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状态下高校阅读推广探析
2015-01-08吴卓
吴卓
摘要:通过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读者的影响,指出在网络环境下,读者的阅读需求更具有目的性和功利性。传统的文学作品在亚文化圈内不具有话题性,而网络的普及也极大地分散了读者对阅读的关注。鉴于此,应积极开展读者活动,多主题、多形式地吸引青年读者。同时,图书馆员还应该有意识地融入到读者的“亚文化”圈中,了解其需求,进行有意向的服务。
关键词:亚文化;高校阅读推广;青年群体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2-0199-02
高校学生阅读现状堪忧已不是个新鲜话题了,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年轻人不爱读书了?为什么经典文学名著不再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年轻人现在喜欢阅读的书真的那么好吗?我们不可否认,当下的许多情况让人忧心忡忡:作家富豪榜的关注度已逐渐超过纯文学作家榜,老牌纯文学奖项频频显现出尴尬与乏力,纯文学的阅读群体渐成小众,庞大的网络文学异军突起,风头正劲,传统媒体日渐萎缩,而科普读物也不断向着“卖萌”与“抓眼球”靠拢,不复以往的端正严肃。这些现象难免让人心生焦虑,觉得青年一代的阅读厚度不足,甚或传统文化的根基不复,但在笔者看来,这不过是一场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对战与融合,可以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阅读推广,引导他们进行更为有益的阅读。
一、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概念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每个时期都有当时的主流文化,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西方中世纪以来一直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流。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国家提倡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百度百科)。而亚文化,又称次文化或非主流文化,是指从主流文化中衍生出来的新兴文化,也就是小众文化。亚文化是一种相对于主流文化的价值、信念,通过对事物的思想、态度、习惯、信仰和生活方式等展现出来,是伴随着主流文化而产生的另一种特殊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维基百科)。本文所说的亚文化,指的即是网络文化,它是依年龄这一主要因素产生的亚文化。一般来说,亚文化是对于主流文化积极的改进,或是消极的反抗,但它并不是反文化,并不与当时主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背道而驰,只有当一种亚文化在性质上发展到与主文化形成对立的时候,才会发展成反文化(维基百科)。
二、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突对高校读者阅读的影响
高校图书馆的读者主体多为17~21岁的年轻人,他们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在纸本图书日渐式微的当下,吸引他们借阅纸本书的缘由不外以下几点:
1.带有目的性和功利性借书
高校图书馆借阅量最大的书一定是考试用书。大学生在校四年,需要经历的考试不计其数,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各种职业资格考试、专业技能考试、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托福雅思考试、二学历考试等等,复习、考试占据了学生们大量的时间,而学生借阅专业书多是为了完成论文和作业。更有甚者,笔者在本校图书馆官方微信平台上征集四六级考试用书的版本,当时一位学生直截了当地说,我们已经在网上下载了高频词汇和模拟试题,图书馆无所谓买不买书了。当然,网络获取只是学生获取资源的一种途径,每年本校图书馆购入大量的四六级考试用书,但依然会收到大量学生反馈,表示“不够用”。
2.浅阅读与泛阅读风行
读者正在失去精读的耐心,许多人学会了读简介和目录,更有人抱怨不带图的书根本读不下去。一位读者对笔者说过,300页左右的小说,一天可以看个三四本,这么惊人的阅读速度大概只能称为浏览,而不能称之为阅读了。而可以进行这种“浏览”的图书,多言之无物,缺少内涵,阅读量再多也对阅读者素养的提升没什么益处。但遗憾的是,也正是这些图书,在图书馆的借阅率偏偏居高不下,导致个别图书馆不分良莠,大量购入,占据了有限的采买经费。
3.段子体蓬勃兴起
段子体经微博发扬光大[1],已成为社交网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140字内将话说清楚、将故事编圆满、将意见表述完整,短小精悍,妙趣横生,微小说、微话题、微语录等方式,使习惯于网络刷屏的青年群体倍感有趣,乐此不疲,怎么还能读一本十万字的、不那么轻松有趣的书呢?
4.纯文学或学术类作品在大学生的社交群体中不具有话题性
这类作品多具有思想高度或理论深度,使它们在青年群体面前显得晦涩艰深,令他们望而却步,而许多作品的跨时代性及跨文化性,也都意味着它们无法得到当下青年的青睐,因而它的受众群体非常狭小,无法得到广泛的关注。
5.网络和多媒体的发展分散了对阅读的关注强度
网络信息的更新速度按秒计算,微博随便刷一下就有25条更新,朋友圈里转载着各种养生知识、防骗技巧、急智笑话、美食照片、旅游贴士、求助信息,喜欢的网文总能保证每日更新……人们习惯转载、留言、点赞,被新出现的词语吸引,生怕一不小心就“OUT”了。电子书的错别字、排版错误和信息疏漏很容易被原谅,因为它们只有在等人和追文的时候才派得上用场。而正儿八经读一本书的时间,或许可以刷过上万条微博,看过2部电影或5集电视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什么要用这么低效率的方法?当搜索引擎连作业都能帮忙完成,还有什么信息是无法获取的呢?
