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暴力的伦理审视
2015-01-08倪胜男
摘 要: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们所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语言越来越多地被加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一些消极的现象也在随之产生——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语言暴力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网络现象问题,而是一个牵涉社会道德的重要问题。将从伦理学的视角来审视当前的网络语言暴力问题,揭示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希望为杜绝网络语言暴力,打造和谐网络环境做出一些努力。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道德规范;网络语言伦理;道德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142-02
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在微博用户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也出现较快增长。网络是把“双刃剑”,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的问题,或者更确切地说网络反映出了当今社会的许多问题。网络语言环境的污染就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其中网络语言暴力问题在近几年尤为突出。
一、语言暴力与网络语言暴力
所谓语言暴力,即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导致他人精神上或者心理上遭受到侵犯及损害,属于精神伤害范畴[1]。而所谓网络语言暴力即一个讲述大众感兴趣的或者能够激发社会内在情绪的事情的帖子或者报道,借由互联网这个大众平台而晋升为公众事件,对当事人或者组织造成过量压力,并且影响事件的进程或正常的司法判断,进而导致惩罚过量。
如今网络语言暴力正弥漫整个网络,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微博名人事件。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了新浪微博,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为公众带来了新的聊天平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公众传统的媒体习惯。在推行微博的过程中,网站使用了名人营销策略,以此吸引大量的粉丝进驻。名人凭借其自身的知名度为微博带来大量的人气,但是,不少名人随意使用网络暴力语言,给网络语言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013年4月2日,奥运女孩林妙可在微博上聊“抻面”趣事,却遭到网友的言语侮辱。她的微博在短短一天之内就被上万人转发,就连微博名人李开复也被卷入其中,引起了与网友的新一轮口水战。从“艾滋女事件”、“舒淇关闭微博事件”、“周立波徐铮骂战”到“林妙可受辱事件”,网络语言暴力从未消失[2]。(2)对人或物进行侮辱性谩骂和人身攻击。这在网络留言板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暴力现象。无论是打开贴吧微博,还是浏览时事热点,随处可见留言板上网友的“脑残!”“变态!”“去死!”等不文明暴力语言,无论点,更无逻辑可言。(3)无中生有,刻意制造施暴性舆论。2012年6月30日15时40分,位于天津蓟县城区的莱德商厦发生火灾。随后在微博、天涯等各大网络社区论坛上,谣言风起。某知情人称:“商场着火后,广播里高喊‘不结账不许走,随即商场大门关上,商场如焚尸炉一样‘火化了包括100多个孩子在内的378个活人。”[3]这一消息如一重磅炸弹,在网络上炸开,再加上网络水军的拼命“灌水”,网友们纷纷按捺不住了,理性的讨论转化为宣泄式的谩骂。7月9日晚,监控录像由官方公布,证实火灾发生时大门并未关闭,真相大白了,但是此事件却给社会带来了恶劣影响。
诸如此类公然诽谤他人,侵犯他人隐私,侮辱他人人格,用谣言混淆视听的事件举不胜举,网络语言的暴力行为已经对和谐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谁都不知道下一个受害者是谁,谁都有可能变成下一个受害者。
二、网络语言暴力映射出的伦理问题
由于网络匿名的掩护,肆意滥用人肉搜索、传播不真实的谣言,侮辱性的人身攻击,不断侵犯着人们的基本权利,冲击着道德的底线,甚至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1.网民道德感淡薄,缺乏责任意识
因特网的沟通传播与我们传统的沟通方式不同,它是通过一个中间平台来进行的。因此,与我们传统的面对面沟通相比,我们无法确认沟通对象的身份,也无法了解沟通时的肢体动作、表情等等细节。由于网络的无限制性,大家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挥,掩饰自己的身份,随意发表言论。基于此,一些网民在上网的时候就会无所顾忌地发布辱骂性的不文明语言,或者随意攻击别人而不用担心承担责任,他们利用了网络的这种虚拟的特性,来为自己进行庇护。
暴力语言在网络上不断泛滥,不少网友在一开始接触时只是采取淡然处之或者是厌恶但是不作为的态度,随着网络暴力语言不断制造和网络媒体的放任行为,网络语言暴力在网络上很快形成了规模,网友们被迫接受这些网络语言暴力。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网络不良风气弥漫整个网络,许多原本正常的网民也加入了暴力语言散播者的队伍。这正是由于自身道德感淡薄引起的,虽然这种影响他人的行为是属于被动行为,但是这种道德责任感淡薄也是网络语言暴力越來越疯狂的症结之一。
2.传播媒介只为追求利益,职业道德缺失
