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区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2015-01-08刘慈音

中国经贸 2014年22期
关键词:核心区经济带产业结构

【摘 要】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区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存在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低度化、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要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离不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文章从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概念、范围界定入手,在分析了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区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打破行政壁垒、建立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外向型经济和推进产业向高度化发展是核心区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字】长江上游经济带;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

一、长江上游经济带概念、范围界定

经济带是依托重点开发轴线,以轴上经济发达的增长中心、城市中心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或经济走廊。 我国从“十五”计划时期就明确提出了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概念,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建设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陈栋生、魏后凯、邓玲等经济学家们对长江上游经济带的范围界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目前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意见。目前,长江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9省2市,面积 205.1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约 21.4%;国内生产总值 23.6 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约40.9%。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指以重庆为龙头,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依托,包括四川、云南、重庆、湖北、贵州等地区的经济区域。范围广,但内部发展不均衡。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经济带,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诸多学者认为成渝经济区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将辐射带动长江上游经济带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而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其他区域多为限制开发区域或禁止开发区域。四川省和重庆市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占长江上游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重庆、四川、湖北、贵州、云南五省市)的45%,成渝经济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34504.63 亿元占四川和重庆两省地区生产总值的94%,足见成渝经济区在长江上游经济带中的地位。因此,本文的重点研究范围是成渝经济区,即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经济区。

二、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区产业发展现状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重化工化、高加工度化、技术集约化等一般规律。本文从主导产业、人均 GDP、三次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四个角度对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判。

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区2012年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排名前十的行业占核心区工业总产值的61.67%,利润总额的62.87%,是核心区的产业主体。具体来看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化工业、黑色金属冶炼、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

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区2012年人均GDP为人民币33145.35元,以2005年不变价计算得到的2012年人均GDP为8400元人民币。按照钱纳里标准,可初步判断出长江上游经济带处于工业化的中级向高级阶段过度。

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区2002年三次产业机构比为20:38.7:41.3,2004年第二产业比重超过一产比重,往后几年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到2012年的三次产业机构比为12:51.9:36.1。根据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认为,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三产业而在GDP结构中占较大份额时,工业化进入中期的第二阶段。综上分析,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区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第二阶段,为“二三一”产业结构。

从上图看出,2005年到2012年长江上游经济带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急剧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业比重平稳上涨。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工业化前期非农就业比重不低于35%,到了工业化中期该比重不低于50%。据此指标,可以判断该经济带从2005年开始从工业化中期向高级阶段过渡。

2005年到2012年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区的城市化率从36.11%提高到47.13%,2012全国城市化水平52.31%,由此可见长江上游经济带城市化水平较低。从城市规模结构来看,超大城市有成都、重庆,大城市有南充、绵阳等,但是缺乏特大城市。一般认为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国家城市化水平为60%左右。这一指标反映出经济带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总的看来,尽管经济带内少数城市的产业集聚能力、工业基础较好,但是长江上游经济带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也存在诸多问题。

三、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产业结构同构化,产业间协调能力差

受传统自成体系、自求平衡的发展模式影响以及在国家发展支柱产业的政策导向下,很多地区片面追求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从而导致“大而全”、“小而全”的趋同型产业结构。单从四川省和重庆市两个地区的数据来看,比重最大的10个工业行业中,两地有9个相同。重庆和四川在“十二五”规划中均把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把新能源(汽车、风能等)、医药制造、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高性能轻合金材料、金属结构材料、特殊合金材料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精尖产业培育,这将导致下一轮的产业机构同构化。长江上游经济带既然要成为一个流域经济的一部分,其自身的产业结构必须各具特色、相互依存、协作配套。

2.产业结构低度化,严重依赖资源加工型产业

受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的制约,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较低。产业结构总体表现为“二三一”,传统农业占农业比重过大,农业耕作效率低;工业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看起来“高大上”的电子信息等产业,实际只是代加工;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质量不高,市场规模较少。长江上游经济带是我国资源富集区,围绕资源开发发展起来的产业,如能源产业,重化工业、钒钛钢铁产业、食品饮料产业等得到较快的发展,已成为整个区域产业的主体部分,使得整个区域产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加工型特点。长江上游经济带与中下游地区在农产品、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上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但是长江上游经济带只是处于简单的资源输送,处在产业链的低端。

3.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没有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关系

