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概念在英汉“愤怒”情感表达中的比较与思考

2015-01-08张蕾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愤怒隐喻文化

张蕾

摘要:通过采集中英文中有关“愤怒”的情感隐喻,从认知的角度探讨隐喻的本质。隐喻不仅指隐喻的语言形式,而且指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方式——隐喻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达“愤怒”感情的语言形式存在着相同和不同的隐喻概念,原因是人们具有相同的身体,物质生活经验和不同的文化环境,因此在理解情感隐喻时,不能脱离其文化背景。

关键词:隐喻;隐喻概念;愤怒;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2-0130-02

人的情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微妙、最神秘、最捉摸不定、最抽象的一种东西。然而,日常交际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通过语言来描述他们的喜、怒、哀、乐等情绪。那么,怎样才能使交流双方准确深刻地捕捉对方的感情体验呢?一种有效的途径即通过隐喻性的语言,确切地说,是通过隐喻概念。人的思维体系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从而产生了种种具体的隐喻语言形式,因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讲,人的思维、认知本身就是具有隐喻性的。本文拟以人类所具有的最典型的情感“愤怒”为例,来阐述隐喻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情感表达中的共性和差异,并通过分析它们差异的原因以强调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中西文化背景的介绍[1]。

一、世界是一个概念系统

人类的日常生活,思维以至世界都是一个概念系统,思维用概念来组织世界的经验,要想认识客观世界,概念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莱考夫与约翰逊认为没有概念的思维是不存在的,“‘管理(govern)我们思维的概念并不仅仅与智力有关。它们还管理着我们日常的活动,一直到非常世俗的细节。我们的概念组织着我们的感知(perceive),决定我们怎样处理世事,怎样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所以,我们的概念系统在我们处理日常事务时占据着中心的地位。”(Lakoff&Johnson,1980:3)

他们认为,隐喻就是隐喻概念,是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隐喻思维使得人类把存在的东西看作喻体去意指那不存在的或无形的喻意,一切存在的,只是一象征,一切无形者,在这里完成。凭借隐喻之特性,我们在对生命世界的亲近中保持着作为生命之奇异和美好奥妙的遥远感……”(耿占春,1994:6)

二、英汉语言隐喻概念在表达“愤怒”情感中的共性及其原因

(一)“愤怒”主要的情感隐喻在英汉语言中的运用

1.“愤怒是热”中心概念的运用

愤怒是人类比较典型的基本情绪之一。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直接的表达式Iamangry外,更多的是运用隐喻概念。中英文中表达“愤怒”的感情也都主要围绕着“愤怒是热”这个概念来展开。它有两种情况:一方面是“热”适用于液体时,“愤怒是容器中发热的液体”;另一方面,当“热”用于描述固体时,“愤怒是火”。这些都是人们对日常生活中愤怒的生理反应的体验[2]。

(1)“愤怒是容器内发热的液体”概念的运用。在第一种情况下,它和“人体对于所有的情感是一件容器”结合,因此,“愤怒是容器中发热的液体”。

隐喻概念是一种映射结构,在“容器液体”概念中,必须要包括源领域和目标领域中的对应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源领域与目标领域实体的对应关系,另外一种则是关于源领域的知识与关于目标领域中的知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2)“愤怒是火”隐喻概念的运用。当“愤怒是热”这个一般的概念适用于固体时,那么人们产生另外一个“愤怒是火”的隐喻概念。(Angerisfire.)如:

Shewasdoingaslowburn.

Yourinsincereapologyjustaddedfueltothefire.

汉语中,我们也常说:她的话无疑是火上浇油,让他气得火冒三丈。在这个映射结构当中,源领域实体“火”对应目标领域实体“愤怒”,人们对于火的了解被用来描述愤怒。

2.“敌对者”隐喻概念的运用

总的来说,人们往往把愤怒看作是一种反面的情绪,它往往会产生令人不快的生理反应,从而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并且对其他人也构成威胁,当愤怒的人意识到这种危险时,会把他的愤怒情绪看作是自己的对手并且同他进行斗争。在隐喻概念“愤怒是一个敌对者”的基础上,英语中有:

Imstrugglingwithmyanger.

Heyieldedtohisanger.

Helostcontroloveranger.

