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凡人回忆也精彩

2015-01-08朱钧

北极光 2014年4期
关键词:淑萍大兴安岭办公室

朱钧

大抵名人才立传,然而当下普通人写回忆录,不但屡见不鲜,而且也十分精彩。《回首》是 六十七岁的世成叔历时八年完成的一部回忆录。当我在电脑上连续数日翻阅时,既感到十分的亲切,又感到由衷的敬佩,真是文如其人,事如史诗,大有为先人以立碑,给后人以启示的宏愿和气魄。由此,才使得我的2012年春节过得十分充实、富有意义、令人难忘。

能为世成叔的《回首》写点什么,是受世成叔之邀请和授命。面对多姿多彩的历史长卷,我真是诚惶诚恐,恐位卑而言微,不足以服人,无心以造次,但两家世交情谊和地委的办公室情结,着实让我在电话中不便再过多地推脱,只好斗胆一试,以表敬仰,万望凡有疑虑的各位同仁,对此能给予我充分的理解,笔者在此不胜感激了。

说起我们两家的世交情谊,是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开始的。1979年底,大杨树划归内蒙古后,我的父亲朱东祥调到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与世成叔的爱人张淑萍是同事。《回首》中回忆的“像亲弟妹一般待他们”——照顾上海知青、敬老爱幼等诸多情节与现实生活中的世成叔、淑萍姑是一样的,他们是重情义、讲感情、热心肠的人。当时我家八口人,只有父亲一人上班,妈妈有时干些临时工,生活非常困难。淑萍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经常向院领导反映我家的困难窘况,从各方面帮助我家排忧解难,雪中送炭。记得我妹妹得精神病后,到北安精神病院去住院,都是世成叔和淑萍姑帮助联系的,而且他们在北安的亲戚定期到医院去探望我的妹妹。在我当兵回来后,妈妈让我去北安接妹妹时,他们的亲戚还特意招待我们。为了感谢这个亲戚,妈妈让我带去了几缕大杨树的粉条。现在每当我想起那“几缕大杨树的粉条”,往往是一阵阵地心酸与内疚。茫茫人海,大千世界,有谁能真心的同情弱者呢?愚者虽经历不多,但并不敢妄言。现实生活中,刚刚放下要饭的棍子,掉过来又打“要饭花子”的、所谓的“我是工人家出生”、“我是农民的儿子”等诸多可笑事例却随处可见。多少年来,我虽然对世成叔、淑萍姑报答的不多,但在我的内心世界心存永远的感激。此时此刻——春节的日子,在零下十三摄氏度的书房中,我每敲打一个字,都倾注了我的全部情感,也是借世成叔“授命”之机,以表达对世成叔和淑萍姑的感谢,以告慰家父的在天之灵。

我与世成叔的办公室情结也是十分特殊。在世成叔任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后,一度曾经想把我从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调到地委办公室来工作,因种种原因没有调成,使我丧失了一次直接在世成叔身边工作并向世成叔学习的绝佳机会。还记得当我在地委宣传部工作很不顺意时,是世成叔伸出了一双温暖的手,愿意把我调到地区技术监督局工作,也是因各种原因没有成行。虽然两次机会都让我错过了,但世成叔热心助人、坦诚待人的负责态度,令我终生感激。历史螺旋似的前进着。说来也巧,我这一生注定与地委办公室、与世成叔有不解之缘。2003年7月25日,我被任命为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兼任地委政研室主任。自此,我开始在世成叔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连续工作了七年半,这其中有三年半是担任地委副秘书长兼任地委办公室主任。因此,当我在《回首》中看到世成叔地委办公室这段工作经历时,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仿佛就像时代重叠,工作交叉,曾在一起共过事一样。其中提到的一些人和事,都有历史的血脉联系,如书中提到的张振华秘书长是一位大家敬爱的好领导,他虽身居高位,但体恤地委办公室干部职工的感人事迹,至今还在地委办人心中代代相传;他带领大家创办的农场,地委办人一直受用至今,我们每年搞福利时,我都让树成同志给他老人家(他去世后给他的爱人)邮去一半猪肉,以表达我们对前辈拓荒者——地委老领导的敬意。如书中提到的副秘书长陈修文,也是父辈的同事,是他把我从内蒙古大杨树林业局调到地委宣传部工作的,准确无误地说,他是我文字综合的启蒙老师,我能有小小的发展,源于修文叔为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地委办公室的老同志,都是我可亲可敬的好同志、好朋友。前几年,世成叔回来省亲时,我带领地委办公室的老同志与他老人家相聚了一次,我是公私兼顾,既汇报工作,又表达个人感情,同时,我把王刚同志精心编辑作为向地委办公室成立45周年献礼的《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办公室发展历程汇编》赠送给了世成叔。当这位功勋卓著老文秘工作者、地委办公室的老前辈,看到了我们从大量的史料和老一辈创业者的记忆中,搜集了众多的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时,激动的他又多喝了几杯酒,向我们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了地委办公室的发展历程。在我任职期间,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回首》中提到的世成叔创办的《文秘通讯》,可能是在我们的手中因种种原因而夭折了,在此也敬请世成叔等地委办公室老一辈工作者给予谅解。至此,与时、与情、与理、与业、与公、与私,我都没有理由不完成世成叔的“授命”之托了。

