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利弊分析
2015-01-08王雅蓉
摘要:在网络先行的时代,手机网络的应用已经遍及全球,大学生作为智能手机一个庞大的市场群体,随着4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也越发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那么针对广大“低头族”,高校从事学生管理的工作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智能手机这一新兴产物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进行透彻分析,教育工作者整理出相应的对策来面对挑战,重新开启大学生思想行为管理的新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行为管理;智能手机
信息时代不断发展前进,网络的承载物也越来越小型、越来越智能化,智能手机就是一个凸显网络信息化的新科技产物,尤其是近年来,3G、4G网络的来临,高速快捷成为新媒体以及各大运营商追捧的核心。大学生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群体,他们对智能手机的掌握与应用也早已游刃有余,在大学生初步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这一关键阶段,智能手机的出现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篇就这一影响进行全面的利弊分析,以探讨积极的措施以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偏离人生的正轨。
1.智能手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管理的优势
1.1获取信息快捷
手机在互通往来方面的便捷性已经深入人心,然而新时代的智能手机通过各种网络信息平台来传播信息,依据高科技的发展手段,使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宽泛并且快捷,与同步新闻等信息传播的同时,网友们的反馈也是以秒来计算,用当下流行网络语言来说被称作“秒回”。在如此方面快捷的平台上,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也在与时俱进,通过应用智能手机来发挥管理者的最大优势。作为从事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方面都属于管理者的管理范围,通过操作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的分享知识,教学资料,同时由于收发信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智能手机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沟通方式,不仅可以及时关心学生的日常行为及心理动态,对其进行辅导,也为学校准确发布紧急突发事件等提供了新的渠道。
1.2拉近师生距离
学生通过智能手机互相发送幽默搞笑的信息,分享心情、趣事,获取关注及反馈,用来释放在校期间的种种压力,打发闲散时光,教育者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跟学生们互动,在节假日可以互相发送动态的图片,分享祝福和鼓励,这样非面对面的沟通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感情、增加信任和理解,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从而有的放矢的开展教育工作。
1.3另一种节约
由于信息量的广泛,人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阅读大量的纸质资料,图书、报纸等,另外这些阅读材料也有自己的滞后性,虽然也是及时报,但跟网络传播的速度比起来还略逊一筹,加上智能手机是一种不分时间地点的通讯工具,人们也逐渐适应了这种快餐模式的阅读,虽然没有像纸质书籍报纸那样的收藏价值,但在这个信息量如潮涌般的时代,手机阅读为节约用纸也做了很大贡献,在课堂上,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仪器授课速度远大于翻课本的速度,学生们运用手机的照相视频功能去采集教学文稿,等等。所以说,大学生群体以及高校从事思想教育工作也是这一贡献的重要力量。
2.移动互联网应用于大学生思想行为管理的劣势
2.1信息量虽大,质量值得探讨
手机信息的传播具有广泛性和隐蔽性,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具有隐私性,这样以来就给高校教育者开展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手机诈骗、骚扰信息层出不穷,还有一些不良信息,对广大学生群体,尤其是自制力较差、抵制诱惑能力较低、分辨是非能力较弱缺乏警惕性的学生来说,很容易造成负面的心理作用甚至心理恐慌,大学生长期接触这些信息,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甚至会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造成不稳定因素。智能手机作为一个大众传媒的综合体,这些信息会给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恶性发展,极为不利。
2.2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负面影响
以前学生上课都是书本不离身,而现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几乎很少能用到课本,教师的教学节奏也非常快,尤其是好几個专业的学生在同一教室上课,先不说教学质量是否会存在问题,教学秩序就很值得探讨,学生中有发短信的,接电话的,另外就是浏览网页和玩手机游戏的,这样的行为不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还会影响到他人的听课质量,实质上是一种隐形的逃课形式。而在生活方面,大家都深知手机辐射对人的危害,智能手机对眼睛的辐射以及危害也是有先例的,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学生群体而言,长时间使用手机产生各类眼疾发病的隐患,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2.3特殊人群的特殊行为
学生本身就是一类特殊的消费群体,在这类人群中,由于家庭背景条件的差异,贫富差距也比较明显,有人追新潮用高端的智能手机,有人用低端的直板手机,这样以来是否拥有一部品牌智能手机反而成了个人贫富贵贱的象征。在鱼龙混杂的社会中,学生群体的虚荣心也逐渐膨胀,攀比心理严重,每个人都不愿意丢了“范儿”,由此产生羡慕或嫉妒心理,甚至演变成一些偷盗等违法犯罪行为时,会危及到他人的利益及安全,同时自己也会受到严惩,这类事件在当今的高校中并不少见。
2.4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症是说人们通过网络、电脑和手机构建了一个自己的世界,然后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在数字时代,手机不离手几乎是每个手机使用者的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意识,当手机不在身边时就会产生不安,急躁,这就是当今社会普遍的一种症候:手机依赖症。尤其是智能手机使用者,对于年轻人来说,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大部分光阴都被朋友圈、微信、微博等互动平台占据,肆无忌惮的浪费时间,并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专家呼吁“年轻人千万不要被这些软件绑架”,否则人们在一事无成是会悔过虚度光阴,那时也已经于事无补。
3.基于对智能手机的利弊分析而推进的策略
3.1严格制度,组织建立无网络信号的课堂
学生群体在课堂上因为使用智能手机而造成的隐形逃课,我们无法做到没收其手机,但可以从源头上杜绝这类情况,就像国家大型考试一样,屏蔽教学区的网络信号,这样能够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被网络“绑架”。另外,在学校的管理职能方面,把移动互联网纳入其中,在学习生活方面,严格规定移动互联网的适用范围,包括对课堂秩序的要求、学生生活中的规范等等。
3.2合理利用移动网络平台,做好“学校发布”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学生思想工作管理者可以做一个信息发布平台,比如微信服务号,微博主页等,利用互联网的广泛性,发布一些具有吸引力的生活知识、学习技巧、或者为人处世的道理、典故,这些都是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一种精神,同时老师个人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公众账号,与学生群体互动,营造一个温馨的环境,让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时间里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温暖学生的心。学校也应该在学生没课的时间里,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人文讲座,以来能够增长其见识与见解,再者也能让学生不浪费自己闲下来的时间,提高他们对时间的有效利用率。
3.3充实高校管理队伍,以身作则
这个要从高校管理者自身出发,根据现在的人才引进计划,每一个高校管理者也都是各大高校毕业生中的佼佼者,高效管理队伍也呈现出年轻化,优势是这些“新鲜的血液”工作积极性很高,学习能力强,干劲十足,也是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一个群体,在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办公的时候能够紧抓时代脚步,在分析这把“双刃剑”带给大学生的影响时更具有说服力。不足之处就是年轻人在管理学生时还存在明显的经验不足、甚至角色还没完全转换过来,现在高校的大学生普遍自有率很高,那么作为管理人员,就应该加强对自身队伍的一个培养,不放松对学生的管理,力争把整个高校的综合水平提到最高。
参考文献:
[1] 刘洁,智能手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影响及对策研究2013,15(2)
[2] 杨锐,浅谈3G技术在移动学习(M-Learning)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4):583-584
[3] 熊明珠,智能手机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研究综述[J]。技术应用,
[4] 韓永强,刘莉莉,王宏,智能手机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影响[J].2012,10(8)
[5] 史为恒,大学生使用手机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挑战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2006(3):43-45
作者简介:王雅蓉,女,(1987-),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