为报题:黄君璧个人山水画展,明码实价锦城开先河。

画展当日,盛况空前。军政要员如刘成勋、邓锡侯、王陵基等前来站场;五老七贤之大诗人赵熙、曾给孙中山做过秘书的书法家谢无量、齐白石的篆刻学生余兴公、当时以仕女擅长的张大千、画虎高手张善孖等等都到现场捧场,周边爱好此道的文人雅士都来观摩,一时名流云集,人山人海。黄君璧的画作一扫而空,全部售完,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讲到这里,诗婢家二代传人郑伯英的轶事就算告一段落。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据载,郑伯英调往云南。1956年,原“诗婢家”和成都市字画装裱行业的艺人们成立了文物水印合作社,恢复和发展了“诗婢家”原有的木刻套色诗笺,这诗婢家无形中烟消云散。写到这里,在下为郑伯英这位为民国四川文化做过贡献的人物作诗一首,以作纪念:

善经营聪慧手巧,助黄君古道热肠。

名家名手绘诗笺,幻化寥落郑伯英。

癸巳六月初十,晨起

万灵蕤

静藕扣磬易万音,魂归三楚我梦惊

下笔之前,就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在写《蜀印锦书》的时候,我就专门写了易均室的夫人万灵蕤。当时因为档期安排,没有发表。现在,又倒过来重新读来,觉得不尽人意。是啊,人的最宝贵、最珍贵的就是至亲至爱的情感了。而这个用语言文字又如何能够表达得了呢?徐无闻先生在老师易均室劫后余生的残余整理中,写道:“先生逝世后,我助易师母清理残余,仅有《朝侯小子残碑跋》《西门豹碑考》和少数诗词稿了。”(《纪念篆刻家易均室》)文字里面那种感慨、悲伤、无以言表的情愫只有亲历者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与心灵的悸动。

人世间,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美好姻缘,往往这样夫妇的心爱与情爱一生故事,又让人觉得如此的相似,如此的悲伤。尤其是在一个大时代转换的时候,这种美好与悲伤更显得珍贵。

潜江一都平皇君在《情天眷属是仙侣》一文中深情地描绘了这样的一个场景:“1928年夏,应该是新婚不久,均室先生夫妇偕往庐山避暑,参加匡庐诗社,在三峡涧题名而归,摄有‘霞飘烟语图,均室先生马褂、皮鞋、曳杖,蓄上须,万夫人坤扇在手,半袖旗袍、垂丝刘海,苍松半掩间,旬然神仙眷侣。亦曾见晴川吊古、沧浪词境等图,夫妇二人唱和相随、切磋琢磨,看着着实令人生羡。”这张“霞飘烟语图”刊登在1931年自办的第一期《艺甄》。新婚的那年,易先生四十二岁;而万灵蕤女史正值妙龄芬芳、如花季节。他们是相爱、相知而又一生相伴。endprint

笔者追陪无闻师杖履有年,偶听先生讲到易先生与万夫人的故事,总讲师母万夫人的小字写得很美,心很细,手工好。但是,那时我没有看到那些珍贵的艺术品。只是觉得,太师母一定很美很美。自无闻师弃世以后,渐渐地才看见了很少的一点点艺术珍品;渐渐地一点一点的照片也看到了,包括这张印在第一期《艺甄》上面的照片。