从《回首》中不难看出,世成叔的人生履历虽然平凡,但又不平凡。说其平凡,因为“我乃一介普通公民,曾经的老知青、老战士、退休干部”,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说其不平凡,因为世成叔出生在建国前的伪满洲国欧浦县管辖的三合村,有机会目睹了三合村、吴八老岛的历史沧桑,知晓或亲历了三合村、吴八老岛等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世成叔也毋庸置疑地成为了大兴安岭近代、现代历史和开发建设历史的亲历者、参与者和重要的历史见证人。特别是这个名不经传的小小三合村为呼玛县的解放和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建设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在《回首》中还是第一次给以全面的记录和介绍。从这个意义上说,《回首》自然也成为了一部大兴安岭的历史教科书。

《回首》开篇向上追溯了黑龙江近代兴衰演变的血泪史,使我有机会伴随着世成叔的爱国主义情思走进了黑龙江。《回首》从黑龙江传说到黑龙江的历史,从《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到《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的屈辱,从中俄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到两国边境的紧张对峙,从黑龙江造福两岸人民到危及百姓的正常生活,逐一都作了详细的介绍,使我仿佛静静地听到了黑龙江的诉说。接下来,《回首》动情地记述了解放军部队解放三合村激战前,“在我家草草吃了一顿饭”;激战中,“时年二十七岁的鸥浦县长兼县工委书记荫正棋等十八人不幸当场牺牲,殷红的鲜血洒在了三合村的土地上”。解放军部队“在我家草草吃了一顿饭”,虽是尘封了多年的往事、小事,但从中却不难看出世成叔一家为解放三合村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我想,解放三合村的英雄故事和荫正棋的英雄形象,将永远耸立在我们大兴安岭人的心中。《回首》用了大量的史实,记述了吴八老岛、红旗岭的历史沿革,用铁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我国对吴八老岛、红旗岭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特别记述了任久林壮烈牺牲的史实,反映了三合村边防军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英勇善战,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尊严所表现出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世成叔亲自参与了当年吴八老岛保卫战的全过程,事后与当时的珍宝岛战斗英雄孙玉国共同参加了沈阳军区组织的反修斗争事迹报告团,以及建设战斗村、组建民兵连等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已留在历史的长河里;亲历的人们,却依然记忆犹新。”在《回首》中,世成叔以三合村第一批回乡插队知青的身份,从一个小山村的小视角出发,生动地记述了全国各地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迅速掀起“上山下乡”运动高潮的历史时刻,“亲眼目睹了广大知青踊跃报名 ‘上山下乡、‘去反修前线保卫祖国的感人场面”。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世成叔做为老知青、老民兵、老开发,亲自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反修防修斗争、林区开发建设等重要历史事件,可以说,既接受洗礼,又经受了锻炼,既增长了领导才干,又书写了壮丽青春,他和他的战友们对那个难忘的时代、那个艰苦的岁月倾注了纯真的感情,留下了永远也抹不去的回忆,其浓重的历史情感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字里行间都得到了诠释,值得后来人认真品味和研究。《回首》着重详尽记述了发生在1987年的震惊中外的“5·6”特大森林火灾的全过程,有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还是鲜为人知的。在扑救大火的过程中,世成叔随陈修文副秘书长赴塔河前指,承担起战地文字综合工作,目睹了李鹏总理调兵遣将的历史瞬间,记录了关键时刻召开的关键会议——“5·17”秀峰会议的细节。扑火结束后,世成叔曾协助地区领导写检查报告等史实都是首次披露。“5·6”大火虽然已经过去25年了,但是,“5·6”大火沉痛的历史教训发人深省,振聋发聩。《回首》再一次告诉我们应当警钟长鸣,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首》还记录了世成叔先后为全玉祥、李春贺、张毅、赵向东四任地委书记服务的日日夜夜,这一时期,既是世成叔学习锻炼的最佳时期,又是个人事业取得明显进展的重要时期,同时还是世成叔吃苦最多、奉献最多、付出最多的一个时期。我曾在地委办公室工作了七年半,也先后服务了四任地委书记,因此,对世成叔这段经历最有同感,感受最为深刻。在这里,我发自内心地向以世成叔为代表的曾为大兴安岭事业发展当过高参,甘为他人做过嫁衣,无私奉献顾及大局,默默无闻做过贡献的历任地委办公室的老前辈、老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由衷的敬意。总之,世成叔从三合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先后担任过地委办公室副主任、地区技术监督局局长,其矢志不渝的努力和奋斗的历程跃然纸上,让我分明地看到了一个成功者熠熠生辉的足迹。endprint