如今的商业网站参差不齐,点击率与访问量直接决定网站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吸引网民的眼球是大部分网站的头等大事,作为传播利器的网络,若能宣传道德规范,其力量自然是无可比拟,却没有几家网络能这样做。我们在浏览某些网站时,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些阴暗心理和低级趣味的内容。甚至有些门户网站的首页铺满“一夜情”、“想要一个性感情人吗”等等广告词;而有些网站为了保持和提高访问量对某些网友所发表的偏激言辞采取放任态度,甚至有意地传播这些言论,兜售色情、暴力、诈欺等内容。网络传播媒体的道德缺失,使得原本正常的言论自由被变相地解释为肆意放纵,使网络变成了一个大泥潭。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氛围的健康得不到保证,作为网络媒体在网络暴力语言的传播过程中不作为的行为,必将导致更多网友更为放任地发生不道德的行为。
3.网站负责人职责缺失,缺乏相应法规
网站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就是对网络上传播的信息进行把关。把关,源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劳因提出的“把关人”这个概念。他当时研究的是家庭主妇对家庭食品的把关作用。后来,传播学者怀特把它引入新闻传播研究领域,用以说明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的控制作用[4]。在网络上,为什么不良的信息能够被传播?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网站负责人把关不严,没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作为网站的负责人,除了正常地运营网站外,还应该对网站上所传播的信息内容负责任。作为版主,对自己所管理的板块也要进行严格管理,不能因为某些利益而姑息不良信息。
早在2000年9月20日,国务院就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但是该办法只能对网络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法律上的限制,而对在网络上违法后应该承担怎么样的后果没有相关的说明,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方法。就参与或者制造网络暴力语言的网民来说,网络的匿名性使他们对自己在网络上的所作所为没有责任感,再加上缺乏相关法律规范,使得他们自己完全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毫无道德责任感可言。
三、网络语言暴力的伦理优化
1.提高网民的道德修养,加强自身道德建设
网络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一个交流平台,更是一个获取信息、发表意见的渠道,每个人都有权利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言论,每个人也都应当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良好互动的网络氛围,网络的价值才能够得到真正的体现,网民的权益才能够得到充分的维护[5]。由此可见,提高网民的道德文化修养和网络道德素质,是净化网络语言环境非常重要的举措。只有公民的道德文化修养得到提高,网民才能对网络社会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认识,才能够明辨是非,才能够抵御不文明行为的干扰。
2.网络媒体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优化运营
必须加强网络媒体对于网络运营的职业道德建设,不能为了获得而“放水”。因此,对一些网站管理者的借机炒作或者是大意疏忽而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要给予必要的法律制裁,要求网站管理人员对网络上的暴力萌芽果断删除,防止在网络上传播。另外,对那些经常号召或者带领其他网民发布带有暴力色彩的言语的网民,要采取封号或者限制言论的措施。刊登热点事件时,应考虑事后会产生的社会效应,在未确定事件的真实性以前要慎重刊登。如果网络上出现大规模的对某件事或某个人进行语言攻击性的事件,那么媒体就应该发挥其先知的优势,对事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以此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3.政府强化监管,完善相关法制
我国在2008年以后开始逐步实行网络实名制。2009年5月,杭州市出台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就网络实名制进行了立法。2010年3月,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也开启了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其实就是要使网民隐私和公共安全两者平衡,而实名制则最大限度地兼顾了两者的平衡。针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进行立法、制定规范也已经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政府必须强化监管力度,依法严加监管网络,对任何放任或者直接参与网络语言暴力策划的网站及时给予处罚。
在今天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必须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增强道德责任意识,规范网络语言环境,塑造现代网络人格,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贤斌.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戴静静,王婧.網络语言暴力的传播学分析[J].青年记者,2010(24).
[3]党永刚.语言暴力的类型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1(4).
[4]肖洋,谢红焰.网络语言的传播效果及语言暴力探究[J].今传媒,2012(1).
[5]崔玉宾.网络语言暴力现象透视[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
收稿日期:2014-10-23
作者简介:倪胜男(1989-),女,江苏江阴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伦理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