易先生曾作《病因生盟鸾牒》一文,原文如此:“某闻锦瑟无端,泪迸于沧海,晓珠未定,明扄于碧城;未偶文箫,忘情匪我,凝愁弄玉,并吹谁人?病因生浪迹于知音之浦,低徊于解佩之陬,觉司马畸零,琴心未彻于绿绮,药师跌宕,侠气待赏于红装,不禁悄然而思,栩然而梦,一夕妪神告生曰:‘子十载裴航,游僊未晚,三生杜牧,寻春何迟?吾昨者过氤氲之司,见有持鸳鸯籙者,子名与之,今授子以蕊珠宫同心之缕,众香国并蒂之花,持向人环,当不落落耳。晓钟忽动,生警而异,趋告詹尹,尹曰:‘刘樊僊侣,赵管清修,此夙缘也,殆不可以已乎?今请向世间儿女,为子要之,辞曰:生体清癯,生性旷疎,生年逾卅,微尚髭须;生无他好,异书满橱,亦狂亦简,亦温亦文,楮墨音律,藻采缤纷;生有亩川,沧浪之浒,高阁研仓,同岑挥尘;生慕鲁连,轻世肆志,亦规方朔,百家竞艺;生如白也,飘飃渺屴崱,又如微之,温黁非恻;所愿伊何?曰惟同俦,闺房殿春,林下领秋,雅人深致,放诞风流;其状伊何?明眸皓齿,玉立清标,彼殊者子,彼妹者子;其乐孰先?铅华弗御,文史争硏,锦心苏蕙,牙帐回参,清词漱玉,石墨同龛,并砚栖鲽,一阁灵鹣,以视姻缘,促情天之眷属,得美满而无厌。”牒文引以蓝桥玉杵事暗喻易万结合之不易与传奇;以刘樊僊侣、赵管清修故事来表达所遇佳人知音,感惠世间男女相契相合、相知相依的美妙。正如清人沉複《浮生六记》中的:“赢得红闺传好句”。也如宋人东坡居士写的:“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万夫人之于易先生,那真是佳偶天作的了。

对于易万佳偶,书道印好,或题词或镌刻。今日可见的印文有“明诚夫妇有同痴”“病因灵蕤偕赏”、“旅园夫妇同赏”等等,印人有沙孟海、方介堪等等一时名流。一都平皇君有福,在易先生的探幽索隐过程中,看到了许许多多万夫人的艺术珍品。此处引来一段一都平皇君文字,让诸位感知宋人李清照、赵明诚夫妇生活到二十世纪的再现:“万夫人擅擫笛是我在求证均室先生是否能操琴时的意外收获,而且执笛异于常式,左侧横吹。至于装褫,‘韩宋官印便是一例;烹饪,有‘嫂羹何止餍鸡豚为证。女红本不必赘言,但当我看到万夫人为均室先生‘行砚缝制的砚套时,不禁肃然敛然。砚很小,不过数寸见方,是均室先生出门随身携带之物,应该是担心途中磕碰,万夫人特意缝制了一个精巧的小砚套。外层布料青灰,间著小方形的暗纹,可能是大褂上的结余,里层是天蓝色的松软棉乎的绒料,万夫人用白色的针线和细密的针脚,在晦暗的底色上走出了极其对称的菱形图案。这还不算,砚套搭舌处竟然还钉着一对默默不语的盘扣,侧边缝着一段小小的拧绳,就像一个小小的书包,天啊,这该是怎样的心思!均室先生长衫步履,手握香妃折扇,袖着夫人置下的这样的雅物,出门访友,该是怎样的惬意与适足,须弥芥子中的性情精神,庸常如我等如何味得、如何学得,剩下的恐怕只有仰望!”

万夫人的小楷不同于一般女史的手笔。字近文衡山,而腕力弥漫,与易先生独特的金石小字相抗。而易先生著述多有万夫人缮写,写到这里,思想一下跳到无闻师题跋的《古印甄初集》:“先生收藏图书文物甚富,屡经浩劫,荡为云烟。其著述数十万言未刊稿,亦全毁于丙午八月。”今天能够看到的易先生诗稿遗存,多是万夫人的手笔。对于万夫人的才华与书法,陕西耆宿宋联奎有“室有咏絮才,书妙簪花朵”诗句,句中赞美万夫人的才华可以东晋才女谢道韫喻之,书法如簪花,也是妙人之笔。

壬辰孟冬之夜,余客雒城,网得《易均室万灵蕤夫妇溪岸休闲图》一帧。看到图中太老师夫妇悠闲溪岸,似沉醉于风轻水漾的温柔。不禁得句:

书画宛转,金石铿锵;

河柳依依,鱼水汤汤。

静藕扣磬,易万之音;

魂归三楚,我梦亦惊。

癸巳春分前一日,複订于暂息室窗下endprint

猜你喜欢

篆刻
归于自然 篆刻
篆刻作品
篆刻
篆刻
瑩波篆刻
庞说篆刻(五) 篆刻的展示方式
庞说篆刻(十一)说临摹
庞说篆刻(四)篆刻名人与名人篆刻
庞说篆刻(二)略谈篆刻创作与赏评
《三十六计》篆刻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