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用语的应变艺术
2015-01-08张祥
摘 要:课堂教学应变艺术是一种高超的艺术,语文教师应随时因势利导,将应变艺术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中,利用意外情况与讲授内容快速合理地契合,借题发挥做“文章”。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用语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无言控制,胜于有声;适时而变,因势利导;启发诱导,共同解决;幽默机智,妙语相应;抓住契机,全面开花;坦诚相见,以生为师;有意转移,引入正题。
关键词: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用语;应变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248-02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舵手,起着课堂引导、调控的作用。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应是机智的,能发挥淋漓,驾驭课堂水平高超,无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情况,教师总能应付自如,不留痕迹,以睿智把握课堂局面。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具有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随机应变的能力。
课堂教学应变艺术是一种高超的艺术,由于课堂上很多偶发事件是事先预料不到的,所以教师应随时因势利导,将应变艺术巧妙地融进自己的教学中,利用意外情况与讲授内容快速合理地契合,借题发挥做“文章”。这种灵感性的发挥创造,是教师备课在课堂上的随时延伸,是教师知识积累、各方面修养及激情瞬间的高度凝合。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许多一线语文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经历,总结经验,提供了许多优秀的教学应变用语的案例,小结以下七类。
一、无言控制,胜于有声
课堂上,当学生肆意搞小动作,干扰周围学生的学习情绪,但影响范围不大时,教师可边授课,边用目光、表情、手势、动作、走近学生等非语言控制方法提醒、警示、监督学生,心照不宣地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教师处理问题不用语言,不让当事学生当众“出丑”,也不让原有的教学过程中断。
一次,教师教学《烛之武退秦师》,问学生:“年事已高的烛之武为什么要答应郑伯去冒险游说秦伯?”安静的课堂,一个学生的声音冒了出来:“他好出风头!”顿时引起了一些学生的窃笑。他很得意,自认为达到了一语惊人的效果。老师直视他,不作声,一直看到他垂下头。然后郑重地提问他,慑于课堂的严肃和老师的威严,他很规矩地回答了问题,教师就请他坐下,只字不提刚才的事,“此时无声胜有声”。有时讲述一篇动人动情的文章,个别同学故意发出怪声,破坏了教师精心营造的氛围时,可同样采取“无言控制”的办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适时而变,因势利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处于情绪兴奋之中时,便会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兴趣,并容易记住它。教师要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善于将教学环境中的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适当地巧妙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之中,化被动为主動,化不利为有利有用。
学生天性好动,比如正上课时,天气骤变,这常常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而去。正在教学曹禺的《雷雨》,室外天气突变,一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学生们不由得向窗外望去。此时如果教师大加指责,然后硬性教学,教学效果势必不会太好。这时老师提高声音说:“同学们,雷雨就要来了!在雷雨就要来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幽默机智的话语,及时地把握住环境的变化,给课堂增添了一幅天然的背景。
三、启发诱导,共同解决
出于好奇,学生提出的问题文本之中不见得都能够直接找到答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积极引导学生从文本出发,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共同寻找具有合理性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切忌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象,禁止或破坏学生的想象,伤害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食指的诗歌《相信未来》。诗人表达在生活极度贫穷、精神极度困厄的时候,依然相信未来的感情,老师问:“相信未来,错吗?”学生都说没错。老师说:“当时的许多人认为诗人错了,为什么?”老师启发学生联系那个特殊的时代去思考讨论,最终明白在那个生活贫困、思想被压制、文化被践踏的年代,相信未来就是意味着否定现在。此时,一学生好奇地问:“为什么诗人要用美丽的雪花、凝露的枯藤、孩子的笔体来表达相信未来呢?”教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想象思考这三个意象的内涵和感情特征,学生终于明白如果诗人内心没有一份纯真,哪来这一份对未来的执着希望?