《回首》还是热爱生活的力作。扉页上赫然醒目地写着“谨以此书记献给生我养我的父母双亲及同甘共苦的战友们”,充分表达了世成叔热爱三合村、热爱黑龙江、热爱大兴安岭的博大情怀。三合村坐落在黑龙江岸边,在世成叔笔下,黑龙江是“我心中的母亲河”;三合村是我“可爱的家园”,“我心中的天堂,生我养我的故乡”,“三合村风光旖旎,景色诱人,像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随四季变幻无穷”。《回首》对三合村的春夏秋冬都作了生动的描写。世成叔出生在三合村,并且童年也是在三合村度过的。这里的山川、江河、田野、树木,成为世成叔童趣天成的乐园,如钓鱼、套兔子、打弹弓、滚铁环等,“使我的童年生活充满了快乐”。通过《回首》和现实生活了解到,世成叔是个孝顺儿子。“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辛劳一生,为我和弟妹成人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关爱,而我回报得太少太少,这一点使我抱恨终生。”字里行间洋溢深深的孝子之心。世成叔的爸爸还是一名村官,“没有什么待遇,还常常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对待和政治运动的冲击,却为党辛勤工作着,忍辱负重,一心一意地跟党走。”世成叔还嘱咐后代几句,对村官要多理解、多支持、少难为,更不可错待他们,因为“他们是中国最基层的脊梁啊”。世成叔对母亲的情感似乎更浓烈一些。“亲爱的妈妈,生前您受苦一辈子,晚年您有病儿未尽孝在床前,真是愧对万千!”充分表达了世成叔怀念母亲的真挚情感。在家庭生活方面,世成叔是个好丈夫,淑萍姑是个好媳妇。世成叔与淑萍姑从恋爱到成婚,还是世成叔母亲的选择,即“我看这姑娘不错!”在我们大兴安岭,“战地婚礼”是很少见的。世成叔与淑萍姑的婚礼是在边境斗争形势异常紧张、军民准备打仗的第一线举行的。为了操办这个婚礼,世成叔举债二百元,虽穷酸简单,但不失隆重热闹,前指首长武力强司令员亲自前来祝贺。婚后的岁月,世成叔与淑萍姑夫妇俩,恩爱有佳,互敬互爱,“齐心协力过日子”,度过了一道道难关,共创了一个美满和谐的小家庭。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们还承担起“抚育弟妹的责任”,支持和供养他们读书,关心他们的生活,凡与他们交往过的人都称赞“他们摊上了个好嫂子”。可以说,王家世代形成的忠厚、本分、勤劳、朴实的光荣传统,尤其是在世成叔与淑萍姑身上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在儿子的眼中,世成叔是一位严厉而又慈祥的父亲。他对儿子平日要求严格,在儿子大学毕业分配到南京就业时,世成叔因工作履新,“忙脱不开身”,而没有亲自送去,但时常感到内疚,“真对不起孩子”。在他们的熏陶下,三个儿子都学业有成,立足南京,长足发展。特别是“寄语后代”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回味无穷。如“学习是终身要务”、“做人以立德为本”、“要团结、和睦,学会过日子”、“有专业和技能”、“重诚信”、“努力拼搏”“要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这七条都是人生的真谛,足以可见为父的一片赤诚之心!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甚远也”(引自清王永彬《围炉夜话》),世成叔与古人的治家的理念不谋而合,可谓高瞻远瞩,用心良苦。

节日中,我始终寝食难安,常与电脑对话,总与《回首》交流。我曾多少次轻轻地沿着《回首》的脉络,走进了世成叔那滚烫滚烫的心房,倾听那生于斯、长于斯——一个黑龙江岸边、地地道道农民儿子的美丽畅想和不凡历程,聆听那一个来自大兴安岭的老知青、老战士、老开发、老干部发自心底的真诚呼唤和殷切嘱托。世成叔,在激动中,我与您同呼吸、共回首;在品味中,我与您细咀嚼、同感受。世成叔,我终于读懂了您,让我再一次深切地体会到,您的《回首》是从个人经历的各个角度和多重侧面,突出地再现了大兴安岭近代和现代革命斗争历程,热情地讴歌了大兴安岭开发建设的历史和改革开放的进程,集中地展现了那一代人的精神风貌,深刻地留下了那一个时代的历史痕迹,其历史价值和意义不可估量,堪称为我们及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还坚信,所有这些绝对不会枉费世成叔的“一片心机”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生活在回忆中是当下的一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一种社会心理,也不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衔来一句古文与世成叔共勉,祝福正在或即将“生活在回忆中”的人们,“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

编辑  小懿endprint

猜你喜欢

淑萍大兴安岭办公室
永恒的梁祝 永远的蝴蝶
一代鸿儒王应麟
月湖书生徐时栋
乔淑萍:山城儿童的守护神
大兴安岭不会忘记你
大兴安岭的铁道兵
2架增雨飞机为大兴安岭送雨