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批评策略探析
2015-01-08张钊
摘 要:作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常用的方法和手段,批评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进而带来思想上的进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证明,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实施者的辅导员,通过批评学生的错误行为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辅导员掌握批评的策略。采取何种批评策略,从而发挥批评的正效应、克服负效应,是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思考并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批评策略;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271-02
作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常用手段,批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评价,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错误。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批评手段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批评,有的学生态度诚恳、虚心接受,能够对自身错误言行进行反省并以此为戒;但是,有的学生对批评不接受,而且导致师生矛盾激化。这说明了辅导员如果不能恰当运用批评方式,不但无法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而且会造成辅导员和学生的对立。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辅导员如何发挥批评的正效应、克服负效应,使批评既有的放矢又形式多样,既一针见血又留有余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做到使学生既受教育,又得到理解、信任、尊重和关心,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一、辅导员批评策略需要坚持的原则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达到教育效果,辅导员在对学生的错误言行进行批评的时候,要掌握批评方式、讲求批评策略,只有学生接受批评,才能成为其成长成才的动力。
1.坚持适度原则
批评要坚持适度原则,忌言过其实,过和不及,都达不到教育目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批评的作用在于让学生知道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辅导员不能有效掌握批评手段,使批评带有个人情绪色彩,对学生暴跳如雷,往往回背离批评的初衷,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有的辅导员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不注重方式方法,比如,“你以为我不了解情况么?你前天旷课,昨天夜不归宿,今天又在宿舍酒后滋事,以你现在这样的状态来看,距离被学校勒令退学不远了……”[1]像这样的话语,学生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从此就自暴自弃了。如果批评不能就事论事,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必然使学生对辅导员产生不满,甚至顶撞辅导员,根本无法达到批评的目的。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如果辅导员只是蜻蜓点水般地一带而过,那么收到的效果也只能是“好心未必能办好事”。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批评时把握适度的方法,不仅要切中问题要害,而且要具有针对性。特别是批评学生再犯同样的错误的时候,更要采取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语气,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内心接受批评,进而改正错误。
2.从实际出发原则
辅导员在对学生的错误言行进行批评的时候,要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从问题实质出发,分清主次,找准要害,如果辅导员不能从实际出发:轻者,收效甚微;重者,适得其反。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特别注重批评的方式方法,在批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就事论事,将批评内容的重点、难点、接受点进行隔离,使学生对批评内容能够接受,使批评达到教育的目的。辅导员在批评时不可主观地对学生下结论,把学生的错误上升到品质好坏的高度去解释,更不能给学生乱贴标签、过早定性,这不仅会影响辅导员和学生的关系,而且会造成学生的自暴自弃。辅导员对学生实施批评之前要对所存在的问题深入调查、了解,全面掌握问题的第一手材料,把握问题的紧迫度,观察批评对象的情绪和心理,感受批评对象的主观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力求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开展批评教育。那种只看表面现象即判断是非曲直,不分清主次和不做深入了解就随意进行批评,只会伤害学生的自重心,降低辅导员的威信。
3.掌握时机的原则
辅导员在对学生的错误言行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要掌握恰当时机,如果错过了批评教育时机,则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一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平时表现不错,但迷恋网游后,经常旷课、夜不归宿,进而考试出现多门不及格。因为辅导员疏忽大意,没有及时对该学生进行告诫,结果一发而不可收,等到家长和辅导员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由此来看,把握教育时机开展批评对于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重要,如果掌握不好时机,就增加了教育的难度。所以,批评的时机选择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关键性环节,是必须引起辅导员高度重视的。
二、掌握批评策略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非常活跃的群体,由于其缺乏社会阅历、处于成长期,其思想不够成熟、情绪不够稳定,做事欠思考、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举动,给规范管理带来困难。大学生的出格行为有时并非出于本意,情绪冲动、侥幸心理、追赶时髦等都是导致其违反纪律的因素,如果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采取一刀切的办法,不认真加以分析给予区别对待,虽然可以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但是却难以达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正因为如此,掌握批评策略才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德育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三、辅导员应当掌握的批评策略