汉语中如:他努力压住自己的怒火。他失控了。

3.“动物”隐喻概念的运用

“敌对者”隐喻主要强调控制力以及失去控制力对愤怒本人的危险。另外一个隐喻的重点在于对其他人的威胁性。在西方文化中,这个隐喻是很流行的,它认为:“一个人的感情是隐藏在人体内的野兽。”(Passionsarebeastsinsideaperson.)也就是说,每个人的身体内部,它总有野兽的一面。一般来说,自身修养高的人会努力地把这一面掩藏起来,把他体内这个愤怒的“动物”束缚起来。人对自己的情绪失去控制力相当于“动物”挣脱枷锁并对他人会构成很大的威胁。因此,愤怒是一种危险的动物(Angerisadangerousanimal.)。

4.“愤怒是负担”隐喻概念的运用

在英文中,把责任隐喻为一种负担是很普遍的现象。其实在说到愤怒时,这里也涉及到两种责任:一种是控制自己愤怒的责任,但是当人处于极度愤怒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一个人内心构成了很大的负担;另一种是寻求发泄对象的任务(Thewrongdoeristhetargetofact.)(Kovecses)。有趣的是,这两种责任经常处于冲突之中,如果你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在某个人身上,你就没有履行控制自己情绪的责任;但是如果不发泄自己的情绪,你就没有履行第二种责任。无论如何,愤怒对一个人都是一种负担。按照一般地对愤怒的隐喻理解,人们都提倡“把自己的愤怒释放出来,就好比是如释重负”。endprint

(二)英汉情感隐喻概念具有共性的原因

身体和生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情感是如何概念化的。比如:“愤怒”常常是根据人的体温、热度和内压进行概念化的。埃克曼等(1983)的研究表明存在着与基本情感相对应的自发神经系统(automaticnervoussystem,ANS)活动。与“愤怒”相对的自发神经系统即体温升高、心率加快和内部压力加大。由于人类的认知活动根植于日常的身体及生理基础上,而不同民族的人体及生理基础却是相同的,因此存在着人类共同的普遍性的隐喻概念。

三、英汉语言在表达愤怒情感中的差异及原因

(一)英汉语言在表达愤怒中的差异

在汉语中,虽然也用“容器”隐喻概念[3],但与西方人倾向于把“愤怒”比作发热的液体或火相比,更倾向于以“气”这个富有文化色彩的概念为基础来谈论“怒”。“气”是一种能量,它也被概念化为在人体内流动的液体或气体,并且它在人体内的含量是可以增加甚至会变得多余。于是就有隐喻“愤怒是人体内过量的气”(AngerisexcessQiinthebody.)。

首先,在汉语中,“气”除了主要在心里,还可以出现在人体的其他部位,而在英语中,从大体上讲,它只是以一个笼统的人体为包容它的容器。其次,汉语中愤怒“气”很少被描述为英语中的会发热的液体,如:英语中,Imboilingwithmyblood.而汉语中只是说:“我的火气越来越大了。”

在汉语中,还有另外一种隐喻概念,它强调“气”的运动,尤其是在“怒气”爆发以后。如:动怒(tomoveonesanger),他怒气稍平了(Hisangercalmeddown.)

(二)不同的文化和传统经验是英汉“愤怒”情感隐喻产生差异的原因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狭义上说,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与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应的文化。人们所讨论的是狭义文化,它与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有关。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发展导致语言的发展变化,语言与思维有密切的关系,思维决定语言,但是语言反过来又会影响思维,从而导致操不同的语言成员的思维也有不同。同时,思维是隐喻性的,隐喻概念构成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因此隐喻与文化是一致的。英汉“情感”隐喻虽然都以人体及生活经验为基础,但是人体及物质经验不能独立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之外。

从产生愤怒的器官来看,汉语深深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几千年来的中药理论的精髓。根据中医的内脏理论,人体是一个结合严密的有机体,各部分互相补充,互相制约,“气”贯穿其中。在这个方面,中医理论深受中国阴阳理论的影响,宇宙通过互补的“阴阳”二气来运转,春秋时期,阴阳概念被广泛地用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当“气”在体内运行不通或失调时,激动的情绪就出现了,当它逐渐平息下来时,随之而至的是情感的平息。

隐喻性词汇使用得好能体现说话者对事物的观察能力、鉴赏水平、知识结构、文化修养、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等等。但是,文化背景知识是隐喻的语言环境,是隐喻概念形成的源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在缺少语言文化环境的条件下,外语教学应注意导入文化,文化的导入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英语中的隐喻概念及隐喻概念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形式,因为隐喻概念体系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与社会文化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相一致。对翻译者而言,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西方人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与东方人不同,因此,英汉两种语言隐喻互译时,需适当改变喻体形象,以适应文化习惯。

参考文献:

[1]林书武.愤怒的概念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2).

[2]朱小安.试论隐喻概念[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4,(3).

[3]耿占春.隐喻[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endprint

猜你喜欢

愤怒隐喻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活的隐喻》
地球开启“愤怒”模式 四月地震洪水频发
“愤怒”的选票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