产业落实到地域空间上就是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必然会导致产业空间布局的不合理。一方面,产业布局过于分散,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经济带内各区域为了追寻自身“大而全”的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没有体现出差异性和互补性。另一方面,产业布局过分依赖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集中布局在成都、重庆主城区、绵阳等交通较发达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过分集聚。尽管经济带内有“黄金水道”和众多支流、干流,但是水运一直没有引起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对水运投入运营偏少,港口设施落后,沿港布局受到限制。对航运的规划也缺乏全局考虑,三峡大坝、葛洲坝等水电坝阻碍了长江的通航能力。四川和重庆缺乏合作,两地都在“齐头并进、埋头苦搞”自己的港口经济,包括泸州港、宜宾港、乐山港、广安港、南充港、广元港、重庆港等,港口经济没有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临港工业、现代物流等没有得到大力发展。

四、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1.打破行政壁垒是关键,组建长江上游经济带流域管理局

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了对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集水电开发、航运、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于一体的经济带。尽管我国有水利部派出的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长江流域的防洪治沙、流域规划、水资源管理等,但是长江水利会主要是行政机构,对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开发没有取得成绩。结合国外流域开发的经验,要实现长江上游经济带内的区域合作,需要建立一个权威的、独立的机构即长江上游经济带流域管理局,负责流域的全面规划和开发。现在的长江流域则是多龙治水,有诸多管理部门,行政壁垒严重。考虑到我国行政体制的特殊性,可以采用四川省和重庆市轮值负责长江上游经济带流域管理局。

2.基础设施是支撑,统一规划和联合建设综合立体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应着力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好黄金水道,构建综合立体化交通走廊。转变过去重陆轻水的观念,在加强陆路交通建设的同时,重视水运建设,统筹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网、集疏运建设,打造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充分发挥重庆港的优势,加快货物周转,利用“黄金水道”走向东海岸。加快航道疏浚工程,保证航道的通航能力。此外,还要加强港口的建设。将重庆、乐山、泸州、宜宾等建设成为集物流服务、临港工业、现代交通为一体的增长极,通过对外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第二,要建立信息化的高效网络联系机制。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利用都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长江上游经济带在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应大力推动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三网合一”工程的建设,加快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行业企业协会信息资源共享等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化减少交易成本,加快区域要素流动与整合。

3.加大产业整合力度,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四川在科技、商贸、装备制造、文化教育、烟酒食品等方面优势明显。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金融业较发达,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四川与重庆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两面,两者应该围绕自身不同的区域资源禀赋与优势产业,加大产业内与产业间的整合力度,延伸产业链,优化区域分工与协作。同时通过工业园区建设、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引导核心区内的产业集聚,形成良好的规模效应与扩散效应。

通过企业并购、破产、收购、参股等方式,有效整个企业资源,把企业资源集中于最有竞争力的领域,改变产业重复、分散、落后等结构性的低效率。针对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行业,通过横向并购实现产业组织结构优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如汽车、钢铁、水泥、医药等行业);针对产业链不完整、处在价值链低端的企业,通过纵向并购获取品牌、关键资源等。

4.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

区域经济是具有特色的国民经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因此长江上游经济带必须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

第一步,建立区域内部统一市场,允许资金、技术、人才、产品、服务等要素自由流动。第二步,加强区际联动,吸引中东部地区的资金、项目、品牌、人才和技术。与中下游地区加强区际合作,联动发展,利用中东部地区的技术、人力、资本实现资源的就地转化,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使长江上游经济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抓住机遇,主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新格局,着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长江上游经济带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空间耦合点。向东开放,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向西开放,加强与沿线地区经贸合作。

5.发挥区域特色优势,推进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

区域产业结构除了要与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相适应,同时还应不断推进由农业向工业,由轻工业向重工业、又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长江上游经济带在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基础较好,可以将这些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装备制造业可改造升级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可发展成为生物基因工程、生物农业等。在已有的产业带基础上,加强产业集聚,通过产业节点的创新辐射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彭劲松.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5(4)

[2]曹啸.长江上游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1

[3]邓玲.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中存在的区域性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2(1)

[4]陈兴述,田代贵. 长江上游经济带发展目标及空间发展战略[J]. 上海经济研究,2007(1)

[5]孙久文,丁鸿君.我国工业化阶段测度的区域特征实证分析——基于江苏、河南和新疆的比较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1(7)

作者简介:

刘慈音(1991-),女,湖南双峰县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区域经济政策。

猜你喜欢

核心区经济带产业结构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产业结构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