辅导员的批评使学生乐于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必须把握恰当的批评方式,切忌“一刀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常用的批评方式有以下幾种:
劝勉式。批评过程中将表扬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让学生在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同时也能肯定自身的长处,在接受批评的同时能够正确而全面地看待和认识自己,增强了改正错误的决心,真正能够在接受批评后振作起来。毕竟批评不是最终目的,积极有效地改正才是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的结果。
委婉式。“90后”大学生有着较强的自尊心,比较注重“面子”,所以如何在批评教育中既给学生面子,又达到教育的效果,是改进批评策略过程中关注的焦点。正因为如此,辅导员在批评学生时要采取委婉间接的方式开展批评。采取委婉的方式行使批评,可以更加灵活巧妙地达到批评学生错误言行的目的。如果辅导员采取了委婉的批评方式,学生能够从内心接受。对于平时表现好、学习、社团活动表现突出但偶尔犯错误的学生,辅导员要采用比较法,“你以前表现一直不错,现在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影响了?我相信你会像以前那样的!”[2]采取委婉的批评方式可以使学生自愿地对自身错误行为及观念进行改正,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辅导员开展工作,进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既实现了对学生的教育,也激励了学生的进步。
暗示式。暗示就是运用人的意识活动的这种暂时神经联系来进行批评的活动,好处就在于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建立起自觉改正错误的行动。而且这种批评比较含蓄,犯错误的学生能够乐于接受。比如辅导员在检查课堂纪律时发现,个别学生上课玩手机,老师讲什么充耳不闻。辅导员可以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还记得你一年的学费多少钱么?你算过你一节课要花掉父母多少血汗钱么?你知道你在宿舍睡觉的时候,别人都在学习么?”[8]学生就会领悟辅导员的意思,认识到了自己上课不听讲的错误,使学生在自我感悟中分清真善美和假丑恶,这样亲切、和蔼、入情入理的语言批评,更容易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有时,一个满含期待的眼神、一个欲言又止的表情、一个轻拍肩膀的动作、一个紧锁眉头的神态,无一不传达出辅导员肯定或否定的意见。比如有的学生准备考试作弊,这种情况下就要对学生进行暗示批评,不仅能够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而且还给足了学生面子,能够诱发学生内省,通过自我反思实现自我教育。
扬抑式。扬抑式批评往往以亲切的话语或赞扬作为开始,之后话锋一转指出其错误原因和危害。这种批评方式能够解除学生在心理上的防御性,能够使学生顺利地接受批评。所以采取表扬与批评相结合的扬抑式的批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亲切融洽的气氛中接受批评。当辅导员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干部进行批评教育时,要采取以下的方式:“据我所知,班级同学之所以拥护你,因为你好学上进,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有奉献精神。不知道你为何违反学校规定在宿舍里使用大功率电器?”批评中饱含信任和激励,更传达着辅导员的殷切期望,让受批评的学生干部在批评中看到了优点和长处,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和努力发展的方向。
商讨式。辅导员要摆脱以权压人的架势,充分考虑受批评学生的接受能力、心理状态及受批评时的情绪,让受批评的学生感觉到受批评不是被压抑、被强制。如一位辅导员发现一位学生旷课,辅导员对这位学生说道:“你有急事外出,这可以理解;但是上课对于你来说更重要,落下的课程再想学会将付出更多的时间,何况学校有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纪律,下次可不能这样!”[2]相信如此平等商讨式的批评方式定比贴出白榜、通报批评甚至给予纪律处分更能被受批评的学生接受。面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复杂多变的问题,对学生暴跳如雷的训斥是难以起到作用的。正因为如此,进行商讨式的批评才显得尤为必要。针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常见的夜不归宿、酒后滋事、违规用电、旷课等现象,辅导员要召集班会对这种现象展开商讨,让学生自我剖析,自我认识,在自我审视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换位式。换位式批评有两种情况:一是辅导员换位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从学生的视角对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重新认识,分析其中合理的因素,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能宽容时不苛求,可谅解时不计较,以心换心,进而使学生提高认识、虚心接受批评;二是让错误的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从辅导员的角度去思考自身错误所带来的影响。这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如果辅导员采取的方法不当,很可能加剧事态的发展,使矛盾激化,达不到批评教育的目的。而采取辅导员和学生交换意见的办法,受批评的学生就会在思考中“将心比心”,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中明白自己所犯错误的性质、危害和后果。显然,这种让学生换位思考式的批评比辅导员暴跳如雷地对学生高声训斥效果显著得多。辅导员批评时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单一的批评方式,而要综合运用批评的心理效应,尽可能地发挥批评的正效应作用,努力克服批评的负效应,使批评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批評是建立在教师具有教育民主平等和教育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确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与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才能掌握批评的策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文娟,仲晨星.略论传媒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为例[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2012(3).
[2]李佳航.试论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幸福感[J].北方经贸,2013(3).
收稿日期:2014-10-23
作者简介:张钊(1986-),男,吉林安图人,助教,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石 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