三、亚文化状态下高校阅读推广的方式
使青年读者重新回归到传统阅读,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传统的阅读正在消亡,不管是阅读载体还是阅读方式,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通过多种方式把更值得阅读的作品推荐给读者。
1.举办校园读书活动
读书活动是个古老的活动项目,因而具有某种仪式性的庄严感。在读书活动中,通过选取主题,推荐阅读书目,指导学生们进行演讲、征文、读书报告,以院系为单位进行竞赛,可以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然而,在选题与推荐书目的问题上,一定会出现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冲突。馆内借阅量很大的网络文学绝不会成为读书活动的主题,而经典的人文社科类作品,以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也无法对其进行精准的概括和阐述。笔者所在图书馆自2000年始,主办过的二十余场读书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已成为校园文化的品牌活动,其中求学励志图书、优秀人物传记图书多次被列上推荐书单,而辩论赛、演讲赛和知识竞赛则是最受欢迎的比赛方式。这些活动对大学生阅读水平的要求并不算高,但是需要参赛选手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阅读,掌握知识、体悟情感、厚积薄发,获奖的选手充满了自豪感和荣誉感。而在进行初赛选拔的过程中,每个院系都会有大量读者参与其中,他们也同样进行着阅读、思考、竞赛,这便是开展读书活动的目的之一。endprint
读书活动的好处是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得到密切的关注,但随着活动的结束,学生们依旧会沉浸在网络中。这就需要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
2.利用多种媒体、多个平台进行呼吁、推介
网络发达的最大好处之一,就是日常的频繁的号召一定会受到关注[2]。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举国沸腾,各大书店、网店的存货在短时间内就被抢购一空。同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的历届获奖作品,也会走进人们的视野,得到读者的关注。多渠道、多媒体、多平台地宣传,就能使好书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中国图书网的官方微博经常推荐图书,被认为是微博营销的成功案例;当当网等知名图书贩售网站也一直保有五星图书榜,向读者推荐长销不衰的好书;《百家讲坛》系列图书也是电视媒体与纸质媒体的高效结合。不管在哪种文化下,人们都有好奇心和趋众心理,只要图书能成为话题,读者便不会吝惜时间地去阅读。而真正的好书是具有让读者“不忍释卷”的魔力的。
3.权威的个性化推荐
一些出版社深谙权威推荐的好处,在腰封上印满了名家名嘴的名字,更有名人作序倾情推荐,可翻开书一读,却大有受骗之感。还有《一生必读的100本名著》之类的书,具书名、作者、内容简介,辅之以精美图片,立意甚好,或者销量也可,但这样的书只够扫中小学生的盲,对大学生的阅读毫无益处。没有读者会按图索骥,一本一本读完所谓的“必读书”,这类书更多的意义大概只在于帮助读者界定哪些书是“名著”。在文学推荐类书中,现代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张永义先生的《夜无虚席——与文学大师相爱》堪称表率,这是一本完全个人化的阅读笔记,作者以其海量的阅读为底,绝不进行死板的简介与节录,而是以充满灵性的笔触活化每一位作家及其作品,有描述,有推介,有联想,有评议,没有空谈。读者阅读后,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找原著,甚至不找原著,也能将作品的气质理解得极为到位。所谓权威,纵不是大师,也需要博览群书,具有独到的见解和审美情趣,读百家书,立一家言,其观点有理有据,可争可议,倘能触及读者的兴趣点就更好了。
有人说,网络文化是一场无序的狂欢,可它恰与当下青年群体的精神状态有切合之处。要向高校中的青年读者推荐图书,图书馆便不能否定亚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亚文化是一种群体的认同和共享,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图书推介者,就应该积极融入到青年学生的“亚文化”圈中去,认识亚文化,利用好网络媒介,了解青年群体的喜好与需求,创立关于读书的话题或组群,甚至可以联系一些粉丝众多的网络“公知”,有意向性地向青年读者推荐更多好书,使亚文化能够成为青年阅读的“引导力”,而非“逃避所”。
参考文献:
[1]陈霖,马中红.亚文化: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J].南方周末,2011,(1).
[2]王贵宇.我宅故我在:校园“御宅族”亚文化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