四、幽默机智,妙语相应
课堂上最常见的意外情况便是学生的调皮打岔,这类学生常常是思维活跃、喜好表现的学生,他们正是试图以课堂打岔的方式来赢得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如果此时老师对这类同学讽刺挖苦甚至指责痛斥,将会严重打消其学习积极性。但如果不加理会,又会影响到教学的正常进行,那么幽默与机智就是必不可少的法宝了。
一位教师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毛泽东在窑洞前的照片,顺便介绍说:“这是斯诺照的,因为毛泽东没有戴帽子,斯诺认为不好看,就把自己的帽子给毛泽东戴上了。”一位学生突然冒出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本是个很无聊的问题,老师可以不理睬他。在回头板书时,老师灵机一动,忽然想起一句广告词来:“地球人都知道啊!”学生顿时哄堂大笑,老师接着说:“多读书吧,孩子们!你们知道的会比我更多的。”这样,还机智地把德育教育引入了教学中。
五、抓住契机,全面开花
教学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的时候,班上正好也有一位双腿瘫痪、每天坐在轮椅上上学的女生。学生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她的身上。老师没有选择避讳,坦然地导入文本教学:“人生的幸运与不幸,往往不是自己能够决定和选择的。如果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是坦然面对,还是消极悲观,这是不同的人生观带来的不同表现。选择不同的态度,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我们班上也有一位坐在轮椅上学习和生活的同学,你了解她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吗?”同学们也就坦然发言。“她出生残疾,被父母抛弃,被一位捡垃圾为生的老人收养;她需要他人的帮助,但是她却从不要他人的同情。她学习刻苦,她不是我们班上最聪明的,但是却是最用功的。”“我们看不到她脸上的愁云,倒是时时能看见阳光。她是一个生活乐观的人。”“她接受我们的帮助,她也时常帮助我们。”师生由此进入文本,感受史铁生面对生命苦难时候的困苦、思考和坦然,感悟生命的意义。课堂因为文本和生活的巧合点而变得如此生动,与文本对话,与活生生的生活对话,自主阅读,个性化感悟和表达,由文本到人本,全面开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忽然变得轻松而自然起来。
六、坦诚相见,以生为师
在教学中,教师设疑于学生,学生求真于老师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势头,但是,学生是有生命的,课堂是活的,由于教学从本质意义上说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交往与对话,在教学以前教师是很难对教学过程做出精确的预设的,课堂中学生常常会提出一些教師所始料不及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位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于“正常教学秩序”之外的发问呢?
一位教师在执教杨绛《老王》过程中,正当兴致勃勃地准备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时,一位学生却提出了一个始料不及的问题:“老王临终之前给杨绛一家送去一包鸡蛋和一瓶香油,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生活极度窘困的年代,一个本来就只能靠杨绛家一个主顾艰难维持生活的、又是病重花钱吃药的贫民,哪来钱购买这些鸡蛋和香油呢?”老师一时语塞,同学们议论纷纷。有同学说,老王可能养鸡的。可是文本里明明说老王是住在“破败的小屋”,不可能养鸡的;如果力所能及,老王平时也一定会送鸡蛋给杨绛家的。有同学说,钱一定是老王平时积攒下来的。可是文本里说老王只能靠一辆三轮偷偷打临工勉强维持生活,生病又要花钱吃药,哪来什么积蓄呢?此时,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说:“我认为,老王一定是卖了那辆三轮!老王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倾其所有,卖了三轮,买了鸡蛋和香油,请注意,鸡蛋是新鲜的,一定是花了工夫、花了不少钱!而且是在自己临终前一天,自己登门送去,可见一片真诚的感恩之心。”教师庆幸自己没有把这个问题一推了之,更庆幸自己的学生有这样的钻研精神,让他的同学和老师受益匪浅。
七、有意转移,引入正题
课堂上,有时学生提的问题教师不便作答或不能作答,那么可用转移话题的办法摆脱困境。一次教师在教学李白《将进酒》时,有位同学提问:“李白斗酒诗百篇。斗酒不就是酗酒吗?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喝酒呢?”老师答:“李白是怀才不遇的大诗人,他喝酒是要浇愁,愁没有浇灭,却浇出杰出的诗篇。李白能留给我们许多杰出诗篇,主要是因为他有大理想、大才华。李白从小就是一个勤奋学习的人。我们要学习他的是什么呢?就是要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和有创造的人。”老师巧妙地把话题做了转移。可是,那个学生又问:“老师,您有李白的本事吗?”回答“有”吧,不符合实际;回答“没有”吧,学生会对老师感到失望。只听这位老师说:“李白本事真大。他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呢?就因为他学习刻苦,谁想要有本事,谁就得刻苦学习。”一句话,又把话题转移到文本的主题上来,摆脱了困境。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多变量的动态系统,受教师、学生、环境诸因素的影响,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课堂瞬息万变,往往一堂苦心设计的课,可能因各种偶发事件而弄得一塌糊涂;一堂枯燥无味的课,也可能因意外而带来生机。课堂本来就是由学生、教材、教师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组成的不断生成问题又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事先难以预想,造成一定应急场面的偶发事件。教师要自如地驾驭课堂这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教学规律,具备教学机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收稿日期:2014-09-26
作者简介:张祥(1966-),男,江苏南京人,党委书记,从事文本解放与语文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